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乙醇作为分散介质用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透射电镜和光电子能谱对其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在乙醇中达到纳米级的分散;且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醇酯法表面改性超细二氧化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几种不同的正烷醇对二氧化硅超细颗粒进行改性时,改性剂的链长、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改性后二氧化硅的疏水性的影响,找出了改性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对其影响原因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醇酯法对二氧化硅超细颗粒进行改性时的最佳条件是:正烷醇的碳链长度大于8,改性剂用量10%~15%,反应温度225℃,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3.
4.
用KH-570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反应,成功制备出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UV固化膜,探讨了KH-570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量对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UV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膜的拉伸强度、柔韧性和热稳定... 相似文献
5.
连续制备碳化胺改性MDI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间歇工艺为基础,设计出了连续化小试试验装置,然后进行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试验,考查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可认定该连续化工艺完全可行,并找到了较优操作条件:反应温度200-205℃、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5%,助催化剂为0.15%,反应停留时间控制在1.5 h,反应平衡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6.
绢云母质二维纳米薄片材料机械力化学改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搅拌磨湿法机械力化学方法对绢云母质二维纳米薄片材料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钛酸酯偶联剂作为表面改性剂研究了改性剂用量、介质物料比、磨矿浓度、改性时间以及温度和pH值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最终改性产品填充聚丙烯(PP)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对二维纳米材料进行改性是可行的,填充改性产品PP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7.
TiO2的有机改性及其电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的TiO2粒子为显色粒子,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油溶红为染料,加入分散剂制备了电泳显示液。选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改性粒子的表面组成和结构,并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粒子的形态、粒径及分散情况。采用静态沉降法考察了改性后的粒子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稳定性,并利用自行设计的电泳仪对粒子的电场响应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改性的粒子其分散稳定性和带电性最好。随后探讨了SDBS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粒子分散性和带电性的影响,得到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TiO2含量的15%,反应时间为1h。改性后的粒子分散性和带电性有明显的提高,粒子对电场有可逆响应且具备一定的双稳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纤维素酶降解胡芦巴半乳甘露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黏均分子质量和还原糖得率为指标,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及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降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500U/g,酶解温度50℃,pH 5.0,酶解时间150min,影响降解工艺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pH.所得产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1.2×105,还原糖得率5.1%. 相似文献
9.
纳米ATO复合导电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一种以纳米ATO导电粉为填料,醇酸树脂为基体的复合型导电涂料,讨论了ATO的含量、偶联剂种类、固化工艺以及溶剂对涂层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60%~65%纳米ATO导电粉,选择钛酸酯偶联剂NTC-401,以5%的用量预处理粉体填料,涂层在50℃的温度下2d后完全固化,涂料的导电性能较好,表面电阻率为103Ω·cm-2. 相似文献
10.
