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纪泉  张学谦 《中国物理 C》1996,20(12):1087-1090
壳模型计算表明,1/2+[411]出现于157Tm核的基态可能是由非轴对称形变造成的.但是新近从157Yb衰变纲图给出的157Tm低激发谱中,指认了一个建立在1/2+[411]带头上的基态转动带,并认为该带的性质是轴对称的,提取了该带的惯性参数与脱耦合参数.通过对奇ATm核1/2+[411]转动带的系统分析,强调了在157Tm核中非轴对称γ自由度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16O重离子束轰击142Nd和147Sm同位素靶分别生成153Er和157Yb.借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和X-γ、γ-γ符合测量方法分离鉴别核素并测量其衰变性质.首次建立了153Er和157Yb的EC/β+衰变纲图.从中指认出153Ho的一个新三(准)粒子态和两个新单粒子态,指认出157Tm的一个新的同质异能态和一条新转动带.低位能级系统分析表明:在Ho和Tm这两条奇A核的同位素链中基态形状的转变区都在中子数86和88之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进一个关联因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对力形式,更合理地反映出短程关联的特点.解释了157Tm的基态自旋为[411]1/2+这一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4.
用准粒子组态相关的宏观一微观推转模型计算了奇A核157一173Tm同位素链的基态、低激发态形变以及这些核的[411 1/2]奇质子带的退耦参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γ形变对奇ATm同位素链的退耦参数的影响,进而指出157Tm的退耦参数异常可能是由于带相互作用引起的,讨论了退耦参数对Nilsson参数和形变参数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Davydov和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从实验的E(22+)/E(21+)以及E(21+)值,提取了偶-偶Er同位素的四极形变β与非轴对称γ参数.结果表明.Davydov和Filippov关于非轴对称转子的理论,与过渡区核的低激发谱的实验结果相符合,表明在157Tm中非轴对称性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郝昭  陈晓波  侯延冰  宋峰  王虹  张光寅 《物理学报》1997,46(6):1206-1211
报道在室温下,高浓度Tm和高浓度Yb掺杂的五磷酸盐非晶在966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Tm的1G4能级和4F4能级分别产生峰位在480nm波长较强的上转换蓝光发射和很强的近红外780nm荧光发射.这一荧光发射是由于Yb的2F5/2能级对966nm激光的强烈吸收,以及对Tm的相应上转换能级较强的能量传递而产生的上转换过程,Tm的浓度增大又使Tm的3F相似文献   

7.
利用在束γ谱学方法,通过反应144Sm(16O,3n)157Yb研究了157Yb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实验中使用的16O束流能量为90MeV.基于实验得到的γγ符合关系、γ射线的各向异性度和DCO系数,建议了157Yb的高自旋能级纲图.157Yb的能级纲图主要由两串跃迁性质明显不同的级联能级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νi13/2转动带和单粒子激发态.着重讨论了157Yb的形状共存和νi13/2转动带随角动量的结构演化.  相似文献   

8.
侯碧辉  刘凤艳  焦彬  岳明 《物理学报》2012,61(7):77302-077302
电子浓度是与金属的宏观特性相关的重要参数.反射光谱和霍尔效应分别是得出电子浓度和载流子浓度的基本实验.两个纳米稀土金属铥Tm样品(样品1,平均粒径100nm,样品2,平均粒径10nm)的红外---紫外反射光谱实验表明,金属铥Tm表面的反射光学性质具有金属的特征,6s能带具有与碱金属相近的电子浓度np,数值分别为2.434×1028/m3和1.701×1028/m3.而样品的霍尔效应实验测得金属Tm的载流子是电子-空穴型的,载流子浓度nH仅分别为8.032×1024/m3和7.679×1024/m3,仅仅是费米面附近的电子-空穴状态.另外,铥Tm的电导率比半导体的大3个量级.晶粒纳米化使电子浓度np减小,电导率σ减小,载流子浓度减小,而霍尔系数RH增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19F, 6n)155Tm来布居155Tm核的高自旋态. 发现了一些新的γ跃迁, 经过γ-γ符合分析, 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 利用系统学比较对新建立的155Tm能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天然白云母)和金硅面垒型半导体器测量了72.7,69.6,67.4,65.4,63.4和61.4MeV 12C离子轰击169Tm,175Lu,181Ta,W,Re,Pt,197Au,Pb和209Bi裂变反应的碎片角分布.建立在鞍点模型基础上的裂变碎片角分布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碎片角分布实验数据.对于不同的可裂变参数Z2/A,本工作给出了K2随核激发能E*的变化趋势.由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提取的J0/Jeff值与转动力液滴模型的计算值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利用TRS方法对双奇核164Lu的位能面进行了计算,确认了164Lu核的一条三轴超形变带,结果与实验较好地符合,同时指出了三轴超形变带的一个具体的组态  相似文献   

