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光声光谱在纤维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不同状态纤维样品的红外光声光谱的比较以及同一样品的红外光声光谱与红外光谱的比较表明:红外光声光谱用于纤维样品的分析,与红外光谱相比具有简单快速,分辨率好,信噪比高等优点,是研究纤维样品很好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漫反射线性加和光谱在烟叶复烤配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烟叶复烤配方的辅助分析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不同混合比例的样品光谱,而混合样品光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很难获得的;且不同分级的样品很难实现均匀混合,不可避免的引入误差.文章提出了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线性加和原理产生"理论混合均匀光谱"来代替实际的混合样品光谱,不仅能够消除混合不均匀造成的误...  相似文献   

3.
基于FTIR指纹光谱的牛肉产地溯源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中国牛肉4个产区吉林省榆树市、贵州省安顺市、宁夏自治区同心县、河北省张北县屠宰场采集了58个肉牛牛肉样品,进行脱脂、干燥、粉碎。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牛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牛肉产地来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4个产区的牛肉的平均近红外光谱存在有差异,牛肉样品的主成分空间分布也位于不同的区域。根据光谱距离,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初步判定了牛肉的产区,其中贵州的牛肉光谱比较复杂,与河北牛肉样品的光谱距离很近,存在一定交叉。利用来源于4个产区的18个独立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正确识别率为100%。说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准确、快速、低廉地追溯牛肉的产地来源。  相似文献   

4.
红外光谱(IR)测量中对制样的基本要求是样品要均匀。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厚度或浓度分布不均匀的样品,如含气泡的液体等。通过理论模型结合实验结果定量分析了厚度或浓度分布不均匀样品的红外光谱失真问题, 对此类不均匀样品的光谱性质做了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只要能够合适地控制实验条件,如制备足够薄的样品或选择吸收较弱的IR峰做分析对象,则厚度或浓度分布不均匀样品的光谱与均匀样品的光谱是高度相似的,完全可以满足定性或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法对液态样品的非破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液态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所得主成分权重图中显示出纯物质的光谱特征,将样品的前两个主成分得分做图可对样品分类。对样品进行主成分顺归分析,所得结果与参考值基本一致,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近红外光谱的优点在于它的非破坏性,非常知宇现场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6.
影响烟草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作者烟草近红外分析研究的经验,对校正集样品的代表性、样品水分、样品粒径、装样条件和光谱采集参数等影响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作综述介绍,以期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然高分子材料木材进行化学镀的方法制成的木质电磁屏蔽材料既可以保留木材的一些优良特性,又能有效改善木材导电、 导热和电磁屏蔽性,不仅为木材的增值利用开辟了新道路,还为电磁屏蔽材料的加工利用拓宽了领域。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化学镀铜处理前后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该材料表面特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化学镀铜前后样品表面的近红外光谱在形状和吸收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镀铜时间的样品之间也存在差异,尤其是反应未充分的样品。(2)经过主成分分析后,镀铜前后样品沿PC1轴、 PC2轴大致分成了6类,其中未处理样品、 活化处理样品性质较接近,镀铜时间25和40 min样品因反应充分,性质也比较类似,说明近红外光谱中包含反映材料处理前后的重要特征信息。(3)比较近红外区域和可见光区域光谱的主成分分析效果,发现近红外光谱区比可见光光谱区对镀铜处理前后样品的分类效果好,可见光光谱在突出样品的表面颜色特征信息方面表现更好,这说明两者结合运用更有利于样品表面特征信息的表征。  相似文献   

