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法,配合穆斯堡尔谱等其他手段研究了草酸铁与金属氯化物在氢气氛和氦气氛中的固相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草酸高铁与氯化铜在180℃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氯化亚锡在室温下发生固相还原反应,与碱金属氯化物不反应,但氯离子的存在明显提高了α—草酸亚铁的热稳定性且与氯化物中金属阳离子的价态有关,价态越高,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气相色谱法为主要手段, 配合Mossbauer谱、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方法, 研究了一系列一取代基五氰合铁(II)类配合物Na2[Fe(CN)5L]·mH2O及Na3[Fe(CN)5L']·nH2O(L=NO^+、N2H5^+、enH^+, L'=NH3、H2O、Py)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所有一取代五氰合铁(II)配合物热分解过程中都形成相同的中间化合物Na4[Fe(CN)6]和Fe2[Fe(CN)6], 各配合物热分解放出取代基L(L')的温度次序与L(L')在光谱化学序列中的次序一致。本文以亚硝基铁氰化钠为代表, 详细讨论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机理以及热稳定性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以气相色谱为主要手段,配合Mossbauer波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草酸铁(Ⅲ)与硝酸钠在氢气氛中的固相反应,实验结果表明:240℃前两者不发生反应,草酸铁(Ⅲ)还原分解;260—320℃固相间发生强烈氧化还原反应,大量二氧化碳放出,并伴有少量氧和一氧化氮,380℃后,生成的亚硝酸钠与未反应的硝酸钠在铁(Ⅲ)化合物作用下,提前分解,同时铁(Ⅲ)化合物转化成γ-Fe_2O_3.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气相色谱法为主要手段, 配合Mossbauer谱、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方法, 研究了一系列一取代基五氰合铁(II)类配合物Na2[Fe(CN)5L]·mH2O及Na3[Fe(CN)5L']·nH2O(L=NO^+、N2H5^+、enH^+, L'=NH3、H2O、Py)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所有一取代五氰合铁(II)配合物热分解过程中都形成相同的中间化合物Na4[Fe(CN)6]和Fe2[Fe(CN)6], 各配合物热分解放出取代基L(L')的温度次序与L(L')在光谱化学序列中的次序一致。本文以亚硝基铁氰化钠为代表, 详细讨论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机理以及热稳定性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铁的简单配合物及羰基化合物的Mossbauer研究已有报道, 对有机铁化合物的相应工作进行得较少. 本文报道一类具有夹心结构的有机铁化合物的^5^7FeMossbauer参数及其与结构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一系列金属(Cr、Mn、Fe、Co、Ni、Cu、Zn、Ag、Sn、La)的六氰合铁(II)、(III)酸盐在H2气分中热分解时所发生的CN^-加氢反应,从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两方面探讨了双金属双端配位对CN^-的活化作用和CN^-的加氢反应机理.研究了CN^-的活化程度与配位金属离子的还原电位及d电子组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草酸铁(Ⅲ)与路易氏碱在氢气氛和氦气氛中的固相反应。结果表明草酸铁与氢氧化钠在室温下明显发生固相反应,其产物随温度升高而变化。同时发现α-Fe对草酸钠有催化分解作用,与四硫化钾低于220°C时发生固相反应,生成KFeS2,但只有1/4草酸铁参加了固相反应,反应不完全,对固相反应的机制及反应气氛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卫华  忻新泉 《化学学报》1996,54(4):368-373
本文研究室温下[Fe(bpy)3](ClO4)3.3H2O和[Fe(phen)3](ClO4)3.H2O分别与Na2S2O3.5H2O发生的固-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ossbauer谱、XRD、IR、UV漫反射谱、元素分析、TG-DTA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固相产物,报道了[Fe(bpy)3](ClO4)2的结晶学数据。结果表明, 室温下反应速度快, 反应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室温下[Fe(Phen)3](ClO4)3·H2O与Na2SO3发生的固-团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ossbauer谱、XRD、IR、元素分析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团相产物.实验表明,室温下该反应速度快,反应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11.
李小静  杨汝栋 《化学学报》1987,45(5):432-438
在紫外光(2537A)作用下,由Tb(ClO4)3-Na4P2O2-(NH4)2S2O8-HClO4体系中制得了焦磷酸铽(IV)的沉淀.研究了光助氧化的反应级数及影响沉淀中Tb(IV)/ΣTb比值的因素.报道了焦磷酸铽(IV的磁矩,热稳定性.红外光谱并分析了沉淀的组成Tb(IV)和Tb(III)混合物与其它镧系元素的分离因数.同时还对在酸性介质中生成焦磷酸铽(IV)配合物的吸收光谱,还原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田顺宝  林祖 《化学学报》1989,47(11):1035-1040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NASICON固溶体Na~1~+~2Zr~2~-~xM~x(PO~4)~3(M=Y、Yb或In)。测定了晶胞参数随着取代量x的变化, 并从结构和结晶化学的角度进行解释。用三价离子Y^3^+、Yb^3^+、In^3^+或二价离子Mg^2^+作为结晶化学稳定剂取代Na~3Zr~2Si~2PO~1~2中的Zr^4^+离子能生成固溶体, 并把NASICON的高温三方相(空间群R3c)稳定在室温, 阻止了在150℃左右时单斜三方的相转变。总结了高温相稳定在低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室温时K~3Fe(CN)~6,K~4Fe(CN)~6在酸碱条件下发生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结果表明:K~3Fe(CN)~6与NaBH~4固相混合物室温下不反应,但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后,K~3Fe(CN)~6与NaBH~4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进行。K~4Fe(CN)~6与K~2S~2O~8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能顺利进行,但当固体KOH存在时,反应明显受到抑制。K~3Fe(CN)~6与K~2C~2O~4.H~2O室温下无反应,但与H~2C~2O~4.2H~2O在室温时即发生固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Mossbauer谱等手段, 研究了硝普钠与锰(II)、钴(II)、镍(II)、铜(II)氯化物在氢气氛中的固相反应, 发现过渡金属盐的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硝普钠的分解方式, 其中CuCl~2.2H~2O与硝普钠室温时就反应生成Cu[Fe(CN)~5NO].χH~2O; 在较高温度下, CoCl~2.6H~2O和NiCl~2.6H~2O与硝普钠的固相反应催化了硝普钠迅速分解; 而氯化锰与硝普钠的固相反应与纯配合物较为接近。探讨了第一步反应可能的机理, 并计算了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手性恶唑硼烷结构与还原苯基乙基甲酮的对映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基乙基甲酮为还原底物, 研究了原地(in situ)制备的在3、4、5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手性1,3,2-恶唑硼烷催化剂的结构与不对称催化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对称催化硼烷还原反应中(CBS方法)、产物的构型和对映选择性主要受手性恶唑硼烷的4位取代基控制。  相似文献   

16.
河永海  张林昌  李维钦  综保培 《化学学报》1990,48(11):1120-1126
本文研究了标题化合物(2)在溶剂存在下与碳酸钠的裂解反应, 反应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 α在60℃下与Na2CO3的反应生成羧酸钠盐(4)。第二步, ψ在180℃-220℃下脱羧, 分离鉴定了裂解产物, 并讨论其反应相理, 在研究副产物砜的形成的基础上, 合成了一系列含氟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