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瑶  胡海明  王骏 《中国物理 C》2007,31(5):419-422
基于BABAR实验组对e+e→π+ππ+π的反应截面的测量结果, 用VMD模型给出的理论截面拟合实验数据, 首次从单一反应道得到π+ππ+π末态形状因子的所有参数值.  相似文献   

2.
用BESⅠ的7.8×106J/ψ数据更为精确地测定了J/ψ→π03(π+π)和J/ψ→ω2+π)的分支比(Br(J/ψ→π03(π+π))=(2.52±0.06±0.43)%,Br(J/ψ→π03(π+π))=(1.31±0.09±0.21)%.同时对4π不变质量谱和ωππ不变质量谱进行研究分析,试图观察是否存在有兴趣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0→πl+νl衰变过程, 首先计算D→π跃迁形状因子, 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 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 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a2(1320)→π+π+π过程的衰变振幅进行张量分析,展示了如何得到三体衰变振幅.  相似文献   

5.
李清润 《中国物理 C》1988,12(4):509-512
大角度散射行为对各种π核散射模型提供一个严厉的检验.本文应用基于核α粒子结构建立起的光学势计算了114MeV π介子在16O核上的大角度散射.结果表明,比通常的以核子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光学势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利用QCD因子化方法, 并采用具有质量的有效胶子传播子来消除端点发散, 计算了纯湮没衰变BS→ππ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并对该过程的CP破坏进行了具体研究. 结果表明: 该过程的CP平均分支比为1.24×10-7, 同时企鹅图对该过程起着主要贡献; BS→ππ过程中直接CP破坏参数Cππ估算为-0.05, 混合CP破坏参数Sππ比较大,可达到0.18. 该过程在未来的LHC-b物理实验上是完全有可能被测量到的, 通过对该过程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B介子无璨衰变的动力学机制和胶子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从ψ′→J/ψ π+π衰变振幅的普遍表达式和过程的运动学出发,给出了ππ不变质量谱,角关联谱和不变质量–角关联双变量谱;进行了分波分析,使得从实验上检测D波跃迁成为可能.文中还对来自J/ψ反冲的D波跃迁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北京谱仪收集的4.03GeV质心系能量下e+e对撞数据,分析τ±τ±→e±±+nπ0+ν's(n=0,1,2)事例,给出分支比值Br(τ±→π±ντ)=(11.64±0.49+0.76-0.73%,Br(τ±→π±π0ντ)=(24.00±1.34+1.36-1.30%,Br(τ±→π±0ντ)=(9.39±1.68+1.69-1.66%.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J/ψ→π+π-π0来研究ρω干涉.利用描述J/ψ衰变的一般的唯象模型对PDG-2002关于J/ψ衰变到PP和PV的实验数据做了拟合(P表示赝标介子,V表示矢量介子) ,得到ρ0→π+π-π0反常大的分支比~10-3—10-2.理论的分析结果也与这一反常大的分支比相符合.同时,得到了合理的ηη′混合角和组分夸克质量比:θ=-19.68°±1.49°,mu/ms≈0.6 .  相似文献   

10.
刘红亮  许甫荣 《中国物理 C》2006,30(Z2):100-102
用组态限制的方法研究了130Ce的Kπ=7同核异能态的形状. 计算的激发能与实验值很好地符合. 计算得到的形变表明这个同核异能态具有大小和基态大致一样的长椭球形状. 不过, 它的势能面在γ自由度上非常软, 这很可能是导致其K混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7,21(2):123-129
讨论了强子衰变过程J/ψ→ωπ+π包含的三个不同中间过程J/ψ→ωf2(1270),f2→π+π和J/ψ→b1±(1235)π+,b1±→ωπ±的耦合问题.这种耦合效应的考虑对于精确测定共振态f2和b1±的参数以及这些反应道的螺旋度振幅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K++比例的显著升高被认为是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一个可能信号.基于参加者核子模型和次级粒子形成时间的概念,本文对Si(14.5A GeV/c)与Au的中心碰撞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计算.在计算中考虑了如下次级碰撞过程:πN→K+Y、ππ→KK以及πN的单电荷交换反应.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由这些次级碰撞过程导致的末态的K++比例的升高不足以解释BNL的E802组观测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L3合作组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通过τ→a1v→π±π0π0v道测量了由Z0衰变的τ的极化不对称性Apol=-0.239±0.126±0.100,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误差为系统误差.由此推断有效电弱混合角sin2θw=0.2197±0.0219.  相似文献   

14.
在程函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包括了二级修正的π核光学势,我们计算了165MeV的π+165Ho核上单电荷交换的不对称性,研究了不对称性量对于变形核内中子分布变形的灵敏性,预言了不对称性的角分布.  相似文献   

15.
陈炎发  宋燠 《物理学报》1960,16(5):247-251
本文应用标准微扰方法计算π介子衰变过程中π+→e++v+r对π+→μ++v的分枝比。文中应用了V-A型普适费米弱作用及沙拉姆提出的强作用,计算结果与目前实验结果没有矛盾。  相似文献   

16.
首次对τ→π±0v衰变的结构函数进行了模型无关的实验测量,并与KS模型、IMR模型和Feindt模型进行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三种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一致.与OPAL组测量的τ→3π±v道的结构函数相比,在0.52范围内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北京谱仪(BES)上取得的ψ(2S)数据,对ψ(2S)→π+πJ/ψ,J/ψ→1+1和J/ψ→任意末态两个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到J/ψ的轻子道衰变分支比为B(J/ψ→e+e)=(5.90±0.07±0.16)%和B(J/ψ→μ+μ)=(5.96±0.08±0.16)%,由此给出Be/Bμ的值为0.990±0.018±0.024.假定Be=Bμ,J/ψ的轻子道衰变分支比为B(J/ψ→1+1)=(5.93±0.05±0.16)%.上述结果可用来估计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αs和QCD减除参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京谱仪收集的7.0×106有中性触发的J/ψ事例,分析了J/ψ→γπ0π0衰变道.除了在π0π0不变质量谱中看到了众所周知的f2(1270)外,还证实了fJ(1710)和ξ(2230)的存在,同时给出了它们的质量以及相应的衰变分支比.  相似文献   

19.
岳崇兴  鲁公儒  李建涛 《中国物理 C》2001,25(12):1140-1146
在顶色辅助的多标度人工色(TOPCMTC)模型框架下,讨论了最轻的中性TC介子P0在μ+μ对撞机(FMC)上的s道共振产生.计算结果表明:其有效产生截面非常大,至少比标准模型中的Higgs粒子h0的产生截面大一个量级.因此,FMC可以用来探测TC介子的存在进而检验人工色理论.  相似文献   

20.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94,18(2):180-185
用程函近似分析在高能核碰撞中次级作用对K++比的影响.计算表明,在K++比中次级碰撞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