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本文成功地縮合了(1)尿素,(2)乙醯基丙酮和(3)各種醛類;而成一系列的2-酮-5-乙醯基-1,2,3,4-四氫化嘧啶。此種反應類似Biginelli的縮合反應;而酸催速縮合作用。 2.脂肪族醛中的庚醛和異戊醛用於此縮合反應中,並未按照上述規律起作用,所生的反應不是所希望的;當有酸存在时,乙醯基丙酮与尿素在乙醇中縮合生成4-脲基-2-酮-4,6-二甲基-1,2,3,4-四氫化嘧啶;而所引用的庚醛或異戊醛並未進入化學反應。  相似文献   

2.
對正庚烷在鉑重整條件下的各種反應進行了考察。詳細分析了反應產品,並根據產品分析結果,提出了可能進行的一些反應的图式,考察了反應變數如温度、壓力、空速、催化劑使用時間等對於加氫裂化、異構化及總轉化程度的影響。並求得在溫度455—515°、壓力20—40大氣壓、空速2.0—6.0(體積/體積/小時)等試驗條件範圍內,催化劑使用初期與晚期的加氫裂化及總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動力學方程式及视活化能,加氫裂化反應服從一次反應式。正庚烷的總轉化服從反應產品有阻抑作用的一次反應式。並提出正庚烷的加氫裂化可能經過異構化階段的假設。  相似文献   

3.
進行了甲基環戊烷以及二甲基環戊烷異構體的混合物的重整試驗.研究了過程條件對各種反應轉化深度的影響与各種反應的動力學.升高溫度能加速芳烴化反應,及較少加速氫解.反應時間延長能使這兩種反應都增加.異構化為反應的中間階段,很少受反應條件改變的影響.根據各種反應的微分速度計算出速率常數,並指出芳烴生成及總轉化服從被芳烴阻抑的一次反应式,而氫解則服從無產品阻抑的一次式.根據動力學數據及鉑重整產品的詳細分析結果,提出了甲基環戊烷及二甲基環戊烷在鉑重整條件下的轉化流程.  相似文献   

4.
在490°、500°兩個反應溫度下,0.3—1.2空速範圍內,考察了正庚烷以及不同比例的正庚烷-甲苯混合物在K_2O-Cr_2O_3-Al_2O_3催化劑上的芳烴化和炭沉積反應。根據实驗結果,對正庚烷的脱氫環化反應機理以及原料組成、溫度和空間速度等因素對反應的影響作了一般討論。同時,着重探討了芳烴化反應和炭沉積反應的動力學規律以及添加甲苯對於動力學規律的影響;提出了正庚烷芳烴化和炭沉积反應的動力學公式,並認為正庚烷的芳烴化和炭沉積反應是並行反應;也提出了以混合物為原料時芳烴生成率和炭沉積的動力學關係式,發現除正庚烷外,添加的甲苯能通過縮合作用生成一部分炭沉積。根據動力學公式求得了正庚烷芳烴化、炭沉積和甲苯脫氫縮合等反應的速率常數和似活化能。  相似文献   

5.
對环已烷及甲基環已烷在鉑重整條件下的各種反應進行了考察。詳細分析了反應產品,並根據產品分析結果,提出了它們可能進行的反應的圖式.考察了反應變數如溫度、空速、催化劑使用時間和進料线速度等對於脫氫、異構化、氫解及總轉化程度的影響.並求得在溫度430~470°、壓力20大氣壓、空速4.0—15.0(體積/體積/小時)等試驗條件範圍內,催化劑的脱氢、異構化、氫解及總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動力學方程式及視活化能.甲基環已烷的脫氫及總轉化和環已烷的脱氫,異構化及總轉化均服從反應產品有阻抑作用的一次反應式.甲基環已烷與環已烷的氫解服從一次反應式.  相似文献   

6.
在穩定狀態下,固定床接觸反應器內的傳熱、傳質和化學反應的過程可用下列微分方程式來表示: div(C_pρT)=div(K grad T)+γΔH div(C)=div(E_ grad C)+γγ=bf(C)e~(-E/(RT))。作者應用直流電模擬法解以下四種情况: (ⅰ)不考慮傳質,並假設γΔH=q_0,即反應速率與溫度和作用物濃度無關; (ⅱ)不考慮傳質,假設γΔH=q_0+α_0T; (ⅲ)不考慮傳質,假設γΔH=Ae~(-E/(RT)); (ⅳ)考慮傳質和溫度及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並採用了Wilhelm的傳質數據(Et),作者,Argo和Smith的傳熱數據(Ke),Smith的SO_2氧化成SO_3的動力學數據。由(ⅰ)、(ⅱ)求得的溫度分佈和文獻上發表的理論解進行了比較,由(ⅳ)求得的溫度分佈和濃度分佈與Smith等實驗測定的數據進行了比較,結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量子力學的單電子旋光理論的鄰近作用問題上,作了如下的貢獻: 1.指出旋光度應由分子中各化學鍵,而不是分子中各原子(如像前人所假定的)對於生色團電子的微擾作用來計算,兩者的主要不同點在於是否考慮鍵的多極矩。 2.建議在旋光度的計算中,共價單鍵可以看作是由兩個處於鍵端的正電荷和一個以單中心狀態函數,表示出來的電子雲所組成。根據這個假定計算了環戊酮的甲基衍生物的旋光度,其結果與實驗值甚爲一致(詳見結果討論)。 3.計算結果證明甲基的內旋轉對於旋光度的影響很大,例如順式和反式構型的3-甲基環戊酮的旋光度,應分別為+44°和-30°。 4.指定了3-甲基環戊酮的絕對構型,其結果Eyring所指定者相反。  相似文献   

