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5-雄烯二醇为原料,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合成了两个重要的神经甾体5-雄烯-3β, 7α, 17β-三醇和5-雄烯-3β, 7β, 17β-三醇。所用菌种总枝毛霉为我们自己筛选,并首次应用于5-雄烯-3β, 7α, 17β-三醇和5-雄烯-3β, 7β, 17β-三醇的合成中。  相似文献   

2.
以3β-乙酰氧基-15β,16β-亚甲基雄甾-5-烯-17-酮为原料,用化学氧化法,经3步合成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IR,MS表征,总收率50.8%。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新药,近年来,各种α,β-不饱和酮的Mannich反应研究极为活跃,与其相应的苯腙巳被用作抗白血病药,β’-脂氨基-α,β-不饱和酮盐酸盐与苯肼在乙醇溶液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甲苯磺酸(pTsOH)和i氟乙酸(TFA)为催化剂,邻碘酰苯甲酸(IBX)为氧化剂,于40-45℃,在T01.DMSO混合溶剂中,将醋酸去氢表雄酮选择性脱氢,简便高效地制备了3β-乙酰氧基.雄甾-5.15-二烯-17-酮(I),产率分别为77%和89%.本合成线路有效避免了经溴代脱溴和发酵等合成线路反应繁多、试剂毒性大、成本高以及单纯IBX选择性脱氢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等不足.然后将化合物I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3β-羟基.雄甾-5,15-二烯-17-酮(Ⅱ),产率92%.最后将化合物Ⅱ与碘化三甲基氧化锍进行迈克尔共轭加成制得目的物15β,16β-亚甲基.雄甾-5-烯-3β-醇-17-酮(Ⅲ),产率89%.中间体和目的物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氧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曾佑林  孔繁祚 《化学进展》2006,18(7):907-926
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β-甘露糖苷和β-氨基甘露糖苷是糖化学家所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合成β-甘露糖苷和β-氨基甘露糖苷的方法,侧重讨论各种方法在构建β-糖苷键时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β-甘露糖苷和β-氨基甘露糖苷是糖化学家所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合成β-甘露糖苷和β-氨基甘露糖苷的方法,侧重讨论各种方法在构建β-糖苷键时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β-甘露糖苷和β-氨基甘露糖苷是糖化学家所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合成β-甘露糖苷和β-氨基甘露糖苷的方法,侧重讨论各种方法在构建β-糖苷键时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聚(β-羟基丁酸酯)和β-羟基丁酸酯-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经共混改性所得到的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性、热性能、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9.
郑卫新  张文雄  席振峰 《有机化学》2004,24(12):1489-1500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β-原子或基团的消除反应是实现选择性切断非活性化学键(包括碳-氢键、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了近年来金属有机化合物的β-原子或基团消除反应研究进展以及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假一级条件下 ,以亚碘酰苯为氧化剂 ,通过测定 β未取代的四苯基卟啉 (TPP) ,以及不同 β 取代的 β Cl8TPP、β Br8TPP、β Br4TPP、β NO2 TPP、β (CH3 ) 8TPP及其金属铁络合物的氧化破坏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常数 ,获得了卟啉配体的稳定性顺序为TPP >β (CH3 ) 8TPP >β Br8TPP >β Cl8TPP >β Br4TPP >β NO2 TPP ,β位位阻越大相应的卟啉配体越稳定 ,并由此推导PhIO由 β位进攻卟啉配体。β 取代铁卟啉的稳定性顺序为 :Fe(β Cl8TPP)Cl>Fe(β Br8TPP)Cl>Fe(β Br4TPP)Cl>Fe(β NO2 TPP)Cl >Fe(TPP)Cl >Fe[β (CH3 ) 8TPP]Cl,并与在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中的稳定性一致 ,β位吸电子作用越大相应的铁卟啉越稳定 ,并推导由氧化能力更强的高价金属 氧中间体以位阻较小的面对面方式进攻 β 取代铁卟啉。  相似文献   

