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昆 《物理》1954,(12)
不以磁極概念為根據來講電磁學,是蘇聯電磁學教學内容中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在蘇聯的大學普通物理教學大綱中以及在福里斯、季莫列娃的普通物理學、巴巴列克西的物理學教程等參考書中,論述電磁現象都不是從磁極的概念開始的。關於這一點它們和资本主義國家的書籍相比較,優越性是十分突出的。在资本主義國家的書籍中,我們也能够找到不從磁極出發來講電磁現象的例子,但是它們和蘇聯的書(特别是福里斯、季莫列娃的書)相比,就有根本的區别。這是因為资本主義國家的書在問題上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在全部的表述上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上並没有重視如何正確地認識磁性的本質這一根本問題。  相似文献   

2.
在十年級講述有關電場中的導體与非導體的問題的時候,表演這樣的實驗是有益的。這實驗是斯克勒林和我們在列寧格勒教師進修學院所擬定並做過的。我們用導線把起電機的兩極1,2(參看附圖)和兩個固定在絕緣支柱上的球形導體A和  相似文献   

3.
檢查物理作業是普遍檢查學生知識的方法。這種工作能幫助教師查明每個學生怎樣明確而具體地瞭解某一個問題,能不能正確地解答習题,並且把已獲得的知識应用到實踐中去。但是,在实践中能够遇到的問題,並不總是和教科書中的所謂典型的問題一樣。人們在实踐中所常常遇到的各種具體的問題,是需要找出一些必要的材料才能解决的。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幾種檢查作業(只是想到的一部分),能增進學生的實際知識。一、讓学生看物理現象,同時加以简短說明。要根據觀察進行一些計算。例1(六年級):教師將水平放置的米尺的一端放在固定的支持物上(图1)。尺上放一個  相似文献   

4.
《物理》1954,(10)
高中物理學中有一部分氣體導電的教材。氣體電離的知識是學習氣體導電的關鍵,也是學習各種射綫的基礎。講氣體電離時,首先要碰到兩個學生最容易懷疑的問題:1.在大氣壓力下和兩極間電勢差相當大時的放電現象,究竟是怎樣呢?2.在稀薄氣體中的放電現象又是怎樣的呢?這兩個問題,除了依靠教師透徹的講解而外,配合演示實驗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學校並沒有高壓實驗設備,也沒有各種程度的稀薄氣體放電管,但是我們為了教好課,為了幫助學生容易理解,我們經過多次的研究,利用現有設備創製了氣體放電實驗裝置。我們願意把它介紹出来供物理教師們參考,並希予  相似文献   

5.
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常表現出許多對於物理知識的形式主義的了解。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题時能够很熟練的背誦出教科書中的關於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詞句,但是對它們的意義的了解却非常不够,或者很不透澈。學生能够寫出物理定律的公式,但不能很好地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吧。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當學完了牛頓第三運動律後,由於教師的强調,都知道作用和反作用是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可是,在他們碰到實際問題時卻忘掉了這一點。例如,當回答‘人為什麼能够跳高’這一問題時,有不少學生是按照如下的理解回答的:‘當人在地面上站着  相似文献   

6.
近來我們接到有些讀者來信,提出這樣的問題:“電場强度E=q/r~2与E=f/q二者的單位是否相同?”從這問題提法的本身,就可以看出在提問題的讀者中可能還存在着更初步的問題,就是他們可能對於物理量和單位的物理意義還存在着相當模糊的認識。為了解决提出的問題,有必要首先澄清更初步、更基本的問題。物理量和單位是兩個密切聯繫着的但同時又是截然不相混的概念。任何物理量,要说明它,必須提出兩個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明確的物理概念,也就是它的物理定義;這一方面實際上是更重要的,必須透徹了解,纔不致  相似文献   

7.
小學的物理教學雖然大部分是以定性的闡明物理現象為主,伹是有許多內容还是要涉及定量方面的。所以在教學中必然要用到一些公式,把现象之間的關係從定量上聯系起來,並進而從已知條件中來推算所求的物理量,以解决實際問題。一般說來,數學基礎較差的学員對計算問題是感到一定困難的。常常會聽到他們說:“一些道理還好說,碰到計算題就伤腦筋了。”雖然在中學物理中計算問題並不太多,但如果這些問題講不好,學員在實際演算過程中便會感到困難,而對学習物理可能產生一種畏懼心理,認為物理真不好學,結果把他們學習的兴趣也降低了,教學任務當然也就無法完成。所以應  相似文献   

