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中教材中对“常用逻辑用语”所花笔墨不多,很多教师在讲授这一章时,自身也感到比较困惑.鉴于此,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归纳了学习这块内容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误区,现以示错的方式呈现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以“活动导学单”为媒介展开教学活动.笔者以“一元整式方程”一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二学期华师大版21.1)的教学实践为例,对“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3.
高中课标数学1使用过程中学生典型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笔者在使用人教版高中课标数学1A版所进行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典型的困惑纪要. 1针对“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某学生提出,是否每个元素都要写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来改进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乐趣,而不再困惑.下面笔者在课堂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后进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由于受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和学习态度以及教师教法的适应程度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习数学的后进生就不同程度的产生了.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更多的是对后进生自身发展的影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使每一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理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从“不可能”到“可能”所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教师几乎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进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的教学时,基本以“启而不发”而告终,似乎这已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实.于是,有人断言“错位相减”法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是“不可能”的.是真的“不可能”吗?笔者带着一份质疑开始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开发"情商因素" 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瑛 《数学通报》2005,44(9):34-36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总有一种热切的期待?为什么有些教师并未让学生加班加点,也不搞“题海战术”,但学生成绩仍不断提高?为什么有些教师即使接的是“差班”,但不久这个班的成绩就会赶上甚至超过其他班?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练习题,同样的平行班,就是因为教师不同,班级之间的成绩差异为什么就那么大?我在默默地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最近,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教研室组织了初中数学教师的解题比赛,有一道以“三视图”为背景的试题让全体参赛教师感到困惑难解,笔者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湖北省自主命题的第六年,又正好是新课改将在今秋启动的一年.那么“站在高中课程改革门口”的高考数学试题新在何处?体现了怎样的改革方向?这是广大教师正在思索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试题的认真分析,深感今年的试题特色鲜明,立意高远,亮点颇多,但是也有个别有争议之处.特写就此文,就教于各位教师与专家.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在这同“纲”同“本”的情况下,如何按教学规律对教材进行加工广改造”和“创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这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相信王池富老师的这篇教学实录能给大家一些启迪,也希望能有更多更优秀的教案见诸于本刊.…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理想是:培养能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独立学习者.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让自己变成一个好教师,然而只要具备充足的“学科知识”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吗?具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就足够了吗?“相同教育背景”+“相同时间的教育实践”就能成为一样优秀的教师吗?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学和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时代对创新精神的呼唤以及二期课改的不断推进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可是反观教学实际,应试教育的痼疾依然存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多教师不得不搞题海战术,并以此作为解题训练的代名词.而希望扩大题目覆盖面的机械训练必然加重学生的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期课改的全新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关注训练方式的科学性,因此如何明确解题训练目的,如何构建新型的训练与评价体系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李云凤 《中学生数学》2010,(7):44-44,43
有一类最优调运方案设计问题,由于题中涉及的量比较多,且综合性较强,同学们往往感到困惑.笔者采用构造“灯笼”型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这一类问题,发现效果较好,下面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希望能给同学们一点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一、数学课堂探究教学中的困惑 笔者在几年来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的诸多优点.然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不能从表面走向深入;学生的探究在随后的教学中,常常不能很好的延续等情况.此时教师又该如何进行引导,让探究引向深入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椭圆是美的,因为她是由美丽的圆经过均匀压缩变换而来.椭圆在外观上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椭圆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展现了她的现实美;宇宙中某些天体的运行轨道,“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赋予了椭圆美以更多的内涵. 更有这样一个椭圆,椭圆的很多内在性质都以她作为分水岭,她是谁呢?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9月我省高中数学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数学教师正在探索与反思的过程中逐步适应新教材,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新教材的教学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隐隐“阵痛”中,课堂教学的困惑逐渐呼唤我们去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为什么不那么编?是不是这样是最简洁的?教师为什么总是“学”教材,“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我们为什么不能跳出教材看教材,自由地出入教材,把握教材的底蕴,与教材踏歌起舞呢?为此,本刊特邀周远方老师为我们有意选择了在“2009年湖北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暨观摩活动”中,获得高一数学组一等奖的湖北省宜昌市一中吴海涛老师执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4必修》的第一章“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第一课时的课例与评析,以期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对新教材进行再加工”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课本超链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磊 《数学通讯》2010,(10):39-43
高中数学怎样学习?高考数学怎样复习?回归课本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的.随着湖北省2009年秋季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仍然有许多教师对“回归课本,能否应对高考?”表现出深深的疑虑,仍然有不少学生对“回归课本,在高考中吃不吃亏?”表现出强烈的担心.这些疑虑和担心,昭示着研究课本与高考之间的链接关系意义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真研读了2004年——2010年七年的湖北高考数学试题,做了一些分析与尝试,仅供老师与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今年84名新进院士名单,华裔共有三人入选,其中伯克利加州大统计系、电子工程与电脑科学系校长教授(Chancellor’s Professor )郁彬(Bin Yu)成为“双料”院士,在2013年担任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后,今年进入国家科学院. 郁彬表示,入选国科院院士是一份荣誉,很高兴能受到鼓励,也认为这是对她研究团队的肯定.她认为,现代的科学问题都不只单一领域之中,统计学者其实是“数据科学家”,利用数据、数学工具和批判性思考,来共同解决科学问题.这份荣耀证明统计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希望能鼓励更多华裔学生进入统计领域.  相似文献   

19.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灵魂,也是数学文化的根源.离开了数学思想,教师教学会茫然无序,学生学习会变得举步维艰.作为高中阶段四大数学思想之一的“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热点.笔者就“方程的有解”与“简单的含参不等式的恒成立及有解问题这两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一、方程有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应该是整个活动的设计者、示范者,更应该成为组织者、启发者和鼓励者.传统的教学重视教师的讲解,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体,学习数学具有被动和接受的特点,但是,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学习一门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敢于参与,学会思考和分析.“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何为师生互动呢?笔者认为是师生间平等、真诚、和谐、愉快地双向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就变成了师生共同探索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