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浙江省城际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 同时尽可能准确反映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以浙江省最新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分析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35个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最后得出第一梯队城市只有杭州市, 第二梯队城市有宁波、温州、嘉兴3个城市, 其余7个城市在第三梯队. 由此可知, 浙江省城际之间呈金字塔型分布, 塔尖城市数量少, 中坚力量薄弱, 塔底城市数量大, 同时城际间差距较大, 城市内部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密集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地域空间形态--城市群,培育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普遍策略,合理地组织城市群空间更是未来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交通方式的进步与城市群体空间演变的关系,通过分析浙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交通引导下的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位已成为开发区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以浙江省杭州湾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为例,提出了基于开发区类型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思路,并将其运用到规划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作为特殊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景观、生态和土地利用有着较强的影响作用.在对桥下空间类型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主城区为案例,对其目前利用的实态进行考察与评价,梳理影响桥下空间利用效果的客观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桥下空间利用的适用原则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而增权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羌寨为例,运用社区增权理论,从经济、社会、心理、政治4个维度对当地居民的权利感知和旅游增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权能是最核心的维度,居民对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较足,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与管理,经济增权后劲不足;居民对社会增权的感知表现为旅游对社区凝聚力的增强作用,但由于受益机制不完善,社会去权不容忽视;居民对心理权能的感知也较明显,表现为较高的文化自豪感和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自身水平的愿望,但因其综合素质跟不上旅游发展需求,心理增权尚显不足;在政治权能方面,社区实现了基本的民主自治,但多数居民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权利”状态,同时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完善等导致政治去权现象严重。基于以上发现,从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社区教育增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增权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32(1):115-120
针对经济快速增长、城市扩张迅速的形势,规划应积极探索相适应的物质环境规划方法,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居住提供栽体.新城作为国外郊区化最基本的物质形态,它的发展理念与经验为国内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扩张模式提供了借鉴.同时,结合浙江省诸暨市街亭新城的规划实例,通过发展背景的分析判断,对当前快速多变下的城市郊区化模式进行探索,并从郊区密度、功能混合、形态规模和结构重组4个方面分析了郊区新城的空间发展模式.最后根据街亭实际,提出中等城市郊区新城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摄影是旅游者自身对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通过潜在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影响其旅游决策.旅游地摄影被旅游企业视为旅游地视觉营销的重要策略.基于跨文化视角,以中美旅游者拍摄且上传网络的西藏旅游照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卡方检验、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借助NVivo11.0、SPSS22.0、Ucinet6和ArcGIS10.2软件,探寻中美游客摄影图片对西藏视觉表征的差异,以期为旅游目的地定向营销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从照片编码树状节点频数来看,雄壮瑰丽的自然景观、虔诚的佛教信徒、神秘的民族非物质文化是西藏旅游形象的核心要素和符号.(2)从照片树状节点类目间差异分析来看,两组照片在自然景观、民族非物质文化、户外活动、舞台化表演和衣饰6个类目上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国旅游者的照片更倾向于表征自然景观、当地人生活细节、户外活动和精心设计的舞台化表演.美国游客的照片则更侧重于对原真性的民族非物质文化和绚丽多彩、独特别致的民族服饰的表征.(3)从照片"聚合形象地图"来看,美国样本的聚合形象地图较为复杂和多样化,而中国样本则相对简单有条理.(4)从中美游客地理摄影偏好来看,游客最爱拉萨.除此之外,中国游客更为偏爱那曲地区,而美国游客却更倾向于山南和日喀则地区. 相似文献
8.
