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高层建筑地下室的不同情况确定结构设计嵌固端。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多。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在实际工程中对嵌固端的设计计算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该文针对高程建筑地下室顶板的嵌固设计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和嵌固端相关的技术问题,确保其嵌固端的正确选取,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高层结构在地下室顶板嵌固的条件,规范从层间侧向刚度比做出规定,并辅以构造措施。而结构扭转效应发生后,这个嵌固假定虽在侧刚比满足规范要求,但计算结果仍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参考规范和已有研究结果,从结构侧向刚度、周期和位移入手,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分析扭转对地下室嵌固的影响,最后给出刚度比计算的建议和在扭转效应下侧向刚度比应更为严格并同时要求扭转刚度比满足一定限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土弹簧的模型模拟回填土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的约束,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对带有全埋地下室的高层建筑与带有一面开敞的非全埋地下室的高层建筑进行弹性时程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地下室外墙为结构底部提供较大侧移刚度,地下室四周土体对地下室的位移产生约束并抵消一部分水平地震力,两种对比模型的地下室顶板处位移均较小,地下室顶板可以作为嵌固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某些地下结构防水工程质量较差,导致地下室漏水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物地下室结构的防水抗渗,不仅会给人们带来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对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也是百年大计的事。本文以高层住宅楼地下防水工程为例,作以探讨。该工程防水抗渗技术措施设计等级为二级。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层建筑中地下工程在整个项目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然而地下工程一般建造周期较长、材料消耗和施工难度较大,地下结构的设计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以及建设费用。因此,做好地下工程结构的设计,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地下室设计的技术问题为根本阐述了地下室外墙结构、抗浮、不均匀沉降和抗震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也取得了显著地发展,而现在城市中的建筑主要是那些高层或者超高层的建筑,而一般这种高层的建筑都会建有地下室。那么地下室的设计问题就值得我们进行讨论,接下来我们就根据一些实践经验,来对地下室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逆作法是相对于建筑物施工的常规顺序而言的。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是利用地下室的楼盖结构、梁、板、柱和外墙结构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和基础施工的支撑结构,在坑内的水平支撑体系和围护体系由上而下进行地下室结构的施工,与此同时可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所以其施工顺序是自上而下进行.地下结构、基坑支护以及因逆作而带来的特殊要求,都需要在结构设计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设置后浇带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施工手段。地下室底板设置后浇带能有效地分化大面积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漏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后浇带的概念、功能,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并对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通过本文促进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之前应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所在的位置.本文采用M法模拟回填土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的约束,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EN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得出,一面开敞的非全埋地下室嵌固端可选在地下室顶板处,并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增大连梁及框架梁刚度与增加底层竖向构件配筋的方法来延迟地下一层塑性铰出现的时间,使结构趋于安全.  相似文献   

11.
带箱形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带箱形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采用微粒混凝土制作1/10比例的结构模型,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以及加速度、位移等地震响应,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原型结构进行抗震分析,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该结构体系总体抗震性能良好,大震作用下仍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能满足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振型数目选取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振型数目选取规定不明确的问题,研究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中诸多影响因素与振型选取的关系.经过动力学分析,认为不同的高振型会影响基底剪力沿结构高度的分布;振型参与质量是基于基底剪力等效得到的反映各阶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大小的参数;高层建筑抗震计算的振型数目选取与振型参与质量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高振型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底部剪力和顶端位移误差小于5%的情况下,累计质量参与系数应大于90%;对于不规则结构,动力荷载参与系数应大于95%.  相似文献   

13.
曹爱群 《工程与建设》2011,25(3):348-350
框架剪力墙结构足高层建筑中的常用结构,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从结构布置,计算方法,设计参数取值以及剪力墙连梁设计等阐述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增电梯是解决既有建筑垂直交通问题的主要方式,通过对电梯基坑、电梯井、电梯机房以及连接节点的设计,使新增结构自身具有可靠的工作性,又不影响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水生 《工程与建设》2009,23(4):572-573
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较大,且施工周期长,工程质量有一定的特殊性.大体积混凝土较多,混凝土强度不容易控制;高层建筑结构轴线、标高、垂直度常规施工方法很难控制;建筑裂缝是建筑工程通病;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主体荷载的增加,势必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某高层住宅的沉降监测实践,在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叙述了工程监测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的监测方案,详细地阐述了沉降监测、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在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沉降监测后,对沉降结果进行了几何分析并绘制了沉降等值线图,同时利用数据处理分析软件Origin8.0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并开展了相关预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阶段性明显,沉降速率受施工速度与场地降水影响较大。实测最终沉降量小于计算值和经验值,不均匀沉降变化远小于规范允许的变形值,说明该建筑的桩基设计方案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计算结果显示:监测结束1年内,建筑物的沉降基本趋于稳定,沉降变形特征符合一般高层建筑的沉降规律。文中所提出的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说明该工程沉降监测的设计方案可行、监测方法正确,为类似条件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桩基基础与灰土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的较优方法。方法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对桩基基础与灰土地基基础的高层建筑物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种方法对桩基基础高层建筑物的数据分析均取得了良好效果,而对灰土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中,时间系列模型要优于线性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结论桩基基础高层建筑物的监测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灰色系统模型,而灰土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物监测数据分析更适合选用时间序列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有效工作频域较窄和主动质量阻尼器(AMD)的控制力存在时滞效应的问题,提出在TMD中嵌入磁流变阻尼器(MRD)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TMMRD。采用模糊控制器取代传统滑动模态控制(SMC)的不连续"开关"式控制和等效控制的不确定性规则,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自适应模糊控制律,结合改进的限幅最优(MCO)控制算法提出适合TMMRD的自适应模糊滑动模态半主动控制(ASMC/MCO)策略。运用TMD被动控制、ASMC/MCO半主动控制、ASMC主动控制和线性二次型高斯(LQG)主动控制分别对一座30层钢框架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ASMC控制策略的鲁棒性明显优于LQG;ASMC/MCO控制和ASMC控制下的减震效果明显优于TMD控制和LQG控制;ASMC/MCO的半主动控制力与ASMC的主动控制力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规范设计了1栋总数为40层的错位转换高层建筑结构,为对比分析需要另设计了两带单层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采用Etabs和Satwe对比分析了3结构各层质量、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偏心率及有害偏心率、扭转刚度沿楼层高度分布特点;对比分析了3模型各阶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比及平扭振型耦联情况.分析表明,错位转换高层建筑结构会在两转换层之间形成较大的偏心率及存在明显的平扭振型耦联.  相似文献   

20.
高层、高耸结构抗风动力可靠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风荷载作用下的高层、高耸建筑结构动响应特性,采用振型分解法并结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推导出结构动力响应统计参数的计算公式;根据随机振动的极值理论,利用得到的统计参数,采用正态分布法计算了抗风结构在一次强风作用下的动力可靠度;并通过风荷载出现频率的泊松分布假设,分析得到了抗风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动力可靠度计算公式。算例证明此方法计算简单,易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