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型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其中Mo的分析,而PTFE塑料耐腐蚀耐高温性质使得其Mo的分析面临很多挑战。本工作采用单体PTFE材料模拟PTFE塑料,建立了分析PTFE塑料中Mo的X射线荧光分析法(XRF)。该方法绕开了PTFE塑料湿法及高温处理的难题,简化了PTFE塑料样品的处理过程,方法的定量范围(线性范围是0.05%~2.00%)和准确度(回收率为90%~110%)都满足高压开关用塑料中Mo的分析要求。该研究为高压开关企业开展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廉价的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膜作为基底, 用少量的Nafion与PTFE膜复合可制备低成本的质子膜. 但疏水性的PTFE膜与亲水性的Nafion膜结合性不佳. 基于此, 本文对疏水性的PTFE膜材料表面进行设计, 先采用丙烯酸对疏水性的PTFE膜表面进行亲水性改性, 再喷涂亲水性Nafion膜, 完成低成本PTFE/PAA/Nafion膜的制备. 实验结果表明, 改性前的PTFE膜材料水接触角为150°, 改性后的膜接触角变为55.6°, 亲水性大幅上升, 膜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断裂强度为25.2 MPa, 80 ℃下的溶胀率为11.9%)均优于Nafion117膜, 而 Nafion用量则节省了60%. PTFE/PAA/Nafion膜具有高质子导通率(80 ℃下达到131.9 mS/cm), 接近于Nafion117膜, 最大功率密度可以达到404.2 mW/cm2.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用溶出法制备作为疏水化催化剂担体的多孔大粒 PTFE树脂。考查了制备中压制、烧结、致孔剂用量、致孔剂溶出时间等对 PTFE担体比表面积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Zn-PTFE复合电极电合成频那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秀峰  刘榕芳  朱则善 《化学通报》2001,64(10):651-654
研究以自制的Zn PTFE复合电极为阴极电合成频那醇 (2 ,3 二甲基 2 ,3 丁二醇 )。探讨了复合电极中PTFE含量、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电解电量对频那醇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Zn PTFE(PTFE 6 2 5 (wt) % )复合电极为阴极 ,当阴极电流密度为 2 5A·dm-2 、电解液温度为 1 5℃、电解至理论电量的 1 4 0 %时 ,电合成频那醇的产率可达 5 3 6% ,产品的红外谱图与标准谱图相符。  相似文献   

5.
基于聚四氟乙烯(PT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HF等含氟气体,溶于缓冲溶液后能转化为氟离子的特性,建立了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聚合物制品中PTFE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根据对聚四氟乙烯/聚乙烯(PTFE/PE)混合蜡、PTFE改性工程塑料、PTFE改性轴承等一系列样品的测试,发现该方法不仅精确度高,而且可操作性强,在PTFE含量大于10%时,测量误差小于2%。方法非常适用于含PTFE制品的质量控制和未知样品的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表面处理玻璃纤维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用稀土元素(RE)处理玻璃纤维表面的最佳用量及其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GF/PTF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表面处理条件下GF/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由于RE对亲和性的作用,RE能够有效地提高玻璃纤维与PTFE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当稀土元素在表面改性剂中的含量为0.2%-0.4%时,GF/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在RE含量为0.3%时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PTFE超细颗粒的表面活化与化学接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钠萘络合物化学腐蚀液对聚四氟乙烯(PTFE)超细颗粒表面进行活化, 对活化后的表面用氨基十一酸碳链进行化学接枝, 并用IR和XPS技术对活化及接枝前后颗粒的表面结构和价键状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活化后的PTFE超细颗粒表面上存在羟基、羰基、羧基等活性官能团, 并出现炭化现象;氨基十一酸的氨基能与表面羟基发生缩合反应, 并接枝于PTFE超细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8.
