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由Jones柱产生的铀(Ⅲ)与光泽精的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痕量铀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10-10g/mL铀,线性范围为1×10-9~1×10-5g/mL铀,相对标准偏差为1.0%(1×10-7g/mL铀,n=11).此法已用于合成海水中痕量铀的测定.同时对于反应机理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Jones还原柱产生钒(Ⅱ)、钼(Ⅲ)、铀(Ⅲ)、铁(Ⅱ)、钛(Ⅲ)、钨(Ⅲ)、铬(Ⅱ)等还原剂,利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这些还原剂与光泽精的化学发光反应,考察了此反应用于钒、钼、铀、铁、钛、钨、铬等元素化学发光测定的可行性,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光泽精化学发光分析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光泽精在1983年-2000年间的发展概况作了综述,内容包括概述、原理、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试验了几种表面活性地曙红和光泽精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表面活怀剂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增敏作用与胶束的形成和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光泽精—H_2O_2和光泽精—ClO~-—H_2O_2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曲线、吸收光谱以及化学发光光谱,提出了光泽精—ClO~-—H_2O_2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还就温度和反应试剂的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铁(Ⅲ)催化下的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些高能化学反应可导致电子激发态产物的产生,这些产物本身若能发射光子或将其能量传递给其它发射物质,便产生化学发光(CL)现象。化学发光的首要条件是反应能提供足够的激发能,通常只有那些反应速度相当快的高能反应,其—ΔG介于170—300kJ/mol之间,才有可能在可见光范围内观察到化学发光现象。而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能量通常在这个范围内,因此多数化学发光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铁(Ⅲ)锌(Ⅱ)双卟啉的合成及卟啉环间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3种苯环上分别带推电子和拉电子取代基的以1,4-二氧丁基相连的p/p型铁(Ⅲ)锌(Ⅱ)双卟啉,以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双卟啉卟啉环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分子内能量转移过程的存在、νFe-Cl谱带向高频位移和锌(Ⅱ)卟啉的荧光淬灭现象都是卟啉环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锌(Ⅱ)卟啉苯环上取代基性质对荧光淬灭的影响可知,对p/p型双卟啉,自旋—轨道偶合效应是卟啉环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用于铁形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菲咯啉为配位剂,将毛细管电泳与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成功的分离并检测了Fe(II)和Fe(III).在该体系中引入邻菲罗啉有以下优点:(1)有效的防止了Fe(II)被空气氧化的可能性.(2)提高了Fe(II)检测灵敏度.(3)提高了Fe(II)和Fe(III)的分离效率.在pH4.3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不到8min的时间即可实现Fe(II)和Fe(III)的分离.此法对Fe(II)检测的线性范围是1nmol/L~200nmol/L,对Fe(III)的线性范围是10nmol/L~330nmol/L,它们的检出限分别是Fe(II)68amol(3.4×10-9mol/L)和Fe(III)460amol(2.3×10-8mol/L).  相似文献   

13.
痕量铁的化学发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痕量Fe(3+)离子对溶解氧在碱性介质中氧化鲁米诺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提出一种测定药物和饮用水中铁的化学发光法。铜试剂可作为增敏剂和Cu ̄(2+)离子的掩蔽剂.Fe ̄(3+)离子的含量在1.0~10.0ng·ml ̄(-1)内与化学发光强度成正比关系。本方法简便易行,检测限为1.4×10 ̄(-10)g·ml ̄(-1),相对标准偏差为1.6%和2.8%,回收率为94.0%和96.5%。  相似文献   

14.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铁(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H2salen)及其铁(Ⅱ)配合物Fe(salen)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7473(3)nm,b=1.3823(5)nm,c=2.6146(9)nm,V=2.7009(16)nm3,Z=8,Dc=1.584 mg.m-3,F(000)=1328,μ=1.122 mm-1。配合物中,中心铁(Ⅱ)离子采取平面四边形配位构型,配体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的2个N原子和2个氧原子与Fe(Ⅱ)离子配位,单核单元之间通过超分子作用构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详细研究了流动注射-二氧化氯-铁(Ⅱ)-鲁米诺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给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测定二氧化氯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4.0μg/L;线性范围为4.0~680μg/L.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应用于自来水中剩余ClO2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Cu(Ⅰ)对马脾脱铁铁蛋白吸收Fe(Ⅱ)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在低Cu(Ⅰ)浓度下,[Fe(Ⅱ)]/[subunit]≈40,pH为6.5的(CH2)6N4-HCl缓冲体系中,Cu(Ⅰ)可明显促进马脾脱铁铁蛋白对Fe(Ⅱ)的吸收,同时探讨了Cu(Ⅰ)与马脾脱铁铁蛋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和表征了2个新的双金属配合物-[Cu(SIH)]2·1/2%H2O和[Co(SIH)]2·1/2H2O,[SIH](2-)代表水杨醛异烟酰腙的脱氢阴离子],其变温磁化率测定指出,两配合物双核单元中金属离子间存在着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已合成四种新的草酰二胺桥联的双核钴(Ⅱ)、镍(Ⅱ)和铜(Ⅱ)配合物:Co_2(bpy)_2(oxd)(ClO_4)_2(1),CO_2(Me_2-bpy)_2(oxd)(ClO_4)_2·H_2O(2),Ni_2(bpy)_2(oxd)(ClO_4)_2·H_2O(3),Cu_2(Me)_2-bPy)_2(oxd)(NO_3)_2(4),bPy表示2,2'-联吡啶,Me_2-bpy表示4,4'-二甲基联吡啶,oxd表示草酰二胺阴离子。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对上述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3)的变温磁化率已测定,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为-1.48cm ̄(-1)和-1.82cm ̄(-1),表明配合物中钴(Ⅱ)-钴(Ⅱ)离子及镍(Ⅱ)-镍(Ⅱ)离子之间仅有极弱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医用脱脂棉经氢氧化钠浸泡制成碱纤维,再用二硫化碳黄原酯化后,经水洗、干燥而制成黄原酯棉。研究了自制的黄原酯棉对铅(Ⅱ)和铜(Ⅱ)的动态吸附特性,其吸附回收效果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反法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在pH=1~5的范围内,浓度为20~500μg/L的铅(Ⅱ)和铜(Ⅱ)能被定量吸附回收,回收率在97%~103%之间,定量富集倍数在100倍以上;所制黄原酯棉对铅(Ⅱ)和铜(Ⅱ)的饱和吸附量均在1mg/g(CCX)左右为宜,这既能满足一般要求,也使制品有一定强度;在用盐酸调节试液酸度和作为洗脱液时,回收率低,而用硝酸代替之时,可达到定量回收,所选洗脱液是1mL50%(V/V)的硝酸溶液。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配体12-(4’-硝基)-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简称npdt)及其三个铜(Ⅱ)配合物和一个镍(Ⅱ)配合物,且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电导测定、EPR和热分析等。对铜(Ⅱ)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成键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