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液液萃取、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传统及新型提取与净化技术在鼠药分析方法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串联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等检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及应用特点,展望了鼠药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几年来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新型陶瓷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讨论了应用ICP-AES/MS技术测定陶瓷材料中痕量杂质的各种进样技术。引用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3.
同位素质谱和无机质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墨田 《分析试验室》1995,14(1):93-109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中“同位素质谱和无机质谱”的第三次评述,评述的范围是1992年11月至1994年10月我国同位素质谱和无机质谱的进展。内容包括同位素质谱,同位素稀释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离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激光电离质谱,加速器质谱、火花源质谱和它们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核科学、农业、医学、环境学、计量学等学科中的应用。引用文献259篇.  相似文献   

4.
碳纳米管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春霞  王春  王志 《色谱》2011,29(1):6-14
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已在材料、催化、吸附分离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CNTs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主要讨论了CNTs在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膜萃取、色谱固定相和毛细管电泳假固定相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晓敏  王景  张庆合  李红梅 《色谱》2015,33(11):1147-1154
邻苯二甲酸酯是应用最广泛的增塑剂,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及致癌性,是近年来食品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该类化合物种类多、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性质接近、在基体中含量范围宽,高效样品前处理、高选择性分离和高灵敏检测、降低本底干扰等技术是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准确测定面临的挑战。本文综述了液液萃取、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萃取等传统及新型的提取与净化技术在食品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酶联免疫、离子迁移谱等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离子液体作为一类安全稳定、环境友好的新型介质,因其具有别于传统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独特的性质,开始用于化学研究的很多领域.在分析检测中,离子液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富集、电化学分析与传感器、光谱与质谱等方面.本文评述了离子液体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萃取色谱分离稀土元素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保海  王子树 《分析化学》1997,25(5):597-603
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萃取色谱分离稀土元素各种体系的研究及其在高纯稀土分离方面的应用,并对高纯稀土制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微晶萘固液萃取法及其在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微晶萘固液萃取法在分离富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评述了微晶萘固液萃取法中的二元螯合物体系和离子缔合配合物体系,并介绍了一些其它固态萃取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翟容容  高雯  李梦宁  杨华 《色谱》2022,40(9):782-787
离子淌度质谱(IM-MS)是一种将离子淌度分离与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分析技术。IM-MS的主要优势不仅是在质谱检测前提供了基于气相离子形状、大小、电荷数等因素的多一维分离,而且能够提供碰撞截面积、漂移时间等质谱信息进而辅助化合物鉴定。近年来,随着IM-MS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IM-MS已成功应用于改善中药复杂成分尤其是同分异构体或等量异位素等成分的分离;其次,IM-MS可通过多重碎裂模式辅助高质量中药小分子质谱信息的获取;此外,IM-MS提供的高维质谱数据信息还可促进中药复杂体系多成分的整合分析。该文在对IM-MS分类和基本原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分离能力及分离策略、多重碎裂模式、多维质谱数据处理策略3个方面,重点综述了IM-MS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以期为IM-MS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泡腾辅助微萃取(EAM)技术是一种利用CO2供体和H+供体反应产生CO2气泡促进萃取剂快速分散、增大与目标物的接触面积,以实现高效萃取的新型样品预处理手段。该技术具有分散速率快、萃取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得益于萃取剂的快速发展,泡腾辅助微萃取方法的构建和应用范围研究日趋完善和多样,已广泛用于环境、食品、生物等样品的前处理领域。该前处理技术结合各类检测仪器构建新型快速的检测方法,成功实现了重金属离子、农药、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污染物的检测。在EAM技术的构建中,常考查泡腾片剂的组成、溶液pH、萃取温度、萃取剂种类、萃取剂添加量、洗脱剂种类、洗脱剂体积、洗脱时间、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方法的影响,重点依据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富集因子、检出限、定量限等参数对方法进行评判,最后结合各类仪器检测方法,实现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该文从EAM技术常用的萃取剂方面入手,综述了基于纳米材料、离子液体等新兴萃取剂的EAM方法的构建,以及与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或质谱等大型仪器联用,用于复杂基质中有害物质检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二碘荧光素、荧光素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一种合成二碘荧光素、荧光素稀土配合物的新方法,得到了定组成的固体配合物,并对它们的一系列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  相似文献   