提出用已二酰二氯作交联剂,聚乙烯醇(PVA)涂层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膜质毛细管,并用于多酚氧化酶(PPO)的固定,在线分析过程采用流动注射系统。这种经修饰的PTFE膜质毛细管可催化水溶液中酚的氧化,氧化产物与染料4-氨基安替比林偶合生成的有色化合物再经未涂层的PTFE膜质毛细管循环15 min分离富集,用乙醇洗脱后进入流通池在510 nm波长处进行在线检测。对在线酶催化反应和显色反应的时间,试验进入反应圈1及2时的流速,淋洗时,淋洗液的流速等均给了最佳参数。反应系在pH 6.8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进行。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60μg·L~(-1),水样中常见的离子和化合物不干扰酚的测定。应用此法分析了地下水及自来水样中痕量酚,所得结果与国标标准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在1.8%~3.3%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液(乳液)为原料,利用破坏其酸碱平衡的原理,成功地制备了PTFE微粉。所得到PTFE微粉分子量达到107数量级,中值粒径D50为25μm,树脂结构与PTFE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选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50种元素的含量。取0.100 0g样品,置于高压密闭消解罐的聚四氟乙烯(PTFE)内胆中,加入氢氟酸3mL及硝酸1mL,放入密闭钢套中,拧紧。在150℃下消解2h,待冷却降压后取出内胆,加入高氯酸0.25mL,于150℃加热蒸发至白烟冒尽。加入硝酸1mL和水1mL,将内胆置于钢套中,于150℃再次密闭消解12h。自然冷却,将内胆中溶液转移至PTFE比色管中,加水定容至10.0 mL,摇匀。分取此母液1.00mL,置于10mL PTFE比色管中,用约φ2.2%硝酸溶液稀释至10.0mL,保持溶液中硝酸浓度在3%左右。此溶液用于测定(S1组)Li、Be、V等28种元素和(S2组)Sc、Y、La等16种元素。另取母液1.00mL,置于10mL PTFE比色管中,加入φ10%氢氟酸溶液2滴,500g·L~(-1)的酒石酸溶液1.0mL,用约φ2.5%硝酸溶液稀释至10.0mL,摇匀。此溶液供测定(S3组)Ti、Zr、Nb等6种元素。对质谱干扰较严重的被测元素分别建立了11个校准方程用于校准相关测定数据。用所提出方法分析了6种地球化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359,GBW 07360,GBW 07361,GBW07408,GBW 07427,GBW 07446),对其中与本方法有关的50种元素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与认定值相符,达到了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用小角光散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熔体温度对熔融结晶的PTFE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体温度超过400℃时,PTFE的结晶形态从棒晶逐步向球晶转化,力学性能也随之变坏。DSC的研究阐明,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变化是由于大分子的降解,而不是因为熔体中发生了物理转变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不同真空度下进行碳纸的聚四氟乙烯(PTFE)浸渍处理,考察了PTFE在碳纸中的分布对燃料电池水淹情况的影响. 碳纸PTFE浸渍过程中,抽真空作用可以将碳纸微孔中存留的空气移除,使PTFE更均匀地扩散到内部微孔中. 碳纸的断面电镜照片显示真空浸渍可以改善PTFE的分布. 在总浸渍量相同时,由于真空浸渍使更多的PTFE进入到碳纸内部微孔,故其表面的PTFE比例减少. 实验进一步考察了碳纸中亲水孔和憎水孔的分布,结果表明真空浸渍处理的碳纸具有更高比例的憎水孔. 将不同处理方法的碳纸制备成膜电极,通过全尺寸电池考察其性能,结果表明PTFE的均匀分布可以改善电池性能,并且电化学阻抗分析表明其有利于改善水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的旋转异构态方法,推导了对称双取代基高分子链的均方回转半径和均方偶极矩公式,用于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聚二甲基硅烷(PDMS)和聚乙烯(PE)链构象依赖的性质.计算得到长链聚四氟乙烯PTFE4(四态模型)和PDMS的构型参数值分别为0.44·mol0.5·g-0.5和0.43·mol0.5·g-0.5,PDMS链的相应温度系数值-7.32×10-3K-1,它与PTFE和PE的值(约-1.00×10-3K-1)相差较大.得到长链PTFE和PDMS的均方电偶极矩特征比结果都很小,如PDMS链的特征比为0.27,说明虽然PTFE和PDMS的侧基键C—F和Si—CH3都有强极性,但其聚合物却是非极性的电介质,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能,可见高分子链的构象和结构也对聚合物极性和电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得到短链PTFE和PDMS(重复单元x10)均方偶极矩表现出明显的端点效应,特征比随x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波动,这与Flory等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汇总了膜裂、乳液纺丝、糊料挤出等三种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成型方法。