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琛 《数学通讯》2005,(9):45-45
由传统题改编而成的数学高考试题,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今年高考浙江卷中的理17题(文19题)的第2小题就是这一类型的试题,下面我们对此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琴竽 《数学通讯》2009,(11):19-20
紧张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当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笔者对一些考生做了问卷调查(其中也包括谈心的方式),从调查所反馈的结果来看,普遍认为2009年湖北卷理科试题整体而言较去年相比稍微简单一些,但对文科试题的反映却有些偏难.他们主要是认为客观题中的某几个题根本没有思路,从而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3.
2010年高考中许多精彩试题应运而生.笔者认为,有些高考试题看似平凡,但其涵义颇深.作为一线教师应当竭力去探索,找出试题的发光点,挖掘深层的内涵.笔者关注2010年江苏卷第13题,就研题过程中的点点朦胧之意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冰 《数学通讯》2005,(8):18-18
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数学(文)试题第19题:  相似文献   

5.
数列既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它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相当重的比重,约占8%~10%.2004年全国卷的数学评价报告指出:数列在解答题中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这在全国各地的15套试卷中均有试题为证.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数列试题最明显的特点是关联数列的数表问题和由解析几何生成的数列问题.本文试对后者加以探究,旨在总结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忠尧 《数学通报》2001,(12):33-35
20 0 1年高考数学卷 ,再次展示近几年来保持稳定 ,锐意创新的风格 ,把“基础与能力”作为命题的轴心 .充分体现”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 .本文在分析试题的特点的基础上谈点个人的看法 .1 试题中的显著特点1 1 体现创新特色高考试题力求在“立意、情景、设问”上不断创新 .今年的试题这一特征十分明显 .如理科第(1 1 ) (1 2 ) (1 9) (2 0 ) ,文科第 (1 1 ) (1 2 ) (2 0 ) (2 1 )等都有立意好 ,情景新 ,设问巧的特点 .如文、理中的第 (1 1 )题 :按不同的方法盖一间民房 ,在屋顶斜…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高考都会推出一批新颖而又别致的创新试题,2009年也不例外,各地高考试卷中的“新题”令人目不暇接,今从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选取几例,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2014年安庆市高三“二模”数学考试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试题难度比较大,其中理科试卷的压轴题仿2009年安徽省理科高考试题压轴题而命制,引起了笔者的关注.题1(2009年高考安徽卷·理21)首项为正  相似文献   

9.
王勇 《数学通讯》2005,(24):1-3
纵观近年全国高考试题和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与“平面区域”有关的问题悄然兴起,客观题小巧玲珑。韵味十足;主观题则在知识的交汇和综合应用上大做文章,常处于“压轴题”的地位,充当“把关题”的重要角色.这类问题极富思考性和挑战性,是考查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极好素材,具有很好的区分和选拔功能.本文精选部分典型例题进行剖析,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北京卷)第19题: 已知点M(-2,0),N(2,0),动点P满足条件|PM|—|PN|=2√2.记动点P的轨迹为W.  相似文献   

11.
李培华 《数学通讯》2007,(10):11-13
线性规划是教材的新增内容,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对于线性规划最值题,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求解呢?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介绍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广东省首次自主命题的广东省2004年数学高考虽然早已结束,但它对广大数学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参加广东省2004年数学高考卷阅卷工作的体会,谈谈对压轴题(21-22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科)第12题是一道非常难得的创新题.这道试题,在常规题目的基础之上蕴含着不少新意,在题意简明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许多陷阱.解题时,虽然容易“入手”,但是难以“得手”.这样的试题,作为高考数学选择题的“把关”题,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4.
每年高考数学试题公布之后,总要拿过来认真去研究一下.拿过2008年高考试题,使我眼前一亮的是:2008年全国理科卷Ⅰ第22题与我们在二轮复习时讲过的一道题如出一辙,当时的感觉就是兴奋,总觉得自己的教学水平好象提升了一大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高考试题和自主招生考试试题中递推数列通项问题频频出现,由于此类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系统讲解,学生无系统知识与方法,解决起来困难很大.鉴于此,笔者从2012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第19题出发,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得到了一些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直接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考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研究高考试题应着重研究它的教学功能,从而为高三的复习指明方向.笔者从2011年高考数学江西卷理科第14题出发,先在课本中挖掘出“思想根源”,再结合2008年高考题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合2011年的模拟题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结合笔者的改编题和学生的改编题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学通讯》2007,(5):38-41
排列组合及概率与统计在中学数学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其在研究对象与处理方法上与其它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公式不多却运用广泛,题型多变,解法灵活.由于中学数学中所学习的概率与统计内容是这一分支中最基础的内容,高考对部分内容的考查贴近考生生活,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由于高三文理两科所选修的教材内容不同,高考对概率与统计的考查在文理两卷中一般是分别命制的,且同一省(市)的文理两份试卷中,概率与统计试题大都以姊妹题的形式出现:文科试卷以考查概率及相关知识为主,理科试卷则考查以相应概率知识为基础的有关期望、方差、统计等知识.  相似文献   

18.
李国梅 《数学通讯》2004,(11M):17-17
旧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第112页第10题:“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这是道几何背景深刻,耐人寻味的好题,它直接道出了圆与椭圆的内在联系.就是这道小题成为两届高考关键题目的起源地.足见课本题的重要性.而且高考对它做了进一步引申,引出两道更为精彩的试题,它们分别是2000年全国高考理(14)和2004年全国高考理(21)的(Ⅰ)问.本文将对它作更进一步的引申.  相似文献   

19.
骆卫民 《数学通讯》2001,(14):24-24
最近我们看到了200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的数学试题,与往届高考试题相比较,题量虽无变化,但命题者给出了一些新的题型,透露出通过高考试题命题的改革,“导向”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20.
例谈利用向量法求解2004年高考立几综合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立几综合题,求空间距离、空间角及证明空间平行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题盛行不衰的主题,而利用向量法处理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稳定性.下面举例谈谈向量法求解2004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