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凌云  曹德榕 《化学进展》2010,22(5):905-915
共轭聚电解质综合了传统共轭聚合物的光电性质和聚电解质的水溶性特点,使其在新一代化学生物荧光传感器中获得多种应用。本文总结了近五年来报道的共轭聚电解质(聚芴、聚噻吩、聚苯撑乙烯、聚苯撑乙炔等)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研究进展,并对共轭聚电解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冯剑  刘洪来  胡英 《化学学报》2004,62(3):247-252
从带电硬球混合物出发采用化学缔合理论建立了聚电解质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用考虑溶剂的粘滞力和热浴随机力作用的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聚电解质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系数.对模型预测结果和MD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基于化学缔合理论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可以用于聚电解质溶液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的预测,对于均聚电解质溶液效果令人满意,对由直径不同的离子构成的聚电解质溶液,模型的预测效果变差,有待进一步改进.该模型对两性聚电解质溶液渗透系数的预测效果比对聚电解质溶液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论文综述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的合成方法,包括共聚合法和化学改性法。共聚法主要包括非均相共聚法,均相共聚法,反相(微)乳液聚合法,胶束共聚合法,模板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活性阴离子聚合法,超临界CO2介质法。此外,论文还对HAPAM的表征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HAPAM的合成和表征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硫化聚并苯导电材料结构的理论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和AM1半经验方法,探讨了聚并苯导电聚合物硫掺杂前后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变化,提出了硫化聚并苯导电材料的“双层夹心”分子结构模型.研究表明,硫化后的聚并苯材料,S原子位于两层聚并苯分子平面中间,并与两个聚并苯分子平面中相应的两个C原子相键合,形成C—S—C“桥式”共价单键;并解释了硫化聚并苯导电材料比本征态聚并苯材料作电极时可逆容量增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本文结合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改性的三大类方法,详细介绍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功能化方法与途径、讨论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与不同类别单体共聚改性的研究现状及性能变化,并总结了共混改性对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改性后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聚姜黄素-二硫键-聚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聚磺酸甜菜碱(Cur-DA-ss-PDEA-PS,或简写为Cur-ss-PDEA-PS),采用核磁、红外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示差扫描量热法测试了聚合物热性能.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聚合物胶束,形成了聚磺酸甜菜碱为亲水壳层、聚姜黄素为疏水核、二硫键作为还原敏感基团和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为p H敏感基团的胶束.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临界胶束浓度,动态光散射以及扫描电镜对胶束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胶束稳定性良好,粒径分布较窄,且具有p H敏感性和还原敏感性.胶束载药量及包封率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于聚己内酯为内核的聚合物胶束,聚姜黄素的引入提高了胶束对药物的封装效果.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重要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酰胺(PAM)在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污水处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则尤为显著。本文综合论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主要用途和作用机理,重点列举了几种较为热门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技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展示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国内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日后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在含有羧基的聚乙烯醇纤维上不伴生均聚物的接枝共聚法。 通过碱处理后聚乙烯醇纤维与氯代醋酸钠的相互作用在大分子中引入了羧基。研究了碱浓度、时间、一步二步法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引入羧基条件。 在引入羧基的聚乙烯醇纤维上,首次用氧化还原系统H_2O_2-Fe~(++)引发接聚获得了高接聚量不伴生均聚物的接聚法。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当在聚乙烯醇大分子中含有少量羧基时,可大大减少均聚物的生成,但是要使接聚反应中不伴生均聚物,不但要引入羧基,而且必须将产生大分子游离基的引发过程与接聚反应分开。 得出了产生大分子游离基的引发时间和温度对接聚反应的重要影响规律。同时也研 究了pH值、单体浓度对接聚量的影响,并用此法进行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的接聚,得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PAH/PSS和PADA/PSS)胶囊在不同溶液环境中的形貌变化,发现这种新型的胶囊具有迥异于传统聚电解质胶囊的囊壁结构;研究了二维聚电解质复合膜与模板溶解液中嵌段共聚物PS-b-PAA胶束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胶束层可以通过静电力与聚电解质胶囊囊壁相互作用.同时,模拟模板溶出后聚电解质胶囊内部的环境条件,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胶束在胶囊内部的存在状态及其在透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认为共聚物可以通过疏水作用沉积于聚电解质复合膜的内壁,并通过Ca2+离子的桥联作用稳定,也就是在聚电解质复合膜层基础上又形成了一层胶束层.即这种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囊壁是由聚电解质层和胶束层所形成的双层结构.用这种双层结构模型,我们合理解释了胶囊在高盐离子浓度下的形貌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异氰酸酯与端羟基聚己内酯反应制备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再接枝到淀粉纳米晶表面,制备了端基分子量可控的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分别用FTIR和1H NMR对所制备的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少量聚己内酯接枝到淀粉纳米晶表面。XRD结果表明,接枝了少量聚己内酯后的淀粉纳米晶的晶型和结晶度与未接枝的淀粉纳米晶基本一致。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的熔融温度由115℃左右提高到122℃左右,并且温度范围变宽。浸润性实验表明,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与水不浸润,其表面已具有疏水性。聚己内酯仅接枝在淀粉纳米晶的表面,改善了淀粉纳米晶表面的疏水性能和与聚酯类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有望用于可降解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改善其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等。  相似文献   

