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纤陀螺消偏结构与偏振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在光源出端加单段保偏光纤和在消偏器后端加Loyt消偏器,可以使进入光纤线圈的光的偏振度降到10-3数量级,降低了因外界因素对线圈中光偏振态的影响而产生的光纤陀螺偏振误差.并用琼斯矩阵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光路中四个胶合角与偏振度的关系及每个角度的取值范围.最后探讨了工艺上胶合角度测量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Lyot消偏器的基础上 ,设计研制了由两块楔角相同的楔形石英晶体构成的石英消偏器 ,用于降低光谱仪偏振响应度。根据矩阵光学理论 ,数值模拟计算了紫外 真空紫外波段石英消偏器消偏特性随其中心厚度以及入射光偏振状态、光谱带宽等的变化规律。利用氟化锂偏振器作为起偏器和检偏器 ,在 1mSeya Namioka单色仪上实验研究了石英消偏器在紫外 真空紫外波段的消偏特性 ,经过石英消偏器后 ,出射光的偏振度小于 1% ,可满足石英消偏器用于光谱辐射测量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3.
光纤型偏振器消光比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单模光纤偏振器和保偏光纤偏振器 (包括研磨型保偏光纤偏振器和线圈型保偏光纤偏振器 )消光比的基本测试方法。单模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偏振控制器法和旋转波片法 ;研磨型保偏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起偏器 45°法和消偏法 ;线圈型保偏光纤偏振器的基本测试方法有偏振控制器法和消偏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陈芳徐  彭梅 《光学学报》2014,(4):228-232
随着宽谱段高分辨率光谱仪在海洋空间遥感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前置消偏器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成像光谱仪的要求,利用矩阵光学的原理,对应用最为广泛的Lyot消偏器,从残余偏振度的公式出发,对其与晶体楔角和厚度的关系进行数值分析,结合残余偏振度和光学系统分辨率的要求提出了用于宽谱段光谱仪消偏器参数的设计方法。运用该设计方法对400~950nm宽谱段成像光栅光谱仪消偏器进行设计,在全波段范围内,光谱分辨率为4nm时,对任意偏振态的线偏光,消偏器的出射光的残余偏振度均小于2%。  相似文献   

5.
与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无关的低偏振度消偏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红  方强  阴亚芳  梁猛  陆蓉 《光学学报》2007,27(3):536-539
消偏器是光纤传感器、光放大器等偏振敏感性光学系统中的关键器件,用于减小输入光的偏振度(DOP).设计了一种与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无关的低偏振度消偏器,该器件中利用人为的偏振相关延迟代替了保偏光纤的双折射,并在偏振相关型消偏器前增加了一个1/4波片,从而对任意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具有相同的消偏能力,结构紧凑.对消偏性能随波片阶数、入射光中心波长和振动方向的变化作了数值计算.实验中采用半峰全宽为0.13 nm的光源,入射线偏振光在任意方向振动时,输出光偏振度小于2.6%,消偏器的插入损耗为0.6 dB,损耗起伏小于0.11 dB.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消偏器具有低偏振度、低插入损耗和适合于宽光谱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与人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无关的低偏振度消偏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偏器是光纤传感器、光放大器等偏振敏感性光学系统中的关键器件,用于减小输入光的偏振度(DOP)。设计了一种与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无关的低偏振度消偏器,该器件中利用人为的偏振相关延迟代替了保偏光纤的双折射,并在偏振相关型消偏器前增加了一个1/4波片,从而对任意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具有相同的消偏能力,结构紧凑。对消偏性能随波片阶数、入射光中心波长和振动方向的变化作了数值计算。实验中采用半峰全宽为0.13 nm的光源,入射线偏振光在任意方向振动时,输出光偏振度小于2.6%,消偏器的插入损耗为0.6 dB,损耗起伏小于0.11 dB。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消偏器具有低偏振度、低插入损耗和适合于宽光谱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云母退偏光束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云母不能构成Lyot型退偏器,但单片云母可有效地退偏多色光。对出射光的偏振度与入射角等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干涉式光纤陀螺光路偏振特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  陈淑芬  方伟 《光学技术》2005,31(2):187-189
首次采用琼斯矩阵建立了消偏型干涉式光纤陀螺完整光路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路偏振特性的理论分析,讨论了各器件的性能对陀螺偏振噪声的影响,分析了光纤消偏器的消偏作用。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了消偏型干涉式光纤陀螺的最大偏振误差表达式。在不同精度级别的消偏型光纤陀螺中,计算出了光纤消偏器应该达到的精度要求,为今后减小零漂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Loyt光纤消偏器的原理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苏广文  马恒坚 《光子学报》1997,26(10):924-928
本文运用琼斯矩阵和相干矩阵的方法分析了Loyt光纤消偏器的原理,讨论了消偏器的结构参数误差对其消偏性能的影响.对分析的结果作了计算仿真,得到消偏器的消偏性能与其结构参数误差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
O436.3 2005031656 Lyot型消偏器对不同类型光源的消偏性能影响=Per- formance analysis of Lyot depolarizer on different optical sources[刊,中]/阴亚芳(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方强…∥半导体光电.-2004,25(6).-448- 450,453 应用Mueller矩阵分析Lyot型消偏器对不同类型光 源的消偏性能,通过对矩形光源、洛伦兹光源及高斯型光 源的消偏性能与消偏器参数的关系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 影响Lyot型消偏器的关键因素是晶体厚度和两晶体主轴 间的夹角。晶体厚度与晶体双折射率乘积大于相干长度,  相似文献   

