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羟基苯甲醛与对胺基苯甲酸缩合制得刚性基元(1);3-溴丙烯与对羟基苯甲酸经取代反应制得对烯丙氧基苯甲酸(2); 2经加成和酰氯化后,与1经酯化反应合成了含羧基的席夫碱型聚硅氧烷液晶(5),其结构经IR确证。对5的液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5属于近晶型条带织构; 5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清亮点温度,液晶区间在180.34~251.11 ℃。  相似文献   

2.
王彩虹  谭帅 《合成化学》2019,27(11):909-912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引入硫醇官能团,利用缩合反应形成苯甲酸联苯酯基元,合成了以苯甲酸联苯酯为液晶基元分子端部含有硫醇基团的棒状分子--4′-(6-巯基己烷氧基)-4-烷氧基-苯甲酸联苯酯(4a~4c),其结构经1H NMR、 IR、 HR-MS(ESI)和元素分析表征。偏光显微观察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4在60~170 ℃表现出热致性近晶A相与向列相。随着端部烷氧链的增长,4的近晶A相温度区间由14 ℃拓宽到38 ℃,而清亮点由170 ℃逐渐降低至129 ℃。  相似文献   

3.
近晶型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烯丙基溴、对羟基苯甲酸、对氰基苯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液晶基元对-烯丙氧基苯甲酸对-羟基苯氰酯,通过硅氢化加成反应将其接枝到聚甲基氢硅氧烷主链上,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氢核磁共振仪(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仪(XR...  相似文献   

4.
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和DSC法研究了含苯甲酸-4-甲氧基苯酯介晶基元和偶氮苯光色基元侧链共聚硅氧烷(PSⅡ)的液晶性。将非介晶基元并入液晶均聚物PSⅡ-1,共聚物PSⅡ-2、PSⅡ-3的液晶态类型不变,PSⅡ-4仅存在近晶相,PSⅡ-5~8无双折射现象,保持共聚物液晶性的最低含介晶基元单体的极限摩尔含量为80%.在液晶共聚物中,非介晶基组分含量增加时,其Tm、ΔHm和ΔSm降低;非介晶组分在10mol%时,Ti、ΔHi和ΔSi具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5.
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对-烯丙氧基苯甲酸对-氰基苯酚酯为单体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方法。首先利用Williamson反应生成醚、羧酸酰化、酯化反应得到单体,然后利用硅氢化反应将单体接枝到聚甲基氢硅氧烷上得到目标产物。用IR,NMR及热台偏光显微镜等方法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液晶行为分析。优化了对-烯丙氧基苯甲酸对-氰基苯酯为单体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工艺条件,提高了产率。样品表征结果证明单体和聚合物均呈现近晶液晶相,为特殊功能材料提供了原料。  相似文献   

6.
新型含磺酸基Schiff碱型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羟基苯甲醛与对氨基苯磺酸经缩合反应制得Schiff碱化合物(1).对羟基苯甲酸经醚化、酯化、酰氯化后再与1完成酯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含磺酸基Schiff碱型液晶化合物--[4-(对磺酸苯亚胺基)甲苯基]-4-(ω-甲基丙烯酸乙氧基酯)-苯甲酸酯(5),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偏光显微镜与DSC检测结果表明,5具有近晶A型液晶特性,液晶变化范围189.45 ℃~267.65 ℃.  相似文献   

7.
用热台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DSC研究了含胆甾介晶基元和偶氮苯光色基元侧链共聚硅氧烷(PSI)的液晶性.将非介晶基元并入液晶均聚物,所得共聚物的液晶态类型不变,仍显示近晶型织构,在PSI共聚物中,保持液晶性的含介晶基元单体的最低极限组成为60mol%.在液晶性存在的范围内,共聚物的清亮点由130℃升至170℃,液晶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非介晶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胆固醇和4-(反式-正烷基环己基)苯甲酸结构单元的新型双液晶基元液晶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两个介晶基元是利用不同长度的氧烷酰基连接在一起。利用FT-IR、MS、1H NMR、POM、DSC 表证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和介晶性,并选择几种双液晶基元液晶测定了它们的机械黏度和在主体液晶中的螺旋扭曲力(HTP)。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显示较低相变温度的胆甾相(N*),并且被选择的化合物的平均机械黏度和螺旋扭曲力类似于或优于胆甾醇任酸酯。  相似文献   

