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精密氧弹热量计测定了4种离子液体: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C2MIC),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c4MIC),氯化1-甲基-3-戊基咪唑(C5MIC)和氯化1-甲基-3-己基咪唑(C6MIC)的燃烧热,计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Hm^ 和标准摩尔生成焓△fHm^ ,结合文献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估算了烷基咪唑阳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以及亚甲基对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离子液体1-甲基咪唑醋酸盐([Mim]Ac),1,3-二甲基咪唑醋酸盐([Mmim]Ac)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分别测定了它们在293.15-338.14 K间的密度、电导率和绝对粘度,计算了相应的摩尔电导率和运动粘度.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建立了密度、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绝对粘度和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讨论了咪唑环3位氮原子上烷基链长对以上咪唑醋酸盐五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在293.15 K测定了[Mim]Ac{或[Mmim]Ac,[Emim]Ac}(1)-H2O(或EtOH)(2)二元溶液在全浓度范围内的电导导率,计算了对应的咪唑醋酸盐的摩尔电导率.发现无论是水溶液还是乙醇溶液,溶液的电导率和咪唑醋酸盐的摩尔电导率都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增大而后减小.同一浓度下,咪唑环3位氮原子上烷基链长增加,相应的溶液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下降.且水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远大于乙醇溶液的.  相似文献   

3.
β修正光度法测定镉络合物特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β修正分析理论建立金属络合体系中络合物组成及其摩尔吸光系数数学方程,研究了镉(Ⅱ)-丁基罗丹明B(BRhB)-碘(Ⅰ-)缔合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镉与BRhB组成比为1:2,缔合产物在610nm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比其表观值高△ε610=0.91×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4.
在化学计算中,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及其表示方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一化学课本中,有关摩尔计算的单位及其表示方法是完整的、严密的。教学实践证明,便于学生接受,印象深刻。但在高二化学课本中,有关当量涉及的单位则不够严密,教学时引起部分学生思想混乱。一、关于克当量和克当量数的单位在高二化学教材中,克当量的单位表示为“克”,克当量数则没有单位(见该书第25页)。  相似文献   

5.
N-亚水杨基氨基酸3d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合成了丙氨酸、亮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Mn(Ⅱ)、Co(Ⅱ)、Ni(Ⅱ)、Zn(Ⅱ)、Cu(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化率、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进行了表征。用pH法测定了配合物稳定常数。实验发现,配合物抑菌活性优于配体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N—亚水杨基氨基酸3d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合成了丙氨酸、亮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Mn(Ⅱ)、CO(Ⅱ)、Ni(Ⅱ)、Zn(Ⅱ)、Cu(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化率、红餐光谱和电子光谱等进行了睛征,用PH法测定了配合物稳定常数,实验发现,配合物抑菌活性优于配体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王建华  雷文  王远亮 《合成化学》2002,10(4):314-317,323
合成了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缩2,4-二羟基苯甲醛及其与Cu(Ⅱ),Co(Ⅱ),Zn(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及其电子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活性实验表明,配合物均对超氧离子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过渡金属L—丙氨酸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O^—2性能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合成了L-丙氨酸缩邻香草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和Fe(Ⅱ)等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热分析及顺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它们对O^-2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过渡金属L丙氨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O_2~(.-)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L-丙氨酸缩邻香草醛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和Fe(Ⅲ)等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热分析及顺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它们对O·-2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汤焕丰  黄在银  肖明 《物理化学学报》2016,32(11):2678-2684
液相还原法合成了4种粒度在40-120 nm的立方体纳米氧化亚铜(Cu2O)。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拉曼光谱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纳米Cu2O的物相组成及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原位微热量技术实时获取纳米/块体Cu2O与HNO3反应过程的热动力学信息,结合热化学循环及动力学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纳米Cu2O的表面热力学函数。在薛永强等建立的无内孔球形纳米颗粒的热力学模型基础上,发展了立方体纳米颗粒的热力学模型。最后由理论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粒度和温度对表面热力学函数的影响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摩尔表面焓和摩尔表面熵均随粒度减小而增大,且与粒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这与立方体热力学模型规律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摩尔表面焓和摩尔表面熵均增大,摩尔表面Gibbs自由能则减小。本文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纳米热力学基本理论,还为纳米材料表面热力学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型碱土金属硼酸盐SrB4O7·3.5H2O,并对它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热分析(TC—DTA)等一系列物相鉴定与表征。通过设计热力学循环,利用微热量计测定了SrB4O7·3.5H2O溶解于约1mol·L^-1 HCl水溶液中的摩尔溶解焓,再结合H3BO,在HCl(aq)的摩尔溶解焓,Sr(OH)2·8H2O(s)溶解于[HCl(aq)+H3BO3(aq)]的摩尔溶解焓,以及H2O(1)、Sr(OH)2·8H2O(s)与H3BO3(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得到了SrB4O7·3.5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435.15±3.30)kJ·mol^-1。  相似文献   

