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假设高能强子—强子碰撞的多重性分布中,软相互作用部分和硬相互作用部分都服从KNO无标度性,只是它们各自的参数不同.由已有的实验数据,计算出=188GeV处,碰撞的平均多重性〈n〉=47.0及其荷电粒子的多重性的分布.可供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2.
覃克宇 《中国物理 C》1994,18(4):347-352
假设:强子-强子碰撞产生n个荷电粒子的概率是Pn=xPn(1)+(1-x),其中适当选择参数1,2,k和x,可成功地描述质心能量GeV处、全相空间的真实多重性分布.利用s=200GeV和900GeV处、质子-反质子的非单绕碰撞实验数据检验这个假设,证实了这假设很好地描述了实际情况.最后,讨论了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王韶舜  吴冲 《中国物理 C》2000,24(4):285-289
对400GeV/c pp碰撞多粒子产生的实验数据作了不稳定性分析.计算了新的不稳定性参数.将它们与曹珍和华家照利用软相互作用模型ECOMB模拟NA22能量范围的强子一强子碰撞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相比较,相似性清楚可见.这表明ECOMB模型是一个软相互作用多粒子产生模型.它能重现高能强子碰撞末态事例结构的涨落.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的方法对400GeV/c pp碰撞多重产生的方位角结构进行了研究.一维和二维标度阶乘矩的分析结果表明两维时的间歇效应较强,这与“喷注形”多粒子产生机制是不矛盾的. 但由其它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方位角结构似乎具有随机的性质,没有“喷注形”多重产生机制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400GeV/c pp碰撞多粒子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自仿射分形分析,并与自相似分析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分辨能力范围内,自仿射分形分析具有较好的标度行为.  相似文献   

6.
柳峰  刘峰 《中国物理 C》1998,22(7):631-638
根据喷注判定的圆锥法来判断喷注,重新分析了UA1-1985年的s=630GeV非单衍pp碰撞实验数据. 分析发现对事件样本,单事件平均横动量pt与多重数n是正关联的,而对喷注事件子样本则是负关联的;分析了微喷注产生的关联和退关联,表明微喷注产生来源于非软过程和高阶效应;并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微喷注间存在大快度间隔内无粒子的事例,分析了微喷注产生时存在大快度gap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进的多重分形矩分析了400GeV/c pp碰撞多重产生的分形行为.计算了广义维数Dq(q=2—5),并与由标度阶乘矩方法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观察到了多重分形特征.对Fujio Takagi提出的分形分析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400GeV/c pp碰撞间歇指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ERNNA27合作组提供的LEBC泡室照片对400GeV/c pp碰撞产生的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进行了测量.计算了标度阶乘矩.得出间歇指数随矩阶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平均多重数的增加而变小;反常分形维数dq随q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在强子-强子碰撞中多粒子产生具有自相似级联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利用400GeV/cpp碰撞多粒子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自仿射分形分析,并与自相似分析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分辨能力范围内,自仿射分形分析具有嵔虾玫谋甓刃形  相似文献   

10.
对400GeV/cpp碰撞产生的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实验数据用G矩方法进行了多重分形分析.在分割代数v很小的情况下得到的广义维数是不同的(1>D0>D1>D2…);谱函数是光滑的,凹面向下,在α0时为峰值;重新标度后的谱函数大在时具有普适性.这些结果与其它实验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王韶舜  汪兆民  张杰 《中国物理 C》1997,21(11):990-994
利用400GeV/c pp碰撞多重产生的实验数据计算了粒子-粒子关联(PPC)及其不对称性(PPCA)的角度依赖性.结果与L3的e+e数据有明显的差别,但与NA22强子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领头粒子对强子碰撞的PPCA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计算两粒子方位角差的分布观察到了方位角关联.  相似文献   

