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2006-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首位度、频数分析等方法判断位序-规模法则拟合高首位度区域旅游规模结构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关联和产业关联2个层面剖析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非均衡分布原因。结果表明:(1)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并不是位序-规模法则拟合的均衡分布,而是武汉“一市独大”,其他城市“弱小均质”的非均衡结构;(2)湖北省13市(州)国内旅游规模呈现“高-低”集聚特征,武汉一市的极化发展致使其他市(州)低水平均质;(3)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发展水平显著调节了景区品质对国内旅游规模的影响,武汉具有优势关联产业,高品质景区使国内旅游极化发展;其他市(州)因为景区品质或关联产业的短板导致低水平均质。  相似文献   

2.
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兴技术WebGIS和虚拟现实(VR)的日益成熟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分析了WebGIS在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营销决策、旅游引导中的具体应用,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现实旅游中的应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WebGIS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实验成果.最后预测了两者在旅游业发展中应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东阳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不但数量大, 而且品位档次高, 文化内涵深邃源远. 本文以 其主体———教育之乡、建筑之乡 、工艺美术之乡的“三乡”文化为主题, 根据东阳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 件,在旅游业发展战略、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开发思路、旅游产品与路线开发等方面, 对东阳旅游业的 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旅游资源类型、特征的分析、归纳,应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资源)的生命力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自然环境、人工建筑、人造景观、特殊活动等不同旅游产品(资源)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中具有不同的生命力曲线分布.得出:新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现阶段必须以政府主导开发,资源的规划、开发除因地制宜外,要从旅游资源的成因类型特征上进行合理配置,开发是为了保护,保护重于开发.准确地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 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 将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 运用模型对宁波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 结果表明: (1)2007、2010和2013年宁波市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分别为209.02、273.81和312.64m2; (2)宁波市旅游生态足迹的变化主要与游客的数量、消费结构以及游客旅游时所选择的旅游方式有关; (3)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在这三年中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 其次是餐饮生态足迹; (4)宁波市的区内旅游生态足迹空间分割率为74%, 区际和全球的分别为24%和2%. 交通工具的合理选择与安排, 以及加强区际间的联系, 是实现宁波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西湖风景区游客逗留时间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近年来城际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普遍缩短,极大地影响了一个旅游城市旅游产业的赢利能力;但另一方面,热点景区的游客众多,又需要对游客的逗留时间进行控制,以利于景区环境和文物保护.本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运用生存分析中的Cox及Weibull模型,分析游客逗留时间的决定因素.调研数据来源于2009年夏天在西湖风景区调查的243份问卷,对象是完成西湖游览行程的来杭游客.研究发现:①家庭收入的增长、个体出行、亲友结伴、住宿开支减少等因素均能够显著增加在西湖景区的逗留时间,而随团出行、多次来杭旅行、住宿星级酒店等因素则会促使逗留时间减少.②景区的游览设施及服务质量、住宿接待的服务质量、西湖景区的整体改造、自然及文化吸引力、夜间景观及活动项目吸引力、景区门票制度的改变这几项对于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具有重要作用.③杭州整体旅游形象塑造、景区主管部门的宣传推广、亲友及网络口碑等几项对于增加游客逗留时间的效果并不明显.全文最后对西湖风景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提出建议,以寻求景区发展面临不同影响因素时可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浙江会展旅游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浙江会展旅游业的现状与优势,指出了面临的问题,进而从政府与会展企业角度提出了发展浙江会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11市为例,构建旅游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浙江各地市协调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且协调水平跨度大;(2)杭州、舟山、丽水3市经济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其他8市旅游产业发展都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3)杭州、宁波2市协调状况较好,绍兴、温州、嘉兴、金华、台州5市基本达到协调,湖州、舟山位于濒临失调的阶段,而丽水、衢州2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法研究影响浙江11市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发现国内旅游收入和星级宾馆数量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第三产业产值和财政支出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桐庐县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提出以“大旅游”战略格局发展桐 庐旅游业的思路 .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和度假休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获得成功并在旅游业独树一帜的"洋家乐"被认为是乡村旅游和度假休闲产品的双重典型,因而全面了解其成功因素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对我国旅游业意义重大.从游客角度系统分析了动机、感知价值和满意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根据对10家"洋家乐"的497位游客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逃离人际束缚动机、感知功能价值、炫耀价值、个人价值和独特价值对"洋家乐"游客的未来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满意度在其中发挥完全或部分的中介效应.