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胆绿素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表是,溶液酸度不同时,拉曼光谱特征频率的率的变化表现出胆绿素的质子化。铜离子与胆绿素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说明金属铜离子可与胆绿素生成金属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以有序的多孔氧化铝为模板,利用交流电在孔中沉积金属铜,并以此作为SERS活性基底。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氧化铝溶解过程中铜纳米线形貌,共焦显微拉曼则研究表面吸附SCN 的SERS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铜纳米线表面SERS强度和纳米金属在表面直立的高度有关;而其频率和直立的高度无关。SCN 吸附在纳米线上比普通电化学粗糙的电极表面SERS强度高,说明纳米线(点)有望成为一种活性高,稳定性好的SERS基底。 相似文献
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技术是一种基于探测吸附于金属基底表面分子振动光谱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表面吸附、电化学催化、传感器、生物医学检测和痕量的检测与分析等领域。本实验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BK7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厚度为50 nm的金属铜薄膜,在Ar离子轰击作用下获得不同表面粗糙度的金属铜薄膜样品,从而制备具有不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的金属基底。实验样品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光光度计、拉曼光谱仪表征其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铜膜在Ar离子束轰击前后,样品X射线衍射谱的峰值强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其晶相结构未发生改变;随着离子束能量的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改变,光学散射强度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强;离子束薄膜表面改性后,以罗丹明B(Rh B)为探针分子,表征薄膜样品表面增强拉曼的活性,通过对比不同样品表面Rh B的拉曼光谱,发现其光谱强度随金属铜薄膜样品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糖尿病人和正常人血清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糖尿病人血清中蛋白质主链酰胺Ⅱ的C—N伸缩振动的谱线位移到1 585 cm-1,相对强度增加了14%,酰胺Ⅵ的谱线593 cm-1相对强度减少了33%。蛋白质侧链色氨酸吲哚环 “埋藏式”的谱线1 368 cm-1位移到“暴露式”的1 365 cm-1,且相对强度减少了59%;侧链C—S键的扭曲构象的谱线635 cm-1相对强度减少了15%,而反式构象的谱线725 cm-1增加了58%, 说明C—S键的扭曲构象部分转变为反式构象,表明糖尿病人血清中蛋白质的有序结构发生变化;类脂物特征峰1 449 cm-1相对强度增加了58%,与糖类有关的特征峰谱线1 331,1 099和740 cm-1相对强度分别增加了35%,100%和62%, 从而表明糖尿病人血清中与脂类和糖蛋白有关的物质含量增加。上述拉曼特征峰为糖尿病的诊断以及生化机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腐殖酸(简称HA)广泛存在于海洋、河流和土壤中,腐殖酸的研究对于土壤和水系的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银溶胶作为活性基底对腐殖酸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了激光照射时间、腐殖酸溶液浓度及pH值变化对腐殖酸溶液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照射20~30min时腐殖酸SERS信号比较理想;利用不同浓度腐殖酸溶液1 379cm-1拉曼谱峰的强度进行定标分析,腐殖酸SERS信号强度与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3;pH值变化对腐殖酸溶液SERS光谱有较大影响,在pH 7的时候信号最弱,而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信号较强。最后本文还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自来水中的腐殖酸进行了探测,初步证明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于自然水体中腐殖酸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7.
