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水热法改性氢氧化锆制备了Pt-SO2-4/ZrO2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低温氮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等技术考察了氢氧化锆水热处理时的温度对Pt-SO2-4/ZrO2固体酸物化性能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对水热改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在连续微反-色谱装置上评价了催化剂对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用水热法对氢氧化锆粒子进行处理,可以使其形成较稳固的孔结构.这种孔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有效阻止焙烧过程中氧化锆粒子的烧结长大.与室温老化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由在90~110℃下水热改性氢氧化锆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硫含量和孔体积均有显著的提高,但催化剂的TOF下降;水热温度高于130℃时,催化剂的TOF升高.实验结果表明,由水热法得到的晶态水合氧化锆也可以制备SO2-4/ZrO2类固体酸.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热法改性氢氧化锆制备了Pt SO2 -4 ZrO2 固体酸催化剂 ,并用低温氮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等技术考察了氢氧化锆水热处理时的温度对Pt SO2 -4 ZrO2 固体酸物化性能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对水热改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在连续微反 色谱装置上评价了催化剂对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用水热法对氢氧化锆粒子进行处理 ,可以使其形成较稳固的孔结构 .这种孔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可有效阻止焙烧过程中氧化锆粒子的烧结长大 .与室温老化制备的催化剂相比 ,由在 90~ 110℃下水热改性氢氧化锆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硫含量和孔体积均有显著的提高 ,但催化剂的TOF下降 ;水热温度高于 13 0℃时 ,催化剂的TOF升高 .实验结果表明 ,由水热法得到的晶态水合氧化锆也可以制备SO2 -4 ZrO2 类固体酸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热法改性氢氧化锆制备了Pt-SO4^2-/ZrO2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低温氮吸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等技术考察了氢氧化锆水热处理时的温度对Pt-SO4^2-/ZrO2固体酸物化性能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对水热改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在连续微反-色谱装置上评价了催化剂对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用水热法对氢氧化锆粒子进行处理,可以使其形成较稳固的孔结构。这种孔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有效阻止焙烧过程中氧化锆粒子的烧经长大。与室温老化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由在90-110℃下水热改性氢氧化锆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硫含量和孔体积均有显著的提高,但催化剂的TOF下降;水热温度高于130℃时,催化剂的TOF升高。实验结果表明,由水热法得到的晶态水合氧化锆也可以制备SO4^2-/ZrO2类固体酸。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进油乳液-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色谱用氧化锆微球。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比表面测定仪进行了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孔体积和形貌表征。讨论了影响颗粒大小和颗粒分布均匀的制备因素。实验证明:有机相性质、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乳化剂的性质和浓度、助乳化剂的存在、搅拌速度是决定最终制备氧化锆颗粒大小和均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水-环己烷微乳体系中制备高比表面积氧化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维彬  杨絮飞 《催化学报》2002,23(4):329-332
 在水/TritonX-100/环己烷/正己醇微乳体系中合成了氧化锆粉末,经过450℃氧气中焙烧和400℃抽真空处理后,获得了比表面积高达464m2/g的氧化锆粉末.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该化合物最初为无定形氧化锆,经450℃焙烧3h后开始出现四方晶相和少量的单斜晶相氧化锆,随着焙烧温度升高至900℃,单斜晶相增加,但四方晶相仍是主要的.在600℃以下,添加氧化锰会阻止单斜晶相氧化锆的出现,使所制备的15%MnO2-ZrO2具有较高的可逆吸附氮氧化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乳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裹钯纳米粒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飞  张庆红  王野  万惠霖 《化学学报》2004,62(18):1713-1716
以氯钯酸为钯源,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水构成的微乳体系制备了二氧化硅包裹纳米金属Pd粒子.其中Pd的粒径可在5~30 nm调变,外部SiO2层的厚度可在5~35 nm调变.详细考察了氯钯酸和正硅酸乙酯的浓度、微乳体系中水和正己醇的量等参数对制备的Pd/SiO2粒子的大小及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CTAB反相微乳液的稳定条件与纳米WO3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正辛烷/钨酸钠水溶液构制反相微乳体系,通过测定体系电导率的方法确定相点并绘制反相微乳区拟三元相图。考察了该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组成范围,选取实验最佳条件制备出纳米WO3。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钨酸钠溶液的浓度对该反相微乳体系稳定区域的影响较大,当m(CTAB)∶m(正丁醇)=1∶2,钨酸钠浓度为0.05~0.08 g/mL时,体系有较大的反向微乳区,且当m(CTAB 正丁醇)∶m(正辛烷)=2∶3时,体系有最大溶水量;温度对该体系稳定区域的影响不大。在最适宜条件下,以0.08 g/mL的钨酸钠微乳液与盐酸微乳液,在40℃的水浴中反应7 h,制备出平均粒径约30 nm的WO3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8.
