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学与实践》1982,4(3):75-76
中国力学学会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已于1981年12月在扬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共有84个单位,260名代表。会议特邀报告有郑哲敏的"流体弹塑性模型中若干理论问题",丁(忄敬)的"对凝聚相爆轰的几点认识",朱兆祥的"爆炸、冲击与非线性波",黄敦的"近地爆炸的两种奇点",经福谦的"关于实验爆轰物理学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于1990年4月21日至23日在合肥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委托中国科技大学筹备和主办的。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代主任淡庆明同志,副主任委员朱兆祥同志和经福谦同志主持了大会。  相似文献   

3.
《爆炸与冲击》1996,16(2):189-189
全国第五届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纪要全国第五届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于1995年11月1日至4日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担任本届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朱兆祥教授、丁教授、经福谦院土、钱七虎院土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组织委员会主任为经福谦院土。受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第九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计划于2012年7月底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重点实验室承办。  相似文献   

5.
《力学进展》1983,13(4):0-0
近十年来,在凝聚相炸药爆轰学的研究方面,举行了一系列专题学术讨论会,出版了一些专著,在各种有关学术刊物中发表了大量论文。我国不久前创刊的《爆炸与冲击》杂志迄今已发表有关爆轰及共计算和实验技术的论文约20篇。当前爆轰研究的重点是安全问题。这既是武器研究的需要,也是民用爆破和各种爆炸技术的需要。由热和机械刺激引起炸药的化学反应和爆炸,炸药中冲击波到爆轰的转变,炸药爆燃到爆轰的转变,这三方面的研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正>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是一个交叉性的力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爆炸、冲击和能量突然沉积等强动载荷下介质、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效应及工程技术应用。当前,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发展重点和学科前沿主要有非平衡爆轰与爆轰波结构,复杂介质状态方程的本构理论与材料动态力学,复杂结构高速撞击与侵彻动力学,超高速碰撞新原理和新方法,多场耦合模型建立与多尺度高精度计算方法以及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和民用安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等。爆炸与冲击动力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第二届全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概况总结了与会学者所做的报告内容. 报告包括 3 个特邀报告、14 个专题邀请报告和 24 个主题邀请报告,其中主题邀请报告分为爆轰和爆炸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多尺度高性能计算、材料动力学和实验测试技术、复合材料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轻质结构的吸能特性和优化设计等 5 个主题.   相似文献   

8.
爆炸力学(mechanics of explosion)是一个交叉性的力学分支学科领域,研究爆炸、冲击和能量突然沉积等强动载荷下介质、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效应及工程技术应用,主要方向有:爆轰与爆炸,材料与结构的冲击动力学,材料与物质的物态方程、本构关系和动态力学性能,动态损伤、断裂和碎裂,以及在基础科学及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应用(地球与天体物理,航天与空间技术,交通、水利、矿业工程,爆炸加工、冲击改性和材料合成,武器设计和终点弹道效应,工业安全和冲击防护工程等等)。爆炸力学的基础是连续介质动力学,同时又是力学与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  相似文献   

9.
孙承纬 《爆炸与冲击》1990,10(4):364-373
爆轰是一类特殊的爆炸现象,爆轰中能量释放和转化过程(通常是化学反应)以一个超声速运动的冲击波为先导和反应触发机制,并以强间断形式在爆炸介质中传播。爆轰物理的基本问题包括爆轰反应机理,爆轰的引发、建立和传播,定态爆轰的纵向和横向结构,爆轰产物的热化学和物态方程,爆轰波相互作用及近距效应,爆轰彼的稳定性,一般的非定常爆轰及爆轰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0.
本刊简介     
正《爆炸与冲击》是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报道爆炸力学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学术前沿进展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创造本学科领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推进爆炸理论和应用、抗爆与爆炸安全技术的发展。征稿内容为爆炸、爆轰、燃烧、冲击波、冲击动力学、高速碰  相似文献   

