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晓倩  刘翠  王磊  黄燕宁  史凡 《化学教育》2020,41(17):43-48
以为学校游泳池量身定做消毒方案为抓手和主任务,通过学生将任务拆解成子任务并转化为化学问题,在研究“84”消毒液有效成分次氯酸钠时,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2个角度初步构建出含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让学生在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时有图可依。  相似文献   

2.
以15篇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课例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容分析法归纳出4种主要的教学逻辑:“分类标准直给型”“分类标准批判型”“反应本质揭示型”“知识演绎批判型”。从“知识是什么”“知识是如何被理解的”2个维度对4种教学逻辑进行评析,以反思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3.
张军 《化学教育》2003,24(4):32-34,37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是一条贯穿高中化学始终的“动脉”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必要进行专题复习。1 概念体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表现氧化性、还原剂表现还原性。2 反应类型为了研究的方便 ,可以把氧化还原反应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如 :3 反应规律3.1 表现性质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3.2 性质强弱规律 :在“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中 ,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3.3 正易逆难规律 :若“氧化剂 +e- →还…  相似文献   

4.
宋立栋  刘翠 《化学教育》2021,42(23):44-50
以“设计过氧化氢使用注意事项标签”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教学。学生通过说明书对比发现问题,完成“探究过氧化氢能否与氧化性物质混用”“探究过氧化氢为何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探究过氧化氢起消毒作用原理”等3个主项目任务及“寻找日常生活中常见消毒剂”的拓展任务,完成过氧化氢性质的预测及验证,在探究过程中建构并应用价性模型,形成从化合价角度认识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思路方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意义。本教学设计为单课时微项目,学生思维的开放度稍弱,可以适当延长课时。  相似文献   

5.
基于Flow Map对中美4种教材"氧化还原反应"内容难度的定量统计表明,中美教材的整合广度和表征深度的差异明显,美国教材的整合广度和表征深度均明显大于中国教材,即美国教材的相关难度较小;质性评价表明,美国教材以"化学变化中的电子"为认识核心,构建了"得失氧-氧的电负性与电子得失-氧化数与电子得失"的认知脉络,采用"电负性"作为先行组织者,更多运用对比与比较、情境推理与解释等信息处理策略,整合了大量的氧化还原反应应用类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1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社新课标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编排在“从实验学化学”与“物质的分类”之后,肩负着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要求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计划用3课时加以研究,其  相似文献   

7.
严宣申 《化学教育》1994,15(2):26-28
根据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及完全程度。  相似文献   

8.
郑晓明 《化学教育》2021,42(9):35-40
分析了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有关教研类文献,提出在单元复习阶段要基于学科思想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以乙醇为教学主线,在知识之间进行整体性联通,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帮助学生建构学科观念,呈现了可借鉴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值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成树 《化学教育》2005,26(12):61-61,F0003
用氧化值的概念讨论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并把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值法推广到无机氧化还原反应中。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闫春更等建立的“二维度四指标”教材难度微观评价模型,选取德国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今日化学Ⅰ》和中国人教版《化学1》为研究对象,就“氧化还原反应”主题的教材难度进行了测评和比较,为我国教材编写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璐  闫春更  延倩倩  周青 《化学教育》2020,41(23):54-59
以RSM为认知诊断分析工具,开展高中“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认知诊断研究。研究发现:高中“氧化还原反应”6个认知属性划分合理,反应模式的归类比例达到97.40%;被试群体的知识状态可聚类为13种,其中6种知识状态存在比例较高;学生对不同属性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对属性C1和C2的掌握率达到97%以上,而属性C6(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计算)的掌握率仅为31.47%,亟待补救。可归类化又可个性化的认知诊断结果,有助于教师开展科学合理的补救教学。  相似文献   

12.
杨发丽 《化学教育》2018,39(5):49-53
以"煤的综合利用"高三复习教学为例,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将"化工厂如何解决煤燃烧产生的SO2"科学家如何选择煤气化的反应条件"这2个问题的讨论作为重点,并详述以上教学环节。对教学的实施和目标的落实进行了总结反思:创设真实情境,有效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好问题串,促进知识、思路结构化;精心设计,促进素养显性化。  相似文献   

13.
莘赞梅 《化学教育》2019,40(11):36-40
围绕电解NaCl溶液,高三复习课以能力素养的落实为目标,选择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分析解释、推论预测、设计评价等学习活动,外显学生对电解原理的理解,矫正学生的偏差认识,发展学生对电解NaCl溶液的深入理解,促进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4.
孙楠  陈凯  倪娟 《化学教育》2019,40(5):22-25
基于科学风险认知角度创新设计“营养与化学”的中考复习课,尝试以食品营养相关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和网络传播的伪科学信息为载体,引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加以分析、评价和批判,达到综合应用知识体系和培养科学风险决策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师范院校培养职前教师探究性教学能力对于其职后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一位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应用探究性教学水平测评量表--EQUIP表对其实习“氧化还原”3节实录课例进行探究性教学水平评估,并辅以CCITIAS量表进行量化分析,以便探讨研究对象的探究性教学行为表现特点。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对象具有一定探究意识,但是探究实践水平还在萌芽期;(2)当重复大学模拟课堂教学经验时,其探究水平表现较高,研究对象的探究理念转化为实际探究性教学的活动策略的能力较强;(3)如果对新授课缺乏经验,则教学行为仍然以知识为中心,但是与学生有一定的积极互动;(4)研究对象对不熟悉的探究教学策略采取回避态度,基本采用传统授课模式。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实验-性质-原理"三元整合策略的内涵及在高三化学微专题复习中的实施应用。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与电离平衡"为例,以"区别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实验探究活动为驱动任务,结合盐酸、醋酸与镁反应不同时间段的现象,学生根据反应原理预测可能原因,画图分析c(H+)变化,完成强、弱电解质性质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引入电离平衡常数的数据分析活动,穿插"原因解释"的答题策略及规范训练、图表阅读、基于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等学习任务,为高三微专题复习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琳 《化学教育》2022,43(19):31-39
把“溶液”放到完整学科体系中,利用本原问题驱动,调取新授课储备的、与新问题情境匹配的学科理论、模型,将“核心概念、学科任务、认识角度、认识路径、能力活动、化学基本观念”融合,借助学科思维方式、方法,打通纵横联系,找寻基本规律,在思维碰撞中对自身原有认识加以修正、完善发展,形成“核心概念功能化,解决问题思路化”的系统思维模型。在学科核心素养统领下,落实核心概念功能价值演变的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