《化学学报》2012,70(5)
以油菜花粉为生物模板,通过温和易控的水浴-陈化法制备了纳/微米结构ZrO2中空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孔隙度分析、热分析等对所制备的产物和前驱体进行了表征,并对产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ZrO2中空微球的球壳由纳米粒子构筑并形成介孔结构.花粉模板前处理方式不同,其模板作用不同,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球壳厚度、表面形貌和比表面积的ZrO2中空微球.其中"镂空"结构的ZrO2微球对铬黑T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对ZrO2中空结构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核壳结构AlOOH的制备、表征及其生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柠檬酸钠和硝酸铝水溶液体系中,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蜷缩刺猬状和核壳结构的AlOOH微球, 并用X射线衍射(XRD)、Fourier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氮气吸脱附和光致发光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 对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柠檬酸钠的浓度对所得AlOOH微球结构的尺寸和形貌具有重要影响; 蜷缩刺猬状和核壳结构AlOOH微球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分别为171.5和178.6 m2·g-1; 不同形貌的AlOOH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射峰. 并初步探讨了核壳结构AlOOH微球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10.
段浩  张莹 《应用化学》2009,26(6):711-715
本文采用微乳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纳米氢氧化镍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40℃水热和微乳/水热两种方式处理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镍具有不同形貌特征。水热和微乳/水热处理虽然不影响纳米氢氧化镍的活化性能,但对纳米氢氧化镍的放电比容量影响很大,采用140℃水热和微乳/水热处理比单纯的微乳法制备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镍的放电比容量分别提高了62.6 mAh/g和112.8 mAh/g。而且,处理后的纳米氢氧化镍的循环伏安峰电流增大、电荷转移电阻由2.633 Ω分别降至2.464 Ω和1.679 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双组份氧化物的性质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TIOZ/A1203,Ceo。/AI。oa*,MgO/AI。osRI等作了大量的研究.Zro。既可以做工业催化剂的载体,又可作添加剂或活性组份,它具有酸、碱、氧化和还原四种化学性质,在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中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改变在7-AI。O3表面上Zro:负载量,研究了Zro。-AI。Oa体系的相结构及孔结构,并以CO氧化为模型反应,结合TPD-MS等实验技术研究并考察了添加Zroz对Alzoa基催化氧化及表面氧性能的影响,探讨Zroz的助催化作用·1实验部分(1)实验样…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rO2-SiO2复合载体和Ni质量分数为6%的Ni/ZrO2-SiO2催化剂,考察了载体制备时浸渍溶液pH值、焙烧温度和催化剂制备时的焙烧温度对Ni/ZrO2-SiO2催化剂煤气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载体浸渍溶液pH值为8.0~9.0, 载体焙烧温度为550 ℃,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50 ℃时,Ni/ZrO2-SiO2催化剂在煤气甲烷化反应中显示了最优的催化性能,CO转化率100%,CO2转化率1.8%,CH4生成速率16.6 mmol/(h·g)。进一步表征发现,制备ZrO2-SiO2复合载体时,增大浸渍溶液的pH值有利于形成粒径较小的亚稳态四方晶相ZrO2,可见四方晶相ZrO2更有利于甲烷化反应;载体焙烧温度会影响到NiO粒径的大小和其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NiO粒径大小的不适宜以及分散性的降低;催化剂焙烧温度过高则会导致NiO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减弱,NiO分散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纳米氧化锆的物相与尺寸效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ZrO2粉体。通过控制晶体尺寸得到了室温下稳定的立方相、四方相和单斜相。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激光拉曼谱(LRS)、电子顺磁共振(ESR)等技术研究了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的相互关系。试验表明:单斜相、四方相、立方相ZrO2的比表面能依次递减。因而,当晶粒尺寸减小至纳米级时,四方相和立方相都可变为室温下的稳态或亚稳态。  相似文献   

14.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 控制合成Sm2O3球形纳米粒子. 绘制出25 ℃下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得到了反相微乳液区.在此反相微乳区内合成了Sm2O3的前驱体, 对前驱体进行热分析(TG-DSC), 确定了得到纳米Sm2O3产物的适宜焙烧温度为900 ℃, 并考察了微乳液中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NSA)、荧光光谱(FS)仪等分析方法对Sm2O3产物的形貌、晶形、粒径及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25 益下利用反相微乳液法, 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Sm2O3粒子, 粒径约20 nm左右, 且表现出较强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Effects of Zr/Ti molar ratio in SO42-/ZrO2-TiO2 solid acid catalyst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its surface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activity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pared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XRD, NH3-TPD and XPS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samples increased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ZrO2 and TiO2;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s from the anatase to the rutile of TiO2 species and the tetragonal to the monoclinic of ZrO2 species wer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The sample with a Zr/Ti molar ratio of 3/1 calcined at 450℃ showed the highest surface area and the most acid sites among all the tested samples. The acid site densities of samples were relatively closed to each other if they were calcined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however, decreased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sulfur content in samples is a crucial factor to control the acid site density. Calcining the sample at 650℃ and higher temperature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sorption of sulfate ion on the samples. The synthesized samples were evaluated as a potential catalyst for glucose conversion under the near-critical methanol conditions (200℃/4 MPa).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ively weaker acid sites of the catalyst were more favorabl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methyl glucosides, while the moderate acid site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methyl levulina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methyl levulinate production almost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catalyst acid site density. The catalyst deactivation is due to the loss of sulfate ion and the two catalysts with Zr/Ti molar ratios of 3/1 and 1/3 c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deactivation caused by sulfate solution in the reaction medium and can be reused after calcination with the reuse rate of over 90% in terms of the methyl levulinate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16.