最后,从"洋家乐"业主以及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角度提出了"洋家乐"未来发展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疆旅游业走向信息化高关联度,综合性全面发展是必然的,通过分析信息化在新疆旅游发展中的需求和已具备的条件,阐述了旅游信息系统在新疆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在建立GIS技术支撑上的旅游信息系统模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有关符号感知下的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基于编码者视角的符号研究并不能完全认识符号的多元属性,也无法完全理解体验真实性的意义。以西安回民街为例,结合旅游商业化、旅游符号和体验真实性的相关理论,从游客视角对民族文化旅游街区的商业化符号进行识别和解读,并对旅游商业化符号感知与体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可识别的回民街商业化符号包括旅游商业环境符号、旅游空间环境符号、社会经营管理符号、商业及商品经营符号、现代化感知符号和地方认知符号。其中,地方认知符号感知对体验真实性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余商业化符号对体验真实性无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游客公民行为是促进旅游地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现有研究主要参照顾客公民行为的逻辑框架,未能突出旅游情境和游客群体的独特性。以浙江省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心理所有权理论,构建了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地方依恋、地方心理所有权、自我提升动机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用SPSS 22.0和AMOSS 23.0软件分析收集到的419份样本数据,结果表明:地方依恋正向影响地方心理所有权和游客公民行为;地方心理所有权正向影响游客公民行为;地方心理所有权对地方依恋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提升动机正向调节地方心理所有权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地方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库车(古称龟兹)是我国历史上古代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有丰富多样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本文着重分析该县旅游资源及其特色,阐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开发方向及目标,提出旅游资源开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旅游空间要素的组合以点、线、面为其基本特征,因此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在新时期日益受到各方重视.以余姚市为例,通过对影响余姚市旅游形象主要因素的分析,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整体形象、理念基础、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等在内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从而完成了对县域区域的旅游整体形象设计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云南省丽江束河古镇客栈、餐厅的游客留言作为研究资料,探究古镇游客的旅游体验及其深层次的内在结构关系.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共得到28个概念和7个范畴,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个人情感、印象丽江、旅行经历、人生哲学、自然环境、逃离遁世、文化氛围.并对编码所得概念进行共现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构建各节点的共现结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之间的旅游体验存在很大差异,游客旅游体验具有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束河古镇游客的旅游体验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三层级结构,这是游客、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并据此为相关旅游经营与管理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区国内旅游市场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鄱阳湖区旅游客源市场的构成、有利条件和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变化,对旅游产品进行了细分,确定了鄱阳湖区旅游开发的主要产品,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旅游产品经营、市场促销的方法和旅游市场分销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西溪”和“西湖”两个风景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备开发利用的西溪风景区即杭州蒋村南部的水网平原不同于西湖风景区,它由全新世中—晚期冲积—湖积作用形成的.固有的自然环境和民风俗习使它拥有一派田园水乡风光和逸致文化的氛围.“西溪”的“田园式”风光与“西湖”的“公园式”风光有很大区别,但它与“西湖”构成了杭州东西两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重建西溪景区可以为21世纪追求“回归自然”的人们和钟情于“文化观光”的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的去处,对广大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也能为促进杭州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危机不断,影响路径众说纷纭且缺乏系统的解释框架。以2000年—2018年28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为依据,从国内、周边国家(洲内)和洲际三圈市场以及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断面的博弈关系出发,分析各客源市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突发危机事件影响下入境旅游衰退的归因模型。结果发现:2009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是影响三圈市场入境客流量减少的客源地断面经济因素;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2年—2015年大范围雾霾污染,是影响洲内、洲际市场入境客流量下降的目的地断面安全因素;2012年—2015年钓鱼岛问题和2017年萨德事件,分别导致洲内市场日本、韩国入境客流量减少,属于旅游通道断面政治因素。2008年—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两降两升”危机周期,是受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断面多起危机事件影响所致,并非单纯由景区门票上涨、旅游签证不便及服务质量不佳造成。本研究为突发危机事件的国际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对加强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入境旅游市场拓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