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纳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具有许多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理化性质,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通过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制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聚合物的技术.以纳米材料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结合容量,较大的选择性和较快的结合动力学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简单概述了零维、一维、二维纳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表征方法及研究现状,并对其在手性药物分析、临床药物分析、传感器及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空间结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和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用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合特性的研究。随着石墨烯、量子点等纳米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获得了改善,促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快速发展。该文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简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的制备技术、分析体系及其优点,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将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了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够选择性识别并检测特定目标化合物,因其设计简单、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携带方便、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主要论述分子印迹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构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以及电化学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常用单体等.对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新出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材料复合物以及纳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也一并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为聚合物基体,敌百虫为模板分子,制备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敌百虫匹配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的表征.研究该聚合物的结合特性,测定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敌百虫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成柱,利用KMnO4、HCl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测定敌百虫的高选择性分子印迹化学发...  相似文献   

5.
分子印迹聚合物与磁性纳米材料结合,制备成磁性分子印迹纳米敏感膜,这样做不仅可以发挥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优势,而且磁性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近年来将磁性分子印迹纳米敏感膜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成的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就近5年来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敏感膜所用的磁性材料、敏感膜制备方法以及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食品以及临床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6.
谢晓纹  马晓国  郭丽慧 《化学进展》2019,31(12):1749-1758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危害,发展高效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方法与去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拥有高度的吸附选择性、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与去除方面得到了诸多应用。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固相萃取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灵敏、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技术与其他方法的联用技术用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选择性高效去除,并分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合成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张慧  何华  李洁  李卉  姚誉阳 《化学进展》2011,23(10):2140-2150
分子印迹分离技术通过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专一地与目标分子互补性结合,从而将目标分子与杂质分离,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分离技术。传统的分子印迹技术通常是在有机相中制备对印迹分子具有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然而分子印迹技术的实际应用环境大多是水相体系。近年来,分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分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水相中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原理与合成方法;印迹聚合物在水相中的作用机制;印迹水相分离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该项技术现存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环丙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环丙沙星为印迹分子,以甲基丙烯酸和4-乙烯基吡啶同时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底物选择实验表明,这种聚合物对环丙沙星呈现高的选择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夏烈文  褚良银 《化学通报》2007,70(7):489-493
温敏型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几年来分子印迹技术新的发展。温敏型分子印迹聚合物以低交联度为特征,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本文总结并评述了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型MIP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指出了温敏型分子印迹技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卡维地洛药物分子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分子印迹技术,成功制备出卡维地洛分子印迹聚合物。用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Scatchard方程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印迹聚合物存在一类等价的结合位点,并计算出印迹聚合物与模板分子的平衡离解常数为0.5642 mmol/L,最大表观吸附量为97.44μmol/g,为理论值的63.53%。对不同底物的结合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对卡维地洛具有优良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L-酪氨酸印迹分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采用传统加热法制备出酪氨酸他子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聚合物结构。研究了印迹他子与功能单体的物质的量对聚合物结合性的影响,吸收效率表征结果显示,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空白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铜离子配位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宁  李元宗  王宗睦  常文保  李铁津 《化学学报》2001,59(10):1572-1576
为了探讨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提高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的选择性与亲和性,制备了金属铜离子与2,2‘-联吡啶配合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平衡吸附法系统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铜(Ⅱ)-2,2‘-联吡啶配合物的识别。证明印迹聚合物对铜(Ⅱ)-2,2‘-联吡啶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显示在聚合物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求得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和最大结合量,并研究了识别过程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较快的动力学结合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模板分子,以邻氨基苯硫酚功能化的纳米金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表面修饰技术,将石墨烯和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至电极表面构建基于纳米材料增效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6~1×10–2 mol/L,最低检测限为1.56×10–6 mol/L,5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5%~104.0%。该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实现对BHT的特异性识别,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14.
分子印迹是制备对特定分子具有专一性结合能力的聚合物的技术,所制备的聚合物被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此类聚合物在分离提纯、模拟酶和传感器等方面均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迄今,小分子化合物的印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相似文献   

15.
分子印迹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综述了分子印迹的原理、制备技术,着重介绍了与膜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相结合的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是一种对目标分子(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聚合物.配位印迹聚合物(CIP)是基于金属离子与功能单体、模板分子间配位作用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既沿袭了MIP的优点,又具有适用于极性环境等优点,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目标物的识别中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CIP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CIP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展望了CIP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乙酰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乙酰水杨酸为模板分子,1,4-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分别以α-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了对乙酰水杨酸具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它们对乙酰水杨酸都存在两类不同亲和性的结合位点,其中用丙烯酰胺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乙酰水杨酸的氢键作用力和结合能力都比用α-甲基丙烯酸合成的聚合物强。这对分子印迹技术用于环境、血液等复杂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分离和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羟基苯乙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对羟基苯乙酮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模板分子对羟基苯乙酮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以及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平衡离解常数Kd=0.415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44.79 μmol/g.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聚合物中存在着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征基团.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一个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痕量分析物的传感器广受科研工作者关注。分子印迹技术由于具有高选择性识别、高容量吸附、快速结合、热稳定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传感构建领域。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识别单元,结合荧光传感技术所构建的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物痕量检测方面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总结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构建机理和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在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以及生物大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重点探讨分子印迹传感器在不同数量的荧光团下检测一种或多种目标分析物的方法,包括单一荧光团检测单一目标物、比率荧光检测单一目标物以及分子印迹荧光传感的多元检测。基于以上分析和总结,提出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当前挑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二氧化硅修饰的四氧化三铁为载体,灭草隆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灭草隆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SiO2-MIPs)。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磁强计(VSM)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能力、选择性。结果表明,与磁性非分子印迹聚合物相比,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灭草隆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吸附,最大吸附量80μmol g-1;Scatchard分析表明,印迹聚合物存在两类不同的吸附结合位点,Langmuir模型可以很好拟合吸附等温线,其相关系数R2=0.99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