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MN-PPV薄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单层器件中的电至于和发光峰值位置与所加电压无关;在双层哗啦结构(ITO/MN-PPV/Alq3/Al)中,当Alq3很薄F(小于或等于10min)时,仅看到MN-PPV的发光;当Alq3的厚度为20nm时,可看到Alq3的特征发光,但Alq3的发光谱值强度 与MN-PPV的发光峰值强度之比随电压增大而下降;当Alq3的厚度为30nm时,Alq  相似文献   

2.
一种可溶性PPV衍生物的电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徐春祥 《光电子技术》1999,19(2):103-106
在PPV芳香环上引入烷氧基获得可溶性PPV衍生物,以此为基本材料,制备了ITO/MEMO-PPV/Al单层结构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其电致发光为峰值位于548nm左右的绿色谱带。本文对这一器件的基本光电特性及相关机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奕  牛霞 《光电子.激光》2002,13(6):563-566
以MEH-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器件在12V电压下工作的阴极表面形貌。与未经处理的器件相比,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最大相对发光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启亮电压降低了2.0V;半寿命提高了12.7倍。初步分析表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焦耳热产生的有害气体,从而减少了阴极表面气泡及黑斑的出现;另一方面,热处理方法也增强了有机发光层与阴极接触界面的结合力,提高电子的注入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育新  徐征等 《光电子.激光》2001,12(12):1241-1243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对苯撑乙稀(PPV)衍生物聚{1,6-已烷二氧代-(2-甲基-1,4-亚苯基)-氰代-[2-甲氧基-5-正幸氧基苯-1,4-二甲基]}-3-甲基-1,4-亚苯基。利用光电子能谱及UV-vis吸收光谱确定了其HOMO和LUMO能级,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结构为ITO/Polymer/Al的单层器件,起亮电压4V,电致发光峰值540nm。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我们继以前报导的几种苯并噁唑-1,3衍生物和噁唑-1,3,4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完成了3个系列弯曲形液晶分子2,5-二(4-羟基苯基)-1,3,4-噁二唑类(ODBP)衍生物的合成工作。经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熔点测定仪测定,对称型三环醚类噁二唑系列化合物没有液晶性能;对称型五环酯类噁二唑系列化合物出现双轴向列相,相区较宽(29~54℃),但清亮点均在200℃以上;含氟原子或氰基为端基的不对称型五环酯类噁二唑系列化合物的清亮点都在270℃以上,失去双轴向列相。  相似文献   

7.
在制作TIO/O-PPV/CuPc/Alq3/Al器件结构中,我们对可溶性PPV衍生物2-甲氧基-5-壬氧基-聚对苯乙炔(O-PPV)薄膜进行两种方法处理即:真空干燥和未干燥。结果发现,在加相同脉冲电压下(12V),经真空干燥的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主要来自O-PPV发光;未经干燥的器件,由于空穴和电子复合区域的变化Alq3发光比例有大幅度的提高,这表明,O-PPV中残余溶剂存在,薄膜中的空载流子迁移能力比干燥的薄膜有较大的提高,电子和空穴复合区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制务出一组双层有要EL器件ITO/PPV/Alq3/Al,测试并分析了各层厚度不同时器件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聚对苯乙炔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烷为原料,经过脱氯化氢反应合成了三种可溶性非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 (PPV)衍生物,分别为聚(2 甲氧基 5 丁氧基)对苯乙炔(PMOBOPV)、聚[2 甲氧基 5 (3′ 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 (PMOMBOPV)和聚(2 甲氧基 5 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利用后向式简并四波混频(DFWM)研究了它们 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PMOBOPV,PMOMBOPV和PMOCOPV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分别为 3.14×10-10,5.96×10-10和3.71×10-10esu,相应的二阶分子超极化率(γ)分别为4.22×10-28,7.78×10-28和 5.00×10-28esu。分析了分子结构对聚对苯乙炔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对三种材料的 光学禁带宽度(Eg)进行了测量,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PMOBOPV,PMOMBOPV和PMOCOPV的Eg值分别为 2.08,2.03及2.05eV。  相似文献   