8.
向物理專業学生講“功與能”一章,通常以福里斯和季莫列娃合著的普通物理學中§§24、25、26三節作爲主要參考材料。但是,這三節在系统上很不便於教學,在內容上又有一些不正確的地方,根據它們來教“功與能”,結果會使同學們在學習上發生困難。  相似文献   

9.
如何教會初中學生正確地記住和使用各種物理量的單位名稱,是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證明,初中學生,特别是二年級初學物理的同學,對於掌握和使用各種單位名稱往往是感到困難和吃力的。若教師不在這一方面下些功夫,甚至忽略過去,就會使学生不能正確地體會物理量的意義,不能免除運算中的錯誤,把單位的使用視作畏途,降低學習物理的情緒和兴趣。在我所教的兩班中,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這兩班同學共85人,由於以前學習不够踏實,算術基礎非常差,在這種情况下,物理教師希望學生能够非常容易地就掌握住各種單位名稱  相似文献   

10.
《物理》1954,(6)
一問題的提出一年級新同學在學習物理方面有如下的特點: 1.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有着不同學習習慣的同學,首先是情緒上不安定,其次是不習慣於新環境和高中的學習。 2.入學後在學習上發生了困難,很容易喪 失學習興趣和信心,尤其是自然科學,如果開始學不好,以後的學習就更困難。 3.帶着各種不同的甚至畸形的學習習慣升入高中的同學,在學習中是既費力又學不好。如何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同學的學習質量和興趣,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相似文献   

11.
水文地質系系主任邀我做個關於如何領導学生進行物理數學和技術課程習題課方法的報告,所以,今天我只講在課堂里领导學生做練習的方法,以及一些關於學生家庭作業的問题,因為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与這個報告的基本内容有關。今天的報告中一點也不涉及關於講課的方法和领导学生進行實驗的方法,雖然這些問題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必需聲明:不能形而上學地和脫離課程進行的具體條件來解决教學方法問題,而必需要辯證地考慮到該課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程度,同時也要估計到教員的资歷、經驗及其個人的特點,和宨L;因此不可能說出有一個對  相似文献   

12.
“轉動”這個課题從教學法方面來說是最困難的課题之一。困難首先在於作匀速圓周運動的質點的向心加速度的論證。教師一般是用下列的方案來講述這個問題的: (1) 速度是一個矢量,因此只有在它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情形下才是一個定值。例如,在匀速直线運動中速度就是一個定值。 (2) 在質點的匀速圓周運動中,速度只是大小保持一定,方向則在不断变化着,因此,匀速圓周運動是一個变速運動。 (3) 任何變速的運動,都是有加速度的運動,這就是說,質點的匀速圆周運動是有加速度的運動。 (4) 質點在匀速圓周運動中的加速度在任何時刻都是指向圆心並可用下述公式來計算:  相似文献   

13.
我過去對於習题課和家庭作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是很不清楚的。而對於習題課這一先进教學形式,尤其缺乏認識,因此在进行教學時,總是稀里糊塗,亂來一通,結果是: (1)使學生對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沒有很好的瞭解与鞏固; (2)沒有培养學生迅速地和正確地解决问題的能力; (3)学生家庭作業完成得不好。这对学生来讲,是一個重大的损失。 過去學生也經常這樣對我說:“課堂上講的東西,似乎都懂了,只是一拿着習題,就有困難,做不出。做一道題目有時要花費兩三小時,這是什么道理?”當初我聽到這些话,心里很不高興。但是面對着学生,我只好檢討一番:教  相似文献   

14.
許多同學對物理課有這樣一個反映:覺得物理課很有興趣,不過總感到學得不够扎實,特别是在作作業和应用上感到特别困難。同時我在自己的教學質量檢查中,也發現同學學習中的普遍缺點是知識不够鞏固,形式主義的偏向相當嚴重。當然,造成學生知識不鞏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学生的知識鞏固,需要從整個教學的各個方面來進行細緻的工作,但是複習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复習是鞏固学生知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對这一工作過去是重視不够的,覺得印發了複習提綱,在課堂上把教材的重點系統地概述一下,或是用提問的方式進行複習就可以了;既不作實驗,也不進行觀察,單純地倚靠提綱及系统講述;認為複習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看一看同学是怎樣進行复習的呢?有的同學把提綱逐题答下來進行背誦;有的同學過分重  相似文献   

