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本工作测量了23Na(p,α020Neg.s.反应在 Ep=1—2.5MeV 能量范围内和θL=30°,150°时的激发函数,还测量了23Na(p,α120Nelst,反应在上述能量范围内和θL=30°时的激发函数.对2.171 MeV 共振,在12个角度上测量了(p,α0)的激发函数,并由激发函数求得了多个角分布,另外在一个固定能量上(150°激发函数的共振峰上)测量了(p,α0)反应的角分布.对2.117 MeV 共振,在二个固定能量上(150°激发函数的共振峰上和其高能端的半高点处)测量了(p,α0)反应的角分布.对2.075 MeV 共振,在16个角度上测量了(p,α0)反应的激发函数,并由激发函数求得了角分布.这三个共振的角分布不是90°对称的,并且共振峰的峰位与角度有关.用复合核理论对它们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α-γ符合测量方法, 对72MeV的12C离子轰击近球形靶124Sn的(12C,α×n)和(12C,8Be×n)反应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与前方角20°—50°发射的α粒子相关联的余核级联γ的平均γ多重性γ>, 据此推算出124Sn核俘获8Be和α反应的最可几初始轨道角动量分别是35.5(h)和39(h), 与全熔合临界角动量lcr=34.4(h)之比近似等于1, 甚至稍大于1. 实验支持了大质量转移是发生在高角动量区的周边反应的观点, 而与近期出现的初始l布局有赖于靶核形变程度及球形靶核系统的大质量转移是中心碰撞的论点相背悖.  相似文献   

3.
推广Glauber理论中的元振幅,采用高能α-α散射振幅fα作为元振幅来研究高能核-核碰撞。在本文中,详细计算了1.37GeV的α粒子在C12上的弹性散射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粒子鉴别系统测量了31.2MeV的α粒子在11,10B核上的(α,t)、(α,d)和(α,p)反应的角分布; 由出射粒子的能谱, 我们分别得到了剩余核处于基态和不同激发态的十个角分布. 从角分布的形状看, 在11B(α,t0)12Cg﹒s, 11B(α,d0)13Cg﹒s, 10B(α,d0)12Cg﹒s, 10B(α,d1)12C1st, 11B(α,p0)14Cg﹒s等反应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后角上翘; 并且(α,t0)和(α,p0)的后角上翘的同位素效应似乎与(α, α)的反常散射的同位素效应相反.  相似文献   

5.
侯仁锠  赵玄 《中国物理 C》1983,7(2):236-244
本文用DWBA方法对两种入射能量Eα=31和和43MeV的64Zn(α, α′)64Zn*非弹性散射中可能的四极-八极双声子激发进行了研究. 考虑了核力势和库仑势, 零级近似核力势取为Woods-Saxon势, 由靶核振动引起的核力势的非球对称部分V1作为微扰. 在计算中, V1取到核表面集体坐标αλν的二级项, 总初态波函数Ψ(+)i取到V1的一级项,目在扭曲波格林函数中略去了作为中间态的吸收道. 此外在双声子激发机制中, 假设直接双声子激发的贡献是主要的, 相继双声子激发的贡献是次要的. 所得的理论角分布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 由这样符合可推知64Zn的3.72和4.19MeV能级是四极-八极双声子激发能级, 其角动量和宇称分别为3和5.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 对丰中子核108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 基带、单声子γ振动带和一个二准粒子带分别得到了确认和扩展, 同时识别了一个新的边带, 初步认定为二声子γ振动带. TRS模型计算表明108Ru核具有三轴形变,其形变参量为β2~0.29, γ=-22°. 推转壳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108Ru核基带回弯是由h11/2轨道的一对中子发生角动量的顺排所致. 对二准粒子带的组态特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假定8Be是由两个在组态空间相邻的α粒子组成的, 因而获得在余核中8Be集团的谱密度正比于核表面α粒子预形成几率Pα的平方. 利用改进了的EFRDWBA重叠积分的参数化方法[1—2], 我们计算了209Bi(12C, α)217Fr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角分布和双微分能谱, 而且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提取了在217Fr核表面的α粒子的预形成几率, 结果与由α衰变数据提取的预形成几率在计算误差范围内一致. 这个事实说明, 209Bi(12C, α)217Fr可能是双α直接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8.
刘国兴 《中国物理 C》1987,11(1):98-103
本工作采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测量了120MeV 14N+118Sn和138MeV 20Ne+118Sn裂变碎片角分布. 使用建立在统计模型基础上的碎片角分布理论公式拟合实验上测量的碎片角分布. 由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计算中中等质量裂变核在鞍点的有效转动惯量Jeff, 并且讨论了在参数Z2/A<30的区域内核的鞍点形变.  相似文献   

