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贵  李珉  白玉  刘虎威 《色谱》2009,27(5):598-608
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联用技术综合了CE的高效分离能力、广泛的样品适应性和MS的高灵敏度、可提供结构信息等优势,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手段。本文对近几年来CE-MS联用接口技术的发展作一简单介绍,并对CE-MS在生命分析、食品药品分析等领域的一些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猪肝中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盐酸克仑特罗和沙丁胺醇等均属激动剂类药物,人体的累计摄入量超过一定值或食用了高残留的内脏组织,易出现毒副作用[1],因此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违禁药物。近年来一些不法饲养业主受利益驱使,将沙丁胺醇(salbutamol)作为“瘦肉精”的替代品在生猪养殖中非法使用。关于克伦特罗和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肽和蛋白质混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血管紧张素Ⅰ、Ⅱ、Ⅲ、P-物质和生长激素抑制剂混合物为测定对象,研究了未涂层柱、线性聚丙烯酰胺(LPA)涂层柱和胺涂层柱对毛细管电泳分离肽类混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质谱测定的缓冲液不能在未涂层柱上有效地分离5种肽类混合物,而pH为5.O和4.5的NH4Ac缓冲液却能在LPA涂层柱和胺涂层柱上很好地分离上述物质.用CE-ESI-MS法分离鉴定了5种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混合物中的肌红蛋白、碳酸酐酶Ⅱ,实测了促红细胞生成素(EPC))的胰酶消解肽图,并对CE-MS联用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毛细管电泳与电喷雾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分离模式及其在蛋白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毛细管等电聚焦与电喷雾质谱联用在蛋白质组学中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孙毓庆  孙国祥  金郁 《色谱》2008,26(2):160-165
以作者多年从事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及其指纹图谱对中药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介绍了毛细管电泳实验条件的优化方法、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芳  王松  丛海林  于冰 《色谱》2020,38(9):1013-1021
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联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析效率、低样品损耗等优点,在强极性和带电荷的物质分析中具有明显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多个领域。在过去的十几年,影响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的可重复性、数据的准确性等。为解决现有问题,进一步拓展其应用,研究人员在技术设计和改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医学和分析化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证明了CE-MS在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中的实用性。这篇文章综述了2015年以来,CE-MS在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及应用提供借鉴。为提高CE-MS的分析效率和数据可比性,该文对多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包括涂层与样品的相互作用、接口技术、运行参数和数据处理方法。文中关于复杂样品(组织、细胞、体液等)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综述研究,使癌症病理分析、药物开发和疾病监测等分析数据更加可视化,为CE-MS临床分析应用提供借鉴。除了对CE-MS的最新发展进行综合评述外,还提出未来应加强3个方面的研究:(i)从样品前处理和分离技术方面优化分析方法;(ii)从毛细管涂层和接口技术方面调整分析技术;(iii)从临床研究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CE-ESI-TOF/MS)快速定性分析黄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 以50 mmol/L乙酸铵-0.5%甲醇溶液(用氨水调至pH=7.2)作为运行缓冲液, 分离电压为25 kV; 鞘液组成为50%甲醇-49.5%水-0.5%乙酸, 鞘液流速为4 μL/min; 质谱选用正离子模式, 碰撞电压(Fragmentor)为100 V. 结果表明, 通过各色谱峰紫外光谱和质谱测得精确分子量结果, 结合文献, 对黄连中7种生物碱进行了鉴定. 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 是黄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快速分离、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性保健品中脱水吗啡和西地那非的分析方法.以5.0 mmol/L乙酸(用0.1 mol/L乙酸铵调至pH=3.7)作为背景缓冲溶液,50%甲醇(含7.5 mmol/L甲酸)作为鞘液,以保留时间和质荷比对分离出的组分予以定性确证,用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脱水吗啡和西地那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0.0~40 000.0μg/L,40.0~40 000.0μg/L,检出限分别为40.0、8.0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2%~5.0%.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含中药成分 的性保健品中这两种药物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联用技术(CE-ECL)的检测原理,重点评述了1983-2010年间CE-ECL在药物制品、生物样品、环境和食品、农产品分析中的应用(引用文献66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型吡咯烷酮类离子液体N-辛基-2-吡咯烷酮甲磺酸盐([NOP]~+CH_3SO~-_3)作为毛细管动态涂敷试剂时,对3种常见碱性蛋白质标准物质(溶菌酶、细胞色素c、α-胰凝乳蛋白酶原)的分离情况。系统考察了缓冲溶液类型、缓冲溶液p H值、离子液体添加剂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动态涂敷方法简单快速,3种碱性蛋白质在8min内实现了高效分离,理论塔板数分别为2.9×10~5、5.8×10~5、1.8×10~4N/m。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清肺抑火片中苦参碱、药根碱、氧化苦参碱、栀子苷4种药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以35 mmol/L乙酸铵(含20%乙腈,pH=6.5)为缓冲溶液、60%异丙醇(含3.3 mmol/L乙酸)为鞘液,分离电压为28 kV时,各组分在11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苦参碱、药根碱、氧化苦参碱、栀子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150 mg/L、0.060~20 mg/L、0.060~80 mg/L、0.60~300mg/L,检出限分别为0.010、0.020、0.020、0.20m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1.0%~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9%.