8.
於一立升三口燒瓶中置200克正-十六碳醇,加熱使之熔化。待燒瓶中溫度達65℃,開始自分液漏斗滴入硫酸(比重1.84化學純)52.9毫升(計算量為44.6毫升)並充分攪拌。硫酸約一小時內加完,加完後再攪拌半小時。反應溫度始終保持65—68℃。反應完畢迅速將反應液傾入盛有約400毫升冰水的錐形瓶或燒杯中,此時反應液呈褐色糊狀。然後用乙醚溶解,用  相似文献   

9.
聚合反應中的立體化學問題,近年來由Ziegler的合成結晶性的聚乙烯開始,Natta的合成結晶性聚苯乙烯,聚丙烯及在美國進行的製備全順式聚異戊二烯,顯示出很快的進展,這個問題被認為在今後工業上、理論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對象。 由具有取代基的乙烯類單體的聚合所得到聚合物中的不對稱碳原子雖然在以前已經注意到,但由於這些不對稱碳原子排列的不規則,是使聚苯乙烯,聚丙烯等只能得到非結晶性聚合物的原因。對於游離基型的聚合,曾進行過認為採用適當的方法,以使不對稱碳原子的排列有一定  相似文献   

10.
在這篇文章中要討論以游離基引發的聚合反應研究工作中的新成就。這篇文章是由四個部分組成的,相當於四個方向,在這些研究方向中近五、六年來達到了相當程度的進展。 第一部分是關於在一般聚合過程中一些基本反應步驟的詳細歷程;也包括用標記原子的研究工作。第二部分討论在聚合反應後一階段中的研究結果。這些研究工作對於高分子化合物工业生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具有很大的理論兴趣,因為這些研究工作發現了那些  相似文献   

11.
杨光  郝健  李季伦 《分析化学》2007,35(7):1039-1042
产酸克氏杆菌(Klebsiella oxytoca)在厌氧和微好氧条件下均可以发酵甘油产生1,3-丙二醇。相对于厌氧发酵液,在微好氧发酵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出现两个未知物峰。对微好氧发酵液进行离心,脱盐和蒸馏处理,以两未知物质为主要成分的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显示两种未知物质均为2,3-丁二醇,通过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两未知物质分别为meso-2,3-丁二醇和L-( )-2,3-丁二醇。建立了用HPLC法对meso-2,3-丁二醇和L-( )-2,3-丁二醇进行外标定量的测定方法,在标准品浓度100~1200mg/L范围内,meso-2,3-丁二醇线性方程为y=7×10-6x,r=0.9991;L-( )-2,3-丁二醇线性方程为y=7×10-6x,r=0.9998。在发酵液样品中meso-2,3-丁二醇的回收率为99.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5%,L-( )-2,3-丁二醇的回收率为99.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9%。  相似文献   

12.
Hodgson等曾企圖利用重氮鹽的氯化鋅的複鹽與Grignard試劑反應,希望能將烴基引入芳香環;伹在反應產物中,並無所預期的芳香烴,而有不同此例的Ar·Ar,Ar·H,ArN=N·Ar,Ar·N=N·R及Ar·X。根據最近等對芳香基氟硼酸重氮鹽的研究,證明芳香基氟硼酸重氮鹽在分解時產生烴離子,而與其它重氮鹽產生烴自由基者不同。作者因此利用芳香基氟硼酸重氮鹽及較Grignard試劑的活潑性小的有機汞化合物來代替芳香基重氮鹽的氯化鋅複鹽及Grignard試劑。在反應產物中,並無乙基芳香烴存在;生成的是不同量的Ar·Ar,Ar·H,Ar·Cl等,結果與Hodgson的實驗基本上相同。  相似文献   

13.
頁岩油催化裂化的主要困難之一是有機氮碱對硅鋁催化劑的毒害作用.本文以異丙基苯的裂化作為控制反應,用動力學方法考察了硅鋁催化劑為吡啶中毒的情况. 作者批判性地總結了前人的工作,並證明公式中,不僅α取决於內部擴散,且β與外部擴散有關,因此公式一般只能作為經驗公式應用.宏觀動力學計算表明,當外部擴散起作用時,Wheeler的計算方法也只能認為是經驗性的及條件性的。吡啶中毒曲线表明,硅鋁催化劑上至少有兩種酸性活性中心及一種極性中心存在.吡啶對質子酸中心有選擇性吸附作用;但在同類中心上,吡啶的吸附則是均匀的,因而中毒曲线呈现“反選擇性”。實驗也證實了水分的活化作用及過量水分的去活化作用.據此,作者對硅鋁催化劑活性中心結構及其中毒機理提出了新的觀點。  相似文献   

