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现代化的执著追求贯穿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始终,对政治现代化的追求自然也在其中。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广泛群众参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它引进了西方的制度文明,彻底改革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使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得以延续和发展,具体体现在政治权威的合理化、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世以来直至今日的焦点事件,完全在于她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结束根深蒂固的传统制度,开启以民主政治制度为保障的现代化实践,是辛亥革命完成的时代使命。从这点讲,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之关键。近世以来,中国问题变得如此复杂,其间受到多重干扰,但是现代化始终是中国社会寻求进步的主线,深入考察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内在因素及相关问题,辛亥革命是一个很恰当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为中国奠定了全面近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林 《科技信息》2009,(32):I0149-I0149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革命,是中国政治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经过这一役,中国政治逐渐开始步入现代政治发展的轨道,在国家政治结构乃至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政治从此迈上了探求自身发展道路的艰难旅程。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与长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改革进取精神和革命斗争传统的长沙,是辛亥革命的重点地区之一。这里产生了与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并称的卓越领袖黄兴;黄兴和宋教仁、陈天华、谭人凤、蒋翊武、秦毓鎏、吴禄贞、刘揆一、刘道一、焦达峰、杨毓麟等全国著名的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而20世纪初至1911年长沙所发生的一系列革命事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更有大批长沙籍革命志士,追随孙、黄,前赴后继,在长沙或全国其他地区的反清革命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褚辅成是浙江辛亥革命的元勋之一。甲午战争之后,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褚辅成跨出国门,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由传统士绅转变成一位革命者。在浙江辛亥革命中,褚辅成积极谋划、参与组织和领导省城杭州以及嘉兴等地的光复活动。光复以后,他又为浙江省政治秩序的稳定、民主政治的推行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政治理论与经验的不成熟,褚辅成在革命活动中也存在严重不足:在光复之后浙江省新生政权的巩固与建设中,褚辅成等革命派排斥立宪派,不能与原立宪派人士真诚合作,致使民主政治建设事业遭受顿挫。  相似文献   

7.
我们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公民政治文化变迁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意识在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发展,同时世俗功利主义也在形成,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进程的开始。这种世俗化的存在会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推动政治发展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种缺陷,孕育着一种政治困境。所以,我们要合理、理性地引导政治文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是20世纪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国共两党是20世纪的中国政坛两大党,本文拟从革命领袖、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三方面重点考察辛亥革命与国共两党关系的渊源,由此透视辛亥革命在20世纪中国巨变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9.
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与表现。辛亥年社会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谣言在苏北社会大行其道,其内容不仅涉及与民众利益攸关的户口调查,诸多"革命话语式"的传闻也引起民众的恐惧与惊慌。为安定苏北地方秩序,地方官绅通过告示、宣讲以及武力胁迫等方式来消解谣言。辛亥革命前后苏北地方谣言的繁兴以及地方官绅民三方对谣言的反映,是辛亥鼎革的一个缩影,为研究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政权控制与社会民众之间关系提供了绝妙视角。  相似文献   

10.
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社会动乱和不稳定现象。运用亨廷顿关于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不和谐因素的各种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应对的措施,其关键就是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日益深入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正不断引发和加剧着个人、集团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殊和冲突,秉持着在各种政治文化间矛盾徘徊的群体。面对已经迅速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选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必然和必须实现现代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发展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试图把政治发展纳入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中去思考并探讨不同现代化类型政治发展的特征,以期用亨廷顿的“三标准”论为视角,理出不同现代化类型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从中获得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追求现代化,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经历了器物一制度一文化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阶级从不同的立场上提出了不同层面的现代化方案,这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但由于时代、阶级以及方案本身的局限性,这些方案最终都归于破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陕西辛亥革命史研究集中在整体、宏观研究,政治人物研究,同盟会、会党、新军等研究三个方面。学术界需要继续大力挖掘史料,扩展内容,创新理论与研究方法,以推动陕西辛亥革命史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西方社会以“法治文化”劝其主要特征,东方社会则以“政治文化”为特征,中国的“政治文化”特征尤其突出。这两种文化各有其优缺点。当前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应在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一根本性前提下,正视“政治文化”存在的缺陷,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翼 《世界博览》2011,(19):37-41
对于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中国而言,任何内部的政治动荡都是列强趁隙而入,扩张势力的好时机。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英、俄、日、美、德、法等六国各怀打算,蠢蠢欲动……  相似文献   

17.
臣民观念在中国人民思想中根深蒂固,由此而形成的臣民文化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内生型的臣民文化无形中指导着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过程;臣民心理阻碍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臣民文化中的"忍"性作为润滑剂缓冲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关系密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对其早期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后者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它又为后者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具有必然性、辩证性和持续性,这种影响将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几年来,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经历了从否定到被肯定,然后逐渐被捧高的过程。与此同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愈来愈低落。其实,从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其本身内容看,尽管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它对于中国社会的促进及其在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中的作用却难于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辛亥革命是非进行不可的,并注定将推翻帝制。辛亥革命既是民族革命,同时又实行了政治革命,它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基本事件,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之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利益集团在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已经很重要了。中国利益集团有其特定的概念、历史、特征,在它对中国政治发展起作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要充分认识到利益集团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共同作用,发挥和完善利益集团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