8.
ZnO纳米棒的拉曼和发光光谱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的ZnO纳米棒样品的拉曼光谱和发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由扫描电镜结果可知,合成的ZnO纳米棒具有很好的尺寸发布均匀性,直径在30 nm左右,长度大于1微米。采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得到了632.8 nm波长激发的拉曼光谱,并和体相样品的拉曼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由325 nm激光波长激发得到的荧光光谱可知样品具有很好的紫外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光谱技术的原油样品的荧光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应用同步扫描、三维发射以及目前石油荧光仪所采用的二维发射荧光分析技术对胜利油田15个井区25种原油样品在10-4 g·L-1~10 g·L-1浓度范围内进行了光谱采集,对比分析了不同光谱技术所获取的光谱信息与浓度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原油这种多组分样品,二维发射光谱难以满足分析要求;三维光谱信息丰富但数据采集与提取困难。同步扫描光谱具有简单快捷、光谱特征丰富明显、干扰小等特点,选择Δλ为40 nm获得的原油同步扫描光谱可反映三维光谱的主要信息。与二维发射光谱和三维光谱相比,同步荧光法在原油样品分析中显现出较大优势和发展空间,可望发展成为石油录井中对岩屑岩芯样品含油量的定量分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于复合肥成分的检测机制,选用不同物理形态(粉状和颗粒状)的复合肥样品,在不同压力下制得片状样品进行实验,以分析不同物理形态复合肥样品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实验分别对比了0,0.5,2,4,6MPa下粉末和颗粒的N,P,K的等离子体光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较小时,两种形态样品的光谱特性存在较大差别,且颗粒状样品的谱线强度明显高于粉末状样品。而随着压力的增加,两者的光谱特性的差别逐渐减小。对于同一形态样品,随着压力的增加,各主要元素的特征谱线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This review provides some background to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clud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It is not meant to be complete or exhaustive but t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sufficient background for selected applications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is a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analytical method. Associated with chemometrics, it can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deed, it is suitable for analysis of solid, liquid, and biotechnological pharmaceutical form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pharmaceutical FTIR applications used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reover, it can be implemented during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in production for process monitoring, and in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12.
小波变换在EXAFS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化探样品相态分析中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铜、铬、钴、镍、铅、镉的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地球化探人员对相态分析技术越来越感兴趣,在相态分析中,不同相态同一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给溶液的提取,制备及测定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加之,大量的常量元素的存在尤其是钙、镁、锰、铁等元素极易产生干扰,在水溶态,离子态的分析液中铜、铬、钴、镍、铅、镉的含量又很低,给测试带来了很大难度,在相态的提取过程中,如果做平行、样品分析的话一个样品至少要制备八份溶液,工作量很大,因此,找到一个简单,快捷而又稳定可靠的测试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测定中采用了磷酸为基体改进剂,它不仅可以消除基体的干扰,并可使各种元素测定的精密度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环境污染、生命科学、应用开发及最新红外分析方法四方面阐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在环境污染领域主要叙述了气红联用(GC/FTIR)技术在环境复杂有机污染体系分析中的优势、局限性及解决途径;在生命科学领域主要叙述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蛋白质二级结构、膜蛋白、脂、核酸及细胞、组织等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另外,还介绍了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化妆品及保健药品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几种最新红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基于LXI总线的压气机测试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优势。试验中对电压、压力、温度、流量和频率等参数进行采集和记录,然后通过系统软件性能分析端提供专业的算法分析接口,接入压气机性能分析计算链以及其他用户自定义的算法进行实时性能分析,从而实现压力机性能的测试及判断。经过试验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基于LXI总线的仪器和基于网络的数据发布方式既能满足试验数据实时采集、现场监视,多专业灵活分析等功能,提供灵活的接口形式满足不同专业的实时分析,实现了压气机性能的测试和试验风险的掌控。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测量不确定度是实验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不确定度的分析过程,再结合具体的实验数据,分别对大学物理实验中弹性模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和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这3个具有代表性实验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提供一个参考,同时能够锻炼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7.
拉曼光谱的荧光背景扣除及其用于药物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曼光谱分析中,由于有机分子或样品中污染物的荧光影响,常会使拉曼光谱产生高背景信号,以致其拉曼光谱吸收信号被淹没。利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包baselineWavelet,本文对醋酸泼尼松片和格列本脲片的拉曼光谱进行了荧光背景扣除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对它们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果。通过这2种药物的拉曼光谱聚类分析结果,检验了该背景扣除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讨论了荧光背景对拉曼光谱聚类分析的影响。结果说明,荧光背景对拉曼光谱聚类分析影响很大,在分析前必须预先扣除。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日益增长的民用航空海量数据,本文对其从数据采集到大数据分析全寿命周期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了民机运行所涉及的数据源,并根据数据类型,对各数据源进行了分类。基于不同类型的数据,研究了各类数据的采集方式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并对大数据离线分析工具及实时在线分析工具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能够为构建民用飞机运行大数据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提高我国民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steady state response of structures to non-harmonic periodic excitation, it is customary to expand the generalized forces of the periodic load in Fourier series.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this procedure is unnecessary. When either real modal analysis or complex modal analysis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sponse, a closed form solution, in the form of an integral of the steady state response of each normal co-ordinate (in real modal analysis), or those of the generalized co-ordinates (in complex modal analysis), can be obtained dire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iodicity conditions of the steady state response.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单倍体育种技术中,可先使用低场核磁共振方法定量测得玉米单倍体与二倍体的油分,再依据二者油分差异鉴别单倍体,该方法在实际育种工作中已取得初步应用,但核磁共振鉴别单倍体方法存在速度慢、价格贵、维护难等缺点,难以获得大范围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有诸多优点并在各领域取得广泛应用,相关研究也表明该技术可用于玉米单倍体的定性鉴别,但是目前该方法用于鉴别单倍体实验研究时涉及的玉米品种相对较少,对于某些品种识别效果较差,且内部机理类似于黑盒,难以指明单倍体、二倍体两类种子是依据何种物质的差别进行区分,有时难以获得农业领域专家认可。根据花粉直感效应的原理,玉米单倍体与二倍体存在明显的油分区别,通过油分鉴别单倍体原理直观明白,易于被业内专家接受。因此,提出了一种先定量得到油分,再依据定量分析所得油分进行分类的方法,即首先使用玉米单籽粒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回归分析得到各籽粒的油分含量,再利用定量分析所得的油分值,并使用最小平方误差方法对单倍体、二倍体混合籽粒进行定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方法的识别精度与核磁共振方法相当,与几种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在训练集规模相同时,近红外定量分析方法所得识别率优于几种定性分析方法,进一步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方法鉴别单倍体具有一定优势,可满足育种行业精度要求,能够为尽快实现单倍体工程化育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