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外扩增人NK细胞的方法,探讨扩增后NK细胞对K562和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抽取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与基因修饰K562细胞共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表型,铬51释放法测定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基因修饰K562细胞在体外刺激NK细胞扩增202倍;扩增后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K562、HL60的杀伤率分别为77.1%、61.2%(效/靶比为8∶1),扩增前NK细胞对K562、HL60杀伤率分别为39.0%、35.4%;扩增后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NKp30和NKp44表达增强;这些活化受体特异抗体能部分抑制扩增后NK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结论基因修饰K562细胞刺激NK细胞有效扩增,扩增后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明显增强,扩增后NK细胞表面部分活化受体上调可能为扩增后NK细胞抑制白血病作用增强的分子机制,NK细胞治疗在白血病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0例卵巢癌患者和50例体检健康女性的外周血中CD4+、CD8+、NK以及Treg等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分析卵巢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患者Treg水平的差异,并比较手术和化疗患者手术前后或化疗前后Treg水平的变化。结果卵巢癌组外周血CD4+、NK细胞比例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淋巴结转移卵巢癌患者其Treg水平高于淋巴结未转移,且在不同的FIGO分期中III、IV期患者的Treg细胞比例要高于I、II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Treg细胞比例较手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Treg细胞比例与化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reg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和进展有关,在卵巢癌预后判断以及疗效监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巍  刘葵葵  韩捷 《应用数学》2013,35(13):1257-1259
目的探讨Tregs细胞CCR4、CCR6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病时的意义。方法选择45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RA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细胞(Tregs)占比及其该类细胞上CCR4、CCR6的表达水平,并对Tregs上CCR4、CCR6水平与RA临床活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CCR4、CCR6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中Tregs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表达增加,可能是Tregs细胞获得定向迁徙至病变关节能力的表现,也是机体炎症反应时反馈性调节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例初发SLE患者(活动组11例,非活动组5例)及1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highTreg、Th17细胞占CD4+的比例,分析两种细胞的比率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初发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LEDAI无相关性(均P>0.05)。CD4+CD25highT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率在活动组患者下降尤为明显(P<0.05),且与SLEDAI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初发的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Treg与Th17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并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两群细胞的失衡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再次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65例URS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再次妊娠结局。同时检测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r水平。将试验过程中供体血浆析出较少致使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较少的患者37例作为低剂量组,较多者84例作为高剂量组。结果165例患者中,再次妊娠121例,仍在治疗中44例。再次妊娠的患者中成功分娩87例,再次发生早期流产14例,继续妊娠20例,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率88.5%。其中低剂量组成功分娩29例,再次早期流产8例,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率(72.4%)显著低于高剂量组(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CD4+CD25brightT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妊娠成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及CD4+CD25brightT均较妊娠失败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对 URSA 患者有效,治疗时应注射高剂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 CD4+CD25brightT 的表达水平, CD4+CD25brightT可能是调控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凯  韦翊  徐婷  林先耀  陈东 《应用数学》2016,38(3):183-185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与一氧化碳(CO)在喘息性疾病婴幼儿血清中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4岁以下喘息患儿,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分为重症组(存在低氧血症)49例和轻症组(无低氧血症)63例;选择同期同年龄段急性支气管炎患儿58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测定患儿血清HO-1含量,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患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急性期(入院时)3组间HO-1和COHb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仅重症组(2577.01±879.47)ng/L、(3.84±0.87)%明显高于轻症组(1382.90±731.80)ng/L、(1.17±0.60)%和对照组(1113.73±606.25)ng/L、(1.01±0.54)%(均P<0.01)。重症组HO-1和COHb含量,均为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均P<0.01)。急性期重症组HO-1与COHb含量呈正相关(r=0.340,P<0.05)。结论HO-1和CO可能参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发展过程,急性重症期两者呈正相关,具有诊断疾病、判断严重程度与预后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染人类自身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HIV诊断标准、接受抗病毒治疗超过3个月的64例患者,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和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IV患者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患者的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和CD4+T细胞呈正相关(P<0.01);HIV患者治疗3个月后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均有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18~30岁、31~45岁、>45岁,各年龄段患者治疗后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绝对计数分别是治疗前的4.28倍、3.00倍、2.00倍。结论 HIV患者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病毒的感染、清除有关;外源性药物可升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卢一丽  单小鸥  金佳蕙 《应用数学》2016,38(3):186-188,191
目的探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住院确诊且有明确病原体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97例,比较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BHS)、EB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6.29±2.17)、(3.41±1.81)、(3.35±2.50)、(3.88±2.9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BHS感染患儿年龄最大。GABHS感染患儿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下,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有咽部出血点表现的多为GABHS和腺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患儿易出现肝、脾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腺病毒感染患儿易出现结膜炎。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血清中性粒细胞(NC)、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GABHS感染患儿相比,EB病毒、MP感染患儿CRP水平均较低(均P<0.05),EB病毒、腺病毒和MP感染患儿PCT水平均较低(均P<0.05)。结论在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除GABHS感染外,腺病毒、EB病毒和支原体感染也占相当一部分。对于年龄<5岁,冬末春初发病,有明显咽痛、咽后壁出血样表现,CRP明显升高,PCT>0.5ng/ml的患儿,应考虑GABHS感染的可能,并及早、足疗程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陈超  李华峰 《应用数学》2015,37(3):229-231
