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进高强度钢的断裂失效准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先进高强度钢(AHSS)是通过相变获得高强度的应用前景最好的汽车轻量化材料.与传统深拉钢相比,AHSS韧性相对较低,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阻碍了它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因而AHSS的断裂失效研究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论文以AHSS的代表钢种双相钢(DP)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在不同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失效特性,尝试寻找一个适用于它的失效准则,用于其断裂失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实际工程中岩体往往处于Ⅰ型和Ⅱ型加载同时存在的状态,而这种复合加载条件下岩石断裂行为的预测较为复杂,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Ⅰ型加载条件下测试得到的页岩试样断裂韧度,应用MTS(Maximum Tangential Stress,最大切向应力)断裂准则对页岩试样在Ⅱ型加载条件下的裂纹起裂角以及断裂韧度进行了预测。为评估预测效果,通过Ⅱ型加载条件下2种尺寸页岩断裂试验,发现Ⅰ型断裂韧度随岩样尺寸变化的趋势不同,Ⅱ型断裂韧度基本没有尺寸效应。通过比较预测结果以及试验结果发现,利用传统的MTS断裂准则预测的理论值与试验测试值相差较大。在预测过程中断裂过程区尺寸的确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考虑断裂过程区的尺寸效应同样会造成很大的预测误差。结合MTS准则确定的断裂过程区尺寸,利用GMTS(Generalized Maximum Tangential Stress,广义最大切向应力)断裂准则预测的岩样裂纹起裂角以及断裂韧度都与试验测试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3.
绝热剪切带是金属材料在高应变率载荷下常见的一种失效模式。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双相钢Fe-24.86Ni-5.8Al-0.38C不同微结构的帽形样品施加冲击载荷,研究它的动态剪切变形行为及微结构机理。先通过对固熔处理得到的粗晶态样品进行大应变冷轧获得冷轧态样品,再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两种样品冲击前后微结构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双相钢FeNiAlC拥有较优异的动态剪切性能,剪切强度达1.3 GPa,均匀剪切应变达1.5。变形前,材料由奥氏体相和马氏体相构成,马氏体体积分数约为20%。变形过程由位错滑移和孪生变形主导,但因应变速率较高致使马氏体相变被抑制。不同微结构样品内均形成绝热剪切带,带内发生动态再结晶,形成超细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300 nm,且剪切带内不发生相变;冷轧态剪切带宽度的实验值(14.6 μm)与理论计算值(12.3 μm)较好吻合,而粗晶态剪切带宽度的实验值(14.6 μm)与理论计算值(30 μm)相差甚远,初步分析可能是因为粗晶态样品应变较大基本不满足完全绝热的理论条件。在变形过程中,粗晶态因塑性变形做功产生的绝热温升高达720 K,而冷轧态的只有190 K。通过实验结果与热塑模型分析,得出绝热温升不是形成绝热剪切带的唯一因素,而应考虑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局部化变形等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海  郝彩哲  冯领香 《实验力学》2007,22(6):581-587
利用四点剪切加载的试验方法对不同骨料混凝土的双边切口试件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骨料不同的混凝土试件,其宏观断裂行为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P-Δu曲线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的断裂机理提供了参考.本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与试验模型相对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工程分析软件,对混凝土四点剪切的断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力学性能的特殊性-其抗拉强度较其抗压抗剪强度要低得多,所以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场分布状态是导致混凝土纯剪加载下的张拉破坏和剪切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高韧性管材的大量应用, 提出管道大范围屈服断裂问题. 针对现有的断裂力学方法应用于管道大范围屈服断裂评估的局限性, 分别从双参数断裂力学、基于约束校正的断裂韧性测试、基于应变的断裂评估和基于应变的失效评估图4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管道大范围屈服断裂评估的研究现状. 指出目前基于约束校正的管道断裂韧性测试的主要方法是SENT试件方法和表观断裂韧性方法, 评述了基于SENT试件约束校正的断裂评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基于应变断裂评估的基本原理, 并从驱动力方程和CTOD失效准则两方面介绍了基于应变的断裂评估方法的研究工作成果. 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内爆炸载荷作用下7A55铝合金的动态性能及断裂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圆筒爆炸实验研究了内爆炸载荷作用下7A55铝合金的动态性能,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破裂样品的断口形貌、金相组织等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7A55铝合金能够承受360MPa的内部爆炸加载;合金的断裂方式为剪切断裂,裂缝与筒壁的径向近似成45角;靠近圆筒内侧组织中存在剪切变形带、绝热剪切带和裂纹,沿最大剪切应力面向外扩展。  相似文献   

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Thestudyofresponseofaboreholetochangingloadingconditionsisofparticularinteresttoeveralengineringfieldsincludingpe...  相似文献   

8.
