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两种陆生植物不同浓度、不同部位浸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对蛋白核小球藻都具有化感作用但强度不同,榕树的抑制效果比合果芋强且稳定.从化感作用的效果上看,合果芋浸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特性,而榕树浸提液始终具有抑制作用.除榕树气生根浸提液外,在抑制作用期间内不同浓度浸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化感作用强度大致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不同陆生植物或同株植物不同部位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榕树叶(EC50,96h为13.16g·L-1)合果芋叶(EC50,96h为14.37g·L-1)榕树气生根(EC50,96h为30.66g·L-1).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海菖蒲(Enhalus acodoides)浸提液对有害赤潮藻的抑制效果,分别采用海菖蒲植株干粉的人工海水、无水乙醇和正己烷3种溶剂(极性由强到弱)提取液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进行抑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0 g·L~(-1)时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 0. 05),最高抑制率为94. 72%,乙醇浸提液在浓度为50 mg·L~(-1)时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抑制效应(p 0. 05),最高抑制率为77. 72%,正己烷浸提液对球形棕囊藻无显著抑制效应(p 0. 05);海菖蒲中能够抑制球形棕囊藻生长的物质应为极性物质; 2)水浸提液能够干扰球形棕囊藻的抗氧化系统,使其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 0. 05); 3) 0. 25%(体积分数)的二甲基亚砜(DMSO)对球形棕囊藻生长无显著抑制效应(p 0. 05).  相似文献   

3.
通过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2种陆生植物不同质量浓度、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果芋叶和茎浸提液对四尾栅藻表现出促进作用,仅浸提液高质量浓度(50 g.L^-1)处理组分别在实验前3 d和1 d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合果芋叶浸提液对四尾栅藻的促进作用强于茎浸提液.除浸提液30 g.L-1处理组第2 d之外,各质量浓度的榕树叶浸提液作用下的四尾栅藻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显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与榕树叶浸提液对四尾栅藻化感作用相似,榕树气生根浸提液对四尾栅藻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投加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对四尾栅藻的抑制作用增强.榕树叶和气生根浸提液对四尾栅藻的EC50,96 h值分别为11.17和47.97 g.L^-1,榕树叶浸提液对四尾栅藻的抑制效果好于榕树气生根浸提液.  相似文献   

4.
茉莉酸甲酯对杜氏盐藻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甲基茉莉酸(MeJA)对杜氏盐藻生长、β-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盐藻生长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500μmol.L-1、1 000μmol.L-1和2 000μmol.L-1 MeJA,每隔2 d取样,测定盐藻细胞生长、β-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低MeJA浓度(50~500μmol.L-1)对盐藻的生长无显著的影响,高MeJA浓度(1000~2000μmol.L-1)对盐藻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盐藻β-胡萝卜素及叶绿素含量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μmol.L-1 MeJA处理盐藻时其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200μmol.L-1 MeJA处理盐藻时其叶绿素含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eJA对盐藻的生长、类胡萝卜素及叶绿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MeJA是诱导盐藻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一个有效的诱导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型海杆菌Marinobacter)菌株YWL01溶藻活性及其可能的溶藻机理YWL01与常见的赤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混合培养, 通过肉眼、光电镜观察及藻叶绿素a浓度测定来评估溶藻活性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YWL01基因组将预测基因的蛋白序列分别进行BLASTP比对注释信息分析其可能的溶藻机理结果表明YWL01可直接溶藻藻液颜色由黄褐色逐渐变淡藻细胞裂解藻叶绿素a浓度明显降 低YWL01基因组中许多与溶藻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6.
研究硝酸钠、亚硝酸钠、硫酸铵3种氮源在N∶P=16的条件下,不同氮水平对条斑紫菜叶状体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O.35mgN·L-1,以LN(硫酸氨组)生长率最高;在0.70mgN·L-1,LN组的生长率反而变为最低,而硝酸钠与亚硝酸钠接近;在2.80mg N·L-1水平下,以硝基氮处理最好,为(24.5±0.1)%,其他2种氮源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对于条斑紫菜的生长模式拟合结果显示:紫菜增重(y)与氮变化量(x1)、PO4-P变化量(x2)及氮起始量(x3)和PO4-P起始量(x4)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从高等红藻坛紫菜中提取R-藻红蛋白(R-PE)、R-藻蓝蛋白(R-PC),从低等蓝藻钝顶螺旋藻中提取C-藻蓝蛋白(C-PC).研究10、25、50和100 μg/mL的R-PE、R-PC和C-PC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乳腺癌细胞Bcap-37的生存率的影响,MTT法测定结果,探讨这三种藻胆蛋白对癌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应与其光敏性质差异的相关性.三种藻胆蛋白的光动力作用对Bcap-37细胞具有显著杀伤并显示出剂量效应,质量浓度在25 μg/mL以上时,杀伤效果依次为:R-PE>R-PC>C-PC;仅用激光处理(497 nm,632.8 nm),Bcap-37细胞的生存率达到88.6%和91.3%;仅用藻胆蛋白处理,培养24 h后,R-PE<25 μg/mL,R-PC、C-PC<50 μg/mL时,对Bcap-37细胞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R-PE≥25 μg/mL,R-PC、C-PC≥50 μg/mL时,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8.