目的 研究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以68 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另外选取健康献血者40 例作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例组患者放疗前、接受6 周放疗后及对照组血清中T细胞亚群水平,使用受体黏附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T 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高于对照组(P<0.01);放疗后1 周,病例组的CD4+T 细胞比例、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红细胞C3b 受体花环(RBC-C3bRR)进一步下降,而CD8+T 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同放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放疗后3 个月病例组CD4+T 细胞比例、DTER、RBC-C3bRR 逐步升高,而CD8+T 细胞比例及RBC-ICR逐渐下降,CD4+/CD8+比值升高,同放疗前及放疗后1 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下,放疗刚结束时,细胞免疫抑制作用为主导,放疗结束3 个月后,红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逐渐恢复。放疗可有效减少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及T 淋巴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喻晴  楼向明 《应用数学》2015,37(12):1051-105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改变及在PE免疫耐受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选 取PE 患者(观察组)30 例,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对照组)20 例。分别采集PE 患者和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 以及活化记性相关(CD45RO、HLA-DR)、归巢相关(CCR4、CCR6、CD103)、功能相关(ICOS、CTLA-4、Galectin 1)和生存相关(PD1 和CD95)标记分子的表达。采用免疫抑制实验检测外周血中Treg 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的比例[(5.87±3.34) %]低于对照组[(6.65±1.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实验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 对CD4+CD25-T 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对Treg 多个标记分子的检测进一步发现,ICOS 和CCR6 在观察组Treg 上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reg(均P<0.01);CCR4 和Galectin 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而CD45RO、HLA-DR 、CD103、CTLA、PD1 和CD95 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eg 亚群比例失调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洪庆  吴林峰  孙祖良 《应用数学》2013,35(19):1755-1756
目的探讨IL-33和IL-5在变应性鼻炎(AR)、支气管哮喘(BA)以及AR合并B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43例AR患者(AR组)、41例BA患者(BA组)、39例AR合并BA患者(合并组)及4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IL-33和IL-5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患者血清IL-33和IL-5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BAN比较,AR组及合并组血清IL-33和IL-5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AR组比较,合并组血清IL-33和IL-5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中IL-33水平与IL-5水平呈直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IL-33和IL-5参与了AR和BA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正常早孕妇女和早期自然流产妇女之间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3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和37例早期自然流产妇女绒毛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两组绒毛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两组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的表达。结果HE染色下两组绒毛滋养细胞形态对比,见早期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滋养细胞层变薄、滋养细胞变性甚至坏死、滋养细胞嗜酸性增强、绒毛间质水肿坏死;免疫组化示正常早孕组绒毛滋养细胞CXCL14的表达量为0.07±0.05,自然流产组绒毛滋养细胞CXCL14的表达量为0.12±0.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流产组CXCL14表达量0.116±0.067,多次流产组CXCL14表达量0.086±0.1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表达升高,可能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伴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ICD-10中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并伴躯体疼痛的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疗程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2.5%,文拉法辛组总有效率为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第1周末HAMD、VAS分值低于文拉法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度洛西汀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文拉法辛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伴疼痛的患者均有效,度洛西汀组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对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青少年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症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 对54 例青少年双相障碍Ⅱ型和83 例 青少年单相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发作时作认知功能测验,包括: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连线测验(TMT)、持续操作测验(CPT)、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词语流畅性测验(VF)、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改良版(WCST),并与50 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经过6 周治疗后,对抑郁症状缓解(HAMD≤7 分)患者重复上述认知功能测验。结果 入组时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两组在认知功能方面广泛受损,表现为TMT-A、WAIS-RC 数字符号、CPT、WAIS-RC 数字广- 倒背、WAIS-RC视觉再生、VF、WCST 和TMT-B项目上与健康人群相比明显成绩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周后,对两组临床痊愈的患者重复测验,发现两者在WAIS-RC 数字符号和WAIS-RC 视觉再生方面存在持续性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在CPT 项目上存在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相抑郁症患者表现为VF和TMT-B 项目上存在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在抑郁状态时,认知功能广泛受损,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抑郁症状缓解后,双相障碍Ⅱ型表现为持续性注意 功能障碍,而单相抑郁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 (HLA- G)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组织,另取术中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两种组织中HLA- 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中43例(69.4%)HLA- G阳性表达,2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均未见HLA- G阳性表达。HLA- G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LA- G表达上调,HLA- G高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16.
