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环糊精衍生物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述近年环糊精衍生物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展,对环糊精衍生物进行分类并总结了近年来其在GC手性分离上的应用,介绍环糊精衍生物的手性分离机制及纯度问题进展,展望环糊精衍生物作GC手性固定相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环糊精由于自身特殊的手性环境和结构特征,已广泛运用于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拆分及分析。对近年来环糊精在各种色谱、质谱及核磁等分析方法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综述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康经武  孙增培 《分析化学》1996,24(11):1273-1276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环糊精衍生物2-O单取代羟丙基β-环糊精做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篱添加剂时,对3种碱性药物对映体:扑尔敏,麻黄碱,心得安的拆分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质谱仪,使用电喷雾离子源,分别研究了以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产环糊精作为手性拆分剂对手性药物甲基麻黄碱的手性识别效应.实验结果表明,3种环糊精对甲基麻黄碱对映体均有较强的手性识别效应,Rchiral分别为2.43、3.51、4.52.研究了电压的变化对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的手性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电压下,这3种环糊精对甲基麻黄碱均有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 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对羟丙基-β-环糊精固定相的手性识别影响.通过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偶联剂,将羟丙基-β-环糊精键合到3-氨丙基硅烷化硅胶上,再用3, 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对β-环糊精和硅胶其余羟基进行衍生化,制得一种新型的3, 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全衍生化羟丙基-β-环糊精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在反相色谱条件下,对9种手性药物进行了拆分,结果表明,3, 5-二甲基苯基氨基全衍生化固定相较之羟丙基-β-环糊精固定相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二元环糊精体系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采用羧甲基β-环糊精和聚合β-环糊精的二元环糊精体系,对山梗菜碱等5种手性药物进万了手性拆分。考察了pH值及不同的二元环糊精浓度比对分离的影响,并与一元环糊精体系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对于山梗菜碱等5种对映体,二元环糊精体系得到的分离效果优于一元体系。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2种天然环糊精(β、γ-环糊精)、2种常用的电中性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和3种新型荷电环糊精衍生物(高取代磺酸基α、β、γ-环糊精)作为毛细管区带电泳手性添加剂,研究了环糊精的类型对6种手性药物对映体分离的影响.2种天然环糊精对所研究的手性药物均无手性识别能力,而环糊精经过衍生化后手性识别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髙,尤其是高取代磺酸基β-环糊精使6种手性药物均得到了基线分离.还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值和有机添加剂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扁桃酸甲酯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扁桃酸甲酯对映体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考察了不同环糊精种类和浓度、背景电解质类型及pH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6.0、50g/L磺酸化环糊精(Su-β-CD)、20mmol/L Tris的磷酸缓冲液,可以使扁桃酸甲酯对映体得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报道了天然环糊精及一些化学修饰环糊精对氨基酸生物小分子的识别研究[1~3],结果表明,多种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环糊精-氨基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形成,修饰环糊精取代基的形状及尺寸影响对氨基酸的分子识别和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地论述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并对环糊精超分子体系手性识别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电泳拆分苯磺酸氨氯地平及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手性选择试剂对外消旋的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了拆分,研究了环糊精种类,浓度,缓冲液的pH值以及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短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四乙基氯化铵为电渗流改性剂可以使苯磺酸氨氯地平实现基线分离,对拆分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手性药物的毛细管电泳拆分环糊精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本实验室工作为背景,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对环糊精系统分离手性化合物的包合机理,拆分外部条件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13.
阮宗琴  康经武  欧庆瑜 《色谱》1998,16(6):481-484
分别测定了毛细管区带电泳环糊精手性拆分体系中α,β-环糊精和二甲基、三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对映体特布他林形成包结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以及手性拆分过程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数据分析表明,环糊精稳定常数的大小反映了环糊精空腔与分离对象之间的匹配程度。环糊精稳定常数的相对值反映了手性拆分体系的分离能力。两对映体与环糊精所形成包结络合物的Δ(ΔH)和Δ(ΔS)分别反映了手性拆分过程中立体作用与构象匹配的差异。与甲基化β-环糊精相比,羟丙基-β-环糊精和β-环糊精提供的氢键作用在手性拆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泳在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情况。简要地总结和比较了手性配位体金属络合物、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开环多糖化合物、冠醚、大环化合物等5种典型的手性分子识别剂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维拉帕米和布比卡因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毛细管电泳法,以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为手性剂,对维拉帕米及布比卡因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手性剂的种类、浓度及缓冲液的pH值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对这两种药物对映体有极好的拆分效果。从协同效应方面解释了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具有良好拆分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拆分手性药物萘普生和氟联苯丙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晓峰  林炳承 《色谱》2000,18(1):70-72
 70-72 -------------------------------------------------------------------------------- 以β-环糊精(CD)作为手性选择剂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成功地拆分了两种弱酸性药物萘普生(naproxen)和氟联苯丙酸(flurb iprofen),并比较了4种环糊精[β-环糊精(β-CD)、二甲基-β-环糊精( D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三甲基-β-环糊精( TM-β-CD)]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同时测定了萘普生对映体在不同环糊精中的出峰次 序。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此类化合物拆分的最佳pH值为5左右,即接近于该类化合物的pK a值。该方法适用于酸性手性药物的拆分。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报道了天然环糊精及一些化学修饰环糊精对氨基酸生物小分子的识别研究[1~3],结果表明,多种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环糊精-氨基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形成,修饰环糊精取代基的形状及尺寸影响对氨基酸的分子识别和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盐酸美西律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经武  孙增培 《分析化学》1997,25(3):290-293
以β-环糊精的两种生物做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添加剂,对盐酸美西律的对映体进行了拆分研究。其中,2,6-O-二甲基β-环糊精可将对映体部分拆分,而2,3,6-O-三甲基β-环糊精时,可基线分离对映体。研究了两种甲基化β-环糊精的浓度及工作电压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电泳环糊精添加剂立体选择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毛细管区带电泳环糊精子性拆分体系中手性药物妥布特罗的分离机理进行了探讨。分别测定了α、β、γ-环糊精和二甲基,三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对缺体形成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以及手性拆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麻丽媛  韩江华  王洪  冯静  顾峻岭  傅若农 《色谱》1999,17(6):567-569
用新合成的Β 环糊精聚合物(EP-Β-CD),并以天然环糊精(Β-CD) 和羧甲基环糊精(CM-Β-CD)手性拆分剂作对比,选取扑尔敏、山梗菜碱、维拉帕米为测试物􀁯优化分离条件􀁯研究了EP-Β-CD的拆分能力􀁯并与其它两种拆分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