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被认为是限制BiVO4材料光电催化转换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通过简单的水热-煅烧方法构筑了BiVO4/ZnFe2O4同型异质结光阳极,BiVO4/ZnFe2O4复合光阳极在1.23 V(vs RHE)下的光电流密度为3.33 mA·cm-2,较纯BiVO4提升了2倍(1.20 mA·cm-2)。相关的结构及性能测试表明,BiVO4和ZnFe2O4形成了带隙错开的n-n异质结,使得光生载流子得到有效分离,更有效地参与水氧化过程,进而提高了BiVO4的光电催化水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WO3纳米片表面负载ZnFe2O4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系列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ZnFe2O4/WO3,并研究了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在没有助催化剂和牺牲剂的条件下,所制备的ZnFe2O4/WO3复合材料可对CO2与水蒸汽进行光催化反应。优化后的材料光照5 h后CO2还原产物CO和CH4的产量分别为7.87和4.88 μmol·g-1。相对于单相组分,CO和CH4的产量明显提高。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ZnFe2O4和WO3异质结的形成以及光生载流子的S型电荷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WO3纳米片表面负载ZnFe2O4纳米颗粒,构建了一系列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ZnFe2O4/WO3,并研究了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在没有助催化剂和牺牲剂的条件下,所制备的ZnFe2O4/WO3复合材料可对CO2与水蒸汽进行光催化反应。优化后的材料光照5 h后CO2还原产物CO和CH4的产量分别为7.87和4.88 μmol·g-1。相对于单相组分,CO和CH4的产量明显提高。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ZnFe2O4和WO3异质结的形成以及光生载流子的S型电荷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热法-旋涂法构建了Sb2O3/BiVO4/WO3半导体异质结,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表征了其物化性质。在1.23 V(vs RHE)电位下,BiVO4/WO3的光电流密度相对于BiVO4提高了2倍。进一步复合Sb2O3之后,虽然Sb2O3/BiVO4/WO3薄膜的光电流密度有所下降,但其光电催化产H2O2的法拉第效率和产生速率得到明显提升。在1.89V(vs RHE)电位下,3c-Sb2O3/BiVO4/WO3薄膜产 H2O2的法拉第效率提高到约 19%;1c-Sb2O3/BiVO4/WO3薄膜 H2O2产生速率从约2.1 μmol·h-1·cm-2提高到约3.6 μmol·h-1·cm-2。此外,Sb2O3的复合显著提高了BiVO4/WO3电极材料的光电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四角星形貌的钒酸铋,再将钒酸铋浸渍在碱溶液里二次水热,制备出BiVO4/Bi2O3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射(UV-Vis DRS)等方法征。可见光下,BiVO4/Bi2O3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丹明B性能及光电优于纯BiVO4。BiVO4/Bi2O3复合材料形成了异质结构,有效抑制了光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银、钛酸四丁酯、无水氯化锌、六水氯化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溶剂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ZnFe2O4/Ag/TiO2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 ZnFe2O4/Ag/TiO2-10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对染料的降解率都能达到90%以上,具有优异的紫外可见光光催化活性。ZnFe2O4/Ag/TiO2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进行回收利用,这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成为可能。通过磁分离技术重复回收利用5次后仍然保持优良的光催化性能,说明ZnFe2O4/Ag/TiO2-10具有优异的磁性及较高的光催化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简单的化学还原沉积法将Cu2O纳米球和Ag纳米颗粒均匀包裹在十面体BiVO4表面,成功构建了一种具有高效电荷载流子分离/转移特性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Ag-Cu2O/BiVO4。Ag-Cu2O/BiVO4在可见光下光催化CO2还原为CO的产率可达5.37 μmol·g-1·h-1,分别是纯BiVO4和Cu2O的35.8倍和6.25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PL)光谱、瞬态光电流响应(TPC)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Ag-Cu2O/BiVO4的晶体结构、形貌、组成、能带结构和吸光能力等进行了系统表征分析,并提出了其光催化体系还原CO2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简单的化学还原沉积法将 Cu2O纳米球和 Ag纳米颗粒均匀包裹在十面体 BiVO4表面,成功构建了一种具有高效电荷载流子分离/转移特性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Ag-Cu2O/BiVO4。Ag-Cu2O/BiVO4在可见光下光催化CO2还原为CO的产率可达5.37 μmol·g-1·h-1,分别是纯 BiVO4和 Cu2O的 35.80倍和 6.30倍。通过 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PL)光谱、瞬态光电流响应(TPC)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 Ag-Cu2O/BiVO4的晶体结构、形貌、组成、能带结构和吸光能力等进行了系统表征分析,并提出了其光催化体系还原CO2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9.
水热法制备了超细ZnFe2O4纳米晶,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RD和EDX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和牛血红蛋白(Hemoglobin)为模式蛋白,研究了纳米晶在不同pH条件下对蛋白质分子的吸附及其与ζ电势的关系。通过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技术分别研究了纳米晶吸附蛋白后流体力学直径的变化以及蛋白质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ZnFe2O4纳米晶对牛血红蛋白的吸附符合静电吸附的规律,而对BSA的吸附则不符合静电吸附的规律。纳米晶吸附牛血红蛋白后主要以单体和三聚体的形式存在,仅存在少量的团聚体,而吸附BSA后完全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FTIR光谱则显示纳米晶对牛血红蛋白构象的影响大于对BSA构象的影响。在合适的pH条件下,纳米晶对BSA及牛血红蛋白的吸附容量均超过380mg·g-1,有望应用于蛋白质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
首次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制备了Fe2O3/Fe2TiO5异质结纳米材料。构建S型异质结后,与纯的Fe2O3和Fe2TiO5相比,Fe2O3/Fe2TiO5复合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降解速率和效率。经过2.5 h的光照后,Fe2O3/Fe2TiO5可以降解接近100%的亚甲基蓝(MB)。在Fe2O3/Fe2TiO5复合材料中,Fe2O3和Fe2TiO5之间形成了内建电场,可以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因此,具有更高能量的Fe2TiO5导带中的电子和具有更高能量的Fe2O3价带中的空穴可以得到有效的保留,从而使它们更加有效地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并参加降解反应。此外,Fe2O3/Fe2TiO5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剂热法-旋涂法构建了Sb2O3/BiVO4/WO3半导体异质结,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表征了其物化性质。在1.23 V(vs RHE)电位下,BiVO4/WO3的光电流密度相对于BiVO4提高了2倍。进一步复合Sb2O3之后,虽然Sb2O3/BiVO4/WO3薄膜的光电流密度有所下降,但其光电催化产H2O2的法拉第效率和产生速率得到明显提升。在1.89V(vs RHE)电位下,3c-Sb2O3/BiVO4/WO3薄膜产H2O2的法拉第效率提高到约19%;1c-Sb2O  相似文献   