9.
在0°、30°、60°、120°、150°和180°六个角度上测得了14MeV中子引起的141Pr(n,α)138La反应的α粒子能谱,给出了角分布。得出这一反应的主要机制是复合核前发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了两碰撞核间核子结团的转移机制, 解释了象16O+24Mg和20Ne+24Mg这样一些4N核间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后角振荡上升的反常现象. 在原子核分子轨道模型的理论框架下, 将交换势的强度作为唯一的可调参数, 数值计算较自然地拟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入射能量为69和56MeV时对P、D、T、3He和α五种轻粒子产物所测得的角分布、Ec.mc.m平面双微分截面等高图及在速度表象中的洛仑兹不变截面等高图. 用有两个粒子发射源的运动源模型计算可较成功地拟合质子能谱, 所提取快速度和温度与已发现的系统化规律值相符. 将α、3He和D等组合粒子的测量能谱与结合模型(Coalescence model)的计算进行了比较, 这些产物的非平衡组分可满意地被结合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12.
用大面积位置灵敏电离室测量了69.5MeV, 66MeV, 59MeV和56MeV轰击能量下12C+28Si弹性散射角分布. 用光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 并讨论了弹性散角分布振荡及增强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用Glauber多次散射理论和相干涨落核模型,计算了能量在(3,3)共振区的π+介子在16O和18O靶核上引起的双电荷交换反应截面。理论计算的18O(π+-18Neg.s.16O(π+-16Neg.s.反应截面的比值,很好的符合实验值。理论预言了18O(π+-18Neg.s.微分截面角分布在角度为23°附近有极小值,实验表明了这个极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入射离子能量为64和67MeV时,12C+197Au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以及能量为71.5MeV时该反应中出射的α、Be和B等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给出了6Li粒子的产额和使用α-α粒子符合技术,在相对于东流方向成90°处测得的反应中出射的8Be分裂开的α粒子的能谱和产额。反应中出射的各种粒子的最可几能量,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降低而降低,角分布都是大约在擦边角附近出现峰值,当入射离子能量从71.5MeV降到64MeV时,其峰位大约从80°移到120°,显示出转移反应的特征。我们对实验结果作了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α粒子模型下的π--12C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独立α粒子模型波函数,在Glauber理论下,计算了共振区内一系列能量(Tπ=-120、150、180、220、260MeV)下的π--12C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理论与实验结果较好地符合。在截面对于波函数敏感的低能区域,本文结果比前人同类结果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采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天然白云母)测量了72.7,69.6,67.4,65.4,63.4和61.4MeV12C离子轰击181Ta,W,Re,Pt,197Au,Pb和209Bi等裂变反应碎片角分布。由相当于全部动量转移的裂变事件的碎片角分布统计理论分析直接确定了形成全熔合的临界角动量lcr,根据锐截止模型计算了全熔合截面σfu。结果和按照R.Bass模型计算的全熔合激发函数做了比较。我们还分析了已经发表过的14N+Pb和12C+238U碎片角分布数据,由对碎片角分布数据理论分析得到的全熔合截面σfu和直接测量的结果很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了入射能量El=70.0MeV的12C+112Sn和12C+124Sn两个反应. 使用ΔE-E半导体探测器, 测量了两反应中出射的α、Li、Be、B各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 α粒子的角分布可以通过假定存在三种机制的α组份得到定性的解释. Li、Be、B的角分布为擦边角成峰, 无前角成峰组份.  相似文献   

18.
刘绍湘 《中国物理 C》1985,9(3):321-326
测量了50MeV的11B束在40Ar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和单质子转移反应40Ar(11B, 10Be)41K的微分截面. 用光学模型拟合了弹性散射截面. 用包含反冲效应的精确有限程扭曲波玻恩近似(EFR-DWBA)分析了微分截面, 提取了谱因子.  相似文献   

19.
高元义 《中国物理 C》1984,8(6):755-756
用VMI模型对一些核的超带和基带联合进行分析, 发现两准粒子激发的超带带头角动量I0≥8+.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π核散射的微观描述,计算了Tπlab=240、343MeV时π+-16O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定性地符合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