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勾亮  黄涛 《物理学报》1984,33(8):1187-1191
本文考虑到量子色动力学理论中大Q2下的渐近自由和低Q2下可能的多胶子交换效应,提出了一种重层子之间相互作用势。并且计算了J/ψ家族和r家族的质量谱,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此外,还讨论了T(tt)家族的实量谱。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在非相对论的框架内和应用描述了高动量过程的巴黎势所产生的氘核的波函数,计算了氘核的电磁形状因子A(Q~2)。A(Q~2)因子化为氘核的结构函数Z(t)和偶极形状G_D(t)之积。结构函数Z(t)是用巴黎势的波函数做数值计算而得到的。对A(Q~2)的预言跟实验数据的分析非常一致,这一对实验结果的成功描述说明:氘核形状因子A(Q~2)这一简单的理论描述是非常成功的,并且可以用到氘核的其他静态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YGG:Cr~(3+)晶体的光谱特性,报道了室温下的吸收谱,10,133,300K的荧光谱,以及荧光寿命、无辐射跃迁几率、辐射量子效率与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从吸收谱及荧光谱中确定在C_(3i)(S_6)低对称场微扰下,Cr~(3+)离子在基质YGG中~2T_1能级分裂的子能级及基态~+A_2~2E零声子跃迁R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阻抗谱方法研究了Li_(3+x)V_(1-x)T_xO_4(T=Si,Ge)多晶的离子导电性,发现一些工艺条件如成型压强、烧结时间和烧结程序对电导率有很大影响。注意分析了这些影响的物理起因。最佳工艺条件是:在大约8t/cm~2压强下成型样品。在1000℃连续烧结5至6天,烧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波动。在此条件下制备的Li_(3.5)V_(0.5)Ge_(0.5)O_4和Li_(3.3)V_(0.7)Si_(0.3)O_4多晶样品在25℃的离子电导率分别为2.2×10~(-5)Q~(-1)cm~(-1)和1.9×10~(-5)Q~(-1)cm~(-1)。  相似文献   

5.
YGG:Cr3+晶体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YGG:Cr3+晶体的光谱特性,报道了室温下的吸收谱,10,133,300K的荧光谱,以及荧光寿命、无辐射跃迁几率、辐射量子效率与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从吸收谱及荧光谱中确定在C3i(S6)低对称场微扰下,Cr3+离子在基质YGG中2T1能级分裂的子能级及基态+A22E零声子跃迁R线的位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王晓慧  张平 《计算物理》2022,39(2):159-164
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金属氢体系的非简谐效应, 给出金属氢的声子谱, 讨论金属氢声子谱的温度效应。计算得到氢的同位素氕、氘和氚的FCC相在非零温下的声子谱, 不同温度下的声子谱对比发现零温下3.6 TPa为热力学稳定的临界压强点, 而有限温度下(100 K)临界压强点降到2.8 TPa, 非简谐效应显著地改变了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声子振动性质。  相似文献   

7.
沈坤  裘忠平 《中国物理 C》1993,17(3):208-214
本文导出了(2+1)维手征Gross-Neveu模型在有限温度下的手征Ward-Takahashi恒等式.根据手征Ward-Takahashi恒等式讨论有限温度下费米子质量的质量谱.利用费米子的动力学质量为序参量讨论了相结构和手征相变,给出了相变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导出了(2+1)维手征Gross-Neveu模型在有限温度下的手征Ward-Takahashi恒等式。根据手征Ward-Takahashi恒等式讨论有限温度下费米子质量的动力学产生和束缚态的质量谱。利用费米子的动力学质量为序参量讨论了相结构和手征相变,给出了相交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本文首次研究了过渡金属卤代磷酸酯MBiP2X6(M=Cu,Ag;X=S,Se)三维晶体和二维晶体的声子色谱和拉曼散射谱.以反铁电晶体AgBiP2Se6为例,根据声子谱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低温反铁电相是动力学稳定的.结合声子总态密度可以得到:声子谱光学支的低频部分主要来源于阳离子M+和Bi...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全势线性响应线性糕模轨道方法计算MgB2的电子能带结构、声子谱及电声子耦合常数,并讨论MgB2的超导电性.通过比较MgB2薄膜双轴拉伸前后超导电性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a轴晶格常数增大和c轴晶格常数减小,声子谱中硼的E2g声子频率显著下降,使得电声子耦合强度λ和声子对数平均频率ωln增强,提高了MgB2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测量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定Nd~(3 )离子~4F_(3/2)态的荧光和寿命的方法,确定了Nd~(3 )离子~4F_(3/2)态的多声子弛豫率对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多声子理论和红外振动谱对过程进行了理论拟合,研究了五种玻璃~4F_(3/2)态的多声子过程,确定了过程所涉及的声子能量和声子数目,分析了多声子弛豫率与基质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在钕玻璃中检验了多声子理论。  相似文献   

