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利用自制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安培检测装置,以钴钛菁碳糊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在中性磷酸体系缓冲溶液中,对四种羟胺和巯基类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了分离和测定,检测下限羟胺类化合物为5.0×10-6mol/L巯基类化合物为1.0×10-5mol/L。对实际尿样中的半胱氨酸进行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李怀娜  慈云祥 《分析化学》1997,25(6):679-682
采用流动注射法研究了巯基化合物-铈(Ⅳ)-氢化可的松(HCRs)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试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等含巯基化合物的新方法。检测GSH和Cys和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6 ̄10.0×10^-5mol/L和1.0×10^-6mol/L ̄10.0×10^-5mol/L;检测限分别为2.0×10^-7mol  相似文献   

3.
聚吡咯碳糊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继生 《分析化学》1998,26(7):847-849
研制了聚吡咯电极,探讨了该电极的性能和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可用于伏安法快速测定L-抗坏血酸,在0.1mol/LKNO3底液中,线性范围为1.0×10^-11~9.0×10^-9mol/L检测限为5.0×10^-12mol/L,电极具有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高选择性,响应迅速,使用寿命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徐达峰  黄超伦 《分析化学》1994,22(6):596-598
本以石墨棒为导电基体,以硅钨酸,林可霉素为电活性和的制成了全固态林可霉素离子选择电极。所制电极在1.0×10^-1-5.0×10^-5mol/L浓度范围内有线性响应,斜率为58.3mV/pC,检测下限为2.5×10^-5mol/L。电极响应迅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林可霉素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5.
陈佩琴  何斌 《分析化学》1993,21(10):1135-1138
报道了一种新的L-氨基酸氧化酶电极,这种酶电极系由氨气敏电极和以氨基化玻璃布为载体的酶膜所组成;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酶膜活性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温度和pH对电极响应特性的影响。该电极在6.0×10^-5~4.0×10^-3mol/L的底物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0×10^-5mol/L。在最宜条件下,酶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包雅芳  雷呈宏 《分析化学》1996,24(5):535-538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基础氨气敏电极结合制成对L-天冬门酰胺响应的微生物电极,在30℃时选择PH=8.5的硼酸缓冲体系,测得电极的线性范围为7.1×10^-5-1.1×10^-2mol/L,斜率为51.4mV/dec,检测下限为2.0×10^-5mol/L,响应时间为4-7min寿命达30d以上。  相似文献   

7.
申双龙 《分析化学》1998,26(11):1339-1341
报道了苄氧基甲基-12-冠-3-的合成,并以此化合物作载体研制成锂离子选择电极。用苄氧基甲基-12冠-3-为载体的电极对锂离子响应拇性范围为1.0×10^-1-8.3×10^-5mol/L.检测限为4.2×10^-5mol/L,斜率为57.4mV/pLi。电极具有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8.
聚氯乙烯膜氧氟沙星和曲马多选择电极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汪敏  张祯 《分析化学》1997,25(4):448-451
报道了以氧氟沙星碘化物与碘化铋的分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的新型聚氯乙烯膜氧氟沙星选择电极。并以类似的方法报道了曲马多选择电极。氧氟沙星电极的特响应范围为1.0×10^-2-2.2×10^-5mol/L,斜率为30mV/PC,检测限为1.6×10^-5mol/L。  相似文献   

9.
阿霉素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阿霉素在0.1mol/L HAc-NaAc底液,富集电位-0.20V,富集时间120s,扫速100mV/s等条件下,于悬汞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吸附伏安还原峰,峰电位为-0.45BV,峰电流与ADM浓度为1.0×1010^-9-4.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5.0×10^-10mol/L。  相似文献   

10.
铁的单点络合滴定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然  曾云龙 《分析化学》1995,23(9):1043-1046
本研究了Fe^3+的单点络合滴定法,导出了定量关系式,比较了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和以PVC膜四氯络铁(Ⅲ)阴离子电极为指示电极时电位测量的稳定性及所得的分析结果。在Fe^3+浓度为1.000×10^-3mol/L时,18次实验的平均值为1.02×10^-4mol/L,相对偏差小于1.7%;Fe^3+在5.0×10^3mol/L以上时,相对偏差小于0.1%;其浓度小于10^-3mol/L而大于5×1  相似文献   