15.
4.全電路的歐姆定律在進而分析電流定律的教學問題中,我們將只較詳細地分析一下全電路的歐姆定律,因為這一部分的教學困難最大。如果有人問:‘全電路的歐姆定律的教學的困難到底是什麽呢?’我們的回答是:這個定律的教學的全部困難在於缺乏足够直觀的實驗基礎。關於這個問題,所有在實際中最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包括克拉屋克里斯在1950年第五期‘物理教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學的歐姆定律的教學’中所指出的教學方式,也包括沙哈諾夫在1951年第三期‘物理教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再論中學裏歐姆定律的教學’中所指出的教學方式,都建基於用間接的方法來證明這個定律,這對學生是很困難的並且不能使  相似文献   

16.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從直觀的過程裏真實地體會到自然現象的變化而掌握其规律,我决定着手製作儀器。一個月來,我利用廢物和簡單的器材根據教學的需要,製作了水銀氣壓計、自由落體說明器、反衝蒸汽機模型、反衝水力機、砲身回坐說明器、力矩試驗轉盤、下壓抽水唧筒,連通器……等儀器,來解决教學的演示及學生實驗問題。現在僅選擇水銀氣壓計的製作方法,介紹給物理教師們參考。  相似文献   

17.
重原子核裂變能够放出能來是因為重原子核是很大的原子核。一個很大的原子核若分成兩半成為兩個原子核,則原子核內部的能量將減少,多餘出的能便放了出來。所以這問題的主要關鍵就在於瞭解,為什么大原子核裂變成兩個原子核,能量就會減少。中子和質子(底下統稱為核子)能够緊緊的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原子核,首先就是由於兩個核子靠得很近時就有一種極强的引力作  相似文献   

18.
‘抛體運動’是生活經驗中常接觸到的一種運動形式,但是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這一課題的學習卻是比較困難的。現用課本把‘拋體運動’放在運動定律和運動的合成之後進行教學,是有其深長的意義的。但是叙述稍嫌簡略,因此在教學時,怎樣掌握教學大綱的精神,既不能把這一部分教材輕易地忽略過去,又要防止形式主義地向學生介紹空洞的結論,並須避免超出高一學生的智力範圍與數學水平而引用艱深的數學公式,這許多問題都是值得研究的。這裏我們提出我們對進行這一課題教學的幾點意見,請同志們指正。(一) 首先說明我們對於‘拋體運動’在高一物理教材中所處地位的認識,和根據這些認識而確定的教學要求。‘拋體運動’是在講過  相似文献   

19.
當我講到高中物理第一册二十三節的第三運動律的時候,有一個說明作用和反作用的實驗,是在第四十五頁和第四十六頁兩面上。這一個实驗在教材裏是分成兩個實驗進行的:第一個實驗是說明液體對於浸沒其中的物體產生一個豎直向上的作用力,第二個實驗是說明浸沒在液體裏的物體對液體產生一個豎直向下的作用力。通過這兩個實驗,可以說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作用和反作用是量值相等、方向相反的。但是,因為教材上的實驗是分别進行的,所以學生在這兩個實驗中只能先後的看出兩個單方面的作用力,而沒有辦法看出這兩個作用力是同時發生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的。然而在教學大綱(草案)中卻特别指示出在講解第三  相似文献   

20.
在電学緒論的備課當中,由於自己對俄國学者們的工作成就知道得太少,因而感到了一定的困難,我認識到這會使貫澈教學上的政治思想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為了補救這種缺陷,我曾參閱了某些材料。這些材料雖然不需要全部放在教授的内容中,但是對於一個物理教師來說,充分掌握這些材料却是完全必要的。因此我把自己的閱讀筆記摘錄一部份,供給和我有同樣困難的同志們參考,我想這對手邊缺乏材料的同志們可能會有些幫助。因為我閱讀的書籍有限(書名列於文末),而且這些書籍又多不是宨T論述俄國科學家的成就的,所以寫在下面的材料並不是完整的。關於這一點,我希望手中有充分材料的同志們今後多加補充,互相供應,充實我們的教學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