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分别收集乳腺癌患者、一般疾病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样本用甲醇∶乙腈∶丙酮=1∶1∶1(V/V)提取,硅烷化试剂N,O-双甲氧基三氟乙酰胺+1%三甲基氯硅烷(BSTFA+1%TMCS)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中的氨基酸、脂类和糖类的代谢谱,并用主成分分析(PCA)和随机森林(RF)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组实验数据被成功分类,并发现磷酸、N-巴豆酰基甘氨酸、2,4-二羟基丁酸、棕榈酸、N-苯基甘氨酸和N-1-己酰甘氨酸等组分在乳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液微萃取(Gas-Liquid Microextraction,GL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快速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准确称取3 g匀浆样品,加入3 mL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1,V/V)超声提取15 min,取上清液100 μL,通过GLME技术进行萃取净化,结合内标法,联用气相...  相似文献   

3.
生物样本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生物样本(主要包括生物体液、尿液、动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拉曼光谱法等,并对生物样本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速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质谱技术(RRLC-MS)检测经格列美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 对糖尿病组、 给药组和健康对照组大鼠的尿液代谢物谱进行了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3组大鼠进行分类并寻找潜在生物标记物. 结果表明, 3组大鼠的尿液代谢物谱得到了很好的区分, 发现并鉴定了2个潜在生物标记物, 分别为4-脱氧三羟基丁酸和4-胍基丁酸. 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药物作用可能体现为对氨基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大鼠尿液中的氯丙嗪及其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质谱解析,推测氯丙嗪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通过对Wistar大鼠进行灌胃服用药物后收集24 h内尿样,经固相萃取(SPE)净化提取后,采用GC-MS(EI,PCI)检测.对比空白尿液与阳性尿液萃取液的质谱图,并根据质谱裂解规律鉴定其结构.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高脂血症大鼠为模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平台检测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橙黄决明素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血浆脂肪酸的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游离脂肪酸的差异,探讨橙黄决明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本实验成功建立了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且四组之间的脂肪酸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模型组相比较于正常对照组C14∶0、C16∶1、C18∶1、C20∶0、C20∶1、C22∶6、C22∶0有显著性差异(P0.05);橙黄决明素组中C14∶0、C20∶4、C20∶5、C20∶0、C22∶6的含量对比阿托伐他汀组和模型组要更接近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C14∶0、C20∶0、C22∶6三种脂肪酸含量变化与高脂血症代谢异常有关,且橙黄决明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高脂血症的脂肪酸代谢。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茶叶中氟虫腈残留量快速测定的气相色谱-电子轰击源质谱法。茶叶中的氟虫腈用正己烷-丙酮(7:3,V/V)混合液提取,经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用正己烷-丙酮(9:1,V/V)混合液洗脱,浓缩定容后,用气相色谱-电子轰击源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目标物质在0.001~0.040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空白样品在0.002~0.010 mg/L范围三水平加标回收实验的平均回收率在96.6%~114.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4.4%;方法的定量限为0.001 mg/kg。该方法能满足茶叶中氟虫腈残留量0.002 mg/kg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膀胱癌患者尿液代谢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种衍生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尿样代谢组分析方法.考察了样品预处理过程的提取溶剂、样品衍生化方法和气相升温梯度等分析条件,最终选择了丙酮为提取溶剂,V(MSTFA)∶ V(TMCS)=100∶ 1作为衍生化试剂.该方法线性良好(r2>0.9916);制样精密度RSD小于15%,回收率在80.4%~117.9%之间.本法已成功应用于膀胱癌患者与正常人的尿液代谢组学分析,发现4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马玉  林竹光 《分析试验室》2011,30(4):99-103
将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源/质谱法(GC-NCI/MS)应用于分析鱼类和贝类样品中5种多溴联苯醚(PBDEs)和5种多溴联苯(PBBs)残留.鱼类和贝类样品以正己烷/丙酮(1∶1,V/V)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液经酸性硅胶和中性硅胶层析柱净化和正己烷洗脱后,以PCB-103为内标物和GC-NCI-MS的选择离子...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优化快速溶剂萃取条件和GC-MS分析条件,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二氯甲烷(3:2:1,V:V:V)混合溶剂进行萃取,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在VF-1701MS色谱柱下,以SIM法分析了复垦土壤中4类20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并与索氏抽提前处理方法分析同批次土壤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检出限,回收率,重复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检出限0.21~2.53μg/kg,回收率73.6%~114.1%,相对标准偏差(n=7)在2.9%~15%之间。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39种多溴联苯醚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V(正己烷):V(二氯甲烷) =1:1混合溶液提取,超声(控制水浴温度为25 ℃)提取60 min,采用硅胶和氧化铝净化,负化学离子源-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39种组分图谱在49 min 内能得到很好的分离. 39种混合样品的检出限为0.003~0.10 μg/kg; 加标回收率为66.2%~118.6%;相对标准偏差为0.8%~18.2%.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2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以丙酮-石油醚(4∶1,V/V)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提取土壤中农药残留,经弗罗里土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模式)法同时测定了土壤中多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该法对0.1μg/mL和0.5μg/mL两个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70.1%~119.0%和78.1%~119.