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蓖麻油-聚乙二醇)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U/PM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体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PN的力学性能受网络化学构型控制.在PU/PMMA为25/75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屈服点,产生类似皮革行为,并在此点抗张强度最高,表现明显的协同效应.动态力学性能及电镜均证明该体系相分离十分严重,通过加入扩链剂及网间交联剂能显著改善两组分相容性,其中网间交联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以牛乳清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通过相平衡分配法制备载药瓜胶(GG)/聚丙烯酸(PA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胶的工艺条件.借助紫外可见光谱仪研究了载药水凝胶在结肠酶存在下的控制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载药容量(CM)随瓜胶、丙烯酸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半IPN水凝胶的Cm较全IPN的略大;结肠酶能明显提高半IPN与全IPN中的BSA释放速率,且提高幅度随GG含量的增加而加快,GG/PAA IPN水凝胶具有结肠定位降解的特性,有望成为靶向结肠给药的理想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同步法合成的丁腈羟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类IPN样品,以TPA动态力学方法研究它的丙烯酸酯组份中,不同组份比,侧基结构和含量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指出,这些体系是半相容体系和相容体系。包含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异丁酯的IPN力学阻尼峰比甲基丙烯酸甲酸所具有的峰明显加宽。IPN中丙烯腈对体系的动态力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共混物.自Sperling在1969年合成聚丙烯酸乙酯/聚苯乙烯异步IPN(Sequential IPN)后,该领域进展很快.乳胶IPN(latex IPN)是用改进的乳液聚合法合成的一种微观互穿IPN.在前文中,我们报道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PS/PBA)乳胶IPN的合成,本文研究一些因素对PS/PBA乳胶IPN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蓖麻油聚氨酯(COPU)/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交联共聚物(简称ABCP)的动态力学性能,并将其与COPU/PBMA,IPN的动态力学性能作了比较。发现在ABCP中两组份的阻尼峰互相叠加,形成半相容体系,而在IPN中阻尼峰有个宽的平台。透射电镜照片表明,IPN具有更大的相区结构。这些结果证明,化学交联比物理缠结具有更大的强迫互容性。通过对COPU/乙烯类聚合物(VP)交联共聚物相容性的研究,可知COPU/PBMA,COPU/PST和COPU/PMMA交联共聚物,在动态力学性能上是半相容体系,而COPU/PMA和COPU/PBA交联共聚物是互容体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蓖麻油聚氨酯/取代乙烯共聚物的互穿网络物(IPN)的生成特点指出,其中取代乙烯游离基共聚的氧化还原引发剂组份-过氧化苯甲酰或二甲基苯胺都能加速聚氨酯网络(Pu)的生成。反应温度在 30℃以上蓖麻油也能参与游离基共聚。蓖麻油不仅与TDI反应生成Pu网络,而且也有小部分参与取代乙烯共聚物长枝链的形成。Pu网络的形成较长枝链的生成为快。生成Pu网络时所放出的热促进取代乙烯与少量蓖麻油的双键共聚,最后生成的IPN不溶于甲苯。这表明生成的是接技的半IPN,而不是单纯的半IPN。动态力学研究指出,包含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这种IPN呈现二个T_g,而只包含聚丙烯腈的仅一个T_g,说明后一IPN中相容性较好,有较多的分子混合。随着聚氨酯与聚取代乙烯的比例减少,二个T_g间的差距减少,而较高温度的T_g随取代乙烯共聚物中丙烯腈含量增加而变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复合的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IPN)。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用量对IPN吸水率的影响。PVA的加入能有效提高IPN的吸水能力。在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下,IPN吸蒸馏水量达1481倍,吸0.9%NaCl溶液为130倍。