葛仙米对丁草胺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丁草胺对可食用蓝藻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es)生理和代谢活性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丁草胺处理葛仙米,结果显示低浓度(5 mg·L-1)丁草胺使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系统Ⅱ活性增强,高浓度丁草胺(>5 mg·L-1)限制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系统Ⅱ活性.同时丁草胺对葛仙米膜结构和功能具有破坏作用,随着丁草胺处理浓度增大,质膜透性不断增大,丙二醛和超氧自由基阴离子含量升高;在低浓度丁草胺处理时,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高浓度丁草胺处理时,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SOD活性下降;表明葛仙米对低浓度的丁草胺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高浓度的丁草胺对其生理和代谢构成威胁;针对目前葛仙米野生生境中丁草胺的用量,建议限制丁草胺在葛仙米产地的使用,以保护日益稀缺的葛仙米资源.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洋饵料微藻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细胞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为观测指标,研究了氯霉素、遗传霉素(G418)、青霉素对3种海洋饵料微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Beij.),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Parke 8701)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Ehr.)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100 mg.L-1的氯霉素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200mg.L-1时抑制作用显著;低于25 mg.L-1的氯霉素促进金藻8701的生长,大于100 mg.L-1时显著抑制;小新月菱形藻的生长随着氯霉素浓度的增高而不断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不同浓度的G418对3种藻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于100 mg.L-1的青霉素能够促进3种藻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升高,相对增长率逐渐下降.实验结果可为3种海洋饵料微藻的无菌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HSP70家族是一类最保守和最重要的热应激蛋白家族,在藻类中编码HSP70家族的基因也是普遍存在的,从原始单细胞藻到多细胞的大型藻,hsp70基因在藻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hsp70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系统进化中的保守性,研究采用简并PCR,扩增获得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hsp70基因片段,随后利用基因组步移获取了坛紫菜hsp70基因全序列.该基因全长2449个碱基,其中1866bp为编码区域,共编码621个氨基酸,与同属紫菜(P.purpurea)hsp70的氨基酸一致性达90%以上.利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热激及恢复过程中坛紫菜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坛紫菜hsp70对热激应答极为迅速,35℃热激15 min,hsp70 mRNA的表达就提升了15倍;在恢复培养3 h后坛紫菜hsp70的表达进入第二个高峰,表达量提升了48倍,且在随后的过程中始终高于对照值.在整个热激处理中,坛紫菜HSP70蛋白除了作为胁迫的应激蛋白外,始终作为重要因素参与了防御与损伤修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以温泉瓶尔小草新生幼叶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宜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各阶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M+ZT0.50 mg·L-1+2,4-D1.90 mg·L-1,诱导率为96.5%;芽苗分化的培养基为WPM+ZT1.70 mg·L-1+NAA0.10 mg·L-1,分化率为99.0%;生根培养基为1/4MS+IAA0.05 mg·L-1+IBA0.03 mg·L-1,生根率达97.8%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WPM+KT1.10 mg·L-1+根皮苷3.20 mg·L-1,通过24个月的保存,芽苗生长率仅在6.5%以下.试验结果证明,成功建立了温泉瓶尔小草离体培养体系,常温条件下利用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温泉瓶尔小草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以建兰品种小桃红根状茎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状茎增殖、分化和生根的影响,以及根状茎的增殖对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状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 0.5mg·L-1+蔗糖30g·L-1,根状茎生长速度为7.33;根状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NAA 0.6mg·L-1+TDZ 1.0mg·L-1+蔗糖30g·L-1,分化率为93.10%;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1.0mg·L-1+蔗糖30g·L-1+AC 0.05%,生根率为96.3%。根状茎增殖的生长量变化呈S型曲线,与细胞培养不同,各时期界限并不是很明显。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和磷酸盐的消耗曲线与根状茎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pH由于根状茎先消耗碱性盐(铵态氮)而下降,后利用硝态氮而上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琼胶寡糖对坛紫菜抗烂性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琼胶寡糖对室内和海区养殖坛紫菜的抗烂效应,以不同质量浓度琼胶寡糖处理坛紫菜叶片,通过观察叶片的腐烂情况,筛选坛紫菜最佳处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区养殖坛紫菜.