液体丁氰橡胶及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液体丁氰橡胶及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借助于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手段研究了液体丁氰橡胶及纳米SiO2在环氧树脂体系中的形貌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液体丁氰橡胶及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都具备良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快速制备纳米SiO2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利用正硅酸乙酯的水解和缩合反应,用NH4Cl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短时间内制备了纳米SiO2粉末。研究了pH值、水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溶胶凝胶温度和焙烧温度对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时间及其粒径的影响,并用粒度分析仪对SiO2粉体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制得的SiO2粉体颗粒平均粒径为67.5nm,较理想的反应条件为水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反应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2.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涂层中KH-550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环氧胶粘涂层中加入偶联剂,研究其对胶接强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偶联剂KH-550通过分子中两个性质不同的化学反应把环氧树脂与金属基体以化学键联接起来,起着架桥作用,从而使它们在相互接触的表面交界处结合得更加牢固。可显著地提高环氧胶粘涂层的胶接强度。推荐了无填料和加入玻璃纤维填料胶粘涂层偶联剂的适宜加入量。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聚氨酯发泡材料的耐水性能,在原料中添加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采用TG、SEM、FTIR分析等研究KH-550添加量对聚氨酯发泡材料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KH-550的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吸水率明显降低;KH-550可降低聚氨酯发泡材料泡核成形时的表面张力并促进发泡,当其添加量为5%时,泡孔形貌较好,材料表面疏水能力强;KH-550在泡沫内部参与化学反应,从键合角度提高了基体的抗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白炭黑对有机高分子的亲和性,利用偶联剂同时拥有亲油基和亲水基的结构特性,对白炭黑颗粒表面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时间、温度、pH和偶联剂与白炭黑的质量比对白炭黑表面改性情况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氮气吸脱附、接触角、活化度及沉降体积测试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白炭黑结构及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γ-巯丙基乙氧基双(丙烷基-六乙氧基-硅氧烷)(Si747)和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以无水乙醇为改性剂,当KH570与白炭黑的质量比为14%、改性温度为50℃、pH为7、改性反应6 h时,活化度达到最大.改性后偶联剂接枝在白炭黑表面,亲水性降低、分散性提高,表面浸润性得到明显改善,拓宽了白炭黑在工业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HSi-g-A151的制备及其对纳米Si_3N_4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基含氢硅油与乙烯基硅氧烷(A151)的接枝反应,制备大分子硅氧烷偶联剂(HSi-g-A151),并用其对纳米Si3N4粉体进行表面修饰,通过沉降实验、透射电镜分析、粒度测定、热重分析和表面自由能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大分子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3N4粉体为化学改性,改性后的纳米Si3N4粉体在二甲苯中悬浮稳定,粒径分布在30 nm左右,纳米颗粒表面自由能由79.8 J.m-2下降到39.4 J.m-2. 相似文献
16.
张文铁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2):12-15
通过XRD与SEM研究了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煤矸石粉的表面性质、微观结构和改性粉体与HDPE的结合情况,通过力学性能实验分析了改性剂对煤矸石粉(CGP)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后的CGP表面由亲水变成亲油;SEM照片显示改性后CGP与HDPE相容性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改性粉体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填充量为30%时弯曲强度提高了71.7%,拉伸强度提高了19.3%。文章还探讨了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煤矸石粉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四种不同偶联剂对坡缕石进行表面改性,用沉降高度法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得到了四种偶联剂表面改性坡缕石的优化工艺。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偶联剂改性坡缕石中,铝锆偶联剂与坡缕石在改性过程中发生了相对强烈的化学键合;相对于其它三种偶联剂,铝锆偶联剂和丁腈改性酚醛树脂产生的化学键合最为强烈,因此可以认为铝锆偶联剂能够较好地改善摩擦材料中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和坡缕石纤维界面结合状况。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composit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by non-soap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re are polymer grafted on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Th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bonding status on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after modification were suggested via the results of the infrared spectrum,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photograph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 The hydroxyl formed by hydrolyzing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reacts with hydroxyl on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to form Si-O-Si bonds by losing water molecules and hence the double bonds are introduced onto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is grafted with polymer through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between the double bonds on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and styrene under the action of initiating agent. The dispersibility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and the controllability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modific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2的棕榈酸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亲油改性为目的,选用棕榈酸为改性剂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使TiO2表面由亲水疏油性变为亲油疏水性;研究了有机改性的影响因素,并用TEM,IR,Zeta(ξ)电位等多种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确定了最佳改性温度和最佳改性时间;结果表明.当改性温度为100℃.改性时间为1.5h时,纳米TiO2的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A tri-block copolymer coupling agent polystyreneblock-poly (n-butyl-acrylate)-block-poly (y-methacryloxypro pylt rimethoxysilane)(PS-b-PnBA-b-PMPS) was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and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hydroge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The glass bead was treated with the block copolymer coupling agent, and then studi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trong interaction was formed between the block copolymer coupling agent and the surface of glass bead, and then the block of poly(n-butylacrylate) formed a layer of film on the surfa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