11.
以邻氨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新型接枝聚合物--聚邻氨基苯酚接枝聚己内酯(POAP-gPCL).利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电化学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聚邻氨基苯酚和聚己内酯接枝的聚邻氨基苯酚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与聚邻氨基苯酚相比,接枝聚合物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电...  相似文献   

12.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阳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配位聚合、酶促开环聚合以及微波开环聚合等方法在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制备过程中的应用,总结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分子量与物理性能的关系,并重点讨论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体内外降解性能,详细描述了分子量及脂肪酶对聚三亚甲基碳酸酯降解行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原丝——聚碳硅烷纤维的成形是SiC纤维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原丝品质的好坏对SiC纤维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聚碳硅烷和聚碳硅烷纤维的特点,并对聚碳硅烷的基本流变性质、粘弹性、聚碳硅烷的可纺性、纤维断裂机理和纺丝稳定性等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异氰酸酯与端羟基聚己内酯反应制备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再接枝到淀粉纳米晶表面,制备了端基分子量可控的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分别用FTIR和1HNMR对所制备的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少量聚己内酯接枝到淀粉纳米晶表面。XRD结果表明,接枝少量聚己内酯的淀粉纳米晶的晶型和结晶度基本不变。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的熔融温度由115℃左右提高到122℃左右,并且温度范围变宽。浸润性实验表明,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与水不浸润,其表面已具有疏水性。聚己内酯仅接枝在淀粉纳米晶的表面,改善了淀粉纳米  相似文献   

15.
交联聚天冬氨酸基聚离子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英  陈伟  洪震 《化学学报》2009,67(8):857-862
通过胺端基聚乙二醇(CH3O-PEG-NH2)开环聚琥珀酰亚胺(PSI), 进一步碱解和胺解制备了聚乙二醇接枝聚天冬氨酸(PEG-g-PAsp)和聚乙二醇接枝聚乙二胺基天冬酰胺(PEG-g-PDEA)两种聚天冬氨酸衍生物. 利用它们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在磷酸缓冲液中形成了以PEG为壳、聚天冬氨酸复合物为核的聚离子胶束. 研究发现, 该聚离子胶束粒子呈球形, 粒径约为70 nm, 且粒径分布较窄. 然而, 体系的稳定性受溶液的pH和盐离子强度影响较大. 通过戊二醛交联PEG-g-PDEA中的伯胺可以有效提高该聚离子胶束对pH和盐离子强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聚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离子液体(PILs)是在重复单元上具有阴、阳离子电解质基团的聚合物。此类聚合物结合了离子液体和聚合物的一些性质,近年来在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聚离子液体划分为聚阳离子型离子液体、聚阴离子型离子液体、聚两性型离子液体和共聚型离子液体四类并介绍了聚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各类聚离子液体的合成。此外,本文还对聚离子液体在有机分散剂、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吸附剂和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刘宸 《化学研究》2012,(2):59-63
以无机多孔氧化铝膜为模板,利用气相沉积和原位电化学沉积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聚吡咯/硫化镉核壳纳米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聚吡咯/硫化镉核壳纳米线的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结果表明,内部的聚吡咯纳米线紧紧依附在外部的硫化镉纳米管中,并且硫化镉纳米管被聚吡咯全部填充.与此同时,在聚吡咯/硫化镉核壳纳米线中,外部硫化镉壳与内部聚吡咯核之间存在电荷转移;聚吡咯和硫化镉之间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的P-N界面,从而导致单根聚吡咯/硫化镉核壳纳米线显示出不同于外部壳和内部核的整流特性.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芳香族聚呋喃的氧化聚合方法,系统论述了聚合过程中影响聚呋喃性质的各种因素,推测了聚呋喃的链结构,介绍了聚呋喃的各种改进方法和效果。指出聚呋喃及其共聚物是一种电导率在10-11到10-1S.cm-1范围内有机半导体材料,其电聚合沉积膜具有奇特的电活性、优良的热加工性和特殊的表面形貌,可望在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的吸附与富集、传感探测等领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恒电流法分别聚合了掺杂对甲苯磺酸根(pTS-)和十二烷基磺酸根(DS-)的聚吡咯膜(PPy/pTS和PPy/DS),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法(EIS)测试了聚吡咯膜在NaCl溶液中‘过电位’电化学过程前后及不同电位下聚吡咯膜的电化学性能.同时,通过嵌入和脱出Na+和Cl-离子的聚吡咯膜在特定溶液中电化学阻抗图谱,研究了离子的嵌入对聚吡咯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电位’现象可以提高聚吡咯膜的离子电导率和膜电容,Cl-离子的嵌入能提高PPy/pTS的电导率,而Na+离子的嵌入对聚吡咯膜的电导率影响不大.另外,嵌入离子对聚吡咯膜形貌的改变会对聚吡咯膜的离子传导率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膜的电化学阻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模板, 利用LbL技术, 选择聚苯乙烯磺酸钠(PSS), 烯丙基胺的盐酸盐(PAH)和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ADA)聚电解质, 分别组装了PAH/PSS(弱/强)聚电解质胶囊和PADA/PSS(强/强)聚电解质微胶囊. 除去模板后得到了球形良好、分散均匀的聚电解质微胶囊.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聚电解质微胶囊的模板, 得到的微胶囊的囊壁厚而致密, 同时, 由于组装采用的聚电解质的种类不同, 囊壁的微观形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