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Thiele-Cohe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聚合物Ⅰ/聚合物Ⅱ/溶剂三元体系的作用参数,推导了一般均相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体系的溶胀方程,将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甲酯(PVAc/PMA)IPN在丙酮中平衡溶胀度λ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做了比较,方程经Siegfried修正后,能较好地描述一般均相IPN体系的溶胀行为,并观察到在IPN的网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穿缠结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交联剂分别对猪皮去端肽Ⅰ型胶原和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3-磺丙)胺(MPDSAH)进行交联, 制备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的角膜替代物. 胶原基IPN角膜替代物的折光指数和白光透过率与天然人角膜相似. IPN水凝胶具有优于纯胶原凝胶的力学性能, 同时PMPDSAH网络的引入明显提高了IPN凝胶在胶原酶中的稳定性. 体外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IPN角膜替代物支持人角膜上皮细胞生长. 通过冷冻干燥-溶胀后包覆技术可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装载到角膜替代物中, 负载药物的冻干凝胶可干态保存, 避免了湿态下蛋白质等活性因子的失活和漏泄; 再吸水恢复原状的特性可使角膜替代物完好地移植病灶部位, NGF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此负载NGF的复合角膜替代物有望促进角膜组织和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用同步法合成了聚碳酸亚丙酯聚氨酶/聚甲基丙烯酸甲醇互穿网络聚合物(PPCPU/PMMA,IPN),调节IPN中两组分配比制备出多种高聚物共混物。用DSC、TEM对IPN的研究结果表明.PPCPU/PMMA之IPN的两组分是互不相容的。同时对各种组成比的IPN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用SEM对断面进行了观察,发现IPN的密度大于相应体系体积加和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并鉴定了H4Ru4(CO)12,H4Ru4(CO)10(PPh3)2,制备了以|—Ph—CH2PPh2,SiO2)Ph-CH2PPh2,|-Ph-CH2N(Et)P(NEt2)2为聚合物配位体的固载化钌金属簇络合物,考察了上述络合物对己烯-1氢化和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以及溶剂,反应时间,载体的交联度,配位体种类,配位体/金属比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定量的甲苯溶胀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甲酯互穿网络聚合物(PVAc/PMA IPN),使体系处于分相的热力学条件;或醇解其中的PVAc 网络,即增加两组份的化学不相容性.动态力学谱和透射电镜等结果表明,IPN 和网络Ⅰ的交联密度较高的半 IPN 试样,没有发生进一步的相分离,证明网络互穿缠结是永久性的物理缠结,并且有强迫互容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肖谷清  王姣亮  龙立平  蔡玲 《应用化学》2010,27(12):1451-1456
采用分步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甲酯(PDVB/PMA)大孔互穿聚合物网络,将其中的聚丙烯酸甲酯转化为聚丙烯酸,得到具有疏水/亲水性能的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PDVB/PAA)大孔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研究了这类疏水/亲水大孔PDVB/PAA IPN对苯胺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测定了该树脂的孔结构、含水量、弱酸交换量和溶胀性能;测定了该树脂对苯胺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 红外光谱显示,成功合成了疏水/亲水PDVB/PAA IPN,与PDVB、PDVB/PMA IPN树脂相比,其BET表面积以及孔容均减小,含水量为62.73%,弱酸交换量为1.91 mmol/g;对苯胺的吸附为放热、自发的过程;溶胀实验、静态解吸实验表明,PDVB/PAA IPN树脂中疏水性的PDVB网具有疏水作用吸附能力,亲水性的PAA网具有氢键作用吸附能力。 对苯胺的吸附在90 min时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树脂吸附苯胺符合一级速率方程,吸附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的控制,同时还受液膜扩散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可采用HSDM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4.