9.
侧链聚硅氧烷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晶高分子既具有独特的液晶性 ,又具有高分子的良好材料性能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1~ 9] .侧链液晶高分子大多可以作为功能材料 ,对它们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以往报道的此类化合物的介晶基元大多是通过烷氧基与间隔基相连[10 ] .我们以催化活性很高的铂络和物为催化剂 ,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间隔基与介晶基元通过酰氧基相连的两种侧链聚硅氧烷液晶高分子 ,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 .发现它们具有很好的液晶性 .已有研究表明侧链聚硅氧烷液晶在气相色谱分离结构近似的物质方面 ,具有易涂渍、选择性及热稳定性优于低分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盘-棒-盘状液晶三聚体.此类三聚体由两个相同的苯并菲盘状介晶基元和一个联苯棒状介晶基元通过CuI-NEt3体系催化端基炔和端基叠氮化合物的点击反应连接形成.该三聚体结构通过核磁、红外和高分辨质谱表征;介晶性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此类液晶三聚体均为室温液晶,呈现四方柱状相(Colr).连接3个介晶基元的柔性间隔基的长度对化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液晶化学     
液晶在近30年来受到科技界广泛关注,人们对它的性质、合成、用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其在现代科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液晶的性质及用途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液晶二聚体     
白炳莲  于智莘  王海涛  李敏 《有机化学》2008,28(11):1857-1863
液晶二聚体作为半柔性主链型液晶聚合物的简化模型, 通过对其液晶性质的研究, 有助于理解更复杂聚合物体系的液晶行为. 另外, 液晶二聚体作为一类特殊的液晶也有其自身的相结构和相行为. 以分子结构与液晶态的相互关系为主线, 系统介绍了目前文献报道的对称及非对称棒状液晶二聚体(线形、H形、U形、T形)、盘状液晶二聚体(对称的盘-盘状液晶二聚体和非对称的盘-棒状液晶二聚体)和香蕉形液晶二聚体(对称的香蕉-香蕉形液晶二聚体和非对称的香蕉-棒状液晶二聚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液晶二聚体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新型液晶二聚体的分子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We review recent findings about the behavior of emulsions made of droplets suspended in liquid crystalline materials. By contrast to classical emulsions, which are usually made of isotropic oils and water, liquid crystal emulsions exhibit a variety of structures result in the ordering of the continuous phase. The droplets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topological defects and distortions that lead to strong and anisotropic elastic forces between the particles. These elastic forces govern the stability and the ordering of the particles. This is observed in aqueous emulsions as well as in non-aqueous emulsions obtained from phase separation phenomena. It is shown that phase separations in liquid crystals can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highly ordered arrays of uniformly sized droplets. More generally, ordered structures seen in liquid crystal emulsions are of interest as examples of topologicallv-controlled organizations; they are also of potential practical importance as a novel way to control both the stability and the structures of colloidal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4.
液晶性树状高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状高分子进行功能化,使之成为具有特定性能的新型材料是目前很热门的课题,树状液晶就是其中之一.树状高分子长径比很小,似乎难以形成液晶态,但人们已发现多种树状液晶分子,几乎囊括了所有在其他高分子中出现过的液晶相.本文按液晶相分类,介绍树状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卿鑫  吕久安  俞燕蕾 《高分子学报》2017,(11):1679-1705
交联液晶高分子兼具液晶的各向异性和高分子网络的弹性,并且具有优异的分子协同作用.在交联液晶高分子中引入光响应基团,例如偶氮苯后,即可赋予其光致形变性能,利用分子协同作用可以将光化学反应引起的分子结构变化放大为宏观形变,从而将光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通过合理的分子结构和取向设计可以使液晶高分子产生诸如伸缩、弯曲、扭曲、振动等多种形式的光致形变,并用于各类光控柔性执行器件的构筑,在人工肌肉、微型机器人、微量液体操控等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和评述了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的研究,包括材料结构对光致形变性能的影响、新型可加工光致形变材料的研究、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触发形变的策略,以及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微执行器在微量液体操控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液晶的结构类型,液晶分子的光电效应,实现液晶显示的偏振片透光原理,包括扭曲向列型(TN)、超扭曲向列型(STN)、薄膜晶体管型(TFT)液晶显示的异同,可用于液晶显示的有机材料,以及液晶显示材料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二氟甲基醚类液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通报》2005,68(12)
  相似文献   

18.
刚性侧链型液晶高分子与含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刚性侧链型液晶高分子”与“含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两个新概念。  相似文献   

19.
邓登  朱光明  宋斐  校峰  王金花 《化学进展》2006,18(10):1352-1360
综述了液晶弹性体的结构、制备以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液晶弹性体突出的物理性能,并对液晶弹性体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物质的介晶态中着重讨论了液晶态的高分子,讨论了高分子液晶的类型和特点及高分子的结构、结构单元对液晶形成和转化条件等的影响,指出了通过结构设计加以控制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