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确定萃取反应热力学萃取平衡常数的单参数方程(°↑α=4.9),方法简便,用P538萃取硫氰酸钒(Ⅳ)配合物的实验,在较宽的离子强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在一般萃取实验条件下,用作图法可求出热力学萃取平衡常数,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丙酮-水溶液中硫氰酸钼(Ⅴ)络合物,以石油亚砜(PSO)-三氯甲烷(CHCl3)萃取剂的萃取行为,由分光光度数据直接计算萃取分配比,讨论了分配比与混合溶液中硫氰酸根浓度的函数关系,研究了丙酮在混合溶液中体积百分数的增加对分配比和萃取百分率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实验表明,MoO(SCN)3萃取体积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 水溶液中硫氰酸钼 (Ⅴ )络合物 ,用石油亚砜 四氯化碳萃取剂对萃取行为的影响。由分光光度数据直接计算了萃取的分配比 ,讨论了分配比与混合溶液中硫氰酸根浓度的函数关系 ,研究了二甲基亚砜在混合溶液中体积百分数的增加对分配比和萃取百分率的影响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实验表明 :MoO(SCN) 3 萃取体系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PEG2000铬菁R(NH4)2SO4体系对Co(Ⅱ)、Ni(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5的(NaAcHAc)水溶液中,有(NH4)2SO4存在下,Ni(Ⅱ)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o(Ⅱ)则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Co(Ⅱ)与Ni(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PEG(聚乙二醇)-2000-钍试剂-(NH_4)_2SO_4体系对Fe(Ⅲ)、Al(Ⅲ)、Ni(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为3.5-6.5(NaAc-HAc)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Fe(Ⅲ)、Al(Ⅲ)可被PEG-2000相几乎完全萃取,而Ni(Ⅱ)则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Ni(Ⅱ)与Fe(Ⅲ)、Al(Ⅲ)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戊醇、乙酸乙酯、环已酮和TBP萃取乙酸的萃取规律及其机理,萃取规律为:戊醇(正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TBP(环已烷)>环已酮(石油醚)。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体积配比的丙酮-水混合溶剂中,存在不同浓度硫氰酸根时,测定了硫氰酸钼(Ⅴ)络合物的各级摩尔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及各级络离子的百分组成。结果表明,上述各项都随着体系中丙酮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8.
P538萃取钒(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20±0.5℃下,用P538环已烷溶液从硫氰酸盐介质中,萃取钒(Ⅳ)机理为离子交换机理,萃合物组成VO^2 :SCN^-:HA^-=1:1:1,萃取率为82.5%。  相似文献   

9.
根据2-(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酚(PADMAP)与铜的显色反应及Waters Porapak^RSep-Park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络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μg/L级铜的新方法。在Ph=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PADMAP与铜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用Waters Porapak^R Sep-Park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用乙酰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可测定水样中μg/L级的铜。方法用于几种饮用水中铜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溶剂萃取—ICP—AES同时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钨和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钨和钼的分析方法。在硫氰酸盐的存在下,用甲基异丁酮(MIBK)萃取钨和钼的硫氰酸络合物,然后直接将有机相导入ICP进行测定。方法的实际测定下限为W.0.01μg/ml,Mo.0.005μg/ml。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了吐温-80水溶液中硫氰酸铋配合物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λmax=335nm,其摩尔吸光系数ε335=2.61×10^4,与PAR、偶氮胂(Ⅲ)与铋(Ⅲ)的配合物的ε610=2.70×10^4相近,性 种新的三元配合物,并用解释在吐温-80水溶液中硫氰酸铋为一种灵敏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2.
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络合萃取邻氨基苯酚(OAP)实验中,研究了稀释剂种类、溶液的初始pH值等因素对OAP稀溶液分配比(D)的影响。溶液的初始pH值对萃取结果影响较大,当初始pH值在pKa1和pKa2之间时,分配比出现峰值;二(2-乙基己基)磷酸主要是通过离子缔合和质子交换来实现萃取的,而稀释剂则主要是物理萃取,在同一浓度下,二(2-乙基己基)磷酸的萃取能力随稀释剂的极性增大而提高,极性环境优于惰性稀释剂环境。红外光谱分析证明萃取过程存在离子交换和离子缔合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不同状态HDEHP和DMHPA的FTIR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纯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和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微乳状液,固体钠盐及萃取稀土有机相的FTIR光谱,了解到萃取剂的微观结构由于烷基R的排列方式状态及共存在的不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孔雀石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简便、快速、有效的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孔雀石绿的分析方法。对萃取剂、分散剂的种类和体积、萃取时间、离心时间、盐浓度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1000μg/L(r=0.9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C=100μg/L,n=6),检出限为4.20μg/L。对3种实际水样中的孔雀石绿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74.7%—108.2%之间(n=5)。方法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的痕量孔雀石绿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D2EHPA萃取稀土的有机相红外光谱及添加DMHPA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部分皂化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正庚烷体系萃取稀土离子Y^3+,Pr^3+,Nd^3+,Eu^3+后有机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发现不同稀土离子与萃取剂的配位能力有差异,并且皂化度对萃取有机相中的P=O谱带的频率和吸收强度皆有影响,在D2EHPA中加入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导致P=O谱带形状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甲基磺草酮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样中甲基磺草酮农药含量的分析方法.调节水样pH值为4.0后,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25℃下重复萃取两次,萃取时间为15min,旋转蒸发仪浓缩近干,乙腈定容.以SPHERI-5RP-18 (5μm)为色谱柱,乙腈-磷酸缓冲溶液(pH值4.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萃取和色谱条件下,甲基磺草酮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100.0mg/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6,标准偏差(SD)为0.46,变异系数(CV)为0.47%,平均加标回收率88.9%,检出限为0.03mg/L.此方法可用于实际水样中甲基磺草酮农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验盐酸氯丙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法提取检验盐酸氯丙嗪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以下实验条件效果最好:以涂敷有30μm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石英纤维直接萃取水中盐酸氯丙嗪时,溶液pH值为8,吸附温度为80℃,萃取20min,在250℃下解吸5min。在1-1000μg/L浓度下,色谱峰面积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6465 1807.9x(r=0.99997),检出限为0.84μg/L,用此法测定茶水中盐酸氯丙嗪,平均回收率为96.05%。  相似文献   

18.
PEG-Na2SO4-PAR体系中Pd(Ⅱ)、U(Ⅵ)、Mo(Ⅵ)的萃取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钠(Na2SO4)-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体系中,Pd(Ⅱ)、U(Ⅵ)、La(Ⅲ)、Mo(Ⅵ)的萃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5 ̄7.5溶液中,Pd(Ⅱ)、U(Ⅵ)、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La(Ⅲ)部分被萃取,而Mo(Ⅵ)则不被蔺取,从而实现了Mo(Ⅵ)与Pd(Ⅱ)、U(Ⅵ)混合离子间的定量分离,并初步探讨了PEG相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推引出热力学摩尔吸光系数定义,并且比较了它与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的特点。采用作图法测出硫氰酸钒热力学吸光系数对数lgε^0=1.58(20℃,I→0)。  相似文献   

20.
双水相体系中镧与钛的分离及光谱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聚乙二醇-硫酸铵-铬天青S双水相体系中,用铬天青S作萃取剂,研究了La(Ⅲ),Ti(Ⅳ),Zr(Ⅳ)的液-液萃取行为,在pH5.5时,实现了体系中La(Ⅲ)与Ti(Ⅳ)的分离,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测定光谱方法,研究了高聚物相中La(Ⅲ)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