10.
利用532nm的连续激光对烷氧基非对称聚对苯撑乙烯衍生物的氯仿溶液进行诱导衍射实验,通过观察衍射环的个数可以估算出材料的克尔常数及非线性折射率。实验发现,当入射激光功率达到阈值0.77mW而小于3.36mW时,通过在接收屏处观察光克尔效应对激光横截面上的空间自相位调制而产生的衍射环个数,可以估算出样品溶液的克尔常数γ的大小近似为5.55×10-10m2/W及非线性折射率n2的大小为9.21×10-4esu。当入射激光功率继续增大时,由于热效应对激光横截面上的空间自相位调制产生的衍射环逐步淹没光克尔效应引起的衍射环,接收屏上的衍射图案将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A pyridine‐containing anthracene derivative, 9,10‐bis(3‐(pyridin‐3‐yl)phenyl)anthracene (DPyPA), which comprehensively outperforms the widely used electron‐transport material (ETM), tris(8‐quinolinolato) aluminum (Alq3), is synthesized. DPyPA exhibits ambipolar transport properties, with both electron and hole mobilities of around 10?3 cm?2 V?1 s?1; about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Alq3. The nitrogen atom in the pyridine ring of DPyPA coordinates to lithium cations, which leads to efficient electron injection when LiF/Al is used as the cathod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 that both the cations and anions of DPyPA are stable, which ma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devices based on DPyPA. Red‐emitting, green‐emitting, and blue‐emitting fluoresc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DPyPA as the ETM display lower turn‐on voltages, higher efficiencies, and stronger luminance than the devices with Alq3 as the ETM. The power efficiencies of the devices based on DPyPA are greater by 80–140% relative to those of the Alq3‐based devices.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se devices is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d carrier balance. In addition, the device employing DPyPA as the ETM possesses excellent stability: the half‐life of the DPyPA‐based device is 67 000 h—seven time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Alq3‐based device—for an initial luminance of 5000 cd m?2.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冲激函数导数的两个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冲激函数两个性质进行了推广,得到了关于冲激函数的两个定理,并将这两个定理进行了综合。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对称型有机分子[4-(2-{4[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基}-乙烯基)-苯基]-二苯胺的多光子吸收及其荧光特性.该分子具有典型的D-π-A型推拉电子结构,三苯胺基团作为给电子基通过苯乙烯共轭链桥接到吸电子基1,3,4-噁二唑基团.在远离线性吸收区的800~1 570 nm波长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分子具有明显的双光子吸收、三光子吸收性质和较强的频率上转换荧光.根据非线性透过率法测得该化合物在800 nm的双光子吸收系数为3.95 cm/GW,在1 255 nm的三光子吸收系数为3×10-5cm3/GW2.  相似文献   

14.
掺铕稀土配合物的光学树脂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将多种稀土铕配合物复合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HMA)的共聚体系,研究了含稀土配合物透明光学树脂的光学性能。发现其具有发光效率高,光谱呈现尖锐的线状谱带及相对于纯稀土配合物粉末来说掺有稀土配合物的光学树脂的发射产生光谱红移等特点。特别是用电子云重排效应(当中心稀土离子与不同配体结合时,其相同的J能级间的跃迁谱带位置略有移动的现象)解释了掺有稀土配合物的光学树脂发射光谱红移现象。并推断出在含稀土配合物复合于光学树脂后。稀土中心离子和配位原子间距离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5.
双光子激发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光物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飞秒脉冲激光,研究了二氢卟吩光敏剂CPD3分子在双光子激发(TPE)下的光物理过程。报道了该分子在四氢呋喃(THF)溶剂中的TPE荧光光谱及其寿命,以及在波长800nm处的双光子吸收(TPA)截面,其中,TPE与单光子激发(OPE)的荧光光谱形状一致,具有相同的荧光发射带,荧光寿命分别为5.1ns和5.7ns;在波长800nm处的TPA截面σ2≈12.5×10-22cm4/GW。本文分析表明:在TPE下,该分子跃迁到激发态S2,经历了无辐射弛豫到达OPE的同一荧光能级,呈现激发Q带所产生的正常的荧光发射;该分子具有大的TPA截面是起源于该分子的刚性平面共轭结构所固有的线性吸收特性和TPA共振增强;CPD3作为光动力治疗(PDT)的光敏剂,又具有长波长的荧光发射、ns级的荧光寿命和大的TPA截面特性,这些双重特性使其有可能成为双光子荧光分子探针,借助于双光子荧光显微和成像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揭开PDT光敏药物与细胞器的结合特性和作用靶点等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对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获得优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它的发射光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红、绿、蓝色多层叠合产生白光,但难以控制各基色的峰值强度。制备了利用混合型聚合物作为白色发光层的单层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制备过程比多层结构器件简单得多。一种热处理方法(180℃,1h)用来控制此类白光OLED中各主要电致发光光谱峰值强度间的比例。经过热处理后,这种白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很接近于Nichia公司的无机白色发光二极管产品的电致发光光谱。由此可推测器件的色坐标接近于白色等能点,而且其阈值电压比热处理前降低了1V。  相似文献   

17.
通过Wittig反应,合成了主链含有联苯共轭PPV基元及饱和柔性脂肪链间隔基的新型液晶性共轭聚合物,采用FT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这种共轭聚合物可溶于三氯甲烷等普通有机溶剂。利用偏光显微镜、热分析和广角X射线衍射对其液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轭聚合物为热致性向列型液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光致发光性能,结果显示该液晶性共轭聚合物可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固体膜状态下其最大发射峰为460 nm,溶液荧光量子效率为0.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