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已成功用于清肺抑火片中的苦参碱、药根碱、氧化苦参碱、栀子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work, the potential of combin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 (CE-TOF-MS) and Fourier transform-ion cyclotron resonance-mass spectrometry (FT-ICR-MS) for metabolomic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is demonstrated. Thus, six different varieties of maize, three of them transgenic (PR33P66 Bt, Tietar Bt and Aristis Bt)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isogenic lines (PR33P66, Tietar and Aristis) grown under the same field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ultrahigh resolution and remarkable mass accuracy provided by the 12-T FT-ICR-MS it was possible to directly analyze a good number of metabolites whose identity could be proposed based on their specific isotopic pattern. For identification of metabolite isomers, CE-TOF-MS was also used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on nominal mass with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corroborating in that way the identity of several new biomarkers. Furthermore, PLE extractions were evaluat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selective extraction as an additional criterion to obtain useful information in maize metabolomics. Differences in the metabolite level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hree transgenic maize varieties compared with their wild isogenic lines in some specific metabolic pathway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an approach as the one presented in this work (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 + FT-ICR-MS + CE-TOF-MS) is shown for a metabolomic study.  相似文献   

14.
TANAKA Yoshihide 《色谱》2002,20(4):317-327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enantiomer sepa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Since 1993, the author has investigated enantiomer separations by 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ffinity CE) with some proteins and by cyclodextrin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CDEKC) with some charged cyclodextrins (CDs). Many successful enantiomer separations are demonstrated from our study in this review article. In the enantiomer separations by affinity CE, the deterioration of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5.
杨云  田瑞军 《色谱》2020,38(10):1125-1132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样品前处理、分离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可以实现在几小时内对上万种蛋白的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然而,目前的主流蛋白质组学技术仍无法满足极微量生物样品,尤其是单细胞样品的组学分析需求。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具有峰宽窄、柱效高、样品用量少等优势,是与高分辨质谱在线联用的理想选择之一。该文评述了集成化和在线样品前处理以及主流的纳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在高灵敏度蛋白质组学分析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认为该领域的重要技术挑战之一在于目前的纳升液相色谱分离已经无法完全匹配现代高分辨质谱超过40 Hz的超高扫描速度,从而导致质谱使用效率的降低。针对上述技术挑战,该文重点探讨了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的独特技术优势和潜在发展机遇,主要包括:(1)面向微量酶解多肽样品的高柱效毛细管电泳分离。通过采用毛细管电色谱可以进一步改善毛细管电泳柱容量不足的局限;(2)面向高灵敏度分析的无鞘液/鞘液接口开发;(3)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与高扫描速度质谱检测的协同化使用。总之,我们预期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望在针对单细胞等超微量生物学样品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中获得更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测定内墙涂料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4.6 mm×100 mm,3.5μm),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柱温35℃,流速0.3 m L·min-1,进样量5μL。质谱采用选择离子(SIM)方式进行检测,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定量,以A和B两种内墙涂料为代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在0.1~5.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回收率为83.8%~114.5%,相对标准偏差为1.3%~9.8%,定量下限为4.0~5.5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有机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应用于日常检测可大大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法分析了两种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笼状烃金刚烷反应体系的各主要组分。给出了测试条件和标准曲线。对于AICI3催化反应体系各组分回收率在98%-101%之间,RSD<5.0%。对于沸石催化反应体系,各组分回收率在96%-103%之间,RSD<7.0%。该法定量分析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