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30%~9.80%和5.20%~8.23%。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在线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LC-GC-MS)检测再生纸和原纸中的矿物油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再生纸和原纸的差异性并进行鉴别。利用正己烷-乙醇(1∶1)溶液提取纸样中矿物油成分,通过在线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并对色谱图进行解卷积和保留时间对齐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筛选再生纸和原纸的差异性物质,并对两种纸样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基于纸张中矿物油成分,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清楚地区分再生纸和原纸。再生纸与原纸中的差异性物质有:芳香烃矿物油(MOAH)馏分中的二异丙基萘同分异构体、四甲基联苯同分异构体、二甲基联苯同分异构体、异丙基联苯同分异构体,饱和烃矿物油(MOSH)馏分中碳原子数为25~33的正构烷烃。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考察血清样本前处理方法、优化液相色谱条件及质谱检测参数,建立了脂质组学血清样本前处理及其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RRLC-MS)分析方法。血清样本中加入二氯甲烷-甲醇(CH2Cl2-CH3OH,2∶1,V/V)混合溶剂进行脂质提取,采用ACQUITY UPLC CSH C18色谱柱(100 mm×2.1mm,1.7μm),以10 mmol/L甲酸铵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A,乙腈-异丙醇(1∶1,V/V)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采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检测模式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方式进行质谱检测。对血清中脂肪酸、甘油脂、鞘磷脂、甘油磷脂和胆固醇(酯)5类14种代表性脂质类成分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对穿插在检测序列中的质控样本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了本方法获得数据的可靠性良好,适用于脂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板栗中44种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V(乙腈)∶ V((水)=4∶ 1为提取剂,经高速匀浆方法提取,提取液以ENVI-18固相萃取柱净化,除去样品中大部分的脂肪和甾醇等干扰基质,再经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分析,进一步除去样液中色素和脂肪等大分子干扰物质,有效地降低了样品中的复杂基质所带来的背景干扰.加标水平为0.05 mg/kg时,大部分农药的回收率为65%~120%,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44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2~0.05 mg/kg.采用外标法定量,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性定量分析,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果均满意.实验证明,本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同时检测板栗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鼠尿液中异丙嗪及其主要代谢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大鼠尿液中的异丙嗪及其代谢产物。尿液经β-葡萄糖醛酸酶酶解,Oasis(HLB 3 mL固相萃取柱提取后,以Restek R tx-5MS(30 m×0.25 mm×0.25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为分析柱,经GC-MS分离检测。根据质谱图对代谢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大鼠尿液中检出了吩噻嗪、去甲基异丙嗪、异丙嗪亚砜、2-羟基去甲基异丙嗪、二羟基异丙嗪、顺-N-(1-丙烯基)吩噻嗪、反-N-(1-丙烯基)吩噻嗪、顺-N-(1-丙烯基)吩噻嗪砜、反-N-(1-丙烯基)吩噻嗪砜、顺-N-(1-丙烯基)吩噻嗪亚砜及反-N-(1-丙烯基)吩噻嗪亚砜11种代谢物。对异丙嗪在大鼠体内的氧化、还原等主要代谢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GC-MS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中草药中多种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采用V(乙腈)∶V(丙酮)=3∶7混合溶剂微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和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农药混标在0.01~1.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0.5、0.1、0.05 μg/mL 3个水平添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5%~110.6%、81.2%~108.3%和72.9%~122.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8.3%、4.6%~9.7%和2.3%~10.7%.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的对羟苯基丙酸、尿黑酸和对羟苯基乳酸的分析新方法。尿液经硅烷化试剂(BSTFA+1%TMCS)衍生后直接进样检测,实验采用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在优化的色谱升温程序下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对羟苯基丙酸、尿黑酸和对羟苯基乳酸在0.025~3.00 mg/L的浓度范围内获得了较好的线性,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5和0.9993,检出限(S/N=3)分别为0.008 mg/L、0.001 mg/L和0.005 mg/L。三个目标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在94.5%~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应用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对羟苯基乳酸、对羟苯基丙酸和尿黑酸,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保湿护肤系列化妆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对于水剂样品,采用环己烷提取、浓缩等简单前处理;对于膏霜剂样品,采用乙腈+丙酮(8+2,V/V)涡旋提取样品中的待测物,提取液经冷冻去脂、液液萃取净化(氨水-环己烷、水-环己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16种多环芳烃在1~50μg/L均与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添加量在1~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n=6)为78.1%~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2.4%~7.1%,方法检测限为1~10μg/kg。该法可用于化妆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小儿肺炎( Childhood pneumonia, CP)患者和健康儿童( Healthy control)的尿液进行分析,发现小儿肺炎患者尿液中的潜在标记物,为其发病机制及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筛选10例小儿肺炎患者(age 47.72±2.35 months)及10例健康儿童(age 46.65±1.97 months)尿液样本,采用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RRLC-Q TOF/MS)技术对其尿液代谢物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 PCA)对两组代谢物进行分类,并发现潜在生物标记物。 RRLC-Q TOF/MS检测表明,CP组和Healthy Control组尿液代谢物图谱能得到很好的区分,并鉴定了5种生物标记物,提示嘌呤代谢、氨基酸代谢可能在小儿肺炎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