12.
最近Diakonov考虑了大Nc平均场近似下重子共振态谱的海夸克效应并提出重子共振态谱的集体激发理论,该理论恰好是SU(6)夸克模型的一种推广。检查了Diakonov重子谱理论中介子张量势的物理含义并给出重子共振态谱公式参数的数值优化。发现,重子共振态谱公式能够与2 Ge V以下重子谱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13.
在二维绝缘铁磁系统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磁振子声子相互作用模型.利用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磁振子声子相互作用下的三角绝缘铁磁体的磁振子谱,计算了布里渊区的Λ线上的磁振子色散曲线.发现在布里渊区边界区域磁振子谱的软化和磁振子谱线增宽最明显.比较了纵向声子与横向声子对磁振子谱的软化与磁振子谱线增宽的影响,也讨论了各项参数,以及温度的变化对磁振子谱的软化与磁振子谱线增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曹效文 《物理学报》1984,33(5):639-644
本文中分析了非过渡金属非晶态超导体的超导参量、声子谱参量与霍耳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研究了非晶态超导体的Tc,并得出,声子谱的软化所导致的Tc的提高幅度与电-声子耦合常数λ的提高幅度成线性关系;声子谱的高频截止频率愈高,其Tc也愈高。讨论了利用声子谱的软化虽然能大幅度地提高Tc值,但要获得包括金属Be在内的非过渡金属的高Tc非晶态超导体的希望是渺茫的。还讨论了非晶态超导体的上临界场Hc2和能隙2Δ0所表现出的强耦合效应等问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舒华兵  刘甦  马荣  刘楣 《物理学报》2007,56(12):7262-7265
应用全势线性响应线性糕模轨道方法计算MgB2的电子能带结构、声子谱及电声子耦合常数,并讨论MgB2的超导电性.通过比较MgB2薄膜双轴拉伸前后超导电性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a轴晶格常数增大和c轴晶格常数减小,声子谱中硼的E2g声子频率显著下降,使得电声子耦合强度λ和声子对数平均频率ωln增强,提高了MgB2关键词: 超导电性 能带结构 声子频率 电声子耦合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下二维绝缘铁磁体的磁振子软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泰民  鲜于泽  杜安  邹君鼎 《物理学报》2005,54(5):2239-2246
在二维正方绝缘铁磁系统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磁振子-声子相互作用模型.利用格林函数方法研 究了磁振子-声子相互作用下的二维绝缘铁磁体的磁振子谱, 计算了布里渊区的主要对称点 线上的磁振子色散曲线.发现在布里渊区边界区域磁振子谱的软化和磁振子谱线增宽最明显. 比较了纵向声子与横向声子对磁振子谱的软化与磁振子谱线增宽的影响,也讨论了各项参数 的变化对磁振子谱的软化与磁振子谱线增宽的影响. 关键词: 磁振子-声子相互作用 磁振子软化 铁磁体 磁振子谱线增宽  相似文献   

17.
在电磁场和极化场的强耦合区,固体的光学性质可以用极子的概念来很好地加以描述。对于激子性极化声子,在反射谱的情况已经得到了实验和理论之间的定量吻合。对相应发光的光谱尽管极子效应的重要性已经很清楚,但对它的了解还很少。我们对CdS晶体在紫外激发下的A_(N=1)极子的发光进行了综合的实验研究,在2°K到80°K的温度范围里,样品放置在不同的几何位置进行了与角度有关的测量。结果指出也可以用与描写反射谱相似的形式来解释发光光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含复合场的手征Ward-Takahashi恒等式讨论了(2+1)维手征Gross-Neveu模型的费米子质量和束缚态的谱性质.在最低阶近似下,质量谱与大N展开的结果一致.当手征对称是一种近似的对称性时,得到了轴矢流部分守恒.  相似文献   

19.
由隧道电子谱通过强耦合超导能隙方程反演面求得有效声子谱的过程,要求电子态密度在T→OK条件下测量,否则会存在相当大的误差,所求得的有效声子谱也与真正的谱形偏离很远,本文给出一种校正这个温度效应的方法,可克服这个困难,采用此方法后,即使在T/Tc=0.22的条件下测量隧道谱,也可以得到正确的有效声子谱、λ与μ*值。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陶云  孙鑫  周世勋 《物理学报》1965,21(4):880-883
许多工作讨论了B.C.S.超导基态的渐近准确性。在文献[1]中指出,B.C.S.哈密顿经uv变换后,剩余相互作用的贡献每一项都有限,而且反比于体积Q的n次方(n≥0),但是此工作没有证明这些渐近小项之和收敛。文献[2]利用微扰方法证明了剩余相互作用的主要贡献(与Q~0成正比的梯形图)是收敛的,但未能对非梯形图(反比于Q~n,n>0)求和。文献[3]利用格林函数证明了三体和四体关联正比于Q~0,然而没有证明任意体关联都正比于Q~0。所以迄今还未能严格地证明B.C.S.基态是渐近正确的。本文利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