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声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两刊编委向宁教授,于2014年10月美国声学学会第168届年会颁奖典礼上,被授于赛宾奖章(Wallace Clement Sabine Medal)。赛宾奖章是美国声学学会为表彰国际上建筑声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而设立的荣誉奖章。向宁教授为自1957年设立该奖以来第16位得主,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章的华人科学家。此前得该奖章的声学家有如V.Knudsen(美)(马大猷先生导师),L.Beranek(美)(马大猷先生同窗),E.Meyer(德),L.Cremer(德),Marshall(新西兰),J.Bradley(加)等人。向宁教授25年来对耦合空间声场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在双耳缩尺模型测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13—17日,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主题为"声与振动的深入研究"。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为大会主席。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AV)主席M.Pawelczyk和执行理事M.J.Crocker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王小民,中国声学学会宗健、毛东兴副理事长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际声与振动学会发起,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得到了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3.
《应用声学》1986,5(2):42-46
中国声学学会和日本声学学会联合举办的中日声学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4—26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日本声学工作者49人,中方正式代表51人,列席代表10人,共110人. 讨论会的开幕式由中方组织委员关定华教授主持.会议中方主席、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应崇福教授,日方主席、日本声学学会前会长城户健—(Ken’iti KI-DO)教授致开幕词.这次声学讨论会的主要议题为噪声控制、室内声学和超声学,提交会议的报告论文共63篇,会上报告了61篇,其中日方32篇(噪声25篇,  相似文献   

4.
《应用声学》1988,7(4):46-46
全国第一届声光技术研讨会(88全国声光技术研讨会)于1988年7月8日至11日在天津召开.到会代表来自全国23个单位,共34人,会上宣读论文16篇,会议收到论文23篇.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应崇福教授到会作了讲话.充分背定了这次会议对促进学科技术交流、学科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参加了整个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声学学会理事、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允武教授、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汪承浩教授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声学学会超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江苏省声学学会和上海市声学学会主办,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承办的2015年全国物理声学学术会议于2015年7月28日3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张春华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市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毛东兴教授、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长刘晓峻教授、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主任刘晓宙教授,厦门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周涵韬教授、厦门大学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商少平教授等出席了开  相似文献   

6.
书评     
作者马大猷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前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盟声学委员会委员。1937年以清华公费赴美留学,所学专业为电声学,是我国最早以声学为专业派出的留学生。当时正值现代声学发展初期,美国(1929年刚成立声学学会)和德国是现代声学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7.
张家騄 《应用声学》1992,11(3):11-1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齐颖勇,在语言声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现在亚利桑那大学言语和听觉科学系任助理教授。由于他在言语科学领域中工作成绩突出,于1991年美国声学学会秋季大会上,成为克拉特(Dennis Klatt)纪念奖的第一位得主。 克拉特是国际知名的语言声学家,他在言语合成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研制的文语转换系统DEC-Talk是大家公认的最好的一种。不幸他于1989年逝世。为了纪念他对言语科学的贡献,由美国言语-语言-听觉基金会和美国声学学会联合设立了克拉特纪念基金。首次2000美元奖金授予一位取得博士学  相似文献   

8.
侯朝焕 《应用声学》1986,5(4):53-53
1986声学、语言、信号处理国际会议(WASSP-86)于4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科学会堂胜利召开.本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IEEE声学、语言、信号处理学会(ASSp society)合办.到会代表近200人.在开幕式上,中方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侯自强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教授,ASSP学会主席Crystal博士,以及美方会议主席Dixon博士先后作了发言.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同志在人大会堂接见了部分参加会议的中外科学家,并合影留念. 会议共录取论文139篇.其中有美国、法国、英国、西德、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12个国家和地区等  相似文献   

9.
《应用声学》1986,5(3):46-47,38
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科学会全体委员会议于1986年3月1日—3日在上海举行.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学会主任委员周永昌主任医师致开幕词.王威琪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应崇福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魏墨盦教授及部分常务理事.上海声学学会、武汉声学学会、江苏省声学学会等单位负责同志也到会并致了贺词.会上还宣读了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魏荣爵教授的贺  相似文献   

10.
陈明昆 《应用声学》1987,6(1):45-45
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科学会成立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22日至24日在湖南省桑植县举行.参加会议的学会委员和特约代表共45人. 大会由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马大猷教授致开幕词,概述了我国环境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会上宣读了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应崇福教授的贺信,指出分科学会的成立是我国环境声学的重要里程碑.国家环保局、北京声学学会、上海声学学会等九个单位均派了代表向大会祝贺.  相似文献   

