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d_2O_3: Eu纳米荧光体的晶体结构和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告Gd2O3Eu纳米荧光体的晶体结构和相变.由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Gd2O3Eu纳米荧光体存在体心立方和单斜多型结构.和体材料的相变温度1250℃相比,Gd2O3Eu纳米晶由立方到单斜相变温度升高到1300和1350℃之间.这一结果也从Gd2O3Eu纳米荧光体的荧光光谱变化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 Y1.95-xGdxSiO5:Eu0.05(x=0.6mol%)荧光体。结构测定表明所合成的荧光体为单斜晶系的X2型Y2SiO5相,空间群为B2/b。真空紫外光谱表明:随着Gd3+含量的增加,在192um附近,出现了Gd+的激发峰,且此峰的强度随着Gd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位于150~185nm之间的基质吸收带的强度也增大;而位于200~300nm之间的Eu的电行迁移带的强度却随着Gd3+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Y1.95-xGdxSiO5:Eu0.05的真空紫外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1.95-xGdxSiO5:Eu0.05(x=0.6mol%)荧光体。结构测定表明所合成的荧光体为单斜晶系的X2型Y2SiO5相,空间群为B2/b。真空紫外光谱表明:随着Gd^3+含的增加,在192nm附近,出现了Gd^3+的激发峰,且此峰的强度随着Gd^3+含量的增加而增在;同时位于150 ̄185nm之间的基质吸收带的强度也增大;而位于200 ̄300nm之间的Eu的电荷迁移  相似文献   

4.
(GdO)3BO3:Eu^3+的合成及其荧光与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i2CO3为助熔剂合成了(GdO)3BO3纯物相,并利用多晶X射线衍射研究了(GdO)3BO3的结构,根据(GdO)3BO3所属空间群中等效点系的对称性及Eu^3+的荧光光谱,推断出Gd^3+在(GdO)3BO3中所处格位的点对称性为C1,C2或C3。  相似文献   

5.
稀土配合物作为前驱体合成Y2O3:Eu纳米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纯华  姚疆 《发光学报》1999,20(3):254-257
以稀土酸配合物为前驱体,采用快速热分解方法制备了纳米Y2O3;Eu荧光材料,进行了结构、尺寸及形貌表征,随着Eu^3+掺杂浓度的提高,样品的晶胞参数加大,当Eu^3+掺杂量高达30%时,体系仍能保护保持Y2O3基质的立方相结构;样品的晶粒度与退火温度及配合物前驱体组成有关。退火温度越高、前驱体中Re^3+与配体的摩尔比越小,样品的粒虎大,随着Eu^3+掺杂浓度的提高,激发光谱红移,发射强度在掺杂浓  相似文献   

6.
纳米Y2O3:Eu荧光粉的光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谢平波  段昌奎 《发光学报》1998,19(2):123-128
报道了用燃烧法制备的系列粒径的纳米Y2O3∶Eu材料,对其进行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Y2O3∶Eu粒径的变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猝灭浓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分析,初步揭示了纳米Y2O3∶Eu的光致发光光谱随粒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TiO2和Eu2O3为原料,利用固相反应法在4.0GPa和1090℃下合成了钙钛矿氧化物Eu1-xKxTiO3(x=0.2,0.32)。XRD测量表明样品为立方结构。^151Eu Mossbauer谱测试给出同质异能移位分别为~0mm/s和~-13mm/s的两个吸收峰,表明Eu离子为+2和+3混合价。在480和6480G的磁场范围内只观察到一个线宽为3140G、g因子为2.00的信号,这是由Eu  相似文献   

8.
稀土配合物作为前驱体合成Y_2O_3∶Eu纳米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稀土羧酸配合物为前驱体, 采用快速热分解方法制备了纳米Y2O3∶Eu 荧光材料,进行了结构、尺寸及形貌表征. 随着Eu3+ 掺杂浓度的提高, 样品的晶胞参数加大, 当Eu3+掺杂量高达30% 时, 体系仍能保持Y2O3 基质的立方相结构; 样品的晶粒度与退火温度及配合物前驱体组成有关. 退火温度越高、前驱体中Re3+ 与配体的摩尔比越小, 样品的粒径越大. 随着Eu3+ 掺杂浓度的提高, 激发光谱红移, 发射强度在掺杂浓度分别为5% 和10% 时有极大值; 发射强度与Re3+ 和配体摩尔比及退火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MAl2O4:Eu^2+,RE^3+,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张天之  苏锵 《发光学报》1999,20(2):170-175
研究鳞石英结构碱土铝酸盐MAl2O4:Eu^2+,RE^+(M=Mg,Ca,Sr,Ba:RE=Y,La,Ce,Pr,Nd,Sm,Gd,Tb,Dy,Ho,Er,Tb,Dy,Ho,Er,Tm,Ym,Yb,Lu)的荧光及长余辉发光性质。其发光由Eu^2+的4f-5d跃迁产生。RE^3+作为辅助激离子,提供合适的陷阱能级。即使用RE^3+的特性波长激发,在MAl2O4:Eu^3+的发光中也观察不到RE^3  相似文献   