费锦锋  戴红  吴杰  钱敏才  沈鑫华 《应用数学》2015,37(12):1055-1057,1060
目的 比较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 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6 例)和帕罗西汀组(36 例),观察8周。应用亚利桑那性经验量表(ASEX)评定性功能情况,同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17)观察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4、8 周ASEX 评分度洛西汀组得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自第2周末始,两组与基线时比较ASEX 得分均有显著下降。疗效观察发现,治疗8周末度洛西汀组有效率80.0%,痊愈率51.4%,帕罗西汀组有效率76.5%,痊愈率4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周末,度洛西汀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而第2、4、8 周末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8 周ASEX 评分度洛西汀组得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均P<0.05),自第2 周末始,两组与基线时比较ASEX 得分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9%,帕罗西汀组4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度洛西汀对首次发作抑郁症的性功能的改善优于帕罗西汀,或引起性功能障碍少于帕罗西汀。两者 疗效相似,但第1周度洛西汀起效较帕罗西汀快。总体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住院诊治及门诊长期随访的141例DM/P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对PM/DM合并ILD的生存时间、预测因素和预后不良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1例DM/PM患者中合并ILD 42例(29.8%),其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66%和57%,中位生存时间为127.3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合并ILD、年龄>50岁、声音嘶哑、低白蛋白血症、低氧血症是DM/PM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低白蛋白血症、技工手和抗Jo-1抗体与ILD呈正相关(均P<0.05),成为ILD相关预测因子。急性/亚急性ILD进展快,病死率高(75%)。丙种球蛋白治疗与病死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D是DM/PM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技工手、抗Jo-1抗体和低白蛋白血症是DM/PM合并ILD的预测因子,低氧血症是影响ILD预后的不良因素,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有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aVR和V1 ST段相对抬高程度对左主干病变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9例患者的心电图,按左主干病变程度分为两组,严重病变(狭窄≥70%狭窄)组(18例);普通病变(狭窄<70%)组(11例)。通过分析心电图aVR和V1 ST段抬高程度与左主干病变的关系,计算以心电图出现STaVR>STV1预测重度左主干狭窄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8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重度左主干病变组患者中有7例心电图呈STaVR>STV1,其中1例为孤立性左主干病变,诊断敏感性为38.9%;普通病变组中1例前降支合并回旋支狭窄心电图呈STaVR>STV1,诊断特异性为90.9%,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47.6%。结论 STaVR>STV1诊断左主干病变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差,该心电图征象有助于识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是否能减轻小儿静脉麻醉诱导注射痛。方法 对择期儿科手术的160 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S 组、L 组、L+P 组和M组,每组各40 例。S 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30s 后注射丙泊酚2.5mg/kg(1%丙泊酚18ml+2ml 氯化钠溶液);L 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mg/kg(稀释成2ml),30s 后注射丙泊酚2.5mg/kg(1%丙泊酚18ml+2ml氯化钠溶液);L+P 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30s 后注射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2.5mg/kg(1%丙泊酚18ml+2%利多卡因2ml);M 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30s 后注射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2.5mg/kg(1%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18ml+2ml 氯化钠溶液)。丙泊酚注射期间使用VRS 四分法对患儿进行注射痛评分;并记录丙泊酚注射前和注射时心率,观察注射过程和注射后的不良反应,评价各组疼痛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4组患儿注射痛发生率分别是:S组38 例(95%),L 组32 例(80%),L+P 组20 例(50%),M组19 例(47.5%),L 组、L+P 组、M 组注射痛发生率均低于S组38 例(均P<0.05),L+P 组、M 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L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丙泊酚注射时心率均增快(P<0.05);与S 组比较,丙泊酚注射时L+P 组、M 组心率低于S 组(P<0.05),与L组比较,丙泊酚注射时L+P 组心率低于L 组(P<0.05);其余各组患儿丙泊酚注射时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能减轻小儿静脉麻醉诱导注射痛,与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注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黄建霞  张治芬 《应用数学》2016,38(3):205-206,215
目的探索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MS)患病特点。方法收集80例青春期PCOS患者MS患病率与肥胖、年龄、胰岛素抵抗和ApoB/ApoA1比值的关系。结果青春期PCOS患者MS患病率为12.50%,其中非肥胖患者MS和前代谢综合征阶段(pre-MS)患病率分别为0.00%和7.55%,低于肥胖患者的37.04%和33.33%;两组pre-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5岁组MS患病率为6.67%,低于16~19岁组的13.85%(P<0.05);pre-MS患病率为20.00%,高于16~19岁组的15.38%。胰岛素抵抗型患者的MS和pre-MS患病率分别为33.33%和33.33%,高于非胰岛素抵抗型患者的6.45%和11.29%(P<0.05),ApoB/ApoA1≥0.6的患者MS和pre-MS患病率分别为33.33%和16.67%,高于ApoB/ApoA1<0.6的患者6.45%和16.13%(P<0.05)。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的MS患病率以肥胖、胰岛素抵抗型、ApoB/ApoA1≥0.6者较高,其中13~15岁人群pre-MS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