12.
王韶舜  汪兆民  刘冉 《中国物理 C》1998,22(10):873-877
利用400GeV/c pp碰撞多粒子产生的实验数据计算了QCD分支过程的熵指数,得到了非零值,熵指数随末态粒子平均多重数的减小而增大.表明在400GeV/c pp碰撞中有存在混沌性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蒙特卡罗模型AMPT研究了\sqrt{s_{_{\rm NN}}}=130GeV Au+Au碰撞中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的影响, 结果表明部分子相互作用 对两粒子的横向动量关联有重要的贡献. 还计算了AMPT模型中\sqrt{s_{_{\rm NN}}}=130GeV Au+Au碰撞的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与碰撞对心性的依赖关系并与来自STAR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AMPT的理论预言很好地符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高能pp碰撞末态粒子的结团产生和前后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阳  刘建寿 《中国物理 C》1994,18(4):326-333
本工作在三火球模型的基础上引进结团(cluster)机制对多种窗口的前后关联进行Monte Carlo模拟.与s=200,546,900GeV的实验数据的符合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从理论上说明了cluster机制对多重数关联的影响表现为短程加强,长程减弱.  相似文献   

15.
根据喷注判定的圆锥法来判断喷注,重新分析了UA1-1985年的630GeV非单衍pp碰撞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对事件样本,单事件平均横动量p与多重数n是正关联的,而对喷注事件子样本则是负关联的;分析了微喷注产生嵉墓亓屯斯亓砻魑⑴缱⒉丛从诜侨砉毯透呓仔вΓ徊⑹状未邮笛樯瞎鄄獾轿⑴缱⒓浯嬖诖罂於燃涓裟谖蘖W拥氖吕治隽宋⑴缱⒉贝嬖诖罂於龋纾幔鸬募O蟆  相似文献   

16.
采用蒙特卡罗模型AMPT研究了√SNN=130GeV Au Au碰撞中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的横向动量关联有重要的贡献.还计算了AMPT模型中√SNN=130GeV Au Au碰撞的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与碰撞对心性的依赖关系并与来自STAR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AMPT的理论预言很好地符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小尺度封闭空间内部声场的数值计算是声学设计、噪声控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由于波动声学及几何声学方法计算频率上的限制,中频段声场计算问题一直是个难点。本文以声学无网格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声粒子分布积分的无网格声场数值计算方法。文中利用声线跟踪理论计算声场中的声粒子分布,并以某个时间点上的声粒子作为蒙特卡罗法中的积分点,将其应用于无网格法中,从而获得声场中的节点声压。利用该方法对一个矩形封闭空间的中低频声场进行了计算,并与模态叠加法、商用声场计算软件、经典无网格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基于声粒子分布积分的无网格声场数值计算方法在中低频段相较于传统基于网格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蒙特卡罗模型AMPT 究了(S_(NN))~(1/2)=130GeV Au Au碰撞中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子相互作用对两粒子的横向动量关联有重要的贡献.还计算了AMPT模型中(S_(NN))~(1/2)=130GeV Au Au碰撞的两粒子横向动量关联与碰撞对心性的依赖关系并与来自STAR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AMPT的理论预言很好地符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从头计算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和含扩散基的3个基组aug-cc-PVXZ(X=D,T,Q)计算了SO和ClO分子及其分子离子的势能曲线,确定了平衡几何结构、离解能,并采用Feller拟合递推方法得到了基函数为无穷大计算水平值.确定了SO-,ClO ,ClO-分子离子的基态.通过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解析势能函数.基于所得的势能函数,通过解核运动的薛定谔方程得到振动能级,精确计算了相应的光谱常数,并与现有的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将核子-核子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生成源分为二元核子 核子碰撞与带头粒子两部分, 给出了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与入射能量间的解析关系。 以此为基础, 将核 核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生成源分为二元核子-核子碰撞、 带头粒子与旁观者3部分, 建立起了以碰撞参数与束流能量为自变量的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 并用其分析了BNL-RHIC-PHOBOS合作组在sNN=200 GeV的不同d+Au对心度碰撞中所做的实验测量。 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We divide the particle generating sources in nucleon-nucleon collisions into two parts: binary collisions and leading particles, and present the analytical relation between charged particle pseudorapidity distributions and incident energy. On the basis of this work, we classify the particle generating sources in nucleus-nucleus collisions into three parts:binary collisions,leading particles and spectators,and formulate the charged particle pseudorapidity distributions as the function of incident energy and impact parameter. We then analyze with the model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in d+Au collisions at sNN=200 GeV.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well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