12.
Magnetic diphase nanostructures of ZnFe2O4/γ-Fe2O3 were synthesized by a solvothermal method. The formation reactions were optimized by tuning the initial molar ratios of Fe/Zn. All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Raman spectra.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initial molar ratio of Fe/Zn is larger than 2, a diphase magnetic nanostructure of ZnFe2O4/γ-Fe2O3 was formed, in which the presence of ZnFe2O4 enhanc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γ-Fe2O3. Further increasing the initial molar ratio of Fe/Zn larger than 6 destabilized the diphase nanostructure and yielded traces of secondary phase α-Fe2O3. The grain surfaces of diphase nanostructure exhibited a spin-glass-like structure. At room temperature, all diphase nanostructures are superparamagnetic with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being increased with γ-Fe2O3 content.  相似文献   

13.
运用改进的溶胶凝胶-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了兼具电、磁性能的PANI/ZnFe2O4纳米复合材料,借助TEM、XRD、FTIR、四探针电导率仪和VSM(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可以实现ZnFe2O4与PANI的有机复合,制得纳米尺寸的、ZnFe2O4与PANI相间以化学键结合的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兼具电、磁性能,其导电率随ZnFe2O4含量增加而降低,饱和磁化强度随之而升高,复合物的矫顽力在所研究的含量范围内均较纯ZnFe2O4大,且随ZnFe2O4含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此外,对ZnFe2O4进行HNO3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  相似文献   

14.
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纳米ZnFe2O4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化学共沉淀法加以改进,称为喷射共沉淀法,采用喷射共沉淀法制备了ZnFe2O4纳米粉末材料。采用XRD,SEM和TEM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的ZnFe2O4纳米粉末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由于纳米尺寸效应的存在,纳米ZnFe2O4粉末材料具有铁磁性,从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了喷射共沉淀法中物质的输运和反应过程,并解释了试验结果,认为喷射共沉淀法是一种较好的制备氧化物纳米粉末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姬晓旭  钟秋  黄新堂  熊丽 《无机化学学报》2013,29(11):2375-2381
水热法制备了超细ZnFe2O4纳米晶,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RD和EDX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和牛血红蛋白(Hemoglobin)为模式蛋白,研究了纳米晶在不同pH条件下对蛋白质分子的吸附及其与ζ电势的关系。通过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技术分别研究了纳米晶吸附蛋白后流体力学直径的变化以及蛋白质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ZnFe2O4纳米晶对牛血红蛋白的吸附符合静电吸附的规律,而对BSA的吸附则不符合静电吸附的规律。纳米晶吸附牛血红蛋白后主要以单体和三聚体的形式存在,仅存在少量的团聚体,而吸附BSA后完全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FTIR光谱则显示纳米晶对牛血红蛋白构象的影响大于对BSA构象的影响。在合适的pH条件下,纳米晶对BSA及牛血红蛋白的吸附容量均超过380 mg·g-1,有望应用于蛋白质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四角星形貌的钒酸铋,再将钒酸铋浸渍在碱溶液里二次水热,制备出BiVO_4/Bi_2O_3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可见光下,BiVO_4/Bi_2O_3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性能及光电流响应均优于纯BiVO_4。这是由于BiVO_4/Bi_2O_3复合材料形成了异质结构,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