14.
由2-溴代-2,3-二甲基丁烷与溴化苯基鎂在二溴化鈷存在時所起的反應得到如下產物:2,3-二甲基丁烷(35%),2,3-二甲基丁烯-1(31%)及2,3-二甲基丁烯-2(約2%)。由1-氯代-1-甲基環己烷同溴化甲基鎂或溴化異丙基鎂在二溴化鈷存在時的反應得到甲基環己烷,1-甲基環己烯及次甲基環己烷的混合物。此外,還得到少量的高沸點產物,大概为一雙聚合物。在不飽和的單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为次甲基環己烷。用鹼處理2-溴代-2,3-二甲基丁烷所得到的烯烴中合有79%的2,3-二甲基丁烯-2和21%的2,3-二甲基丁烯-1。1-氯代-1-甲基環己烷與鹼起消除作用時則只生成1-甲基環己烯。自由烷基在液相中的歧化作用可能为一雙分子反應,烷基分子中的α-碳原子土所具有的氫原子的數目對於烧烴形成的定向表現一定的影響。  相似文献   

15.
以ε-己内酯、乙交酯和D,L-丙交酯为单体,丙三醇为起始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酯三元醇。随后将合成的聚酯三元醇引入到聚氨酯(PU)体系中,得到聚氨酯骨胶黏剂。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酯三元醇和聚氨酯胶黏剂的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力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及恒温震荡箱等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酯三元醇及填料的加入对胶黏剂表面形貌、压缩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_g)、黏接强度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理论数均分子量为400的聚酯三元醇并添加填料的聚氨酯胶黏剂(PU-6C400-F)显示出较好的综合性能,黏接强度为0.93 MPa,压缩强度与模量分别为12.5 MPa与128.0 MPa,该体系有望取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骨胶黏剂使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同时测定新型卷烟气溶胶中水、烟碱、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气相色谱双柱双检测器法。采用Φ44mm剑桥滤片捕集5支新型卷烟中气溶胶总粒相物,剑桥滤片用20mL含3种内标的异丙醇溶液(乙醇为水的内标,2-甲基喹啉为烟碱的内标,1,4-丁二醇为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内标)振荡萃取10min,萃取液过0.22μm滤膜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Porapak Q2填充柱和热导检测器检测水,采用DB-ALC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烟碱、1,2-丙二醇和丙三醇,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水、烟碱、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08,0.01,0.02,0.05mg·支-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3%~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4%~9.8%。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甲基吡啶和2-甲基喹啉在鐵催化劑上的破壞加氫轉化,並分別對它們的加氫生成物的强鹼性分進行了分離鑑定.在生成物組成的分離鑑定基礎上,提出了2-甲基吡啶的破壞加氫轉化歷程,首次發現一種新型反应,脫胺基環化反應。比較2-甲基喹啉同2-甲基吡啶的加氫轉化結果,說明苯環的引入增加了反應活泼性,加氫容易;同時前者加氫生成的四氫喹啉較後者加氫生成的(口派)嗶啶不易分解.比較2-甲基喹啉同喹啉的轉化結果,證明a位置上引入甲基有利於苯環的加氫.在所試駿的破壞加氫條件下,2-甲基吡啶和2-甲基喹啉都不易脫去甲基. 對2-甲基吡啶、喹啉、2-甲基喹啉的結構對它們加氫轉化的影響作了解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紹在0.5M硫酸-10%酒石酸(約0.5M)底液中,用鐵粉還原銅,鐵等干擾元素,作钛的極譜法測定。應用於銅礦、鉛鋅礦及钛磁鐵礦中,操作簡便迅速,並与比色法結果相符。在酒石酸用量上較Graham法减低一半,干擾物採用鐵粉還原也較Graham法及法迅速和有效。惟钼的干擾不能消除。  相似文献   

19.
关於增塑剂的效率 曾反覆地作了增塑的高聚合物性能与所用增塑劑的特性常數間的關係的实驗(例如与其粘度、粘度的溫度梯度等等)。這些实驗至今未獲成功。本文作者曾作了關於聚氯乙烯方面這樣的实驗。下面報導我們所確定的增塑劑的一個特性常數与基本性能指數間關係的規律性,從而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示混合料的性能与所用增塑劑性質及其含量間的關係,因此也可以藉混合料的組成而推知其性能。這些公式在实際應用上可獲得满意的結果。  相似文献   

20.
用甲醇醇解法将聚酯酰亚胺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蒸馏出来的溶剂和醇解液进行检测,用红外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对漆包线漆中的固体成分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该种漆包线漆的化学组分。分析结果为:该种聚酯酰亚胺是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偏苯三甲酸和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合成的;溶剂主要是苯酚,1,2,3-三甲基苯和1-乙基-2,3-二甲基苯组成;助剂为正肽酸丁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