11.
安力农的极谱测定及其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成志  徐变珍 《分析化学》1997,25(10):1185-1188
在pH5.6,0.15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得到了安力农的灵敏极谱吸附波,波的二阶导波高在2×10^-8~8×10^-6mol/L范围内与安力农的浓度成直线关系,检测下限为1×10^-8mol/L,测定出电极过程的电子传递系数a=0.43,表面电极反尖速率常数ks=3.3s^-1,安力农在汞电极上的吸附遵从Langmuir等温式,测得其吸附系数β=8.1×10^5。  相似文献   

12.
依诺沙星在混合粘合剂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制备了混合粘合剂碳糊电极。在0.015mol/L,磷酸-0.10mol/LKCl溶液中,依诺沙星在该电极上于-1.26V处产生一灵敏的阴极溶出伏安峰。在-0.90V富集90s后,依诺沙星的线性范围为3.1×10^-7-1.2×10^-5mol/L,检测下限为9.42×10^-8mol/L,所提出的方法用于尿液和血清中依诺沙星测定,回收率在96%-103%之间。  相似文献   

13.
乙醇酸菠菜组织电极和马兰组织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全红  张晓华 《分析化学》1994,22(7):668-671
分别以菠菜和马兰叶为生物催化材料,将其叶浆组织与氧电极相结合,首次制成乙醇酸电极,本研究了这两种电极的响应性能。菠菜组织电极线性范围为5.0×10^-6-1.0^10^-4mol/L;响应时间为3min;寿命为10天,马兰组织电极线性范围为2.0×10^-6-1.0×10^-4mol/L;响应时间为3min;寿命至少30天。这两种电极对底物乙醇酸钠皆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阿霉素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劲波  支瑶  李启隆 《分析化学》1999,27(11):1280-1283
阿霉素在0.1mol/L HAc-NaAc(pH4.62)缓冲溶液中用注入钴的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伏安测定,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Ep=-0.522V(vs.SCE)。峰电流与阿霉素浓度在1.4×10^-6-1.4×10^-6mol/L和1.4×10^-6-5.6×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银微盘电极上头孢氨苄降解产物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方宾  朱英贵 《分析化学》1997,25(5):505-509
基于头孢氨苄降解产物中含有巯基,能与Ag^+生成难溶化合物的特性,在银微盘电极上研究了CEX降解产物的伏安行为,探讨了电极反应的机理。运用示差脉冲溶出伏安法,在0.1mol/L HAc-NaAc介质中,CEX降解产物的还原峰电流与CEX浓度于8.0×10^-8-7.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08mol/L;测定了头孢氨苄胶囊中CEX含量为92.0%,与药典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流动注射法研究了巯基化合物-铈(Ⅳ)-氢化可的松(HCRs)体系的化学发光行 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试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谷胱甘 肽(GSH),半胱氨酸(Cys)等含巯基化合物的新方法。检测GSH和Cys和线性范围分别为 2.0×10-6~10.0×10-5mol/L和1.0×10-6mol/L~10.0×10-5mol/L;检测限分别为2.0 ×10-7mol/L和1.4×10-6mol/L(S/N=3);GSH、Cys加入血清中进行回收测定的回收率 为90%~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17.
在1.0mol/L甲酸-甲酸钠-0.03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底液(pH3.5)中,锑-茜素络合剂(ALC)络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上于一0.53V(vs.SCE)产生一极谱波,加入1.6×10^-3mol/LCu(Ⅱ)后,灵敏度有较大提高,峰电流与锑浓度在2.0×10^-8~3.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0×10^-8mol/L,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铜合金  相似文献   

18.
在0.01mol/LNH.H2O-NH4Cl和3.0×10^-5mol/L安息香缩氨基硫脲体系中,钴产生一灵敏的还原波,其峰电位是-0.94V(vs.SCE),峰电流与钴的浓度在2.0×10-8-1.0×10^-6mol/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检测限为5.0×10^-9mol/L,该法测定水中痕量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高锰酸钾—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抗坏血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高锰酸钾-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线性响应的浓度范围为5.0×10^-7mol/L~4.0×10^-5mol/L,检出限为3.0×10^-7mol/L,对2.5×10^-6mol/L抗坏血酸进行10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考察了22种物质的干扰情况。用于维生素C片剂及注射液中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聚苯胺/聚乙烯醇载体尼古丁膜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物与四苯硼钠-尼古丁混合,制成尼古丁膜电极,在pH=2~7电极时10^-2~10^-5mol/L的尼古丁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下限可达4.0×10^-6mol/L。用于烟草样品中尼古丁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为0.93%,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