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由2011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14题的轻绳连接体模型引入,谈同卷第9题中处理轻质绸带连接体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提出变式迁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周华 《物理通报》2014,(1):63-66
2013高考刚落下帷幕,今年福建省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第22题和北约物理自主招生第12题相似,都不约而同地考查的是数学中的摆线问题;此前,2008江苏卷高考物理试题第14题也考查了摆线问题.摆线问题在物理竞赛和自主招生考试中是一个必备的知识点,只要参加过物理奥赛和自主招生培训的同学就会非常熟悉,最近在2011年第28届全  相似文献   

3.
王健 《物理通报》2023,(8):140-144
以2022年高考河北卷理综物理试题为例,分析高考物理试题所考查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2022年高考河北卷理综物理试题既考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即物理观念,又考查了科学探究过程,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设计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2011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第9题所考查的力学模型很新颖,作为压轴选择题,显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如图1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考查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应用的题目经常出现.这类问题综合性比较强,思维难度大,常给学生的解答造成很大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电磁感应试题中涉及动量定理两个方面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较大.如2006年江苏高考理综卷第19题,2007年江苏高考理综试卷第18题分别属于这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叶广新 《物理通报》2014,(1):103-104
2013年高考全国理综卷(适用于广西)物理部分最后一题,是一道推陈出新、独具选拔功能的创新题,在涉及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的同时,既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及其规律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包括作图能力),是符合新课改思想和锤炼物理思维的好题.但在命题组给出的参考解答中却体现如下4个特  相似文献   

7.
1立足基础,考查能力 考点分布合理,结构略有调整 2006年高考物理(江苏卷)试题突出了对主干知识及学生基本学科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指明了中学物理学科在教学环节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习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循迹溯源,弄清楚题目的来路,然后思考题目的解题思路,最后展望题目的考查出路.以“2023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第10题的教学”为例,展示了物理问题解决的多元化,突出了一题多变,最后通过对该问题的化归,强化一题多用,揭示该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1 2006年高考物理大轴题(最后一题)命题特点分析 2006全国高考共命制了6套理科综合卷和3套单科物理卷,纵观这些试卷中的物理大轴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具体统计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0.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卷(江苏、安徽、福建)中的物理实验题,是一道实验设计思想鲜明,考查要点综合性很强的优秀试题.  相似文献   

11.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考试内容以学科素养考查为导向,即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基于物理学科素养,论证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压轴计算题,助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刘朝龙  赵坚 《物理通报》2021,(3):133-138
2020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物理选择题中应用了大量情境化试题,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层次进行了测评.情境化试题是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重要载体,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周连鹏 《物理通报》2023,(4):138-140
2022年高考是“双减”政策发布之后的首次高考,命题在教考衔接上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让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以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综第25题为例进行详细的试题分析,并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浅谈物理学科考查要求中对物理思想方法和物理关键能力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连接体问题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合性强,题型灵活多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近几年高考对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了对非平衡状态下连接体问题的考查力度.然而大部分考生面对连接体问题时,往往看着就产生畏惧感,无法找准切入点,更无法把相关的物理量有  相似文献   

15.
田峰 《物理通报》2011,40(11):127-128
2011年陕西、山西、宁夏等省、自治区高考使用新课程理综卷,物理题延续了往年的稳定,又体现了"稳中有新,稳中有进".第24题是物理力学解答题,该题贴近生活,注重学以致用,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定律的基本应用能力,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也是对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的考查.该题常规解法  相似文献   

16.
王鹤新 《物理通报》2011,40(10):72-75
高考题与竞赛题之间的渊源,已有几年的历史.竞赛题在高考中的不断变相出现和高考物理改革的深化是相一致的,旨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近几年江苏自主命题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尤为突出.那么,这类高考题是怎样从竞赛题演变来的呢?  相似文献   

17.
黄黎树  方正华 《物理实验》2007,27(5):35-38,41
针对近11年高考物理实验能力考查现状,分析了实验试题的结构特点,得出了高考物理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考查的规律,并指出了学生在应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以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陶汉斌 《物理通报》2004,(11):36-39
2004年高考理综试卷(物理)突出考查了基础知识.试卷中处处都蕴藏着对科学思想、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知识、方法、能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该卷从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和物理能力三维一体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19.
文棋 《物理通报》2012,(12):123-124
众所周知,数学与物理联系紧密,数学是基础,是解题工具.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中明确指出:"能够根据具本问  相似文献   

20.
王健 《物理通报》2024,(4):125-127
以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物理实验试题为例,分析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命题素材,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细化试题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水平,对考查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