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可控热氛围燃烧系统提供的稳定均匀温度场,使用高速摄像机研究丙烷/柴油混合燃料的稳态喷雾特性。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例、背景温度和喷射压力下混合燃料的喷雾发展过程和相关喷雾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纯柴油燃料,丙烷/柴油混合燃料喷雾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别,丙烷含量增加,喷雾的最大贯穿距离减小,喷雾锥角变大,少量的丙烷添加,变化就极为明显。背景温度对纯柴油和混合燃料的喷雾参数的影响趋势相同,最大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随背景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中丙烷/柴油混合燃料对背景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介绍用机械搅拌、簧片哨、电超声等组合装置制备煤-油混合(简称COM)燃料的试验,在工业炉上试烧的概况及初步机理探讨.研制和应用COM燃料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节约石油的消耗;又可扩大煤种利用范围;并使现有烧重油的锅炉或工业炉等设备稍加改造就可用COM燃料来代用.为此,我们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开始了COM燃  相似文献   

3.
一、器材准备本实验所用器材有:5~10毫升注射器(或气体定律实验器)、J2104型测力计、方座支架、气压计、温度计、烧杯、热水、冰块、尼龙线等. 应选用壁间间隙小、摩擦力也小的注射器,称出活塞重量G,用游标卡尺测出其直径d,将活塞柱面上涂一薄层仪表油或硅油,使其光滑性、密闭性良好.先将活塞全部推入管中,用测力计拉着活塞竖直匀速向上运动,计下拉力F,算出摩擦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1前言多组份燃料滴的着火研究有很重要的实际与理论意义。人们在实际中使用的传统液体燃料通常都是由多种分子结构、沸点等技术指标相差较大的组份混合而成的,另外,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使用一些混合燃料如油一酒精,油一甲醇,重油一轻油以及油水乳化液等,可以改善蒸发过程,改善气相反应的化学特性。这就使得混合燃料具有改善内燃机工况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潜在优点。所以多组份燃料滴着火燃烧的研究更有意义。多种组份液滴的蒸发、着火比单组份液滴更为复杂,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液滴内热量与组份的输运过程更为复杂;(2…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压燃式发动机上进行的预混合燃烧研究。在柴油机的进气道入口处安装了一个电控燃料喷射系统,喷入具有低十六烷值、低沸点的甲缩醛(DMM)燃料,在压缩冲程中形成均匀的混合气,并在上止点附近喷入少量柴油来点燃混合气。本文研究了预混合燃料比、发动机负荷、进气中CO2浓度和喷孔直径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气道喷射DMM的预混合燃烧能同时大幅降低NOx和碳烟排放,为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乙醇煤油混合燃料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实验研究了乙醇、煤油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利用气相色谱测量了其中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燃料的热解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热解形成的气体中,乙醇热解得到的氢气浓度高于煤油,而甲烷和乙烯的浓度低于煤油.掺混乙醇后的煤油混合燃料热解时形成的氢气浓度随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采用在煤油中添加一定量的含氧燃料(如乙醇、甲醇等)来解决着火和稳定燃烧问题具有很好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及优点并比较不同燃料电池的燃料处理过程及其电极对燃料的要求。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应用预蒸发技术和部分氧化技术处理轻油制备燃料电池燃料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是影响轻油转改效果的重要因素,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和升高反应器的温度能够增加转改后气体中氧和一氧化碳的体积份额。  相似文献   

8.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碳烟特性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台电控共轨光学发动机上,采用高速摄影法,对不同掺混比例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进行研究,获取了缸内燃烧火焰图像,通过双色法得到表征碳烟总体分布的KL因子,分析了乙醇这种含氧生物质燃料对缸内燃烧过程和碳烟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掺入比例的增加,滞燃期相对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火焰的亮度和分布面积都随之下降。KL因子的最高浓度降低,碳烟浓区的分布区域减小,碳烟的氧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9.
DMSO/TEAC混合溶剂对纤维素溶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X-射线衍射和NMR试验,对纤维素在二甲基亚矾/四乙基氯化铵(DMSO/TEAC)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机理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分子稀溶液粘度法研究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PVP)在水 (H2 O)和四氢呋喃 (THF)组成的混合溶剂中的粘度行为 ,结果表明 ,PVP在由良溶剂H2 O和非溶剂THF组成的混合溶剂中的特性粘数可以大于其在良溶剂H2 O中的特性粘数 ,并且随着THF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特性粘数的最大值出现在THF的体积分数约为 0 .3处 ,而且无机盐Na2 SO4 的加入没有改变特性粘数的最大值位置 ,但减小了特性粘数值 .基于分子的基本特征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考虑到混合溶剂中新的结构———包合结构的形成及其对溶剂性能的影响 ,讨论了PVP的特性粘数和链尺寸的相应变化 ,有力地说明了三元体系的性质是不能根据相应的二元体系的性质简单地通过线性加和的方法而得到  相似文献   

