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模拟酸雨淋溶对土壤镉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3):223-228
以紫色土和黄壤作为供试土壤进行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增加了土壤镉的迁移性.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Cd的淋溶量越大,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减少,但是不同pH之间淋溶率的差异小,说明酸雨虽然增强了土壤中金属迁移性,但迁移缓慢.同一重金属的迁移性因土壤类型不同有差异.Cd在黄壤中的迁移性大于紫色土.对数方程表明酸雨淋溶量与Cd残留量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除了受到酸雨pH的影响,同时还受土壤Eh,有机质含量,CEC,土壤胶体,有机和无机配体的数量等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安东南部7月份土壤CO2释放量和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碱溶液吸收法,对西安东南部地区7月份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昼夜观测,观测资料显示,西安东南部地区7月份土壤CO2释放量一昼夜内具有明显变化,从当日9时到次日9时,CO2释放量表现出由低变高再变低的规律,土壤CO2释放量变化与温度变化具有相同的特征,但释放量的变化具有滞后性,相对于温度的变化滞后4-6h,温度是决定土壤CO2释放量昼夜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它的升高和降低分别造成了土壤CO2释放量的增加和减少,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量不同,林地释放量大于草地,草地释放量大于裸地,夜间12h释放量大于白天12h释放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作用下红壤中稀土元素La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La的释放.在酸雨淋溶下La的释放一般表现出两阶段性特征:首先La释放量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减小,然后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增大.经过相当于9 150~10 650 mm降水量的淋溶后,与对照(pH5.6)相比,pH4.5的酸雨使红壤La的累积释放量提高-5.11%~75.96%,pH3.5的酸雨使其提高16.64%~127.82%.除个别情况外,La释放量与Fe、Mn释放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性相关.初步推断多数红壤中的La主要吸附在Fe-Mn氧化物表面或存在于Fe-Mn氧化物中,其释放可能是由于吸附载体Fe-Mn氧化物因H 的输入而解离所致.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良酸性土壤和降低水稻镉含量,进行土壤施用调理剂种植水稻的田间试验.测定实验前后土壤的pH、交换性铝、有效锰、盐基饱和度、有效镉、总镉和收获稻谷的产量及其镉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土壤pH增加0.23~0.60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铝、有效锰、有效镉和稻谷镉含量分别降低9.4%~34.4%、7.0... 相似文献
5.
6.
南方土壤酸沉降敏感性研究:Ⅴ.模拟酸雨条件下土壤矿物风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荣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4):89-93
研究了模拟酸雨条件下土壤及粘土矿物与砂矿物的风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时间范围内,pH<3.5的模拟酸雨可引起土壤矿物风化速率的明显增大,土壤矿物风化速率的变化特点是先快后慢.不同土壤类型的风化速率取决于发育程度和易风化矿物的质量分数.发育程度较低的土壤,盐基离子的释放主要来源于砂矿物组,而发育程度较高的土壤,盐基离子则主要来源于粘土矿物组.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模拟酸雨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酸雨作用下三峡库区4种典型土壤盐基离子的释放特点和释放机制.研究表明: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土壤pH值随酸雨pH值下降而下降,土壤pH值和CEC含量越高,土壤受酸雨酸化影响越小;淋滤液的电导率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且都有一个峰值,但峰形有明显差异;酸雨导致盐基离子的淋失,盐基饱和度降低,土壤中各离子淋失量大小均为Ca2 >Mg2 >Na >K . 相似文献
8.
土壤对镉(Cd)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土壤对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具体说明了土壤pH、不同土壤种类、污水灌溉、土壤养分状况4个方面指标对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展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西安吴家坟秋季土壤的碳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西安呈家坟秋季土壤CO2释放量的监测,研究了影响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作用下,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的特点,总结出西安南郊地区秋季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主要随着温度而变化,即气温降低,土壤CO2释放量逐渐减少,在昼夜时段中,土壤CO2释放量也随温度变化,但相比温度变化有明显的滞后,大约滞后6h,且夜间释放量明显高于白天。 相似文献
10.
11.
红壤中微量元素锌在酸雨淋溶下的释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淋溶下4种红壤锌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相当于9 150-10 650mm降水量的淋溶后,与对照(pH5.6)相比,pH4.5的酸雨使表层土pH值降低0.15-0.22个单位,但对心层土和底层土影响不明显;pH3.5的酸雨使整个土层pH值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表层土降低最显著,达0.43-0.60个pH单位.酸雨淋溶下红壤中锌的释放具有前期阶段为快速递减释放和后期阶段为慢速平稳释放的两阶段性特征,锌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二次模型来描述.从长期的淋溶效果来看,酸雨增加了红壤中微量元素锌的淋失.酸雨对锌释放的影响可增加水体中锌的负荷,并导致土壤缺锌;而对受锌污染的土壤,则会加重锌的毒害作用.图3,表3,参8. 相似文献
12.