10.
采用Sol-Gel方法首次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氧磷灰石结构的发光体Mg2Y8-x-y(SiO4)6O2:Eu,Bi(x,y≥0),利用XRD、IR、TG-DTA三种手段研究了发光体的形成过程。室温(293K)和液氮温度(77K)的荧光光谱表明Eu3+和Bi3+在这种基质中分别发射红光和蓝光,每mol基质中其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14mol和0.03mol,并且其发光都存在温度猝灭。Eu3+的激光感生荧光光谱中存在两条5D0-7F0跃迁线,表明Eu3+同时进入4f格位和6h格位。在Eu3+、Bi3+共掺杂的发光体中,观察到了Bi3+→E3+的部分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1.
ICP—AES法直接测定高纯Eu2O3中14种稀土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IPC-AES测定高纯Eu2O3中14种稀土元素的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仪器测量条件,实验了基体Eu2O3对被测元素的干扰和对方法测定下限的影响。14个稀土元素的测定下限为:Yb2O30.5μg.g^-1,Y2O31μg.g^-1,Dy2O3,Ho2O3,Tm2O3和Nd2O35μg.g^-1、Gd2O3、Sm2O3、Er2O3、Ce2O3、Pr6O11和La2O310μg.g^-1,Lu2  相似文献   

12.
非晶纳米发光材料(Y,Eu)_2O_3-SiO_2发射光谱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XAFS测定表明sol-gel方法制备的纳米非晶(Y,Eu)2O3-SiO2发光材料中,发光中心Eu3+的局域环境和晶态X2型Y2SiO5Eu中Eu3+离子的局域环境相似.以此结构为依据,用M.F.Reid的方案计算了晶场迭加模型中的能级参数及光谱强度参数,并得到了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的理论光谱图  相似文献   

13.
张迈生  祁家雄 《发光学报》1999,20(3):258-261
用Sol-Gel法和微小法合成了亚纳米级Zn2SiO4:Mn^2+,Er^3+高效绿色荧光体,考究了Mn^2+单掺和Er^3+敏化的荧光体的发光,探讨了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质的影响,发交Er^3+可有效敏化Mn^2+的发光。SEM表明Zn2SiO4:Mn^2+,Er^3+的粒度约为150~350nm。  相似文献   

14.
用Sol-Gel法和微波法合成了亚纳米级Zn2SiO4∶Mn2+ , Er3+ 高效绿色荧光体, 考察了Mn2+ 单掺和Er3+ 敏化的荧光体的发光, 探讨了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质的影响, 发现Er3+ 可有效敏化Mn2+ 的发光. SEM 表明Zn2SiO4∶Mn2+ , Er3+ 的粒度约为150~350nm .  相似文献   

15.
本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Pb-1222相层状铜氧化物(Pb0.5Cd0.5)(Sr0.9R0.1)2(R‘0.7Ce0.3)2Cu2Oz,R=R’=Y,Pr,Sm,Eu,Gd,Dy,Ho以有(R,R‘)=(La,Eu),Sm,Gd),(Sm,Eu),(La,Gd),(Eu,Gd),(Nd,Dy),(Nd,Y),(Nd,Er)。  相似文献   

16.
高压下Eu^3^+:Gd2O2S的发射光谱,能级及晶体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温下,0-15GPa压力范围内,测量了Eu^3^+:Gd2O2S的发射光谱。通过对7F0-6多重态能级结构的拟合,研究了压力对能级和晶体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Pb-1222相层状铜氧化物(Pb0.5Cd0.5)(Sr0.9R0.1)2(R'0.7Ce0.3)2。Cu2Ox,R=R'=Y,Pr,Sm,Eu,Gd,Dy,Ho以及(R,R’)=(La,Eu),(Sm,Gd),(Sm,Eu),(La,Gd),(Eu,Gd),(Nd,Eu),(Nd,Dy),(Nd,Y),(Nd,Er).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表明它们属于四方晶系,其结构与(Pb,CU)-1222相结构相似.其中(R',R')=(Eu,Gd)的样品在氧气中成相得到23K的超导转变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Gd^3+与Eu^2+共掺杂的钡镁复合氟化物在室温下的发射光谱中,不仅存在Eu^2+的带状发射,而且还出现了Eu^2+的4f(^6P7/2)-4f(^8S7/2)线谱发射,在该体系中,由于Gd^3+掺入后,诱导出一另一种Eu^2+的线谱发射中心,两种Eu^2+发射中心的激发光谱明显不同,f-f跃迁线谱发射的强度与Gd^3+及Eu^2+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Ca8Mg(SiO4)4Cl2中Ce3+和Eu2+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合成了Ce^3+和Eu^2+共激活氯硅酸镁钙Ca8Mg(SiO4)4Cl2:Ce^3+,Eu^2+高效绿色荧光粉,报道了它们的漫反射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观察到氯硅酸镁钙中Ce^3+ Eu^2+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尿素溶胶法合成(Y0.95Eu0.05)2O3纳米粉,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n-(Y0.95Eu0.05)2O3/SiO2气凝胶介孔组装体。结果表明,当Y^3+:Eu^3+=20:1,均相反应时间为4h,且经680℃、4h灼烧热处理后得到的n-(Y0.95Eu0.05)2O3中,光致发光强度最大(发光峰位于612nm),以Si与2Y摩尔比为1:7的n-(Y0.95Eu0.05)2O3/SiO2气凝胶介孔组装体,经同样条件热616nm)。对产生上述发光强度减弱和峰位红移现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