11.
本刊简介     
正《爆炸与冲击》是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报道爆炸力学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学术前沿进展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创造本学科领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推进爆炸理论和应用、抗爆与爆炸安全技术的发展。征稿内容为爆炸、爆轰、燃烧、冲击波、冲击动力学、高速碰  相似文献   

12.
本刊简介     
正《爆炸与冲击》是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报道爆炸力学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学术前沿进展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创造本学科领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推进爆炸理论和应用、抗爆与爆炸安全技术的发展。征稿内容为爆炸、爆轰、燃烧、冲击波、冲击动力学、高速碰  相似文献   

13.
本刊简介     
正《爆炸与冲击》是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报道爆炸力学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学术前沿进展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创造本学科领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推进爆炸理论和应用、抗爆与爆炸安全技术的发展。征稿内容为爆炸、爆轰、燃烧、冲击波、冲击动力学、高速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节爆轰学术会议于198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南京华东工程学院召开,参加本届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关工厂和领导机关共103人,宣读论文75篇。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委员丁儆教授主持了会议。 自1979年第一届爆轰学术会议以来,我国的爆轰学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我国爆轰学的科研水平和一些先进国家的差距正在缩短,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的队伍不断增加学术水平也有了普遍的提高。本届会议的主要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杨桂通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季文美教授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胡良俊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有正式代表43名,列席代表16名。会议邀请报告7篇:可变形体力学的基本方程(杨桂通),线性粘弹性力学(孙家驹),骨的超微结构(耿介),骨力学的基本问题(白详),骨力学的应用(顾志华),生物软组织力学(王公瑞),骨的生长和压电性(钱民全)。   相似文献   

16.
高光发  雷天刚  戴兰宏 《力学学报》2020,52(4):1211-1219
简要介绍了第三届全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概况总结了与会学者所做的报告内容. 报告包括 4 个特邀报告、19 个专题邀请报告和 17 个主题邀请报告,其中主题邀请报告分为爆轰和爆炸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多尺度高性能计算、材料动力学和实验测试技术、复合材料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轻质结构的吸能特性和优化设计等 5 个主题. 研讨会为从事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青年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学术友谊、增强学术合作提供了优秀平台,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第三届全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概况总结了与会学者所做的报告内容. 报告包括 4 个特邀报告、19 个专题邀请报告和 17 个主题邀请报告,其中主题邀请报告分为爆轰和爆炸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多尺度高性能计算、材料动力学和实验测试技术、复合材料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轻质结构的吸能特性和优化设计等 5 个主题. 研讨会为从事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青年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学术友谊、增强学术合作提供了优秀平台,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范文田 《爆炸与冲击》1993,13(3):287-287
据我国第一部具有较高权威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1992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刊载,经过有关部门以较为科学的方法对爆炸与冲击杂志进行筛选、鉴定后,已将其列为力学学科和武器工业学科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刊载某一学科(或专业)的有关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并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由于本刊主要刊载爆炸力学,工程爆炸等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科研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爆轰、燃烧、冲击波、空中爆炸、水中爆炸、岩土爆炸、爆炸驱动、高速碰撞、动高压技术、材料动态性能研究、爆炸加工、工程爆破、抗爆炸结构与设计、激光与粒子束高能密度动。  相似文献   

19.
《爆炸与冲击》1981,1(2):119-121
1981年6月,我国丁(忄敬)、徐康、章冠人、经福谦四人赴美参加了《第七届国际爆轰会议》和《第二届凝聚材料中的冲击波》专题会议。 第七届国际爆轰会议于6月16日到6月19日在美国马里兰州阿那波利斯市的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内举行,有美、法、英、加拿大、瑞典、西德、中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瑞士、荷兰、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等14个国家近500位科学家参加。  相似文献   

20.
王先洑 《爆炸与冲击》1982,2(1):123-123
第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于1981年12月2日至8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它是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并委托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和901所联合承办的。 开幕式上,由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哲敏同志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