基于杭州西湖区的家庭问卷数据,分析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校外教育选择状况,及其出行的空间组织模式,并分类考察校外教育设施的空间服务特征.结论为:校外教育已成为城市的—种常态家庭活动;有限公共课外教育资源的空间集中布点,使得校外教育出行集中于双休日时段,并呈现机动化主导的混合交通方式.校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布局增加了城市空间组织成本,也突出了城市运行的家庭与社会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经济发达,20年来走过的是一条以中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当前,城镇正处于空间结构新旧交替,规划实践空前发展时期,本文探索了中小城镇内部5个空间要素的变迁演替及布局特征,研究了中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化的5个阶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商业的繁荣与商铺的增值,但商铺租金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选取了杭州市1~6级商服用地范围内2 026个具有代表性的底层商铺,运用克里金插值法探索了杭州市商铺租金的空间分异格局,并采用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特征价格法,探究了5个分市场下商铺租金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大型购物中心、学校、交通设施等商业服务、公共服务设施对商铺租金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具有显著差异;相同的特征变量在城市不同区域,如复合功能区域、商务功能主导区域、居住功能主导区域,以及城市中心区域、城市外围区域,对商铺租金的影响呈现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SEM模型的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对住宅价格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基于特征价格理论,引入了空间经济计量学分析方法和模型,以杭州市轨道交通一至三期规划内的10条地铁线路和杭州市范围内2 393个住宅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用SEM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指标体系经空间误差模型拟合后对杭州市住宅价格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2)处于不同建设阶段的地铁线路和站点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差异明显;(3)地铁站点在不同区间范围内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不同;(4)杭州市已通车轨道交通站点在1 000~1 500 m内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以杭州市为样本,基于土地城市化转变过程中地价形态的动态扩展模型,采用Webmap空间技术,研究了土地城市化转变过程中价格的空间复杂性及城市形态的应激反应,探讨杭州市土地城市化转变过程中价格机制的响应.结果表明,作为土地城市化的重要外生效应,地价与土地城市化转变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有序转化、规范和引导土地流转和转换、合理调整非农用地的内部结构,以及调控城市扩展和城镇数量等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奉化溪口镇1990~2015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 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城乡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核密度和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 探析奉化溪口镇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和驱动因子. 结果表明: (1)1995~2015年, 溪口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增长速度不稳定, 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增长各具特点; (2)建设用地信息熵持续增加, 土地类型趋于复杂化、有序化; (3)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入面积远大于转出面积, 主要转入来源为耕地和林地; (4)城乡建设用地核密度高值区集聚于城镇的东北部, 核密度分布特征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5)建设用地分布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其中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高程值与距河流距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赵蕾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32(5):588-593
:城市边缘小城镇在不断受到中心城市辐射扩张的"冲击"下,目前仍以自身相对独立的体系寻求发展,在内部力求平衡.因此,城市边缘小城镇作为当前城市发展中最具敏感性的地域实体,在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以浙江省绍兴福全镇为实例,通过对其现状特点和发展动力机制的综合研究,探析城市边缘小城镇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在规划中应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而正确引导这类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的内容体系和标准体系具有双重复杂性,在实际工程评价方法上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在评价标准上仍缺乏客观性度量及居民反馈测度,且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型建构方法.需要采用合理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多准则决策法进行优化,建立一套全面而简明的规划实施评价的内容体系和指标体系,为提高名城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提供思路.为此,首先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框架,而后基于模糊德尔菲法(FDM)分别优化了评价内容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得到了简化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框架体系和标准体系,可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修编或重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交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认为交通“廊道”、“可达性”等效应推动了区域城镇发展轴带以及中心城市的形成,并对城市势力范围进行重新划分,进而促进区域空间重构.对江苏省沿江地区交通未来发展情况做了简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交通发展背景下的沿江地区空间重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者经由深度的哲理思索,借鉴传统的诗画之手法,在景观概念规划的实践中建构并尝试了"写意-造境"的构思途径,并在案例中予以详解. 相似文献
18.
旅游企业主移民作为当下社会转型背景下所产生的移民类型,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复杂多元流动的特点,已成为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以丽江古城的旅游企业主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基于SPSS22.0统计软件,对丽江旅游企业主移民生活满意度与地方认同的关系做了回归分析,并探讨社会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旅游企业主移民生活满意度对地方认同有显著影响;(2)社会关系在生活满意度与地方认同之间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生活满意度对自我效能的解释水平最高,对依恋的解释水平最低.最后,在此基础上为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