以海藻酸钠(SA)为原料、高碘酸钠(SP)为氧化剂,通过调整SA与SP物质的量之比以及氧化时间,制备了不同氧化度的氧化海藻酸钠(OSA);以OSA为交联剂,制备了海藻酸钠/明胶(半)互穿网络膜(SA/Ge(semi)IPN)。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半)互穿网络膜的结构,推测了其交联机理;通过力学性能、交联度等测试方法研究了OSA的氧化度对(半)互穿网络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SA与SP物质的量之比可以制备特定氧化度的OSA;(半)互穿网络膜的力学性能随着OSA氧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交联度随着OSA氧化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增韧环氧树脂(TEP)和蓖麻油聚氨酯[PU(CO)]形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两网络间具有一定数量的交联点,在一定组成下,该IPN的tanδ-T曲线半峰宽达100℃,tanδ最大值接近1,阻尼性能良好。形态研究表明,该IPN既有增韧环氧树脂本身的两相结构,又有IPN的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增韧环氧树脂(TEP)和蓖麻油聚氨酯[PU(CO)]形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两网络间具有一定数量的交联点,在一定组成下,该IPN的tanδ-T曲线半峰宽达100℃,tanδ最大值接近1,阻尼性能良好。形态研究表明,该IPN既有增韧环氧树脂本身的两相结构,又有IPN的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筑基于含不饱和双键的磺化聚芳醚酮(Allyl-SPAEK)与芳醚型聚苯并咪唑(PBI)的半互穿聚合 物网络(IPN), 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可用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PBI/Allyl-SPAEK复合膜材料. 在对 Allyl-SPAEK和PBI的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的基础上, 采用溶液共混-浇铸方法, 基于UV辐照交联, 获得了由丙烯基生成的共价键和咪唑基-磺酸基形成的强酸碱相互作用组成的IPN新体系, 并系统研究了新型复合膜的热、 机械性能和质子传导率. 结果表明, 具有PBI/Allyl-SPAEK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复合膜具有较高的质子 传导率和力学性能, 在同等磷酸吸附水平和测试条件下优于PBI膜. 在磷酸吸附水平为13.0左右时, PBI/ Allyl-SPAEK复合膜的最大拉伸强度达到12.1 MPa, 杨氏模量达到131.5 MPa, 是同等磷酸吸附水平下 PBI 膜的2.04倍. 在200 ℃时, 两种PBI/Allyl-SPAEK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均达到 200 mS/cm以上, 比PBI膜传导率提高了3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在不同溶剂中一系列化合物以及氧分子对9,10-二氰基蒽(DCA)及9-氰基蒽(CNA)的荧光淬灭常数kq值及DCA与2,5-二甲基呋喃的激基复合物的发射光谱。这些化合物的kq值与计算所得自由能的变化△G之间的关系基本符合Rehm-Wdler关系。溶剂极性及溶剂粘度对荧光猝灭反应有影响,影响强电子给体kq值的主要因素是溶剂的粘度,而弱电子给体的kq值则主要决定于溶剂的极性。氧分子的kq值基本上与溶剂扩散速率常数走kdiff值吻合。  相似文献   

19.
以甲基丙烯酸(MAA)、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利用IPN技术并结合磁性的γ-Fe2O3增强剂,在水溶液中制备了半互穿网络水凝胶(PMAA/PAM-NIPAAm/γ-Fe2O3),研究了水凝胶的溶胀性﹑热稳定性和电磁性。实验表明,水凝胶形成稳定的IPN互穿网络结构且该水凝胶具温度、pH双重敏感性和顺电磁性。所合成的水凝胶在低临界溶解温度31℃以下,具有明显正向温敏性,高于此温度,水凝胶的温度敏感性会逐渐减弱。产品成功克服了NIPAAm类水凝胶的温缩性。  相似文献   

20.
窦东友  王贵友  胡春圃 《化学学报》2001,59(9):1476-1483
分别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聚醚型环氧树脂E-46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二乙胺-环氧树脂和加成多元醇(分别命名为AE-51,AE-46),将其和甲基丙烯酸一起用于合成聚氨酯/接枝乙烯基酯树脂(PU/接枝VER)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使之在两个网络间形成离子键。实验结果表明,这类新型的IPN材料中两个网络间的互穿程度与相容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导致刚性的接枝VER对弹性的PU网络有更好的增强效果。DSC和FTIR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含AE-51的IPN中,由于离子键的作用使PU网络硬段的有序结构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与AE-51和PU网络中的硬段以及VER网络有较好的相容性有关,因此这类IPN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