11.
高健  尹银  赵莹  廉红蕾  刘国际 《化学通报》2015,78(5):401-407
综述了不同原料合成K系维生素重要中间体β-甲萘醌的不同方法及相应催化氧化体系建立的研究进展。与传统工业生产工艺相比较,着重分析以β-甲基萘为原料所采用的各催化剂类别及其催化氧化合成路线的特点和不足;结合国内外催化材料使用和国内生产现状,提出环境友好绿色催化氧化合成β-甲萘醌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meso,β-和β,β-全氟醚基磺酸酯桥连双卟啉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氟砜基全氟醚基取代四芳基卟啉与5-(4-羟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BINOL反应分别生成meso,β-和β,β-全氟醚基磺酸酯桥连双卟啉,双卟啉与醋酸锌在CHCl3/CH3OH中回流可高产率获得双锌卟啉,测定并讨论了meso,β-和β,β-全氟醚基磺酸酯连接双卟啉的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定性定量方法。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定性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其特征吸收峰为2969 cm~(-1)、1551 cm~(-1)、1405 cm~(-1)、1254cm~(-1)和1195 cm~(-1);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钙含量,对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β-羟基-β-甲基丁酸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9.0%。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汪涛  丁兰  郭国聪 《结构化学》2007,26(4):457-461
6β,7β,14β-Trihydroxy-1α-acetoxy-7α,20-epoxy-ent-kaur-16-en-15-one was isolated from the natural plant of Isodon japonica (Burm.f), Haravar. galaucocalyx (maxim) Hara. The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means of spectral and chemical studies. In addition, its crystal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Z = 2, a = 6.3506(4), b = 13.5766(8), c = 15.2777(9) , α = 80.506(1), β = 83.856(1), γ = 88.307(1)o, C25H36O9, Mr = 480.54, V = 1291.64(13) 3, Z = 2, Dc = 1.236 g/cm3, F(000) = 516, μ = 0.093 mm-1, S = 0.988, the final R = 0.0761 and wR = 0.1955. Flack factor is 0.02(19), and the largest peak and deepest hole on the final difference Fourier map are 0.556 and –0.265 e/3, respectively. The X-ray diffraction shows the existence of intermolecular C–H…O (DA) hydrogen bonds between adjacent molecules.  相似文献   

15.
陈海锋  杨琳  杨新玲  凌云 《合成化学》2007,15(1):7-11,29
介绍了以钯为催化剂,β-酮酸丙烯基酯脱羧制备α,β-不饱和酮的方法,并对溶剂、配体的选择性,反应机理及其应用进行了简单综述。参考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16.
β,β-二烷硫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具多反应中心的活泼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近20年来已引人注目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1,2].以往的研究大多是针对β,β-二甲硫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1进行的,而对结构相近的β,β-1,3-亚丙二硫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2的研究较少.对于1类的合成,所用碱的选择至关重要~[1].实验证明叔丁醇钠和叔丁醇钾~[3~5]在1类的合成中效果较好.前文~[6]曾以六甲基二硅氨基锂(LHMDS)为碱高  相似文献   

17.
β-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分离出来的、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的抗癌药物。β-榄香烯由于具有优良的抗肿瘤特性,正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但是,β-榄香烯也有诸如活性不高、水溶性较差等不足,需要通过结构修饰加以改善。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综述了β-榄香烯卤代、含氮、酯类、糖苷等几大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β-榄香烯的结构修饰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晓如  黄湘川  杨辉 《合成化学》2004,12(5):502-504,507
在微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Henry反应,快速合成了β-甲基-β-硝基对羟基苯乙烯。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不同种类的相转移催化剂、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醛50mmol,n(对羟基苯甲醛):n(硝基乙烷)=1:2,微波辐射功率195W,辐射时间5min,PEG-800 2.5mmol(对羟基苯甲醛的5mol%),以冰乙酸/醋酸铵为缩合剂,收率70.5%。  相似文献   

19.
以β-环糊精为原料,经对甲苯磺酰化、叠氮化、还原氨基后,再与Boc保护的脯氨酸进行肽键缩合和脱Boc保护基,合成了单-6-脯氨酸-β-环糊精,其结构经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荧光法,研究了在水、乙醇、甲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β-环糊精(β-CD)7种不同介质中β-雌二醇的荧光强度。探讨了pH、包合物稳定时间、金属离子等不同条件对β-雌二醇在β-环糊精(β-CD)体系中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种介质中,β-CD在酸性条件下对β-雌二醇增敏效果最好,在λex/λem=278/307nm处有强的荧光峰,据此建立了一种用β-CD增敏荧光法测定β-雌二醇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10-7~4.0×10-5 mol/L,检出限为1.36×10-8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3%。采用Benes-Hildebrand双导数法测定了β-雌二醇/β-CD的包合常数及热力学函数△G~θ、△H~θ、△S~θ,探讨了β-雌二醇与β-CD相互作用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