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茶叶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及草铵膦的残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快速测定不同茶叶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及草铵膦的方法。样品用0.05 mol/L NaOH提取,并以HCl调节pH值,Oasis HLB小柱净化除杂,氯甲酸-9-芴基甲酯(FMOCCl)柱前衍生反应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本方法在5~1000μg/L浓度范围内,不同茶叶基质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草铵膦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0.1,0.4和4 mg/kg添加水平下,不同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中3种化合物回收率均介于72.1%~10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9.8%之间(n=6),方法定量限(LOQ)在0.03~0.08 mg/kg之间(S/N=10)。本方法稳定,简便,灵敏,能够满足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2.
柱前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草铵膦的残留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茶叶中草铵膦残留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水超声提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9-芴基氯甲酸酯(FMOC-Cl)溶液在硼酸盐缓冲溶液下衍生2 h后,用Kinetex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2%(v/v)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50.0 μg/L,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定量限为0.10 mg/kg。在不同基质中,草铵膦在0.10、0.50、1.00 m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1.6%~81.4%,相对标准偏差为3.2%~8.4%。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等特点,适用于茶叶中草铵膦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定量检测饮用水中草铵膦、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的方法。水样直接经亲水PTFE膜过滤,以50 mmol/L甲酸铵(pH 3.0)为流动相,Acclaim Trinity Q1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离子化(ESI-)、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总运行时间仅为5 min。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和草铵膦在10.0~1000μg/L浓度范围内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其定量限分别为5.0, 5.0和10.0μg/L;目标化合物日内和日间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7%~102.1%和89.3%~99.9%,日内与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7%。该方法能满足水源水和饮用水中草铵膦、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应急检测或日常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5.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草甘膦和草铵膦的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茶叶中草甘膦和草铵膦残留同时快速测定的方法。茶样经超纯水、二氯甲烷提取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在硼酸盐缓冲液中与9-芴甲氧羰酰氯(FMOC-Cl)进行衍生反应,衍生后产物在C18色谱柱上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表明,在0.003125~0.1 mg/L范围内,草甘膦和草铵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0),检出限(LOD)均为0.03 mg/kg;在添加浓度为0.375、1.5和4.5 mg/kg时,草甘膦的平均回收率为87.37%~99.1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68%~1.35%;草铵膦的平均回收率为81.44%~86.17%,RSD(n=6)为1.01%~2.33%。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回收率和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和草铵膦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米中的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稻米中草甘膦及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试样经水提取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在硼酸缓冲液中与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进行衍生反应。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pH 9)和乙腈为流动相,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衍生产物在C18柱进行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化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表明,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0.00050~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和0.9999。通过对空白大米样品进行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实验(n=5),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2.5%~113.6%和3.8%~16.2%,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2.0 μg/kg和3.0 μg/kg。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稻米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植物产品(大豆、大米、小麦、蔬菜、水果、茶叶等)、动物肉类产品、水产品、板栗、蜂蜜等产品中草甘膦(PMG)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水提取后用二氯甲烷除去其中的脂肪,再经阳离子交换柱(CAX)净化,用 9-芴基甲基氯仿(FMOC-Cl)衍生化,采用多反应监测技术所确定的定性离子对其进行定性,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方法的定量检测低限为0.05 mg/kg,线性范围为0.20~10 μg/L,各种基质下PMG和AMPA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6.7%~18.2%。 相似文献
8.
取2 mL水样,依次加入6 mg二水合柠檬酸三钠、1 mL 0.05 mol·L-1四硼酸钠溶液和2 mL 1 g·L-1 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溶液,在常温、250 W超声功率下衍生10 min。加入0.40 g氯化钠进行盐析,涡旋2 min,静置1 min,收集下层水相过0.45μm滤膜,滤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PAH C18色谱柱作固定相,不同体积比乙腈和0.2%(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草铵膦、草甘膦、氨甲基膦酸的质量浓度均在0.400~50.0μg·L-1内和其对应的衍生产物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分别为0.2,0.1,0.1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7.6%~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5.7%~12%。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检出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土壤中草铵膦、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含量的方法.将土壤样品与水、二氯甲烷混合后,高速匀浆1 min后离心,取上清液3 mL过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收集最后1 mL的流出液,过0.22μm滤膜.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滤液中的草铵膦、草甘膦... 相似文献
10.