模拟酸雨对白术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处理中药植株白术及其种植土壤,测定了白术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影响白术根际微生物的生长,根际微生物总量随酸雨酸度的加大而减少;酸雨对白术根际环境中的细菌、放线菌、氮素生理群和碳素转化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当的酸雨刺激(pH为5.0、4.5)促进了真菌的生长,但当酸雨pH<4.5时,则抑制真菌的生长.植物根系的存在,可使酸雨对根际微生物各个类群的影响不同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模拟酸雨对三峡库区土壤中铝溶出及不同土壤缓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酸雨对三峡库区4种典型土壤铝离子的淋失规律。研究表明,长时间受酸雨淋洗,土壤对酸雨的缓冲性能降低,且酸雨pH值越低,对土壤酸化影响越大。土壤铝离子的淋溶量随酸雨pH值下降而上升,在pH≥3.5的酸雨作用下,土壤中铝离子的淋溶量较少;而当酸雨pH=2.50时,铝离子的淋溶量骤然升高;同时,经酸雨淋洗后土壤中交换性铝的含量发生了改变(红棕紫泥除外),酸雨pH值越低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华市酸雨污染严重 ,春冬两季酸雨频率高 ,p H较低 .用模拟酸雨处理早稻种子及幼苗 ,其萌发率和种子活力都明显下降 ,幼苗叶片受到明显伤害 ,并与模拟酸雨的 p H值成正相关 .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北方小麦生长规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要:模拟北方地区自然降雨量,在小麦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用pH为2.0,3.0,4.0,5.0(以6.0作为对照)的模拟酸雨喷淋小麦. 研究表明:酸雨喷淋后,叶片出现可见伤斑的阈值是pH=3.0,小麦平均叶面积(cm2)明显受到抑制,而小麦植株的含水率(质量比)对酸雨表现不敏感,保持在71.4%~85.0%之间;酸雨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质量比)减少0.4%~37.1%,丙二醛含量(μmol/g)增加4.5%~49.3%,过氧化氢酶活性(mg•g-1•min-1)降低9.7%~94.4%, 过氧化物酶活性初期增大0.1%~54.7%,处理后期受到抑制, 活性降低8.6%~33.1%. 模拟酸雨对小麦的影响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愈显著,且与酸雨处理次数和处理量相关. 相似文献
16.
模拟酸雨胁迫对4种草坪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性溶液(pH =70)为对照,研究了模拟酸雨(pH 为20、25、30、35、40、50)胁迫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匍匐翦股颖(Agrostis palustri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4种多年生草坪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对4种草坪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pH=20的酸雨完全抑制了4种草坪草种子的萌发,表现为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均为零。黑麦草、高羊茅种子能在pH≥25的酸雨胁迫下正常萌发,匍匐翦股颖种子能在pH≥30的酸雨胁迫下正常萌发,狗牙根种子在不同程度酸雨胁迫下均萌发不良。此外,酸雨胁迫还延缓了4种草坪草种子的萌发进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4种草坪草种子抗酸雨胁迫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得出4种草坪草种子抗酸雨胁迫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高羊茅、黑麦草、匍匐翦股颖、狗牙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红壤中铜的释放特征与规律.在淋溶前期,铜释放因土壤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当淋溶到中期以后,多数情况下红壤铜释放量表现为随淋溶量的增加而上升.模拟酸雨对红壤中铜的释放产生明显影响,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因供试红壤不同而不同.经过9 150~10 650 mm模拟酸雨淋溶以后,与对照相比,pH4.5的酸雨使红壤铜累积释放量提高-3.45%~82.23%;pH3.5的酸雨使其提高-3.11%~258.89%.铜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式来描述,供试红壤平均铜累积释放量(Q)随淋溶量(H)的变化为Q=-0.505 1 0.004 4H 7.217 9×10-8H2.图4,表1,参9.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of acid rain in Chi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uo’an Ding Xiaobing Xu Xiumei Fang Shuping Jin Xia Xu Jie Tang Qijun Liu Shufeng Wang Wenxing Wang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7,42(24):2076-2076
19.
选用市面上常见的磷肥和复合肥,通过人为模拟不同酸雨环境,对其溶解时释放重金属的特点及所含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化肥样本中重金属总量均未超过限量标准,且磷肥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溶解性均高于复合肥.不同酸雨环境对As、Cd和Cu的生物可利用性影响不大,Cr、Pb和V在pH为3.0的酸雨条件下,生物可利用性最高.化肥中重金属的溶解性由大到小排序为As、Cd、Cu、V、Cr、Pb,其溶解性受重金属总量、溶剂pH和化肥中其他离子的综合影响.相比于重金属总量,其可溶态含量更能反映出生物可利用性的程度.因此,可溶态重金属的含量应作为评判化肥施用潜在环境风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