11.
作者按在第21届国际声学大会(2013.6.2—7,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之前(2013.5.27),国际著名声学家、马大猷的同学和挚友Leo Beranek给马公子晓非发来电子邮件,传来了他将在大会的建筑声学领域"马大猷,他对声学的贡献和生活"专场报告(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和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教授N.Xiang(向宁)主持)上的论文手稿,其后,晓非又将它转发给我。文稿中摘录了马大猷和Beranek两人194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分手以后,马大猷写给Beranek的23封信件,时间覆盖从1940一1948,1979—1992。1949—1978年间由于中美关系的大局,通信不得不中断。信中既有抗战时期昆明的时局现状,也有平时的生活场景,更有开展研究工作的艰辛和当工学院长的劳累;信中突显出马大猷在那样困苦动荡的环境下,对声学的执着和学术追求的宝贵精神;改革开放、科学的春天到来以后,他说:"(我的科学)生命是从60岁开始的"。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本应配合历史事件写入《马大猷传》一书中,为该书增添一抹鲜活动人的亮色。可惜,那时《马大猷传》已经发排付印,机会失之交臂。去年(2012)美国声学学会授予马大猷荣誉会士,这在声学界是被人十分尊崇的称号。它只授予那些在声学中获得卓越成就或对声学有突出贡献的人。从1929年设立至今只有19位科学家(包括马大猷)获得这一称号。1929年第一位荣誉会士是拥有1000多项专利的大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Edison,1847—1931),继爱迪生之后第二次1949年授予了美国声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现代言语和听觉研究的先驱、被誉为立体声之父的弗莱车(HarveyFletcher,1884—1981),第三次1954年另一位美国声学学会创始人、马大猷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导师建筑声学的先驱孥德森(Vern O.Knudsen,1893-1974)等四人获此殊荣。Leo Beranek是在1994年获得这一称号的。著名声学家声学海洋学的奠基人、创建了苏联声学研究所的布列科夫斯基赫(Leonid M.Brekhovskikh,1917-2005)在1999年获得这一称号。马大猷的学术成就和对声学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国际声学界能获此等殊荣者寥寥。因而了解他的学术人生、继承他的学术成就、发扬他的学术思想,对我们开拓创新、科学兴国大有裨益。《声学学报》3月期适逢马大猷先生99诞辰,将这批宝贵的信件的译文刊登,既是对历史文献的尊重也是对《马大猷传》的补充,必将使声学工作者和关心声学的人们感到欣慰。信中Beranek作了一些注释,标为白注;作者也加了一些注释,标为作者注,均置于黑括弧中。原文没有分段,为便于阅读,分段是作者后加的。  相似文献   

12.
田静 《应用声学》1997,16(3):5-5
中国声学学会1997年青年学术会议于元月1013日在冰城哈尔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余名代表,克服了经费紧张、旅途不便等许多困难,到会交流讨论了42篇学术论文.本次会议是由中国声学学会主办,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省科协协办.中国声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哈尔滨工程大学与黑龙江声学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田静研究员任会议主席,西北工业大学孙超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副教授任会议副干席.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马远良教授主持了会议组织委员会的工作.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吴文虬教授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士获教授等八位著名学者应邀到会指导,并组成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王丽生 《应用声学》1990,9(2):37-37
1990口语处理国际会议(ICSLP-90)将于1990年11月18—22日在日本神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席由日本东京大学的Hiroya Fujisaki教授担任。主办单位有:日本声学学会,美国声学学会,欧洲语言通讯协会,IEEE东京分会,电子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师协会,另有一些合作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留美学生齐铨(Qi Quan)荣获美国声学学会(A.S.A.)1993年度F.V.Hunt声学博士后研究基金。 F.V.Hunt是已故著名的美国声学家,三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ASA的卓越领导者之一。ASA为纪念Hunt并鼓励青年声学家而设立Hunt博士后研究基金。Hunt基金每年授予一名新近获得或在申请的次年春季将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声学学会会员。获得者必须通过个人身份和研究课题的评审。其课题应是声学一个领域中具有最高的潜在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详细情况请向ASA询问(Add.:500 Sunyside Blvd.,Woodbury,NY 11797,USA.Tel:516-576-2360)  相似文献   

15.
吕玉恒 《应用声学》2004,23(2):30-30
应香港声学学会邀请,上海市声学学会组团于2003年12月3日-7日访问了香港,代表团一行7人,由章奎生教授和龚农斌教授带队。在港期间参加了香港声学学会成立10周年庆典,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声学试验室并进行了学术交流,考察了香港道路声屏障以及高层建筑噪声控制工程,同时与日本、台湾、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在港同行进行了交流。香港声学学会成立10年来,发展了200余名会员,两次来沪  相似文献   

16.
《声学学报》2013,(1):11
第21届国际声学大会(ICA 2013)将于2013年6月2日至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本届大会由国际声学委员会(简称ICA)发起,美国声学学会与加拿大声学学会联合承办,是第165届美国声学学会年会和52届加拿大声学学会年会的联合会议。ICA目的在于促进声学领域国际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其主要  相似文献   

17.
程晓斌 《应用声学》2014,33(5):425-425
正2014年7月13 17日,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the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ICSV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大会以"声与振动的深入研究"为主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担任大会主席。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AV)主席Marek Pawelczyk和Malcolm J.Crocker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王小民,中国声学学会宗健、毛东兴副理事长等出席了会议。国际声与振动大会(ICSV)是由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  相似文献   

18.
沈建中 《应用声学》1992,11(6):41-41
第20届国际声成像会议(20thISAI)于1992年9月12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承办。中国电子学会、声学学会、地球物理学会、医学影像学会和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联合协助筹办。东南大学校长韦钰教授任大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G.Wade教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应崇福教授为大会名誉主席。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十九个国家  相似文献   

19.
声学消息     
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声学、语言和信号处理学会联合举办的“1986声学、语言和信号处理国际学术讨论会”(简称WASSP-86)于1986年4月16—18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会议中方主席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侯自强,美方主席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第九专业委员会主任IBM公司的Dr.N.R.Dixon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20.
美国声学学会和日本声学学会(称音响学会)于1988年11月14—18日在美国檀香山开了第二次联合年会,出席近1500人,宣读和展示976篇论文,参加者遍及太平洋周围各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是国际声学界一次盛会。 美国声学学会成立于1928年,在1929年5月9—11日开第一次年会,以后每年开春、秋季年会各一次,现已开到第116次年会,在30年代每次年会约有论文25篇左右,这次已达750篇,现有会员5994人。出版美国声学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