宋华  汪淑影  李锋 《化学通报》2011,(10):947-951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环己烷/H2PtCl6微乳液体系,以N2H4.H2O为还原剂,ZrO2为载体,制备Pt/ZrO2催化剂。以对氯硝基苯(p-CNB)选择加氢反应为探针,考察微乳液组成及载体焙烧温度对Pt/ZrO2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由TEM、XRD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微乳...  相似文献   

17.
俞建长  胡胜伟  徐卫军 《化学学报》2005,63(15):1429-1432
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辅助模板剂, 成功地合成了高稳定性的介孔氧化锆纳米晶, 采用DSC-TG, FT-IR, XRD, TEM, UV-Vis以及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研究表明, 以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磺酸钠合成的氧化锆经600 ℃煅烧后仍为纯四方相, 氧化锆晶粒平均尺寸约为6.5 nm.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有机锆源形成自组装协同作用, 合成的氧化锆具有蠕虫状介孔结构, 经过500 ℃煅烧后介孔结构仍然保持, 且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去除, 比表面积显著提高, 显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 本实验制备的氧化锆纳米晶较一般方法制备的市售纳米氧化锆有明显紫外吸收边蓝移现象.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r-Ce-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ZrO2加入量、不同再生方法对催化剂CO选择性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SC-TPR、XRD和S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ZrO2的Cu1Zr1Ce9Oδ催化剂在160 ℃~200 ℃,具有99%以上的CO转化率,并且催化剂的选择性相对较高。适量ZrO2的加入能够细化催化剂的颗粒,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改变催化剂的聚结方式。经氮气、氢气及氧气再生处理后的Cu1Zr1Ce9Oδ催化剂,催化活性有所不同,其中经氧气处理后的催化剂,表面吸附氧体积分数较高,活性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9.
氮和碳共掺杂TiO2纳米晶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 冰醋酸为抑制剂, 超细铵盐为固体载体, 采用新型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和碳共掺杂TiO2纳米晶(N-C-TiO2) 光催化剂.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 N-C-TiO2样品颗粒均匀, 尺寸细小, 且分散性好; 热失重分析(TGA)、 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干凝胶经低温热处理, 使铵盐载体分解、 挥发去除, 样品为单一的锐钛矿相, N和C原子扩散进入晶格结点或间隙位置, 与TiO2化学键结合; 氮气等温吸附-脱附结果表明, 样品比表面积高达356 m2/g, 孔体积为0.27 mL/g. 以氙灯为可见光光源, 罗丹明B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 P25为参比催化剂, 在辐射强度为100 mW/cm2的可见光照射条件下, N-C-TiO2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其可见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P25.  相似文献   

20.
掺杂TiO2纳米粉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考察了制备方法对掺杂Fe2O3,ZrO2或SnO2的TiO2纳米粉的XRD谱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共沉淀法制备的Fe2O3·TiO2对其XRD谱强度的影响较大,而负载法制备Fe2O3/TiO2对其XRD谱的强度无影响;两种方法制备的掺杂ZrO2或SnO2的TiO2样品对XRD谱均无影响.TEM结果表明,TiO2纳米粉的晶粒均匀,粒径为14~18nm.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氧化分解反应结果表明,与TiO2样品相比,负载型Fe2O3/TiO2的催化活性明显较高,但ZrO2/TiO2,SnO2/TiO2和共沉淀型Fe2O3·TiO2的催化活性变化不大.可以认为,对掺杂Fe2O3的TiO2催化剂,负载法是较好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