12.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自行合成并提纯的2-氨基-4,6-二甲氨基嘧啶 在78-394 K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有一个固-液溶化相变,其 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以及摩尔熔化熵分别为:(370.97 ± 0.02)K,(29853. 91 ± 9.25) J·mol~(-1)和(80.45 ± 0.03)J·mol~(-1) · K~(-1)。通过分 步熔化法得到样品的纯度为0.9984 (摩尔分数)和绝对纯样品的熔点为371.031 K。 在热容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出了该物质每隔5K的热力学函数值。DSC技术对基固-溶熔 化过程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与热容试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与惰性电解质的离子强度效应的一个经验公式陈连山,曲秀芬,马桂芝,玉占君(辽宁师范大学化学系,大连116022)何钟林,赵国良(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116001)(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116012)在Beer定律中,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反...  相似文献   

14.
朱元海  范森  关秋红 《化学教育》2019,40(12):85-87
研究认为以温度和浓度为自变量的摩尔反应熵ΔrSm(c)实质是定容摩尔反应熵,因而不能用偏摩尔量定义,它与相应的定压摩尔反应熵ΔrSm(p)即使在同一状态点数值也不相等。通过严格数学处理得到了c和p2种标准态下摩尔反应熵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现有文献不同。文中还推导了其他相关标准态摩尔反应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并通过相互关联和转换印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甲基紫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碱性条件下,甲基紫(MV)与钒(V)反应形成紫色缔合物,吸收峰位于580nm,缔合成组成摩尔比为V(V):MV=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2.5*10^7L/(mol.cm)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等色点光度法测定指示剂类有机试剂的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中部分吸收光谱(CR〉nCM)相交形成一个等色点,另一部分光谱(CR〈nCm)则不交于该等色点。我们利用等色点吸光度值与另一部分光谱在该波长吸光度值之比,可计算出试剂纯度。方法不依金属为基准,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以3-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新的3-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4L)及其Co(Ⅱ),Ni(Ⅱ),Cu(Ⅱ),Zn(Ⅱ)双核配合物,收率57%~78%。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UV—Vis、摩尔电导、质谱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合成得到的席夫碱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席夫碱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乙酸盐(pH4.7)介质中,Co(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偶氮KS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超高灵敏,选择性好测量痕量Co(Ⅱ)的新方法,可测定Co(Ⅱ)0.0025~0.1μg/25mL,间接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9×10^6,曾用于人发中痕量钴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稀土Invar(因瓦)合金YFe_(12-x)V_x(x=1.6,2.0;2.4,2.8,3.2)和SmFe_(12-x_V_x(x=2.4, 2.8)采用电动势法以CaF_2单晶作为固体电解质,测定了钇和钐在相应合金中的活度.计算了偏摩尔自由能等热力学性质.测定温度对两类合金分别为920-1020 K和900-1000 K.  相似文献   

2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校正因子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FID检测器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由该公式出发可以推导出相对摩尔响应值(RMR)与化合物碳数的线性关系式和有效碳数的近似计算方法,并赋予原计算方法中的参数以明确的含意,解决了参数之间的矛盾。新方法的计算值同文献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