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丽红豆杉二萜的研究 I: 美丽红豆杉素A,B和C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丽红豆杉(Taxus mairei)的茎皮中分离得三个新的二萜化合物, 其中美丽红豆杉素A(taxamairin A, 1)和美丽红豆杉素B(taxamairin B, 2)是含有 酮的三环二萜,它们的骨架尚未见文献报道; 美丽红豆杉素C(taxamairin C, 3)是含有半缩酮的四环二萜. 结构鉴定应用了高分辨的^1H NMR, ^1^3C NMR ^1H-^1H COSY和DFNOE等方法. 美丽红豆杉素A的结构还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在前文[1]中,我们报道了从美丽红豆杉茎皮中分离得到的三个非紫杉烷二萜型的新的二萜化合物1、2和3.本文报道从美丽红豆杉茎皮中分到的两个紫杉烷二萜化合物:经高分辩~1H NMR 和 COSY 测定其结构为红豆杉素 J(taxinine J,4)和2-去乙酰氧基-红豆杉素J(2-deacetoxy-taxinine J,5)4是已知的,5是新化合物.初步药理结果表明:4和5对肝癌细胞具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丽红豆杉二萜的研究 II: 一个新的紫杉烷二萜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敬钰  闵知大  丹羽正武 《化学学报》1988,46(10):1053-1054
报导了从美丽红豆杉茎皮中分到的两个紫杉烷二萜化合物: 经高分辨核磁共振和COSY测定其结构为红豆杉素J(taxinine J)和2-去乙酰氧基-红豆杉素J(2-deacetoxytaxinine J), 后者系一新化合物, 药理结果表明: 二个化合物对肝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软珊瑚Sarcophyton种属多含有细胞毒性的西松烷型(cembrane)的大环二萜[1~5],我们对采自中国南海西沙群岛的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化学成分进行了生物活性跟踪研究,从对癌细胞P-388具有明显抑制活性的CHCl3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一个已知结构和两个新西松烷型(cembrane)的大环二萜.我们首次报道了其中一个结构新颖的过氧西松烷型(cembrane)的大环二萜Sarcocrassolide A(3)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HMQC,1H-1H COSY,NOESY,FABMS和X-ray晶体衍射,确证其结构和相对构型.  相似文献   

5.
南海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小红  李震宇  郭跃伟 《有机化学》2008,28(7):1264-1267
从采自中国南海的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的Eunicellane型二萜, 命名为sinensin (1), 和6个已知化合物: 13-去乙酰氧基calicophirin B (2), calicophirin B (3), calicophirin C (4), astrogorgin (5), calicoferol E (6)和calicoferol B (7), 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是经波谱学实验(1H NMR, 13C NMR, HMQC, HMBC, COSY和NOESY)并与文献报道的数据对照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6.
李英和  陈迪华 《化学学报》1994,52(2):204-208
从短距乌头(Aconitum brevicalcaratum Diels)的根中分得六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其中三个为新成分,即短距乌碱甲(acobretine A,1),短距乌碱乙(acobretine B,2)和短距乌碱丙(acobretine C,3).另三个为已知成分:花葶乌头宁(scaconine,4),花葶乌头碱(scaconitine,5)和N-脱乙酰花葶乌头碱(N-deacetylscaconitine,6).经IR,MS,^1H NMR,^1^3C NMR测定和化学方法确定可1~3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两个具有特殊骨架的C_(20)-二萜生物碱北乌灵(kusnezoline)和峨翠灵( omeieline)分别分自中国特产毛茛科植物北草乌(Aconitum hkusnezoffii Paritz)、彭州岩乌头(A. racemulosum var. pengzhouense)和峨眉翠雀花( Delphinium omeiense W. T. Wang)。应用2D NMR技术(~1H-~1H COSY, HMQC, HMBC, NOESY)全面归属了这两个生物碱的~1H和~(13)C信号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8.
美丽红豆杉素B的全合成研究王学超,张驰,潘鑫复,陈耀祖(兰州大学化学系,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美丽红豆杉素B,全合成,Friedel-Crafts成环反应,选择性氧化化合物9(10→20)重排松香烷化合物是近年来被人们...  相似文献   

9.
二萜生物碱的~(13)C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86个二萜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13)C NMR谱数据的分析比较,就以下几方面作了归纳总结:①信号归属的方法;②常见取代基OCH_3、NCH_3、、NCH_2CH_3、OCOCH_3、的化学位移范围;③季碳和某些特定碳的化学位移规律。某些特定结构,如C_(20)二萜生物碱中的噁唑烷环以及C_(20)差向异构体等的~(13)C NMR谱特征;④C_(19)二萜生物碱中不同位置上取代基(H→OH、H→OMe、OH→OAc、OH→OMe、OH→C=O)效应和立体化学效应。这些归纳总结有助于此类化合物结构的阐明。  相似文献   