研究结果表明:100μg.mL-1琼胶寡糖处理2次,2d一次,每次2h,能诱导坛紫菜最佳抗烂作用,使腐烂率下降37.31%(P0.01),且只有少量细胞萎缩坏死.琼胶寡糖处理坛紫菜叶片培养至40d时完全腐烂,较空白组延后13d.将该条件应用于海区坛紫菜养殖,能够提高坛紫菜的叶片宽度、鲜重,并使尖端腐烂率下降19.36%.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体外黄体细胞培养,观察中药紫草的水溶成分——紫草多糖对hCG诱导的黄体细胞分泌孕酮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选取未成年雌性SD大鼠,分离黄体细胞,分为基础组和hCG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紫草多糖,放射免疫检测各组细胞内和培养液中的孕酮(Progesterone,P4)含量;将细胞悬液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50g.L-1紫草多糖组、2×104 U/L hCG组以及hCG(2×104 U/L)+紫草多糖(1.50g.L-1)组,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0、0.5、1、2h时),分别测P4产量,观察紫草多糖对培养黄体细胞作用的起效时间和动力学变化。此外,上述4组培养0.5h后离心分离细胞和培养液,分别测得细胞内和培养液中的cAMP和cGMP含量,将细胞内和培养液中的含量之和作为总量,并计算其cAMP/cGMP比值。结果表明:1.紫草多糖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CG刺激下黄体细胞P4的生成。2.加大剂量(>3.00g.L-1)紫草多糖亦可抑制基础P4的生成。3.1.50g.L-1紫草多糖组从作用0.5h起,即显著抑制黄体细胞hCG刺激下的P4生成(P<0.01)。4.hCG可明显增加黄体细胞cAMP含量,导致cAMP/cGMP增加。添加1.50g.L-1紫草多糖可增加cAMP、cGMP含量,但cAMP/cGMP比值下降。结论:紫草多糖可直接作用于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黄体细胞,并抑制hCG诱导黄体细胞分泌功能,该抑制作用起效快,并可能通过cGMP介导。  相似文献   

15.
摘要:铅及其化合物是水体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源,会对鱼类产生巨大的危害.为了研究铅及其化合物对草鱼血清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文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b2+溶液处理草鱼,探究草鱼血清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变化以及与草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对草鱼血清中H2O2具有刺激作用,其含量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Pb2浓度为0.25 mmol·L-1时达到最高值.与H2O2含量变化相反,草鱼血清中CAT和MPO的活性随Pb2+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在0.01mmol·L-1Pb2+作用时,CAT在48h时活力最强,以后逐渐衰减;而MPO的活力普遍增强,在72h最强,并在96h后维持较强的活力.在高浓度(0.25 mmol· L-1)Pb2+作用时,CAT和MPO活性是受抑制的,其中CAT在48 h最低,然后酶活逐渐恢复,96h时达到正常水平;MPO活力一直没有恢复,在72 h时活力最低.  相似文献   

16.
桑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HPLC法测定桑叶提取物中水解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先用甲醇-盐酸混合液(甲醇终浓度50%,盐酸终浓度2.0mol·L^-1)水解桑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成槲皮素和山萘酚,以HPLC法测定槲皮素和山萘酚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63:37,体积分数),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70nm.结果表明槲皮素在0.84~26.8μg·mL^-1之间,山萘酚在0.44~14.2μg·m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和99.5%.该测定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桑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陆生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和绿萝(Scindapsus aureum)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过程中对不同质量浓度Cr(Ⅵ)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Cr(Ⅵ)胁迫影响植物生长,Cr(Ⅵ)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两种植物生长明显受到抑制.Cr(Ⅵ)质量浓度为2 mg·L-1时促进美人蕉及绿萝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了美人蕉及绿萝SOD、CAT、POD活性,对两种植物MDA积累无明显影响;当Cr(Ⅵ)质量浓度5 mg·L-1时抑制美人蕉和绿萝可溶性蛋白质合成及绿萝CAT活性,提高美人蕉SOD、CAT、POD及绿萝SOD、POD活性,对美人蕉MDA积累影响不大,增加绿萝MDA积累;当Cr(Ⅵ)质量浓度达到10 mg·L-1时,明显抑制两种植物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且抑制美人蕉CAT、POD活性和绿萝CAT活性,提高美人蕉和绿萝SOD活性及绿萝POD活性,显著增加两种植物MDA积累.本试验条件下,美人蕉生长速度大于绿萝,对铬胁迫的耐受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紫菜中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hT)化合物同时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菜样品用乙酸乙酯-正己烷(1/1,V/V)超声提取,提取液经活性炭固相材料分散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测定。TBT、TPhT均在4.0~20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0,0.999 1,检测限分别为0.37,0.49μg.L-1。在3个添加水平下,TBT、TPhT的平均回收率为96.8%~112.6%,相对标准偏差为3.2%~9.3%。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紫菜样品中TBT和TPhT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