维生素K3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维生素K3 (VK3 )分子的常规拉曼光谱 (NRS)及该分子在活性衬底银镜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 ,并对它的拉曼特征谱带进行了初步的指认和归属。通过对比VK3 的常规拉曼光谱和SERS谱 ,发现VK3 分子吸附在银表面后拉曼散射强度被大大增强了。另外 ,VK3 的羰基与银粒子发生电荷转移后形成负离子自由基 ,碳氧双键打开。受VK3 分子吸附在银镜表面的影响 ,萘环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扰动 ,导致一些拉曼特征峰产生位移 ,环变形振动对应的拉曼散射强度得到了增强。这些研究结果为SERS技术今后对VK3进行药物检测以及痕量分析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生物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成像分析方法具有频带窄,水溶液背景弱,稳定性好,高特异性等优势已成为生物成像领域的优良选择。拉曼成像技术拓展了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使其不再只是检测单点化学成分的手段,而进一步用于对评价区域内化学物质成分、分布及变化进行整体统计和描述。本文探讨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原理及增强机制,介绍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拉曼成像技术,并对其在无标记成像及带标记成像中的细胞成像、活体成像,特别是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讨论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生物成像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苯丙氨酸银溶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银溶胶与L-苯丙氨酸溶液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增强效果明显,L-苯丙氨酸在银溶胶中的SERS光谱与苯丙氨酸固体常规拉曼光谱相比,主要峰位置基本一致,但某些峰发生了频移,相对强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探讨了三种不同的激发光源对SERS光谱强度的影响。用不同光源测定,其SERS光谱图中各峰位置基本不变,但峰强度有明显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一般情况下以514.42 nm为佳。不同浓度的苯丙氨酸在银溶胶中产生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有明显的差别,浓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SERS光谱的产生,溶液浓度在1×10-3mol·L-1时SERS最强,增强效果最好。体系的pH对增强效应亦有较大的影响,在pH为8时增强效应最强,这是pH对银溶胶的凝聚状态和苯丙氨酸分子存在状态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水相中拉曼谱带强度测定困难,本文利用乙醇883.8cm~(-1)作内标,研究了乙醇相银溶胶中SERS峰强与浓度的关系,发现随着2-氨基苯并咪唑浓度的改变,SERS峰强并不与浓度成正比,不同浓度溶液中1237cm~(-1)面内振动的改变显示了2-氨基苯并咪唑吸附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B12的激光共振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激光共振拉曼光谱研究了维生素B12位于270-780cm^-1的低频振动光谱。认为344,476和488cm^-1拉曼峰分别是腺嘌呤,Co-CN和Co-CH3振动模。用实验证明了维生素B12在514.5nm激光作用下发生部分光解,而且Co-CH3比Co-CN更容易断裂。测得了光照B12后光解速曲线。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电镀方法在多孔硅表面制备纳米尺寸的银颗粒,测量了不同镀银多孔硅表面吸附的RhB染料分子以及固态的RhB染料的Raman散射谱。在相同的激发强度下,固态RhB染料的Raman散射最弱,而镀银的多孔硅表面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10^4)。 相似文献
14.
15.
实验中观察到由于激发波长不同,吸附于银溶胶上的吡啶分子及其衍生物的不同频移的拉曼带增强比出现明显的差异,并对此现象给予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紫外拉曼散射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紫外拉曼散射,尤其是紫外共振拉曼散射的突出优点,并举例说明了该项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环境痕量污染物(如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的检测和CVD金刚石薄膜质量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具有和不具有弯曲弧磁过滤器的两种真空阴极弧离子镀方法,在不同工艺参量下制备了类金刚石碳膜.采用Raman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不同工艺参量下的类金刚石碳膜的键结构,通过对Raman光谱的D峰、G峰和C1s电子结合能峰位、强度的对比,详细讨论了沉积工艺参量对类金刚石碳膜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工艺下具有高强度D峰Raman光谱的类金刚石碳膜,其C1s电子结合能却分别位于284.15,285.50eV,表明高度石墨化和高度金刚石化两种状态类金刚石碳膜,都可以形成具有高强度D峰Raman光谱曲线
关键词:
类金刚石碳膜
Raman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物理学家对世界拉曼光谱学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大猷先生在1939年出版的国际上第一全面总结分子结构拉曼光谱研究成果的专著(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谱和结构》,表明中国从一开始就对世界拉曼光谱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虽然在拉曼光谱学的第二个在发展时期--六七十年代,由于“文革”,中国的拉曼光谱学停顿,但是在此以前的1954年,黄昆先生出了与玻恩合著的《晶格动力学理论》。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拉曼光谱学研究的论文数及水平迅猛上升,尤其在低维纳米材料领域,诞 相似文献
19.
激光拉曼光谱法验证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激光拉曼乐谱和红外光谱测定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基本确定了齐墩果酸结构中特征官能团的归属,特别是激光拉曼光谱补充了红外光谱的信息,可用于鉴定中草药成分结构的有效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C60和C70分别在溶液,聚苯乙烯薄膜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60在聚苯乙烯薄膜中的吸收峰相对于在正己烷中峰位红移2~10nm,并且发现随着C60浓度的增大,薄膜中观察到有形状规则的针状固体物质出现,C70在聚苯乙烯薄膜中吸收峰同在甲苯中峰位基本重合,我们认为:C60在聚苯乙烯薄膜中是以“微晶”形式存在,而C70在聚苯乙烯薄膜中以比C60更小的颗粒存在或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