研发了强剪切挤出口模等六项技术控制裂膜纤维的细度、均匀性、力学性能、热收缩率,形成工业化裂膜长丝和短纤加工技术;提出PTFE/PVA(聚乙烯醇)共混、利用硼酸与PVA的络合特性制备凝胶纺丝液并纺制PTFE短纤的思路,研究了烧结和牵伸对纤维的影响,形成凝胶法PTFE短纤加工技术;根据PTFE树脂剪切作用下原纤化特征,设计了导入口、导入段锥度和毛细孔长径比控制初生纤维强度的糊料挤出口模,筛选了润滑剂,形成糊料挤出PTFE长丝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 辐射接枝是高聚物改性的重要方法,它特别适用于一般的化学方法难以实现改性的高聚物,如聚四氟乙烯(PTFE)利用辐射接枝改进粘附性取得较好的效益。 不久以前,Yamakowa等人曾对辐射接枝聚乙烯的结构作了讨论。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等方法对PTFE辐射接枝苯乙烯(St)-丙烯酸(AA)接枝共聚物的超分子  相似文献   

16.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得—NCO封端的预聚体,按一定比例和环氧树脂E-51混合均匀;另用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合成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氨基聚硅氧烷,用多元胺作固化剂,并以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为填料,合成一系列由PTFE、有机硅共同改性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测试了其力学性能、表面接触角、吸水率,同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以及表面电子能谱(ESCA)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共混聚合物具有很低的表面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PTFE和氨基聚硅氧烷对降低聚氨酯/环氧体系的表面能具有明显的复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粗糙PTFE涂层表面结构对乙醇/水混合溶液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粗糙结构的超疏水的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为基体, 研究具有不同表面张力的乙醇/水混合溶液在表面的润湿. 通过空气分率的计算并进行液滴受力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表面张力的降低, 乙醇/水混合溶液逐渐填满涂层表面的粗糙结构, 当表面张力大于约28 mN·m-1时, 溶液首先填满表面上的条纹状结构; 当表面张力小于约28 mN·m-1时, 溶液填满表面上的乳突状结构. 当条纹状结构被填满时, 粗糙表面空气分率下降很小, 溶液不能润湿PTFE涂层表面;当乳突状结构被填满时, 粗糙表面空气分率迅速下降,溶液能够润湿PTFE涂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表面溅射CeO_2,制备了CeO_2/PTFE复合膜.利用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伸强度等对复合膜的亲水性、元素组成、形貌和机械强度进行测试,研究了溅射时间和溅射功率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溅射功率为40 W,溅射时间为120 s时,CeO_2/PTFE复合膜亲水性和拉伸强度都相对较好.在CeO_2/PTFE复合膜上浇铸Nafion树脂,制备的CeO_2/PTFE/Nafion复合膜含水率达到30%,离子电导率达到0.071 S/cm.  相似文献   

19.
新型气体扩散电极体系高效产H2O2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自制新型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气体扩散电极在无隔膜体系中进行双氧水发生工艺的优化研究, 主要探讨了不同石墨和PTFE质量比、阴极电位、pH值和氧气流速对H2O2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石墨和PTFE质量比为2:1的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 在pH=3, Na2SO4浓度为0.1 mol•L−1, 氧气流速为0.4 L•min−1, 阴极电位为−0.55 V (vs SCE)时, 2 h后H2O2可以达到60 mg•L−1. 该新型体系有较高的H2O2产率和电流效率(可达60%以上), 且pH值适用范围较广, 可望应用于水中污染物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以苯胺为原料,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聚四氟乙烯(PTFE)基体上合成聚苯胺/聚四氟乙烯(PANI/PTFE)复合膜. 利用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静态水接触角测试对PANI/PTFE复合膜的形貌、 结构和浸润性进行分析, 并对其油包水乳液分离性能、 通量和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 PANI/PTFE复合膜仅在重力条件就能有效分离油包水乳液; 而且重复数十次过滤后, PANI/PTFE复合膜仍具有良好的抗污能力和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