11.
李方华 《物理学报》1965,21(2):247-252
本工作用电子衍射方法研究了廿三烷醇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且有正交的亚结构。亚单胞的轴as,bs,cs分别与真单胞的轴a,b,c相平行,其大小as=a=7.34?,bs=b=4.99?,cs=2.54?。亚结构的空间羣为Pnam。此外观察了廿三烷醇晶体的禁阻衍射现象,分析了衍射强度的动力效应,并就这类具有亚结构的长链化合物讨论了真单胞与亚单胞结构振幅之间的特殊关系。借此关系和晶体沿c方向的电位投影测定了亚单胞中的碳、氢原子坐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粘度、自旋-自旋弛豫时间以及1H NMR谱的测定,研究了PVP在不同体积配比的水/丙酮溶液中的特性粘数变化和分子运动规律,并讨论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丙酮的不断加入,PVP的特性粘数[η]先增加后减小,而T2H先减小后增大.[η]出现最大值也是T2H出现最小值的时候,丙酮的体积百分数为40%.丙酮的加入破坏了水分子间自身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状结构,解离出来的水分子被PVP优先吸附到大分子链上,部分与羰基形成氢键,另一部分以自由水的形式被包裹在大分子线团内.水分子的不断进入以及与水形成新的氢键使PVP链逐渐伸展,引起特性粘数的增大,分子运动受阻.当丙酮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水的含量不足以使大分子链继续膨胀,故链呈卷缩状态,使大分子运动逐渐恢复自由.1H NMR谱中各质子的化学位移变化也证实了此过程中的氢键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液体核磁共振(NMR)谱以及动力学参数测量研究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在水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的相变行为. 通过PNIPAAM在水和甲醇混合溶剂中1H核磁共振谱、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和自扩散系数D随甲醇含量的变化发现,大分子在发生相变时,在1H核磁共振谱中伴随有宽峰的出现和消失,同时弛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均有显著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1H NMR谱图以及弛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等多种核磁共振参数可以用来灵敏表征PNIPAAM在水和甲醇混合溶液中的相变行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油等多组分燃料液滴的蒸发过程,本文引入了混合蒸发模型进行计算。该模型将燃料分为若干个烃类化合物组,并且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描述每组烃类化合物中具体组分的分布。通过将混合蒸发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单Gamma分布模型的结果以及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当前混合蒸发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燃料热物性参数和燃料组分分布。通过使用混合蒸发模型对单个汽油液滴蒸发过程进行模拟,表明每组烃类中轻质组分优先蒸发,在相同分子量范围内,芳香烃类化合物相对于其它烃类化合物组滞后蒸发。  相似文献   

15.
柴油燃料HCCI燃烧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在进气上止点附近进行柴油喷射,利用缸内高温残余废气促进燃油蒸发形成均质混合气,实现了柴油燃料的均质压燃(HCCI)。试验结果表明柴油燃料HCCI燃烧的放热规律呈现低温和高温放热两个阶段,并且NOx排放可以降低95%-98%。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HCCI燃烧的因素,指出负荷增大、进气温度增加和负气门重叠期的增加使HCCI着火提前,而外部EGR率的增大可以推迟着火。因此对于低温自燃性好的燃料,冷EGR是控制其HCCI着火燃烧过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二甲醚(DME)是一种能从煤、天然气和生物质中制取的燃料,能够实现发动机超低排放。本文以二甲醚为燃料,改变压缩比,对微型HCCI自由活塞式动力装置进行了单次冲击的可视化试验,采用高速数码相机拍摄燃烧过程,且首次开发了微燃烧室内部压力测试及分析系统。通过可视化试验研究,得出了压缩比等关键参数对微动力装置内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本文工况下微动力装置压缩着火的临界状态条件,并且通过燃烧压力测试及分析系统首次得到了微燃烧室内部燃烧压力曲线。本文试验研究结果为揭示微动力装置微压缩燃烧规律,以及为微动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混合制冷剂冰箱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二元混合工质HFC152a/HCFC22、 HFC152a/HFC125在冰箱上应用的制冷循环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和分析,并且对这两种混合工质灌注式替代CFC12、在最佳配比和充灌量下的冰箱主要制冷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配比和充灌量下混合工质冰箱制冷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HFC152a/HFC125在最佳充灌量为97 g时,试验冰箱耗电量为1.156 kW·h/24h,比CFC12节能10%,比HFC152a/HCFC22节能0.81%。因此, HFC1S2a/HFC125比HFC152a/HCFC22更适合于灌注式替代CFC12。  相似文献   

19.
滕潇  周奕华  钱俊  邓亚峰  高文宇 《发光学报》2018,39(9):1246-1251
以乙二醇和丙三醇为碳源,用一元醇(异丙醇和乙醇)为对比,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碳点。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激发光谱对所制得的碳点进行表征和分析,探讨了不同碳源对碳点的表面官能团、荧光性能等的影响,从而分析其荧光的发光机理。结果表明:乙二醇与丙三醇制备的碳点含有C=C键和C=O键,均在365 nm光激发后在450 nm处有荧光峰;而一元醇是由C-OH基团中的孤对电子产生荧光,碳源分子中羟基含量对碳点的荧光性能有很大影响,羟基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双键结构。  相似文献   

20.
应用圆二色谱、内源荧光和外源荧光探针研究了丝素蛋白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构象变化及机理。结果显示,在浓度低于30%(V/V)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处于无规卷曲状态的丝素蛋白可以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小的疏水区域,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丝素蛋白发生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的构象转变,削弱了疏水侧链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丝素蛋白的构象变化与溶剂体系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其稳定性主要由肽键单元与混合溶剂中的分子簇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低浓度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保持水固有的氢键结构,对丝素蛋白肽键单元的溶剂化和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较小,而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溶剂结构出现由四面体结构的水分子簇向链状结构的甲醇分子簇的转变,丝素蛋白通过形成分子内氢键减少肽键单元与溶剂分子的接触,从而引发丝素蛋白的构象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