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光纤中基于交叉相位调制的超短光脉冲串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一种在单模光纤正常色散区由连续波产生超短光脉冲串的新方法,即让连续波和一个波长位于光纤正常色散区的调制脉冲串在光纤中同时传输,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和群速度色散效应的相互作用能使连续波演化成一串超短光脉冲,其脉冲宽度比调制脉冲串中的脉宽要小得多,本文还通过计算机模拟,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实用,而且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单模光纤中基于暗孤子交叉相位调制的亮脉冲压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单模光纤正群速色散区中基于暗孤子交叉相位调制的亮脉冲压缩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亮脉冲的压缩程度与昱孤子相对于亮脉冲的初始峰值功率有关,初始相对峰值功率愈高,亮脉冲的压缩比和压后的峰值功率愈高,同时所需的光纤长度愈短,对于给定的初始条件,光纤长度存在一最佳值,在最佳长度处,压缩后的亮脉冲峰值功率最高,宽度最窄。 相似文献
3.
4.
超宽光谱的飞秒脉冲测量一直是超快激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常规的飞秒脉冲自相关方法是通过测量自相关倍频信号来获得,而倍频信号具有波长选择性,不同中心波长的飞秒脉冲测量需要更换不同的倍频晶体,十分不方便.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瞬态光栅频率分辨光学开关(TG-FROG)方法用于测量飞秒脉冲.该方法结合四波混频和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将待测脉冲分为三束,其中两束脉冲经过精密的延时控制并聚焦在光学介质上达到时空重合,利用三阶非线性效应产生稳定的瞬态光栅作为开关光;另一束脉冲作为探测光与产生的瞬态光栅进行相互作用产生一个信号光,使用光谱仪对该信号光的光谱与延迟时间进行测量,并通过反演迭代算法处理而获取待测飞秒脉冲的光谱与电场信息.该方法只需要待测光的功率密度达到三阶非线性效应就可以实现测量,因此可以应用于任意中心波长的飞秒脉冲测量.利用该方法对中心波长分别为800 nm, 400 nm的飞秒脉冲,以及超连续亚10 fs的周期量级超宽光谱飞秒脉冲进行了测量,并与常规的干涉自相关仪器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所得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TG-FROG方法对不同中心波长,不同脉冲宽度的飞秒脉冲测量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脉冲离散效应对光纤中基于交叉相位调制的脉冲压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脉冲离散效应对单模光纤正群速色区基于暗孤子交叉不相位调制的脉冲压缩的影响,并提出了减轻这种影响的办法,作者发现,即使暗孤子与被压缩脉冲的中心波长相差很小,离散效应对脉冲压缩的影响也很大,离散效应不仅导致脉冲压缩比的减小和压缩后脉冲峰值功率的降低,而且还导致脉冲压缩所需最佳光纤长度的增加以及压缩后的脉冲呈现不对称性,还发现,若采取本文提出了的非同步耦合法,则可以明显地弥补离散效应 相似文献
6.
基于波长位于反常色散区强泵浦脉冲的交叉相位调制,通过对波长位于正常色散区的弱脉冲在单模光纤中的传输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一种压缩脉冲的新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零色散波长位于弱脉冲波长和泵浦脉冲波长中间附近的情况下,交叉相位调制(XPM)与群速度色散(GVD)的共同作用能使弱脉冲演化成比其初始宽度窄得多的脉冲对.同时我们还发现,泵浦脉冲的相对于信号脉冲初始峰值功率愈高,初始相对宽度越小,所得弱脉冲的压缩比和压缩后脉冲峰值功率愈高,压缩到最窄时所需光纤长度越短.最后对基于这一压缩的物理机制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8.
