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优化工具与优化方法对无人机在抢险救灾过程的次生灾害巡查阶段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首先确立巡查的区域范围,采用往返式Z型航行路线,结合无人机的续航时间确定无人机的全部行走路线.根据每架无人机在有效时间内可航行的总路径,结合优化计算将整个巡查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域.基于改良的贪婪算法求解出各个小区域的最佳无人机探测方案,以期获得整体最优飞行路线.由于每个小区域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需要重复巡查,对每个小区域进行细致的路径规划和无人机数量安排,确保满足巡查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2004年首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C题“售后服务数据的运用”在竞赛中学生们做出的各种作法给予了评述,同时给出评卷时的评分标准和一个参考解答.  相似文献   

3.
“比喻”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众所周知,“比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形象、直观、生动地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如能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促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并能增强记忆效果.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使学生产生误解,影响教学效果.本文用具体实例对此作粗浅的探讨.范例1球冠讲球冠的概念时,我带了一只小皮球,问学生:这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皮球,有的说是球,我问:是球吗?如果我们不计球皮的厚度,应该叫什么呢?学生:球面.然后请学生说明球面与球的区别.接着,我取出一把…  相似文献   

4.
关于“图形表征”,我们首先要知道表征的含义.但关于表征的内涵没有统一的定义,认知心理学家把表征定义为一种经反映而被构造出来的,作为认知对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在思维中被加工的形式;也有学者认为事物的本质在于关系,表征体现为对事物中臆含关系的理解和推理.表征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表征,即头脑中考虑问题;另一种是外在表征,即将问题以文字、数式、图表、模型等东西表示出来.数学上的外在表征一般有:数学用语表征、动手操作表征、图表表征、数字与算式表征等几种形式.其中图形表征在问题解决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图形表征可以使抽象的题变得形象,运用图形表征可轻巧地找出一些文字中未经解释的有用信息,促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6.
一座高楼没有梯子,平常人是不可能上去的,因为没有飞翔的翅膀;没有脚手架,座座高楼不可能拔地而起;教学过程的引导脚手架也是如此.作为教师,则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它们正如一级级阶梯,为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运用“巴特莱法则”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社会经济学家巴特莱发现,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20的顾客占据80的商品销售额;20的发话人占据80的电话费,等等.于是他总结出“20法则”又称“巴特莱法则”,其含义可表述为:事物的80的价值集中在20的组成部分之中.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事例都符合“20法则”.例如人的10个手指中,利用率最高的只有两个,即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新华字典》收人的近万个普通汉字中,最常用的也只有2000多个.“巴特莱法则”揭示了“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之间的辩证…  相似文献   

8.
<正>设而不求是解答高考题的一个重要技巧.顾名思义,设而不求就是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先设定一些变量,然后把它们当成已知量,根据题设本身各变量间的制约关系,列出方程,通过代换、消去等手段,不求所设变量,达到解题的目的.准确应用设而不求技巧往往能避免很多繁杂运算,使得解题简捷明快、赏心悦目.如何准确运用设而不求技巧呢?下  相似文献   

9.
试卷讲评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常见重要课型,是复习课的深化考试活动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试卷的精准分析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试卷的有效讲评矫正调控教学,促使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陷、发扬优点,激发其求知欲,完善知识系统与认知结构,规范与开阔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12.
“组块”策略就是将零散的构件组成有意义的单元,在数学解题中,绕过基本量的求解,将基本量拼凑成“组块”来求解的策略.如果能在数学解题中注意运用“组块”的解题策略,可以化繁为简.笔者以高中数学为例,对“组块”策略在数学解题中给予运用.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变式”,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正确的变化.过去,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多注意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在灵活运用上做的不够。因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由于概念不清而导致错误。所以,教师还须在吃透教材,讲  相似文献   

14.
所谓类比就是指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方式.类比在微积分教学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一、运算法则的类比(一)极限,导数,定积分的概念,运算法则之...  相似文献   

15.
竺欢乐 《数学通讯》2005,(12):13-15
“极端性”原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从极端情形(最大值、最小值、极端有利、极端不利、边界情形、极端位置等)入手分析,往往能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此法不仅在解竞赛问题中用途广泛.事实上,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为了寻求更清晰的解题思路,更简洁的运算方法,我们也会不经意地去“走极端”,本文例举说明.  相似文献   

16.
卓斌 《数学通讯》2010,(6):27-30
“矩阵与变换”作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专题进入高中数学范畴,教学时间大约18课时.由于是新增内容,加之老教师普遍感到比较陌生,因此不少地区和学校放弃选修该专题.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高考检验,我们认为选修该专题不仅在高考中稳操胜券,容易得到满分,而且对于有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还具有特别的功效,现把我们的认识与体会整理如下,供同行们参阅.  相似文献   

17.
多无人机协同任务策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多无人机协同任务的系统资源分配、任务分配、航线规划、轨迹优化等问题入手,建立了多基地多无人机协同侦察模型.针对问题,首先利用"栅格化聚拢"的思想对目标点进行过滤优化,进而对目标群和无人机基地进行了任务分配,而后结合蚁群算法、贪心算法、最短路径算法等思想,通过Matlab平台,计算出能够让无人机停留在雷达探测区域总时间最少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8.
研究的是多架无人机协同完成侦察、中继等作战任务的方案优化问题.对于侦查任务,首先建立了以总行进路径最短为目标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求得单架加载S-1无人机无法完成任务,故又建立了以两组行进路径之和最短和组间路程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目标群分组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得到最优分组方案.然后,由于S-2的扫描范围广,无需行遍所有目标点即可完成任务,故建立以扫描所有目标点为约束条件,遍历点数最少为目标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求得仅需经过18个点即可完全扫描所有68个目标点.接下来,在满足S-1和S-2扫描每个目标点的时间差小于4h的前提下,得到了最优的飞行方案.对于中继任务,通过调整无人机的起飞时间,减少通过雷区的任意两架无人机的位置差异,得到仅需1架中继无人机的最优飞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让·保罗·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无非是经历同化顺应过程。个体接触到新的知识,首先是以旧的认知结构(图式)对其进行解释与吸收(同化),将新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当原有的认知结构暂时不能解释容纳时,则内部系统就会及时对旧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顺应),以便包容新知识,达到认知结构的新的平衡。这就是“同化顺应”理论在认识新知识和指导教学方面的基本内容。运用这个理论指导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对实现“高速度与巩固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以概率论教学为例,谈谈“同化顺应”理论在优化教学中的作用,以飧同行。  相似文献   

20.
珠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源远流长。在人类20世纪中,重视工业的发展,忽视对人自身的研究。近21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珠算科学技术已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提高,特别是“三算结合教改实验”的成功和珠脑算的开展,对人们自身智力的开发有所突破,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可是自从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电算应用技术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