12.
三轴超形变核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利用粒子-转子模型描述了163Lu、165Lu和167Lu三轴超形变带.γ跃迁能量、运动学和动力学转动惯量以及163Lu的跃迁四极矩理论值和实验值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3.
邢正  吴兴举 《中国物理 C》1990,14(12):1130-1135
利用推广的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159Tm负宇称Yrast态在带交叉以后区域的B(M1)值以及动力学电四极矩Q(1)和Q(2),并同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符合,指出二级柯里奥利作用对分析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152Sm(19F,4n)167Lu反应观测到167Lu的一个新的转动带.发现其高自旋γ跃迁能量与163Lu和165Lu三轴超形变的十分相近.按基于推转壳模型的总转动位能面计算,167Lu和前人工作中的171Ta[660]1/2转动带被指定为三轴超形变带.讨论了该核区三轴超形变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25MeV/u 40Ar+93Nb反应中热核的激发能和核温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半导体望远镜探测器和PPAC对25MeV/u 40Ar+93Nb反应中的带电粒子和余核进行了关联测量,对所得α粒子能谱用三源模型进行了拟合,并由余核飞行时间和粒子多重性得到热核激发能.通过对温度的修正,发现在本实验中有激发能E*/A为4.3MeV,温度Tinit为6.9MeV的热核形成.通过与其它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核物质在轻系统和重系统中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粒子–转子模型分析超形变转动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星蕖  邢正 《中国物理 C》1994,18(5):448-453
利用三轴粒子-转子模型计算了193Tl超形变带γ跃迁能量,运动学转动惯量J(1)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2),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预言了B(M1)值以及动力学电四极矩Q(1)和Q(2)指出在超形变带的分析中粒子-转子模型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16O束流轰击稳定形变靶152Sm和184W,在背角测量准弹散射和弹性散射激发函数,分别定出准弹和弹性位垒分布Dqel(E)和Del(E).将结果与从已有的熔合激发函数、自旋分布及其相邻同位素154Sm和184W实验得出的位垒分布进行比较,得到相互自洽的结果,同时也用ECIS79程序作了耦合道理论计算.实验表明,靶的变形效应导致位垒分布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8.
邢正  陈星蕖 《中国物理 C》1989,13(6):569-573
利用推广的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159Tm负宇称Yrast态的能谱的Signature分离,B(M1)值以及动力学电四极矩Q(1)和Q(2),并同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符合.着重分析了二级柯里奥利作用Hc对B(M1)值的Signature依赖性的影响,指出粒子-转子高级耦合项部分地等效于γ形变.  相似文献   

19.
利用能量为164—180MeV的35Cl束流,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49Sm(35Cl,5n)研究了179Au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X-γ和γ-γ-t符合测量.基于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分析,首次建立了179Au的1/2[660](πi13/2)转动带.结合已有的实验数据,着重讨论了奇AAu核中1/2[660](πi13/2)转动带的带头激发能随中子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420MeV82Se轰击139La引起的深部非弹反应和在束γ谱学方法研究了142Ce的中高自旋激发态.识别出了激发能为2625,2995和3834keV的3个新能级,自旋、宇称分别被指定为8+,9(-)和11(-).发现这些能级非常好地符合N=84偶偶核转晕能级的系统性.利用经验壳模型计算了142Ce的中高自旋激发态的激发能,计算结果比较好地重现了实验值.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讨论,表明在142Ce的中高自旋激发态中以单粒子激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