提出了一种利用色散位移光纤(DSF)压缩波长位于光纤正常色散区的亮脉冲的方法.即让亮脉冲与一个中心波长位于光纤反常色散区的强脉冲对在光纤中共同传输,在适当条件下,交叉相位调制(XPM)效应会导致亮脉冲的压缩.通过分步傅里叶方法(SSFM)对这一压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高斯脉冲的脉宽被压缩了9.8倍,峰值功率增加了6.5倍,且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脉冲走离效应,使脉冲获得更好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实验利用商品光纤飞秒激光器,自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光学频率梳系统,并获得了约30 dB信噪比的系统频移(fceo)信号.实现了光频梳重复频率(frep)信号及系统频移(fceo)信号的高稳定度锁定,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光频梳锁定的跟踪精度.基于此稳定光频梳完成了对1064 nm碘稳频Nd:YAG固体激光器的绝对频率测量.实验结果表明,frep的跟踪精度在100 s取样时间时优于3.7×10-14,测量得到的1064 nm激光器绝对频率为:281630111757362 Hz.这一测量结果与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给出的国际推荐值符合到不确定度之内.
关键词:
光纤光频梳
稳频
锁相技术
光学频率计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基于线性光放大器(LOA)的交叉相位调制波长转换模型,模型考虑了纵向载流子密度变化引起的有源区折射率的改变、端面反射、相位调制、放大的自发辐射噪声和横向垂直光场(VCL)的增益钳制作用。利用分段方法模拟计算了布拉格反射镜的反射率、偏置电流、信号光和探测光的功率和波长、信号速率与转换后信号啁啾的关系。结果表明:LOA具有增益钳制作用,能提高转换后信号的性能;增大布拉格反射镜的反射率可以降低转换后信号的啁啾;合理控制输入信号光和探测光的强度,调整干涉仪两臂LOA偏置电流的强度,可以获得啁啾较小的转换信号。 相似文献
14.
用数值计算了 W型单模单偏振光纤基模截止归一化频率 ,分析了基模截止归一化频率与光纤结构参数的关系 ,得出了在外包层远离纤芯的情况下 ,基模截止归一化频率仅与内包层折射率深度有关 ,同时给出了其相应的近似函数关系和曲线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一种基于飞秒锁模光纤激光脉冲基频光的光纤型差频产生(DFG)红外光梳及其研制技术.基于自主研制的重频锁定200 MHz飞秒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经啁啾脉冲光纤放大与超连续谱产生技术,优化近零色散OFS光纤(型号:OFS-980-20)长度,结合可调延时线,获得了精准同步的基频双色脉冲;以GaSe为非线性晶体,利用光整流技术,产生了可在6—10μm范围内宽带调谐的DFG红外光梳,光梳最大光谱宽度可达1.3μm.这种光纤型远红外光梳可望在分子光谱精密测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折射双频激光器中的调频回馈效应的位移测量系统,并在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保持回馈外腔长度不变,将一四分之一波片置于激光器内腔中,调制内腔长度,激光器的中心频率发生改变,激光器输出强度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研究发现激光强度曲线的波动频率正比于回馈外腔长度与内腔长度之比.当该位移测量系统的外腔长度是内腔长度的6倍时,被测物体每移动半个光波长,激光强度波动12次,系统分辨率可以达到二十四分之一光波长.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研究表明该位移测量系统具有高分辨率、大测量范围、可工作于任意回馈水平等特点.
关键词:
调频回馈
位移测量
双折射双频激光器
强度波动频率 相似文献
18.
Linlin LI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1992,1(2):111-116
In this paper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semiconductor laserwith weak optical feedback are presented,considering both the frequency deviation and thespurious intensity modulation.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can be realized without spurious in-tensity modulation under proper feedback conditions.There is an optimal feedback intensity tomaximize the frequency deviation. 相似文献
19.
20.
We propose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a method for fiber dispersion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modulation of laser pulses stretched by the fiber under test. The measured spectrum of the modulated pulses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stretched pulse spectra shifted by the modulation harmonics. The interference pattern is processed as in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al interferometry. Unlike to conventional spectral interferometr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o not affect the interferogram due to the lack of any interferometer; additionally, large dispersions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method proposed. Its high accuracy is demonstrated i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with the widely used phase shift techniqu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