11.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样品中草甘膦(PMG)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2%甲酸水超声提取,层状氢氧化镁铝水滑石(Mg-Al-LDHs)吸附富集,碳酸钠溶液洗脱后,以9-芴基氯甲酸酯(FMOC-Cl)为衍生剂衍生2h,KinetexC18柱(50mm×2.1mm,2.6μm,Phenomenex)分离,以乙腈-5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在10~1000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15mg/kg和0.05mg/kg;在不同基质中,0.05,0.1,1.0mg/kg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6.6%~95.7%,相对标准偏差为5.1%~12.2%。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等特点,可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创建了一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快速筛查检测食品中10种抗凝血类鼠药的方法。试样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以5 mmol/L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Poroshell 120 EC-C18柱(100 mm×2.1 mm, 2.7 μm;美国Agilent公司)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ESI)负离子质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10种鼠药均在5~5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在辣椒酱、面粉、醋和酱油4种样品中,10种鼠药的加标回收率均在72.6%~11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11.2%,检出限均在0.5~4.5 μg/kg范围内。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现性好,能满足由此10种抗凝血类鼠药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快速筛查与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
类黄酮物质是烟草非常重要的次生代谢物。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烟叶中12种类黄酮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增加了10种类黄酮物质的定量分析。采用甲醇-水-氯仿(5 : 2 : 2, v/v/v)对类黄酮物质进行提取和色素剔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整个仪器分析时间为13 min。该方法对所有被测类黄酮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9,检出限在0.3~100 μg/L之间,定量限在1.2~400 μg/L之间,日内重复性在3.5%~7.4%之间,日间重复性在5.2%~11.4%之间,回收率在81.2%~111.9%之间,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将该方法应用于11种不同品种烟草的类黄酮物质检测,发现不同烟草之间的类黄酮物质含量相差很大,而结构相似的类黄酮物质在烟叶中的含量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茶叶中乙撑硫脲残留的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QuEChERS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FMOC-CL)柱前衍生;衍生溶液经BEH-C18色谱柱(100 mm×2.0 mm,1.7 μm)分离后进入串联四极杆质谱仪检测,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流动相为0.1%(v/v)甲酸-乙腈。该方法对茶叶样品检出限为1.3 μg/kg,定量限为4.2 μg/kg;加标回收率在97.7%~10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2.1%~10.0%之间;在1.0~203.4 μg/L范围内线性回归系数r为0.9993。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性定量准确,可有效满足对茶叶中乙撑硫脲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高效、快速直接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通过对质谱、色谱条件及氨基酸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含0.2%(体积分数)甲酸的5 mmol/L 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扫描模式下检测,通过 UHPLC -MS/MS测定,共解析了茶叶中的20种氨基酸。结果表明,茶氨酸(Thea)、Arg、Asn和Asp在50~500 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氨基酸在10~250 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92.3%~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00%~9.88%,检出限为0.001~0.011 mg/L ,定量限为0.010~0.053 mg/L 。该方法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有效检测出茶叶中的20种氨基酸及氨基类成分。 相似文献
16.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米中的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米中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磷酸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水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和超滤膜净化,以1 mmol/L乙酸铵溶液(用氨水调pH=11.0)-乙腈为流动相,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分别在0.001~0.250 mg/L和0.0025~0.2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信噪比为3)分别为0.010 mg/kg和0.020 mg/kg。通过对空白大米样品进行0.100、0.500和2.500 mg/kg 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6.3%~107.3%和1.3%~9.1%(n=3)。该方法无需衍生,净化步骤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满足稻米中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脑区神经递质的测定对于研究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建立了同位素内标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双酚A暴露后大鼠海马体中5种神经递质含量的方法,包括谷氨酸、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多巴胺以及5-羟色胺。选用2%(体积分数)乙酸水-甲醇(9∶1, v/v)溶液配制标准样品及溶解样品,以Ultimate AQ-C18(150 mm×4.6 mm, 3μm)为分离柱,0.1%(体积分数)甲酸水和甲醇为流动相,在28℃柱温下,梯度洗脱,所有化合物在3 min内出峰。添加维生素C能显著减少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前处理以及样品储存过程中的氧化,极大地提高神经递质的稳定性,从而准确定量。该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8,检出限和定量限低,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为0.39%~13.6%,加标回收率为92.9%~119%,实际进样残留低,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新生期双酚A暴露后大鼠海马体神经递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