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夏良平  柳惠江  杨承建 《应用数学》2013,35(19):1764-1766
跟骨骨折临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足部骨折的60%,其中75%为关节内骨折,致伤原因多数为高处坠落伤(建筑和造船业等)、车祸伤,常合并脊柱、髋部和四肢骨折。由于其致残率较高,伴关节面移位、塌陷的跟骨骨折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愈合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近年来,我院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钛钢板内同定治疗SandersII—IV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因子模型在刻画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子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观测数据往往呈现出时序变异多峰、偏态等特性.本文将经典的潜变量模型延伸到非齐次隐马尔可夫潜变量模型,建立了极大似然统计分析程序.经验结果展示所建立的统计程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 年1 月至2011 年3月采用PFNA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59~95岁,平均77.6岁;左侧40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平地跌倒72例,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9例。骨折根据按Evans-Jensen分型:Ⅲ型61 例,Ⅳ型3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 ~16 d,平均5.1d。结果本组96 例患者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1.0min。2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合并脑血管疾病死亡,剩余94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1.2周。术后肺部感染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 评分:优55例,良3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1.5%。随访期间无手术部位感染、无髋内翻、内固定折断及骨折再移位,无螺旋刀片断裂、拔出和切出等并发症。结论 PFNA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郑伟平 《应用数学》2015,37(1):57-58
利用截尾的方法和负相关(ND)随机变量的矩不等式,研究ND随机变量序列加权和的完全收敛性,结果,我们把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完全收敛性定理推广到了ND序列情形下成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陈鑫  王路  周日永  朱雄白  林文军  杨胜武 《应用数学》2015,37(11):955-957,976
目的 探讨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拟行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60 例,分为实验组(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和对照组(术前无服用阿司匹林),每组各30 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两组患者术后48h 内均给予帕瑞昔布钠针40mg 静脉注射和盐酸布桂嗪针0.1g 肌肉注射,1 次/12h。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术后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心率较对照组更平稳,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联合术后定时镇痛,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20例,其中采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6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系统内固定治疗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及复位质量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仅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创伤小、岀血量少,缩短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快、功能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应晓江  陈志良  李振军  陈洪亮  叶平江 《应用数学》2013,35(19):1769-17,701,783
近年来,结直肠外科发展迅速,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各种保肛术式也逐年增多,使患者在肿瘤根治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保肌机会。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是新近发展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林  校佰平  李中正 《应用数学》2013,35(14):1351-1353
肩锁关节的外伤性脱位较为常见,青壮年多发,约占全部肩部损伤的12%,占全身关节脱位的3.2%。因肩锁关节参与肩关节的活动,当其完整性遭到破坏时常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对于Tossy芋度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监管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大多数都不能解剖重建肩锁关节和韧带的生理结构。锁骨钩钢板近年来使用较多,但出现的相应问题也越来越多[1]。近年来,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采用带袢纽扣钢板(即Endobutton)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徐昶  宋华羽  左志贵  周振华 《应用数学》2015,37(2):87-90,97
目的 评估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低位直肠癌实施根治性切除的远期疗效(包括肿瘤学效果及肛门功能)。方法 对2006 年2月至2013年5月采用ISR 进行R0 切除术并成功保肛的9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分期pTNMI期35 例、Ⅱ期30 例、Ⅲ期26 例。无围术期死亡。发生吻合口瘘2例,新直肠黏膜坏死2 例,吻合口狭窄15例。术后随访6~94 个月,平均随访(40.3±23.9)个月。中途失访10 例。远处转移9例,局部复发3 例,1例术后36 个月发现左侧盆壁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35个月骶前复发,1 例术后52 个月发现骶骨转移。无吻合口复发。随访截止时,8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5年累积生存率90.9%,5 年累积无病生存率81.3%。至术后1年,行部分、次全、完全ISR 患者肛管最大静息压分别为(8.5±1.4)、(7.9±2.2)、(4.4±1.2)kPa,大便失禁严重程度Vaizey 评分为4.2±3.0、5.7±3.0、13.7±3.2。结论 在进行R0切除的前提下,低位直肠癌患者使用ISR 技术进行保肛治疗具有较低局部复发率以及可以接受的肛门节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