12.
稀土在中国高新材料研制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在稀土资源和稀土原料的生产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稀土高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也取得重大进展。本文概述了我国在稀土高新材料开发与研究方面的成果,指出今后应把稀土应用基础研究、中重稀土的应用研究和稀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作为重点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稀土在工业诸多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增材制造材料和介电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均显示出可期的应用前景。稀土元素的分离是衔接稀土资源与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的关键过程,所以高效提纯稀土元素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梳理了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与吸附法、萃取色层法、溶剂萃取法、液膜分离法这些经典方法和化学气相传输法、氧化还原法、萃取沉淀法、微生物法、非平衡溶剂萃取法这些新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侧重分析了这些技术方法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最新研究情况,并展望了稀土分离提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稀土资源的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This review discusses and compares the methods give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in natural water samples, including sea, river, lake, tap, ground and waste waters as well as Antarctic ice. Since REE are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in natural waters, numerous different preconcentration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to enable their measurement. These include liquid liquid extraction,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and solidified floating drop micro-extraction. In addition to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methods, solid phase extraction using commercial resins, resins made in-house, silica-based exchange materials and other solid media is also discussed. These and other techniques such as precipitation/co-precipitation and flotation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speed, preconcentration factors achieved, precision, accuracy and limits of detection (LOD). Some papers have discussed the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REE in these sample types. Some have used specialised sample introduction systems such as ultrasonic nebulization whereas others have used a standard sample introduction system coupled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detection. These direct methods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and compared.  相似文献   

15.
稀土催化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为La和Ce等高丰度轻稀土元素的高质、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稀土元素具有未充满电子的4f轨道和镧系收缩等特征,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或载体使用时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本文从稀土氧化物、稀土复合氧化物、稀土-贵金属催化剂、稀土改性多孔催化材料等稀土催化材料出发,重点介绍和讨论了稀土的添加对催化剂的结构、活性和稳定性等的影响,阐述了稀土与过渡金属及氧化物、稀土与贵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稀土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稀土催化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元素具有未充满电子的4f轨道和镧系收缩等特征,当用作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或载体时常常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 稀土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为La和Ce等高丰度轻稀土元素的高质、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目前稀土催化材料在石油化工、化石燃料的催化燃烧、机动车尾气净化、工业废气治理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稀土催化材料的应用以及理论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稀土元素对所涉及催化剂的结构、活性和稳定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稀土硫化物作为环保颜料和热电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主要可通过直接合成法、微波法、还原法这三种方法来合成稀土硫化物。总结了稀土硫化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优缺点。同时讨论了一些稀土硫化物的热电性质和作为颜料的应用。结合本课题组在稀土硫化物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稀土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XRF)是元素分析的有效工具,其快速、无损、多元素同时测定的特性能满足稀土元素的分析需求,在地质、冶金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稀土产业以及二次资源再利用的发展使得XRF分析方法的同步研发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发展,样品制备方法的完善,稀土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其在组分、微区与形态的分析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旨在为XRF技术在稀土分析方面的发展及推广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光、电和化学性质,使其在高性能磁体、发光器件、显示、生物标记、光学成像和光学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稀土发光材料的这些性质与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者已经利用多种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形状的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纤维和纳米片等。本文综述了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溶剂热法、有机/无机前驱体热分解法和超声辅助合成法等,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课题组在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面的工作,对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New kinds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rare earth (Eu(3+), Tb(3+)) complexes covalently bonded to a silica-based network have been obtained by a sol-gel approach. Three novel versatile molecular building blocks containing sulfoxide organic uni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methylene modification reaction, which are used as the ligands of rare earth ions and also as siloxane network precursors. The obtained hybrids are characterized by chemical analysis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such as FTIR and UV; XRD and SEM.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on the prepared hybrids were performed showing the intra-4f(n) emission in the visible (Eu(3+), Tb(3+)) region and in all the cases being sensitized by the sulfoxide ligands. The emission quantum efficiency and the Judd-Ofelt intensity parameters of Eu(3+) hybrid material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