10.
A new skeleton taxane diterpene,taxayuntin,wa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and stems ofTaxus yunnanensis.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MS,~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COSY and ~(13)C-~1H COLOC)and X-ray diffraction.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新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PTP1B)抑制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咔唑环芳氨基乙酰腙衍生物.其结构和构型用IR、~1H NMR、~(13)C NMR和2D NMR(包括~1H-~1H COSY、~1H-~(13)C HMBC和NOESY)谱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通过对PTP1B抑制活性的测试发现,目标化合物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大多数化合物的IC_(50)值低于阳性对照药物齐墩果酸,其中N'-(9-辛基咔唑-3-亚甲基)-2-(4-硝基苯氨基)乙酰肼(3t)活性最高,IC_(50)=(2.78±0.04)μmol/L.利用分子对接研究了化合物3t与PTP1B酶的结合情况.  相似文献   

12.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标.内源性甾体化合物石胆酸具有温和的PTP1B抑制活性.将石胆酸3-OH氧化后,进一步修饰得到含有肉桂酸片段的石胆酸肟酯类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鉴定其结构.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得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强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2b的IC_(50)达到0.79μmol·L~(-1),是先导化合物石胆酸活性的15倍左右,同时该化合物对高度同源的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的选择性达到4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新型苦参碱衍生物的水相合成及其晶体结构(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相中,以高收率一步合成了13种苦参碱类似物,并借助~1H NMR、~(13)C NMR和HRMS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到化合物13-(哌啶-1-基)苦参碱(a)、13-(哌啶-1-基)二硫代甲酸苦参碱酯(k)和13-(吗啉-4-基)二硫代甲酸苦参碱酯(m)的精确结构,单晶衍射分析数据显示,三种化合物的结构中都包含5个手性碳原子,其绝对构型分别为5(S),6(S),7(R),11(R),13(S).化合物a单晶结构中含有三个氢键O(2)—H(21B)…N(2),O(2)—H(21A)…O(1)和C(9)—H(9A)…O(1),这些氢键在单晶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活性测试实验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表皮鳞癌细胞A431的增殖有一定作用.在苦参碱13位碳上引入氮或硫原子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选取浓度为1 mg/mL的埃索美拉唑镁二水合物(EMD)的氯仿溶液作为研究体系,通过对溶液的一维~1H NMR谱、二维~1H-~1H COSY谱、~1H-~1H NOESY谱和~1H-~1H ROESY谱的分析,发现EMD在氯仿溶液中存在2种互变异构体(分别命名为A和B),2种结构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4%和36%.结合变温一维~1H NMR谱和二维交换谱(2D EXSY谱)技术,通过动力学矩阵的计算得出了A→B和B→A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_(AB)和k_(BA)分别为1.04和1.91 s~(-1).使用上述两组数据可分别计算出A→B的反应平衡常数K_c分别为0.56和0.54,2组数值相近,证明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直缘乌头中新的C19—二萜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直缘乌头(Aconitum transsectum Diels.)根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乌头碱型 C_(19)-二萜生物碱。由光谱法(IR, ~1H NMR, ~(13)C NMR, 2D-NMR, MS)确定其 结构为:8-O-乙基滇乌碱(8-O-ethylyunaconitine) (1)、去氮乙基查斯曼宁(N- deethyl chasmanine)(2)、直缘乌碱丁(transconitine D)(3)和直缘乌碱戊( transconitine E)(4)。  相似文献   

16.
以薯蓣皂苷元为先导物,设计并合成了9个新的薯蓣皂苷元含氮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IR和HRMS鉴定.所有衍生物采用噻唑蓝(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A549,A431,H1975,HCT-116,Aspc-1,Ramos)的测定以及细胞毒性(HBE,LO-2)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低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更为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改善汉防己甲素的抗肿瘤活性,本文以汉防己甲素为原料,经过Suzuki反应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的双苄基异喹啉类衍生物。新化合物经过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初步评价了6个新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H1、H4、H6对A549细胞的抗肿瘤活性(IC5010μmol/L)明显优于阳性对照汉防己甲素。  相似文献   

18.
齐墩果酸是一个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以齐墩果酸为起始原料,采用间氯过氧苯甲酸以及过氧化脲等试剂进行其A环和C环内酯化修饰,以较高收率获得了系列齐墩果酸A/C环内酯化衍生物.所有产物均经~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数据分析进行了结构确定,其中有12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阮志忠  雷杨  丁海新  肖强 《合成化学》2012,20(2):260-262
首次报道了仙茅素A[2,5-双(3,4-二羟基苯基)呋喃-3-甲醛]的全合成。以3,4-二甲氧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Paal-Knorr反应,选择性溴代及还原等反应合成了仙茅素A,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从翠雀花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两个新的C~2二萜生物碱:翠雀花定(1)和乙酰翠雀花定(2)经谱图分析(IR, ^1H和^13C NMR, )推定了它们的结构。迄今报告的C~20二萜生物碱中, 1和2在结构上是具有含氧了取代基最多的两例药理试验表明,2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