9.
通过铁木辛柯梁理论分析了反向均布表面剪应力-等效均匀分布力偶作用下的等截面均质细长梁挠度和应力分布规律,并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当边界条件中剪力不为零时,弯曲挠度和正应力分析必须考虑剪力的影响,即Euler梁理论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若存在剪力为零边界时,可使用Euler梁分析弯曲挠度和正应力;剪应力分布和通常规律一样,仍沿高度方向呈抛物线分布,即使对于剪力为零的横截面也可能存在剪应力,这是由于表面剪应力的影响使得梁的上下表面存在剪应力,并且剪应力在横截面内正负可以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裂隙岩体在复杂应力和渗流环境下的物理力学特性对库坝系统岩体稳定极为重要.为了厘清剪切-渗流耦合作用下的岩体裂隙力学及渗流特性,通过制作类岩试件开展了岩体单裂隙剪切-渗流耦合试验,分析了剪切过程中裂隙剪切强度、法向位移增量、剪胀角、FORCHHEIMER定律系数等参数的演化过程,以峰值剪切位移为分界点,基于PATTON强度公式以及峰后剪胀公式构建了全剪切强度计算公式.以FORCHHEIMER定律为基础阐明了高水压和剪切破坏共同作用下裂隙非线性渗流特性的演化过程,揭示了FORCHHEIMER定律线性项及非线性项系数的演化过程,建立了用于判断渗流流态的临界雷诺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剪切破坏产生的碎屑充填物对裂隙峰后剪切强度、剪胀角和渗流特性影响显著,构建的剪胀公式和剪切强度计算公式可确定任意时刻的裂隙剪切强度值和隙宽变化值;由于水流惯性力的影响高渗压作用下裂隙非线性渗流特性显著,剪切过程中FORCHHEIMER定律线性项及非线性项系数不断减小并趋于稳定,并且临界雷诺数在剪切过程中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1.
几种金属材料宏观断裂形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总结了几种金属材料在常规破坏试验过程中的断裂现象,分析了不同材料不同应力三维度下的几种宏观断裂形式,结果表明,金属材料在不同受力形式下,随应力状态参数Rσ从大向小变化,断裂机理从穿晶脆断,向以孔洞扩张聚合、局部剪切带的扩展转化,材料可能依次发生解理脆断、孔洞正断、有孔洞影响的剪断、无孔洞影响的剪断等四种断裂形式,材料断裂危险点与断裂条件也随着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2根配置高强箍筋的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试验,研究梁的挠度、箍筋应变、斜裂缝扩展规律及破坏形态。依据现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分析试验梁斜截面承载力及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正常使用阶段斜裂缝宽度。研究结果表明,配置高强箍筋的混凝土梁斜向开裂规律和受力特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基本相同,受剪承载力可按现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计算,且有较高安全储备。当考虑荷载长期作用,HRBF500钢筋在水工结构中抗拉强度设计值取360MPa时,斜裂缝宽度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纹断裂准则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I—II复合型断裂是混凝土断裂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断裂力学基本上有两种分析裂缝稳定性的方法:应力强度因子法和能量法,在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描述上两者应该是等效的.本文介绍了不同种断裂准则的基本假定、判别标准、适用范围,并与实际试验结果相比较,指出各种断裂准则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剪切应力-应变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混凝土剪切试件对混凝土剪切强度、剪切应力一应变曲线进行了研究,为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焊接热影响区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钢框架梁柱节点在最近几次地震中经历了大量断裂破坏现象。可以采用杆端非线性弹簧模型对这种破坏模式进行数值模拟。为了确定断裂分析模型的参数,本文进行了结构钢(Q235c,Q345c)焊接热影响区断裂性能试验研究,获得了两种材料在焊接热影响区的JR阻力曲线。通过比较不同的断裂准则,考虑了裂纹失稳扩展前的稳态裂纹累计,根据J积分撕裂模量法建立了裂纹失稳的失效评定图。采用两种材料分别制作了一组外形尺寸一致,初始裂纹尺寸不同的单边裂纹焊接板,测出相应的极限拉伸应力,并和理论曲线进行了对比。最后,对于本文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