11.
星载光栅光谱仪消偏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载光栅光谱仪中的光栅有着强烈的偏振响应。为了保证光谱仪测定的光谱分布的准确性,必须在光辐射进入仪器光谱测量部分之前就消去光辐射的偏振。应用矩阵光学推导出了这种紫外石英消偏器的残余偏振度,并得到影响其消偏性能的几个因素。建立了一套测试系统,在300-360nm波段上对其消偏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入射光经过紫外石英消偏器后的残余偏振度变化范围1.2%-5.7%。与理论推导有较好的一致性。并按照国际通用不确定度评估规范,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估,组合不确定度小于1.8%。  相似文献   

12.
任树锋  吴福全 《应用光学》2014,35(2):307-310
为了实现单色线偏振光的退偏,在Lyot型退偏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退偏器。该器件由2个慢轴夹角为45的1/4波片组成,通过对透射光的叠加分析,发现该退偏器可将任意振动方位角的线偏振光转化为强度稳定的圆偏振光,并得到其退偏度表达式。针对633 nm波段,精选2个1/4波片制作样品,并测试其退偏度。测试结果表明:对不同方位角的线偏振光,退偏器退偏度超过94%,当微调入射角时,退偏度则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王春阳  孔勇  李欢  吴虎  张贺  王梦 《应用光学》2023,44(2):275-285
为了克服在数字全息术中激光源高相干度造成的散斑噪声降低成像质量问题,论文提出将石英退偏器与电控液晶散射片相结合用于数字全息术中。通过在物光路中加入一个石英退偏器,利用退偏器的退偏性能使物光光路中的线偏光变成随机偏振光,降低与参考光的相干程度,实现对散斑噪声的抑制;通过给液晶散射片外加电场可以引起液晶分子的运动和光轴取向改变,调整液晶驱动电压大小来改变入射光的不同散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光源的相干性;分别将单独采用石英退偏器和电控液晶散射片的重建图像与组合装置的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实验对象在组合装置下的重建像峰值信噪比分别达到16.91和18.30,结构相似度为0.47和0.43,等效视数较原始重建像提高了42%和30%,散斑指数为1.52和1.29。论文提出的方法可较好地去除散斑噪声,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部分。  相似文献   

14.
星载光栅成像光谱仪中的光栅通常有着强烈的偏振响应,为保证成像光谱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加入退偏器是消除光学系统的偏振响应的一种常用方法.对水平-垂直(H-V)型石英退偏器的退偏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成像光谱仪的偏振响应特点,采用一片H-V型石英退偏器即可实现光谱仪的退偏要求.重点分析了退偏器引入的双像对成像光谱仪像质的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加入退偏器后,仪器偏振响应敏感度小于1%,MTF下降小于1.5%,像质满足使用要求,完全可应用于星载光栅成像光谱仪.  相似文献   

15.
The fabrication of an all-fibre Lyot depolarizer is reported, operating in the 850 nm region with the lowest residual polarization known to date of more than 22 dB down on a 100% polarized input.  相似文献   

16.
Shaham A  Eisenberg HS 《Optics letters》2012,37(13):2643-2645
We demonstrate an isotropic depolarizing channel with a controllable degree of depolarization. The depolarizer is composed of four birefringent crystals and half-wave plates. Quantum process tomography results of the depolarization effect on single photons agree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This depolarizer can be used to test quantum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with photons.  相似文献   

17.
The dependences of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of polychromatic radiation on the length of a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SMF) with random inhomogeneities have been obtained by mathematical modeling. The case is considered where radiation having both polarization modes excited with equal weights of linear polarization is first introduced into a depolarizer of polychromatic radiation (a SMF segment with high linear birefringence) and arrives at an SMF with low linear birefringence. It is shown that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of radiation after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first segment become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and remains almost constant upon propagation through the second segment, after which it begins to sharply increase at some length; i.e., repolarization of radiation occurs. It is shown that repolarization of radiation depends weakly on the angle made by the axes of unperturbed linear birefringenc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egment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segment (depolarizer) under which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remains minimum throughout the second segment a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